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奈曼旗相继开展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干旱严重,直接影响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减缓了,全旗造林绿化步伐。因此,如何在干旱少雨、地彤复杂、土壤贫瘠、风沙严重的奈曼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成为当地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是我区治沙造林主要树种之一,它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耐干旱贫瘠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扩大樟子松造林面积,提高造林成活率,为造林绿化提供优质苗木是当务之急。但目前适宜营造樟子松林的宜林地区,大半是自然条件严酷,风沙干旱严重,土壤瘠薄,裸根苗造林难度大。为此,我们从1986年起,在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及黄土丘陵地区,分别开展了以樟子  相似文献   

3.
干旱、暴雨、冰雹、风沙等自然灾害和土壤贫瘠、水土流失等现象,都是制约林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为克服不良环境的影响,加快退耕还林(草)、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进度和提高造林质量,和林格尔县以抗旱造林为目的,采取一系列抗旱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为提高造林成活率,栽植容器苗是普遍采用的一种造林技术,尤其是对常年干旱少雨、土壤贫瘠、立地条件差的地区,采用容器苗造林效果更好。但是近年来各地培育容器苗的方法主要是幼苗移植法。这种方法使苗木经历了2次缓苗期,且苗木根系与土壤的紧实度不是很好,造林后,在  相似文献   

5.
高冬景 《河北林业科技》2005,(5):F0003-F0003
干旱沙地土壤贫瘠,保水保肥性能差,温度变化剧烈,造林难度大。近几年,通过永年县河滩沙地造林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提高干旱沙地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6.
菌根化苗木造林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河北省已全面推开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工程,林业跨越式发展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但是恶劣的气候,十年九旱,土壤贫瘠,缺氮少磷,降雨量少,是坝上造林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问题。造林成活率低,要想达到国家验收的标准,往往需要全民一补再补,这样大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同时,随着工程向纵深发展,苗木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能育出优质化的苗木和提高造林成活率,可以利用菌根资源,接种菌根菌,培育菌根化苗木。  相似文献   

7.
为了调查不同造林因子对湿地松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文章从施肥方式、立地选择、林地小气候、土壤质地、种苗类型和苗木质量等方面对湿地松造林成活率及其生长量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保持土壤中合适的水分是提高湿地松成活率的关键,合理施肥,立地条件优越,小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质地良好,容器苗和壮苗造林均能提高湿地松的成活率及树高、地径的生长量,因此栽植湿地松时应尽量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类。如果条件允许可施基肥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上种植湿地松时,应采用容器苗,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8.
沙枣苗木高效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枣苗木既耐寒、旱,又较耐盐碱,是西北干旱区各地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的造林先锋树种,每年用苗量极大.目前新疆各地每年出圃的沙枣苗木质量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重点工程的造林质量的提高.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提出如下沙枣苗木高效繁育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杏具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耐干旱贫瘠等特点,是生态防护的主要造林树种,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更好地发挥山杏的生态及经济效益,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文章从苗木选择、科学整地、造林技术,以及土壤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平茬复壮等方面总结了山杏的抗旱造林及丰产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侧柏具有抗干旱、抗贫瘠等特性,是太行山林区石质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从造林规划设计、整地、苗木选择、栽植、幼林管护等方面介绍了侧柏造林技术,可为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1.
反坡整地     
<正> 我省北部石质山阳坡,立地条件差,日照时间长而强度大,植被盖度小,土壤水分蒸发量大,致使土壤干旱贫瘠,造林保成活己成为老大难问题。造林能否成活的关键之一是栽植后苗木内部的水份平衡有无保证。即苗木本身对水分的消耗和土壤中水份的供应的矛盾能否达到统一。为解决这一矛盾,一般可采取浇水等措施来提高土壤中的含水量,或者采取其它措施来减少各因素对土壤水份的消耗,也有的通过截干、整枝、剪叶等措施来减少苗木对水分的消耗,起到缓和矛盾的目的。但  相似文献   

12.
沙区土壤贫瘠,干旱多风,缺雨少墒,枣树造林成活率往往较低.易造成“当年造林不成林”的现象。根据笔在沙区多年的枣树栽植实践经验,认为提高枣树造林成活率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造林地区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退耕还林治理技术思路.针对退耕还林超坡耕地、一般坡耕地及沙化土地,选择不同的整地方式、适地适树选择造林苗木、采取多种造林方式,造林效果好,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地下水位较深。水分不足已成为造林成活率及成材率低的主导因素。为此,采取一系列造林技术则紧紧围绕“水”这个中心来进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强化整地意识,着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适地适树,严把苗木质量关;正确选择造林季节,促使苗木正常生长;掌握栽植技术,切实保证造林质量;增强责任心,施工管理要到位;加强幼林管护,确保造林成果等六个方面介绍了提高石质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石灰岩山区的阳坡和半阳坡土层薄、砾石多,干旱贫瘠,是造林绿化的难点和重点。经过近年来的摸索与实践,遵化市林业局的技术人员利用侧柏营养钵大苗在石灰岩山区阳坡和半阳坡进行人工雨季荒山造林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在该地区的荒山披绿工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整地整地是造林过程中的一个基础环节。由于石灰岩山区干旱缺水、土薄地贫,立地条件差,因此高标准整地对苗木成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土壤分布不均、坡面破碎的山地造林,大鱼鳞坑整地  相似文献   

17.
阿克苏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恶劣,造林难度大,根据阿克苏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在造林工作中应采取造林整地、良种壮苗、合理密植、科学营造、合理选择树种、抚育管护、造林典型模式设计等项技术措施,提高苗木抗旱性能和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春季抗旱造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温度回升,土壤化冻,万物复苏,苗木解除冬眠开始生根发芽,是豫西地区传统的主要造林季节。但是,春季气温回升快,气候干燥多风,降水量、土壤水分补给来源少,土壤墒情差,又是豫西地区一年中最干旱的季节,干旱严重影响着春季造林成活率。因此,推广、实施可行的抗旱造林技术对于提高春季造  相似文献   

19.
栽植容器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种有效技术措施,特别是对于土壤贫瘠、立地条件差、常年干旱少雨的地区,采用容器苗造林效果尤佳。而对于容器苗的培育.普遍采用幼苗移植法,即:将一至二年生裸根苗植入容器袋内,在圃地培育一个生长周期以上再出圃,这种方法使苗木根系在有限的容器中生长,根系宜形成盘旋成团和定植后根系伸展困难,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为了避免根系在容器中盘旋成团和定植后根系伸展困难这一问题,将容器苗具体培育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干旱多风环境下沙棘移栽苗木致死机理与成活率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沙棘苗木萌芽过程中体内水分状况与ABA累积的关系,土壤含水量和风速对沙棘苗木含水量和水势有明显的影响,当定植后根系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低于14.5%。风速达到6m/s,可使苗体含水量占干重比值小于1.2,水势小于-2.5Mpa,芽和韧皮中ABA含量与苗体组织含水量,萌芽率及成活率呈显著负担关;在干旱多风条件下苗木成活率显著降低,即使少量成活的苗木幼芽生长缓慢。在干旱多风条件下沙棘造林宜采取截干、埋苗造林,避免苗木自身过度失水而降低成活率和成活后的生长,因此,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