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羊草和冰草根际高效固氮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板划线法和乙炔还原法对羊草和冰草根际固氮菌进行分离和固氮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25个菌种均可产生C2H4,且产生量在26.64-164.10μmol/(h·L)之间,C2H4产生量大于100μmol/(h·L)的有6株,分别为164.10、146.90、127.70、127.30、118.20、100.10μmol/(h·L)。对4种固氮活性大的菌株作回接试验,初步鉴定了其在土壤中的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2.
高效固氮菌株W12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多个固氮菌株中筛选到一株固氮酶活性较高的菌株W12,为明确该菌株对不同环境因子的适应性,本文测定了不同的生长环境条件下该菌株的生长量和固氮酶活性.结果表明,在15~40 ℃的温度范围内、pH 4~8.5酸性至碱性环境和1.5% NaCl的高渗透压下,该菌株均能旺盛生长并表现很高的固氮活性;该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源生长并固氮,还能耐受环境中存在的一定浓度的铵.说明该菌株对环境因子具有较广的适应性,并具有较强的生长活力和较高的固氮酶活性,故可望作为接种剂的功能菌株.  相似文献   

3.
宁夏产枸杞根际固氮菌分离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从宁夏枸杞根际筛选出适合宁夏气候特点和固氮特性表现较好的有益工程菌株。[方法]采用NFM(无氮培养基)分离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测定枸杞的根表、根表土壤、根际土壤的菌株分离及固氮菌株菌落生长情况。[结果]从根表分离出菌株的个数、生长速度、单个菌株增殖数量均比从根际土壤和根表土壤分离出的多。3个部位经纯化筛选后,共得到47株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其中根表分离菌株最多。[结论]宁夏枸杞根表的菌株最多,根际土壤次之,根表土壤最少。  相似文献   

4.
山西黄芪根际固氮菌的分离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黄芪道地产区山西浑源的黄芪根际固氮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应用于黄芪栽培中以观察其固氮能力,旨在筛选并获得能够促进黄芪生长的固氮菌,为降低黄芪生产成本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shby无氮培养基初筛获得了120个自生固氮菌株;进一步用固氮培养基对初筛所得菌株进行复筛,根据固氮能力、菌落生长速度等特征,获得了2株具有较强固氮能力的菌株t16和t21;通过细菌鉴定系统和16S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另外还用全N差值法检测了t16和t21浸泡黄芪种子后的固氮活性。[结果]t16和t21分别属于Rhizobiumsp.和Sinorhizobiumsp.。经两株菌发酵液浸泡后,培养30d分别能够增加黄芪幼苗含氮量14.23%~18.67%和13.10%~18.77%。其中含菌量为106个·mL-1的t16发酵液和含菌量为108个·mL-1的t21发酵液效果最好,折算每公顷30d的固氮量达2.25kg。[结论]山西黄芪根际固氮菌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象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群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查明象草根际微生物生理群的分布特点。[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采用涂抹平板法和稀释法对象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数量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象草根际各微生物生理群的数量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均为根际〉非根际,但根面与根区相比,根面好气性微生物较多,而根区嫌气性微生物较多;同一根际部位,不同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也有差异;象草根面纤维素分解和氮的固定主要是好气性菌起作用,根区纤维素分解主要是嫌气性纤解菌起作用,固氮为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和嫌气性自生固氮菌共同起作用。[结论]象草的根际区域不同,微生物生理群种类不同,其数量时空分布动态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羊草根系及根茎的固氮作用,结果表明,羊草的根及根茎均具有固氮作用,并且根茎的固氮活性和固氮菌数,均明显高于根。在羊草的不同生长时期中,观察到后花期和蜡熟期的根及根茎的固氮活性、根及根茎的表面和内部的固氮菌数,均高于抽穗期和果后营养期。在根际的固氮效应上,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齐安国  张毅川  周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3):412-412,423
从培养基、碳源、温度、pH值4个方面对菊花、月季、香石竹联合固氮细菌固氮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求找到三者根际联合固氮菌适合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8.
地毯草根际固氮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气相色谱仪,利用乙炔还原等方法对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根际固氮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从地毯草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6株固氮菌株,菌株的固氮酶活性相差较大(92.5 C2H4~295.2 C2H4nmol.mL-1.h-1),菌株hnN2及hnN6具有较高的固氮酶活性(>200 C2H4nmol.mL-1.h-1);菌株经鉴定分属Bacillus(2株)、Azotobacte(r 3株)和Pseudomona(s 1株)3个属。  相似文献   

