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森林立地数据库的建立1.1立地数据库的建库原则(1)数据的完整性。立地数据库的建立,应尽量包括外业调查的第一性资料,应从立地数据库的应用目的、应用范围以及实际工作要求来考虑。(2)尽量减少数据的重复,使数据具有最小的冗余度。立地数据库由林分调查、土...  相似文献   

2.
科学地划分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立地类型是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根据大量的野外调查资料,结合毛乌素沙地的自然社会特征以及国内外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立地分类系统(即1个立地带,3个立地区.5个立地分区.9个立地类,29个立地类型组,gO个立地类型)。为了检验该分类系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及其同一树种在不同立地类型上造林、问一立地类型不同树种的生长差异.以便做至’]适地适树,取得最佳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我们于1995年在榆林沙区选择具有典型性的9个立地类型及在沙地适生植物中出现频率高的花…  相似文献   

3.
森林立地区划是森林立地分类、评价及适地适树的基础,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根据生态学、地域分异、主导因子原则,把东北山地森林划分为2个森林立地带,3个森林立地区,8个森林立地分区,16个森林立地类型区,对每个森林立地类型区的位置、地形、地貌、土壤、岩石、植被、树种分布等,均进行了详尽地描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数量化理论方法,通过原二类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以及补充外业调查数据,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林业局丹清河实验林场的立地类型进行了研究。选用坡度、坡向和土壤A层厚度作为主导因子,坡位作为辅助因子,进行立地类型的划分。将丹清河林场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20个立地类型。对实现森林集约经营以及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林分生长模型的建立和模拟,以及它的数据库系统。整个研制工作是采用日本关东地区的数据进行的。这个数据库包括各种属性数据(如各种外业数据)和作图用数据。林分生长模型是基于Weibull直径分布建立的。Weibull分布的三个参数a、b、c是由以林龄、全树高(立地指数)和林分密度(活立木数)作为独立因子建立的回归方程来估计的。  相似文献   

6.
为使北海道版可持续森林经营的标准和指标落到实处,需要建立贮存诸如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及统计数据等现有资料的数据库,需要按照国际上现有示范林的模式研究综合森林管理系统,为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为此,在168个民有林林班开展GIS地图数据库的应用开发。1 方法1.1 地图数据库的构筑 首先,从森林基本图上将林班、小班、河流、林道、等高线等有关调查地区的森林信息数字化,进而建立GIS数据库。然后将森林调查薄的属性数据转换为微机文件。对森林以外的地图信息(空间数据)从国土、环境、农地、…  相似文献   

7.
试论建立我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有绪 《林业科学》1990,26(3):262-270
森林立地分类、评价及其应用,是造林营林工作的科学基础。建立全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就包含了“立地区划”的任务,森林立地分类单位就是立地区划单位。本文阐述了立地分类的原则和分类系统单位,并提出了我国包含3个立地区域、17个立地带、58个立地区和163个立地亚区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8.
广东海岛的森林立地分类与营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东海岛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其森林立地同属北热带森林立地带,海岛森林立地区;并可分成6个立地类型组17个立地类型,不同的立地类型有不同的营林措施和相应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森林立地分类与中国森林立地类型两项研究的特征及意义王永安,王可安(林业部中南院长沙市410014)(湖南省林业厅)1弓1言近10多年来,我国森林立地的研究进入了历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一些重大的研究项目相继问世并通过鉴定.用于指导林业生产;见诸...  相似文献   

10.
论森林立地分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论述森林立地分类的依据原则和分类系统。森林立地分类的依据是森林立地生产力,包括现实生产力、集约经营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以及适宜性(包括限制性)。森林立地分类的原则:1.构成森林立地的自然因子及其组合的一致性;2.森林立地生产力水平和宜林性质的近似性;3.森林立地发生与形成因子及限制因子的一致性;4.森林立地发展阶段和经营方向的一致性。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森林立地地区,森林立地区,森林立地级,森林立地类型组,森林立地类型和植物群落型。  相似文献   

