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烟田油菜免耕移栽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德江县现有施肥水平和管理条件下,烟田油菜免耕移栽,采用穴栽双株的定植移栽技术,其最佳密度为9万~12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油菜生产成本,对稻茬免耕直播油菜覆盖稻草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播种期设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9日3期播种,种植密度设18万株/hm2、27万株/hm2、36万株/hm23水平,稻草覆盖数量设0、2250kg/hm2、4500kg/hm23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影响大,适期早播是高产的关键;播种后覆盖稻草,能抑制杂草、提高地温和培肥地力;种植密度18万~36万株/hm2范围内,产量差异不显著。浙江省免耕直播油菜高产农艺措施为10月20日撒直播、种植密度27万株/hm2、稻草覆盖量2250kg/hm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都平原免耕直播油菜的适宜密度和施氮量。[方法]以川油58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分析氮密互作对成都平原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成都平原区,免耕直播油菜产量随密度、施氮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密度、施氮量主效应均显著影响油菜生长及产量,施氮量影响效应大于密度,氮密互作对油菜产量产生负效应,但影响程度不显著。在密度30.00×104株/hm2、施氮量180.00kg/hm2互作条件下,油菜群体产量最高为3395.25kg/hm2,当密度为40.80×104株/hm2、施氮量为198.90kg/hm2时,氮密互作条件下油菜群体可获得最高理论产量3403.41kg/hm2。[结论]在成都平原区,免耕直播油菜的密度以30.00×104~45.00×104株/hm2、施氮量以180.00~198.9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免耕及直播密度对油菜生长、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研究免耕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并初步了解导致免耕油菜产量降低的障碍因素,同时探讨晚播条件下免耕直播油菜的适宜直播密度.[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比较免耕和翻耕条件下土壤紧实状况及杂草发生情况的差异,以及耕作方式对油菜生长,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同时探讨免耕油菜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生长特点及其养分利用状况.[结果]免耕条件下土壤容重明显高于翻耕,整个生育期二者平均相差0.11 g·cm-3.与翻耕相比,免耕油菜田杂草生长量大,导致养分竞争加剧,杂草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分别为翻耕处理的1.9、2.4和2.5倍.免耕条件下整个生育期油菜的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比翻耕处理降低了18.2%、17.1%、16.4%和20.2%.在种植密度为30万株/hm2时,与翻耕相比,免耕处理油菜籽减产10.7%.密度试验的结果表明,与低密度处理(30万株/hm2)相比,高密度处理(60万株/hm2)的杂草数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分别降低了40.5%和56.4%,而整个生育期油菜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磷、钾的养分吸收量则分别平均增加了55.3%、46.7%、53.6%和50.2%,油菜籽产量也提高了43.1%.[结论]油菜在免耕条件下会出现土壤紧实度大、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受抑以及杂草过多竞争养分的现象,从而导致了产量降低.而在晚播条件下增加直播油菜的种植密度是提高油菜籽产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中适宜的直播密度为60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江淮地区稻油二熟制水稻秸秆还田后的油菜免耕生产力保持技术。[方法]通过选择油菜种植品种,调控播种密度、运筹肥料等栽培技术开展研究。[结果]水稻秸秆还田下油菜免耕直播,选择分枝数少的品种便于油菜机械收割;相同施肥条件下,棉油11号15.0万棵/hm2处理比24.0万棵/hm2处理的有效分枝数多38.96%,播种密度为24.0万棵/hm2时,理论产量比15.0万棵/hm2处理高81.41%,实际产量高47.44%。在油菜播种密度为24.0万棵/hm2情况下,不同施氮量对油菜植株的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均有影响,以施氮量210 kg/hm2理论产量最高,达3 671.70 kg/hm2。[结论]适当调控油菜直播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有利于油菜生长,适当密植能提高油菜产量,同时便于油菜机械收割。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播期、种植密度以及施氮水平对免耕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鄂东南地区免耕直播油菜适宜播期为10月1~15日,适宜密度为45万~75万株/hm2,适宜施氮水平为纯氮270 kg/hm2.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菜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温洪  蔡军 《农技服务》2010,27(8):990-990,1049
在相同施肥量的基础上,进行了双株3万穴(6万株)/hm2、双株4.5万穴(9万株)/hm2、双株5.25万穴(10.5万株)/hm2、单株7.5万株/hm2这4种不同栽培密度配置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栽培条件下,移栽双株(穴)随栽植密度的增大而产量相应增加,以单株7.5万株/hm2常规栽植的油菜产量最高,为2 463.67 kg/hm2,双株5.25万穴(10.5万株)/hm2的油菜产量2 318.34 kg/hm2。双株5.25万穴(10.5万株)/hm2与生产上大面积常规单株栽植7.5万株/hm2产量相近。  相似文献   

8.
密度对免耕直播杂交油菜德新油59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免耕直播条件下油菜适宜的田间密度,为重庆市油菜免耕直播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杂交油菜德新油59为试验材料进行免耕直播密度试验(相同用种量不同定苗密度),研究免耕直播不同密度对油菜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主序长度、主序果数、分枝果数及单株产量均随田间密度增加而降低;群体产量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以田间密度3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为3 450kg/hm~2。  相似文献   