9.
有机肥对水稻根际固氮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氮比例较低的有机肥料作早稻基肥,虽然降低了水稻根际的氧化还原电位,但增加了NH_4~+—N的浓度,抑制了水稻根际的固氮活性,固氮活性明显低于对照区,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但从施肥区分离得到的水稻根系好氧和厌氧固氮菌的数量以及好氧固氮菌的固氮活性却高于对照区。  相似文献   

10.
1品种与类型按菌种及特性分为自生固氮菌肥料、根际联合固氮菌肥料和复合同氮菌肥料。自生固氮菌是在土壤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供给作物氮素营养.又能分泌激素刺激作物生长的微生物.根际联合固氮菌是既依赖根际环境生长.又在根际中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作用的微生物.联合固氮微生物生活在植物的根内、根表.可以利用一些禾本科植物.尤其是植物根分泌的一些糖类繁殖、固氮.也能进行自生固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柳条根系土壤对营养物质富集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工程施工的最佳植物材料。[方法]在现场岸坡扦插4种柳条(垂柳、杞柳、柽柳、馒头柳),比较不同植物材料对环境的适应性、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养分指标及根际土对营养物质的富集作用。[结果]4种柳条成活率均在84%以上,垂柳的平均基径最大,而柽柳的枝条生物量最大、株高最高。比较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养分指标可知,垂柳和馒头柳的根际土全氮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垂柳的根际土全磷含量高于非根际土;4种柳条根际土的有效磷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p H均低于非根际土;垂柳、杞柳、柽柳的根际土有机质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垂柳和馒头柳对土壤全氮有很高的富集效应;垂柳对土壤全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4种柳条均能有效地将有效磷富集在根际土中。[结论]可根据工程施工的要求,筛选不同柳条品种用于岸坡扦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石竹茎腐病病原菌,以期更好地防治此病害。[方法]使用常规植物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并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石竹茎腐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7~8,最适生长的碳源为麦芽糖、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尖孢镰刀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7~9,尖孢镰刀菌在果糖和蔗糖中生长速度最快,葡萄糖最不利于其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结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共同侵染石竹引起石竹茎腐病。这2种病原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五味子提取物的抑菌和杀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锦文  边才苗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99-6800
[目的]探讨五味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其合理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70%乙醇、60%丙酮及沸水3种溶剂对五味子进行搅拌提取,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通过平板二倍稀释法测最低抑菌浓度(MIC),试管二倍稀释法计测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五味子3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60%丙酮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其次是70%乙醇提取物,最后是沸水提取物;MIC分别为25、50和100 mg/ml。同时,低浓度的丙酮提取物抑菌作用不明显,浓度为62.5 mg/ml时细菌的生长被完全抑制,但没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丙酮提取物的MBC为125 mg/ml。[结论]五味子的丙酮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6种绿化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靖  赵咏梅  张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29-13930,13937
[目的]研究分布较广的6种绿化植物叶片的挥发性有机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提取法国冬青、雪松、七叶树、女贞、法国梧桐、三叶草6种植物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用菌落法和滤纸片法研究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6种植物叶片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对3种细菌都有抑菌作用,法国冬青、雪松、女贞、法国梧桐的抑制作用较强,其中1.0 g法国冬青碎叶对3种细菌的抑菌率均达45%以上,对3种细菌抑菌圈达20 mm以上;而三叶草、七叶树的抑制作用较弱。[结论]法国冬青、雪松、女贞、法国梧桐的挥发性有机物抑菌效果明显,从环境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应选择抑菌作用强的树种作为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蛋白激发子产生菌链格孢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研究不同温度、湿度、pH值、碳源及氮源对该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8℃,最适pH值7~8 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28℃,最适相对湿度98%,最适pH值7~8。葡萄糖为最适碳源,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硫酸胺和氯化胺等会抑制菌丝生长。[结论]中温高湿环境利于链格孢菌的生长及孢子萌发,不同营养条件对该菌菌丝生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30味中药及其复方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筛选出对鸭疫里默氏杆菌敏感的中草药及其复方。[方法]对分离鉴定的19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用管碟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研究30味常用中药及两个复方对其抑制作用。[结果]单味中药抑制作用的综合得分如下:黄连13分,黄柏9分,黄芩8分,苍术、丹皮、桔梗、金银花、连翘、玄参各6分,半枝莲、茯苓、虎杖、栀子各5分,半边莲、赤芍、马齿苋、生地、天花粉各4分,半夏、穿心莲、大黄、蛇舌草、鱼腥草各3分,白头翁、大青叶、丹参、附子、蒲公英、秦皮、知母各2分。方剂一和二分别得15和14分。[结论]部分中药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两个复方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连白绢病的生物学特性,筛选防治药剂。[方法]以采自重庆市石柱县黄水镇黄连GAP基地的病株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pH值、温度、碳源和氮源对黄连白绢病菌丝生长及菌核萌发的影响,选用不同稀释倍液的8种药剂进行室内和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黄连白绢病菌的生长和产生菌核的最适培养基为CMA和PDA培养基,最适pH值为7.0。病菌在15~35℃范围内均能生长,30℃为最适温度。菌丝和菌核的致死温度分别是60℃和65℃(处理时间10min)。8种供试碳源中,葡萄糖和甘露醇是最适碳源。7种供试氮源中,氯化铵和硫酸铵是最适碳源。40%氟硅唑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96.6%。99%恶霉灵3000倍液和70%代森锰锌1000倍液的次之,防效均达93.3%。[结论]氟硅唑、恶霉灵和代森锰锌药剂对黄连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好,建议在生产中施用。  相似文献   

