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筛选防治稻蟹生态种养田水稻稻瘟病的安全、高效新型杀菌剂,对30%嘧菌酯.咪鲜胺SC、6%春雷霉素WP、75%三环唑WG、40%稻瘟灵EC、75%肟菌.戊唑醇WG等5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并对河蟹安全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种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河蟹安全无害,30%嘧菌酯.咪鲜胺SC600 ml/hm2;6%春雷霉素WP 600 g/hm2;75%三环唑WG 450 g/hm2;40%稻瘟灵EC1 500 ml/hm2;75%肟菌.戊唑醇WG 225 g/hm2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58%、72.18%、83.39%、79.21%和84.15%。从5种药剂对河蟹安全性及对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看,可以作为稻蟹生态种养田稻瘟病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2.
稻蟹综合种养实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态学原理,将水稻种植与河蟹养殖相结合,在天津市武清区开展稻蟹综合种养试验,在基础设施构建、水稻与河蟹品种选择、水稻种植与河蟹养殖、河蟹收获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稻蟹综合种养实用技术,并对稻蟹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3.
田间试验研究了25%西草净WP等5种药剂对养蟹稻田水绵的防除效果及对河蟹的安全性,结果表明,5种药剂处理对养蟹稻田水绵均有一定的防除效果,其中以36%喷克1500g/hm2、45%三苯基乙酸锡WP900g/hm2、25%西草净WP1500g/hm23种药剂处理药效持久、稳定,对水稻、河蟹安全,推荐为稻蟹生态种养田防除水绵的轮换使用药剂。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升吉林省稻蟹田节水灌溉研究与应用的科技含量,提高稻蟹田灌溉水有效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在吉林省半干旱地区选择具有典型区域代表性的水田试验区进行稻蟹综合种养水分管理模式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稻蟹产量及收益影响,分析水分管理模式与稻蟹田灌溉水量及灌溉水生产率的响应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水稻产量和显著性、河蟹成活率和产量、收益率和灌溉水生产效率等角度与农户稻蟹田进行综合对比,浅水淹灌10cm水分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使水稻增产率为1.38%,河蟹增产8.62%,收益率提高7.36%,田间节水率15.06%,灌溉水生产效率提高20.03%,各项指标表现良好,故较为适合在吉林省半干旱区稻蟹综合种养区进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普通稻田与稻蟹种养田生产及生态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常规稻作生产田以高产为目标,过量用肥用药,造成环境污染。传统养蟹稻田,水稻河蟹管理粗放,水稻产量较低,河蟹产量及品质不高,综合经济效益虽有所提高,幅度有限,但保持了良好的稻田生态环境。现代稻蟹生态种养田,是在传统稻田养蟹和农田标准化建设基础上,集成现代水稻栽培管理技术和现代河蟹养殖技术,科学的解决了制约稻蟹种养生产的技术瓶颈问题,是名副其实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食品安全型产业。  相似文献   

6.
《辽宁农业科学》2010,(5):F0002-F0002,F0003,F0004
盘山县水稻种植面积65万亩,稻蟹种养田面积达40万亩,稻蟹种养已成为盘山县的主要支柱产业。稻蟹种养是寓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于一体的种养模式,涉及种植业与水产养殖等多学科的交叉,由于各行业缺乏相互支持和协调,如渔业与水利的矛盾,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的矛盾,一直以来,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关键技术尚未解决,成为制约稻蟹种养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7.
青铜峡市稻田河蟹生态种养新技术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铜峡市大坝镇试验基地,采取种植水稻与养殖河蟹相结合的综合生态种养技术,对水稻的单产、产值和河蟹的单产、规格、肥满度、产值以及稻田收入等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宁夏引黄灌区,通过春季池塘暂养河蟹苗种,延长了生长时间,提高了河蟹规格;对稻田进行田间工程建设,及时放养蟹种,利用河蟹清除稻田中的杂草,降低了生产成本;河蟹消灭水稻病虫害的幼体,减少了农药用量;河蟹的蜕壳物、粪便为稻田增加肥力,提高了产量;水稻、河蟹生态种养,增加了收入。经过试验,平均667m2产"蟹田稻"537kg,增产18.5%,产值3007元;平均667m2产"稻田蟹"20.5kg,产值820元;"水稻+河蟹"生态种养模式降低成本17%;667m2均利润达到1981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宁夏稻蟹综合种养发展现状,从田块整理、水稻河蟹养殖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稻蟹综合种养技术,并对稻蟹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稻蟹生态种养关键技术,具体包括基地选择、稻田工程建设、水稻栽培、河蟹养殖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稻蟹产品提质增效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稻田改造、水草种植与养护及微生物制剂应用等方法,人工模拟河蟹生长的生态环境,对稻蟹生态种养水环境进行管理实现水稻与河蟹互利共生及水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提高水稻品质和河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蟹是辽宁省的一大主导产业,但近年来蟹子的规格和产量徘徊不前,无法满足人们对食用大蟹的要求,经济效益很难提高。作者从种养过程中既要保证水稻高产优质又要河蟹安全生长的角度出发,在蟹田定期投放水体改良剂,用于蟹田水体改良,实现稻蟹互利,共生双赢,每亩蟹田增收207.02元。  相似文献   