9.
稻田免耕直播油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胡文秀  李中秀  徐宝庆  邹旭  赵燕  胡金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883-2883,2905
研究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的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菜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纯N 225 kg、纯P 135 kg、纯K 180 kg、硼肥15 kg,种植密度2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2 331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四川盆地丘陵区直播油菜的最佳种植密度,在大田条件下,以国豪油8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直播密度对四川盆地丘陵区油菜抗逆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直播种植密度的增加,植株抗菌核病、抗倒伏能力呈下降趋势。随着直播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分枝部位升高,单株主花序长、有效分枝总数、有效角果总数以及群体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直播密度为36万株/hm2时,群体获得最高产量3 433.50 kg/hm2。当直播密度为24万株/hm2和36万株/hm2时,处理间群体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四川盆地丘陵区,油菜的最佳直播密度为24万~36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湘东地区不同耕整方式下直播油菜适宜播种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裂区试验,研究了湘东地区三熟制直播油菜丰油730在机械开沟浅耕直播、机械开沟免耕直播、板田免耕直播3种播种方式下不同播种量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开沟浅耕直播或机械开沟免耕直播方式优于板田免耕直播;10月下旬播种,机械开沟浅耕直播或机械开沟免耕直播适宜播种量为4.5 kg/hm(2收获密度约60万株/hm2)左右;板田免耕直播方式应根据土壤墒情及肥力状况,适当调节并加大播种量。  相似文献   

12.
对机开沟免耕直播油菜产量与田间密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田间密度油菜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田间密度为16.2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最好,投入与产出比最高,为最佳收益点。  相似文献   

13.
以"浙油50"为材料,研究了在适期偏迟直播条件下,不同直播密度对机收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直播高密度38万株/hm2的产量最高;随着直播密度的增加,油菜生育期有所缩短,但成熟度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明江淮地区稻-油两熟制度下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以核油56为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试验,比较3种施氮水平(Tn)和4种播种密度(Tm)对江淮稻田免耕机开沟直播栽培油菜的产量构成、农艺形状以及生物学产量、秸秆系数等的影响。[结果]在较低密度和中等密度条件下,增施氮肥有利于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的提高。[结论]江淮稻田油菜直播适宜的施氮量为180kg/hm2,适宜的播种密度为3.0kg/hm2;免耕直播油菜的秸秆系数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而降低,平均在0.76~0.78。  相似文献   

15.
以双低常规油菜宁油12号和双低杂交油菜秦油7号为材料,针对江苏省油菜生产特点及油菜机械化生产对种植方式的要求,进行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种植密度的直播试验.结果表明:2个品种在相同播种期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有较大影响,宁油12号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符合二次方程y=-8.714 3x2+47.686x+157.4,最适种植密度为41.10万株/hm2,秦油7号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符合二次方程y=-11.214x2+61.586x+155.8,最适种植密度为41.27万株/hm2.因此直播油菜在适宜播种期内种植密度以37.5万~45万株/hm2为宜.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秦油7号和宁油12号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播种期处理间的产量水平均达到显著差异,且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因此直播油菜在茬口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早播.  相似文献   

16.
以杂交油菜黔油17号为样本进行油菜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的高产和超高产产量试验,结果表明:①在施肥量及栽后管理一样的情况下,免耕栽培和翻耕栽培之间没有明显的产量差异。②平均而言,高密度处理的产量比低密度处理的产量要高。③翻耕12.75万株/hm2的处理产量为3396.90kg/hm2,翻耕5.25万株/hm2的处理产量为2673.00kg/hm2,免耕12.75万株/hm2的处理产量为3 049.80kg/hm2,免耕5.25万株/hm2的处理产量为2 902.65kg/hm2。④就经济效益而言,高密度栽培不一定比低密度栽培合算,因为前者投入的肥料和人工都要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杂交油菜稻田免耕直播技术适宜在江淮流域推广,能够节本增效、保证适播期并实现高产,产量可达2400kg/hm2以上。试验表明:适时早播是高产的关键,随着播期推迟,产量下降幅度逐渐增大。以9月15日 ̄25日为最佳播期。密度主要影响单株角果数和角粒数,极差分别达到21.3和2.2。单株生产力随密度增加而缓慢下降,因此免耕直播油菜应适度增加密度,保证足够的群体量。密度控制以27万株/hm2最为适宜。施N量对产量及相关性状有明显影响,呈抛物线趋势,不足或过高都不利于产量形成,在75 ̄90kg/hm2水平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构建四川盆地直播油菜适宜机收的高产群体结构。【方法】于2013/2014、2014/2015年选用中熟杂交油菜品种川油36,在成都平原区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5×104~60×104株/hm2)及行距配置(20 cm、30 cm、40cm、40 cm+20 cm)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有重要影响,增密处理(30~60万株/hm2)可提高主序角果所占比例。随种植密度的加大(15~60万株/hm2),籽粒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密度在3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密度,籽粒产量则显著降低。种植密度对籽粒品质的影响不显著。相同密度(30~36万株/hm2)下,不同行距配置(20 cm、30 cm、40 cm、40 cm+20 cm)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较宽的行距配置(30 cm、40 cm)的主序角果数和产量均高于窄行距(20 cm),籽粒含油率则显著高于窄行距(20 cm)。【结论】在充足施肥条件下,直播油菜适宜机收和高产的种植密度为30~36万株/hm2,行距配置以等行距30~40 cm为宜,或采用宽窄行40 cm+20 cm。  相似文献   

19.
以杂交双低油菜中油杂1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密度和氮素水平对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密度与氮素水平对油菜产量均达显著影响,其中播种期的影响最大.南县地区直播油菜应在10月15日前完成播种,且播种期越早越有利于高产.早播条件下增加施氮量及密度均可显著增加油菜生物量及产量,对应的适宜施氮量及密度分别为135~180 kg/hm2、45.0万~52.5万株/hm2(折合播种量为3.6~4.2 kg/hm2).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密度对油菜品种华油杂62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鄂北地区,华油杂62的直播适宜密度为30万~45万株/hm2。在3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产量最高可达3 691.5 kg/hm2,但各农艺性状值并不是最高值。因此,合理密植,充分发挥个体生产潜力,是获取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