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简讯     
9个化杀杂交小麦组合RAPD指纹图谱分析AnalysisofRAPDFingerprintinginNineCHAHybridWheat杂种小麦是提高小麦单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强优势组合亲本选配与杂种优势预测又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目前,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亲本的选配都是依据农艺性状的观察以经验而定,这需要大量的田间工作和较长的时间。本研究通过对9个化杀杂交小麦组合RAPD指纹图谱的分析,试图在分子水平上,研究RAPD技术在杂交小麦亲本选配及杂优预测中应用的可能性。试验材料分别为93繁17×白玉…  相似文献   

2.
利用RAPD技术分析小麦强优势组合亲本遗传差异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利用RAPD技术对小麦(黑麦)异源重组系异源2号组配的22个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亲本进行了遗传差异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被测材料间RAPD标记多态性较高.61个随机引物中,37个引物(占60.65%)扩增产物具多态性,共扩增得到181条带。其中,105条带具多态性,占58.01%。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7条多态性带,平均可扩增2.8条多态性带。父本异源2号与其强优势组合母本间RAPD遗传距离较大,平均为0.43,聚类结果也显示其单独聚为一类。由此证实,异源2号与母本间确实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遗传差异。RAPD遗传距离与亲本各性状表型差异相关均不显著,与F1各性状杂种优势间除抽穗期外相关也均不显著。据此认为,难以直接利用RAPD遗传距离预测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利用化学杀雄剂生产小麦杂交种,是杂种小麦尽快应用于生产的有效的途径之一。而这一技术的关键是强优势组合的选配。目前小麦杂优利用普遍存在着杂种产量不能显著超亲或超标;杂种株高偏高造成高产栽培易发生倒伏;一些强优组合往往父母本花期不能相遇的问题。另外缺乏一个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亲本。本实验通过对小麦杂交组合杂种一代的产量、株高、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的杂交优势及杂交双亲的花期重叠情况进行测定,分析发现:杂交种的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株高和千粒重上。因此,在强优势组合选配时,亲本应充分利用大粒或超大粒材料。从组合类型看:母本应选用矮杆、大穗大粒或超大粒型综合农艺性  相似文献   

4.
<正> 杂交小麦研究(指以提莫菲维胞质雄性不育为基础材料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目前已进入选配强优势组合在生产上试种阶段,国内外不少研究单位都选配了一些杂交组合,经试种表现了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杂种优势不强、不稳,增产幅度小,且不能连续表现增产,其原因主要是不能保证杂种每穗结有充足的粒数。因此,如何提高每穗结实粒数已成为杂交小麦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应用SSR标记遗传距离预测辣椒杂种优势的可行性,实现辣椒杂种优势早期预测.以10个辣椒自育亲本为试验材料,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25个杂交组合,利用SSR标记分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亲本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13 ~ 0.33内变化,平均遗传距离为0.25,表明了供试亲本之间遗传差异不明显,亲缘关系较近.SSR分子标标记遗传距离与单株挂果数、单株产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其他各性状无相关性差异.SSR分子标记分析表明,辣椒亲本间遗传距离越大,其组配的杂交组合获强优势组合的产量越高;亲本间遗传距离越小,其组配的杂交组合获强优势组合的产量越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标准差距离分组法并以中国和联邦德国4个不同生态环境,5个不同年份的5套试验资料研究用标准差距离分组法进行小麦杂种优势预测。结果表明:G:组(D~2±1/2s)出现强优势组合最多,为43个,平均杂种优势最高,为60.4%;强优势组合出现的频率也最高,为57.3%。因而可以选择遗传距离(D~2)大小为(m±1/28)的亲本进行杂交,这样有较大的把握和机会获得强优势组合。为应用遗传距离预测小麦杂种优势提供了一个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杉木杂交育种中亲本选配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育种是杉木遗传育种的主要途径。为合理进行杂交亲本选配,利用12个杂交组合和4个自交后代的杉木材积生长数据,通过采用等位酶技术和生理学方法,获得杉木亲本的基因型信息、光合速率和发芽种子的平均呼吸强度。然后研究亲本等位酶和生理性状差异性,分别采用杂种优势群法和预测模型法,来确定杉木杂交时亲本选配模式。杂种优势群法是先用聚类分析法对亲本群体进行类群划分,然后根据杉木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决定杉木杂交时亲本的选配模式:采用高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亲本做母本,高呼吸速率的亲本做父本。预测模型法是从预测杉木杂交组合平均值表现大小的角度,提出亲本选配的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来建立杂交组合子代的平均生长表现与亲本等位酶差异及生理指标间的预测模型,并用10年生的5个杂交组合的资料来验证预测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发现多元回归预测模型是成功的。杂种优势群法与预测模型法的研究结果是相互依存的,两者配合使用效果更佳。研究结果在杉木杂交育种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春×冬小麦F_1的杂种优势及其与双亲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研究报道认为,小麦与玉米、高粱一样,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但是根据国外在七十年代初期的试验结果,小麦杂种优势不能令人满意,在产量上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主要原因在于亲本选配不当.近年来国外报道,利用不同生态型的丰产品种进行杂交,能获得最好的产量优势.本试验通过春性和冬性两类不同生态型的品种间杂交,连续进行二年杂种一代的优势测定,为有目的地选配杂交亲本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棉花和其他作物一样,存在着杂种优势.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在我区发展很快。但是,目前人工杂交制种普遍存在工效低,成铃率低和杂交铃重低的现象,还缺乏高优势组合,栽培跟不上等,限制了杂交棉的大面积迅速推广。为了使杂交棉尽快为生产利用,促进棉花大上快上,谈几点意见,供参考。一、选配好亲本组合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亲本间的遗传差异是产生杂种优势的根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9个黄淮麦区广泛推广的小麦品种为材料,按照完全双列杂交方法 4配制36个杂交组合,研究了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各性状的平均杂种优势均表现正向优势,穗粒质量和单株穗数的杂种优势最大,分别为9.64%和9.11%;单株粒质量杂种优势的变异幅度最大,组合石4185/济麦22的单株粒质量的杂种优势达52.25%;济麦22和烟农19的多个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是组配强优势组合的良好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