18.
蔗田施用废菌棒(以蔗渣为培养料种植香菇后的废弃菌棒)后,根系皮层细胞中菌丝、泡囊、丛枝增多.根系皮层及中柱的改变也表现在新根的发生点大量出现.田间观察到甘蔗在生长中后期,新根明显增多.7月份甘蔗根际土壤的固氮菌、有机磷分解细菌、细菌总数比对照的增加6.0-29.4倍.它们的活动可为拔节旺长的甘蔗提供更多养分.10-12月份,纤维分解细菌、有机磷分解菌、固氮菌相应较多,土壤酶活性、土壤有效养分(N、P、K)均显著多于对照,这些微生物类群与甘蔗后期生长及糖的合成、运输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西藏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溶磷菌株,为高寒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开发利用和丰富溶磷菌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长鞭红景天为研究物种,采用溶磷圈法从其根际土壤中分离溶磷菌,以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溶磷量进行复筛;筛选出溶磷效果最好的菌株,测定其产吲哚乙酸(IAA)、固氮促生特性,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以芽孢杆菌为对照,将芽孢杆菌和分离获得的溶磷菌株分别在4、10、15、20和30 ℃下培养7 d,研究其低温适应性.[结果]从长鞭红景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21株具有溶磷作用的菌株,其中PSB19菌株在PKO无机磷培养基上的溶磷圈直径/菌落直径(D/d)最高,液体溶磷量达392.15 μg/mL,具有产IAA和固氮特性,其在4和10℃的低温条件下生长良好.通过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PSB19菌株归类于粘着箭菌(Ensifer adhaerens).[结论]PSB19菌株有较好的溶磷、产IAA和固氮特性及低温适应性,具有作为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及植被恢复等方面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