12.
水稻纹枯病在全国稻区发生普遍,为调查其防治方法,文章调查并比较了8种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微乳剂和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用量分别为65m L/hm2、150m L/hm2。因此,可选择以上药剂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连用2~3次。  相似文献   

13.
高恩广 《新农业》2006,(2):37-38
稻萍蟹立体种养模式是利用水田既种水稻又放养河蟹和细绿萍,将种植业与养殖业巧妙地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充分利用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共生关系,达到降低种养成本(萍喂蟹、蟹肥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目的。生产的蟹田大米为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经过多年实践,这项技术已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14.
18%噻呋·嘧苷素SC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在水稻直播田和机插秧田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8%噻呋·嘧苷素SC40m L/667m~2在水稻生育期使用2次,对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8.96%和53.17%。因此,该药剂能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发生为害,达到农药减量控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们以多粘芽孢杆菌为主的复配剂-克纹灵井冈霉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结果发明:克纹灵在用药量为500倍时,药后19天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6.06%,与爱苗的防治效果78.84%差异不显著,同时该药剂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达到69.38%.试验证明克纹灵对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稻曲病有较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16.
稻萍蟹立体种养利用水田既种水稻又放养河蟹和细绿萍,将种植业与养殖业巧妙地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充分利用种植养殖之间的共生关系,达到降低种植养殖成本(萍喂蟹、蟹肥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目的.生产的蟹田大米为无污染的绿色食品,非常畅销.日前稻萍蟹立本种养方式已成为北方稻区的一种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在辽宁省盘锦市已发展到1万公顷,按每公倾增加收入7500元计算,仅此一项,盘锦市农民就增加收入7500万元.经过多年的实验总结,盘锦地区的稻萍蟹立体种养技术已日臻成熟.现将主要技术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稻蟹共生种养模式是一项以水稻为基础,运用田蟹的生活习惯,将合适数量的田蟹投入到稻田里饲养,明显提高经济价值及生态效益的新型种养方式。本文以稻蟹共生种养实验为基础,寻找制约产业发展的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章守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952+2955-2952,2955
[目的]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有效药剂。[方法]研究32.5%阿米妙收悬浮剂、24%噻呋酰胺(满穗)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粒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2%井·腊芽(纹曲清)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结果]5种试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指防效为63.86%~85.22%,对水稻穗颈瘟的病指防效在为36.60%~81.88%,对水稻稻曲病的病指防效在48.91%~73.48%。[结论]32.5%阿米妙收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有较好的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稻-蟹-泥鳅田生态系统的效益。结果表明:稻-蟹-泥鳅田饵料转化率在16.57%-18.34%之间.比稻-蟹田13,61%提高2.96%-4.73%。1hm^2稻-蟹-泥鳅田产出无公害水稻9111kg、无公害河蟹474kg,分别与稻-蟹田水稻9200kg和河蟹489.6kg相近。增收无公害泥鳅145,8kg,经济效益比稻-蟹田14458元增加1015.6元。其中养泥鳅利润为1191.11元。  相似文献   

20.
2014~2016年对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坝墙子镇姜家村稻田灌溉水,稻蟹种养田土壤,野生池塘底泥,稻蟹种养田水草,野生池塘水草,养殖河蟹饲料,同龄的稻田养殖河蟹和野生河蟹的重金属铅、镉、汞、砷含量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河蟹生长环境中的水质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环境的要求,饲料符合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标准,部分水草铅超标。河蟹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蟹标准的要求,但镉的含量差异很大(0.029~0.282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