11.
依据一类清查的标准木、样木和样地数据,构建主要树种(组)树高曲线,编制立地形表,用地形和土壤因子拟合立地形估测模型。以此,基于吉林省二类调查数据库,估测全省小班立地形,得到立地质量等级及分布。同时根据全省现实林分状况,综合确定各立地质量等级林地的生产潜力,由此对比分析现实与潜在生产力。结果表明:1)基于清查资料构建的立地形估测模型,经检验,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可用于立地质量的评价;2)吉林省林地质量较好,林地质量等级为好和中等的分别占31.03%和66.00%,合计高达97.03%;3)全省现实生产力为潜在生产力的56.65%,仅7.20%的森林达到林地生产潜力水平,森林生产力仍有较大可提高性;4)基于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数据库的立地质量评价和生产潜力测算的方法可靠,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2.
森林生物量调查建模工作包括样本的外业采集、样本初步烘干保存、参数测定、模型建立等工作。提出此样本的外业采集工作不同于以往的外业调查工作,其调查内容比较新颖复杂,精度要求较高,是后续工作重要的基础工作。总结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生物量建模乔木样本外业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着重论述应用遥感方法进行海岸防护林立地分类的依据。原则和分类系统。其分类原则:①构成海岸森林立地诸因素及其综合特性的一致性;②立地类型、地理景观及形象特征关系的密切性;③立地类型一般能反映主导因素的作用;④特定地理景观指示特定的森林立地生产力的客观性;⑤海岸带森林立地发展阶段及经营利用方向的一致性;⑥遥感信息的可判性。分类系统:森林立地带(续分亚带),森林立地区,森林立地亚区,森林立地类型组及森林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4.
利用我国湿地松分布区内222个气象站点的10a气候资料的平均值,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湿地松栽培区划分为4个立地气候区,即:Ⅰ.南亚热带、热带沿海立地气候区;Ⅱ.中亚热带丘陵立地气候区;Ⅲ.暖温带、北亚热带丘陵、平原、岗地立地气候区;Ⅳ.湘、鄂、川接壤山地,四川盆地,黔东南立地气候区.再在各气候区内实测有代表性的8~10a的湿地松标准地171块,分别采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证实各气候区内湿地松生长差异.这4个立地气候区可作为湿地松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立地质量评价等经营数表编表单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太行山石灰岩山地油松人工林分布特点和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晋东南太行山山地油松人工林,收集了l18块标地资料,阐述了太行山油松人工林分布特点。根据数量化理论,选择海拔、坡向、土厚三个主导因子,将油松人工林划分为36个立地类型,并利用最优分割法将其归并为4个立地类型组,其立地质量依次为I立地组>Ⅱ立地组>Ⅲ立地组>Ⅳ立地组,基本解决了太行山中南段油松造林的“适地”问题,为育林目标的确定、人工林的分类经营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太行山油松天然次生林立地类型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在大行山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年龄布设的104块油松天然林标准地调查资料,分别立地亚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或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按主导立地困子的各个等级组合,划分了63个立地类型(包括晋东土石山地立地亚区18个;太行山北段山地立地亚区27个;太行山南段山地立地亚区18个).并以主导立地因子为自变量,林分地位指数为因变量,建立立地质量评价模型.按各立地类型地位指数平均数,分好、中、差3个等级(立地类型组)分别对每一立地类型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普洱县森林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述了森林立地质量评价及其意义,并较详细地论述了普洱县立地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分析等。最后,得出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8.
小陇山林区林地立地类型划分与林地质量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数量化理论 方法”,利用计算机对一类资源清查和补充调查外业实际资料进行计算分析 ,对小陇山林区林地进行了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对开展森林集约经营 ,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2014年新岐社区森林资源调查小班图层和小班数据库为基础,选择地形、土壤为主导因子,利用Excel、Arcmap、yaahp等软件和专家咨询方法、AHP层次分析法,对新岐社区森林立地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森林立地质量进行了评价,在小班属性数据库中增加了森林立地类型和森林立地质量等级等字段,制作了新岐社区森林立地类型图和森林立地质量图,结果表明:新岐社区森林立地类型分为3个立地类型组12个立地类型;坡位、坡向、坡度等地形因子和土层厚度、腐殖质厚度、含石量、裸岩率等土壤因子调查方法简单,容易获取,是基层林业工作者和林农易于掌握的立地质量评价因子,它们对森林立地质量的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层厚度(0.4237)、腐殖质厚度(0.2299)、坡位(0.1583)、裸岩率(0.0652)、坡向(0.0651)、含石量(0.0312)、坡度(0.0265);把新岐社区森林立地质量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各等级面积比例分别为27.5%、51.2%、16%和5.3%,立地质量为优、良的林地面积比例达78.7%,为差的林地面积比例仅5.3%,说明新岐社区森林立地质量较好;研究成果中的小班数据可供直接查问,森林立地类型图和立地质量图可供生产上对照使用,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类型划分及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林分生长类型的划分资料是"七五"期间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系承担"马尾松用材林速生丰产技术研究"时收集的。共计标准地416块,林分平均解析木229株,标准地分布于湖北省马尾松产区的74个县市。标准地调查按常规方法进行,并详细记载林分的测树因子和立地因子。将调查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本次分类选用了反映马尾松生长的数量指标,包括胸径年均生长量(X。)、断面积年均生长量(X.)、树高年均生长量(XS)、优势高年均生长量(X6)、蓄积年均生长量(X7)、以及反映森林分子空间利用状况的指标如郁闭度(XI)和疏密度(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