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云斑天牛,俗称“铁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是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该虫对核桃树的危害日趋严重。据调查重灾区危害株率达到30~60%。 为害情况 云斑天牛以幼虫蛀食核桃树的树干穿食为害,形成树干刻槽、室,截断营养运输通道,使木材失去工艺价值,同时引起黑水病等病害的发生。成虫羽化后,以啃食核桃新梢皮层、叶柄、果柄  相似文献   

2.
<正>云斑天牛是一种蛀干害虫,为害核桃、板栗、栎、桑、杨、柳及多种果树。在我省太行山区,,对核桃树为害严重,常造成树势衰弱或死亡。例如平山县北古月村20亩核桃树,因此虫为害,1982年死去15%,1983年全部死亡。 该虫2—3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和幼虫在树干内越冬,5月成虫出现,6,7月交尾产卵,卵多产于主干上。产卵时,先在树皮咬一倒月牙形产卵孔,将卵产于皮层。幼虫开始在皮层为害,逐渐深入木质部蛀成纵向隧道。幼虫老熟后在虫道顶部作蛹室化蛹,羽化为成虫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云斑天牛对永善县核桃的危害程度,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按不同方位(东、南、西、北)、不同树龄及不同垂直高度等因子对云斑天牛产卵刻槽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核桃林云斑天牛有虫株率50. 00%,每株平均产量17. 16粒,最高达74粒/株。1-6年生核桃幼树上无云斑天牛产卵刻槽,云斑天牛主要危害10-30年生核桃,82. 5%产卵量集中在距地面0-2. 0m的范围内,但云斑天牛在树干上产卵没有方向的偏爱。根据其产卵习性,可采用树干基部涂白,人工敲击产卵痕的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正> 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Hope)近年来已成为华北地区普遍发生的一种蛀干害虫,对核桃生长、结果乃至生存危害极大,严重影响这一经济树种的引种成果及推广发展,是目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仅以河北省为例,现有核桃面积21.3万亩,受害面积达10.4万亩,对我省核桃生产影响很大,幼虫蛀食核桃树干,常导致树干枯死,对核桃产量、质量受到极大影响。该害虫繁殖力强,但蔓延不快,一旦为害,则有毁灭性的危险。云斑天牛除危害核桃外,还危害加杨、欧美杨、旱柳、苹果、梨、漆树、泡桐等。过去人们大面积施用666、DDT等高残留化学药剂防治害虫,收到一定效果,但它们的使用引起了害虫的抗药性,其天敌(花绒坚甲等)也死于非命,使危害程度升级,造成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随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的贯彻执行,我们着眼于生态系统的综合防治,从1986年开始了云斑天牛危害与其生境关系的调查研究,力求探讨“综合防治”云斑天牛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云斑天牛(白条天牛、大钻心虫)Batocera horsfieldi Hope,属鞘翅目,沟胫天牛科。为害的树种甚多,在湖南主要为害杨树、枫杨、垂柳、旱柳、女贞、油桐、泡桐等。成虫取食嫩枝、嫩皮、使枝条枯死;幼虫一般在2米以下的树干部  相似文献   

6.
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是蛀食多种林木树干的主要害虫。其幼虫在树干内蛀食木质部,行隐蔽生活,用一般防治方法难以防治。由于磷化铝遇水分易生成 Al(OH)_3,并释放出磷化氢剧毒气体,故可用来熏杀蛀干性害虫。防治方法是:先掏去虫孔内的虫粪,再将预先切好的磷化铝药片用镊子放入孔内,随即用泥土封口。磷化铝药片系由山东济宁化工实验厂生产,片重0.33g,有效成份56.5—58.6%。试验结果表明,用0.083g(即片重0.33g 的四分之一)、有效成份为56.5—58.6%的磷化铝防治树干内的云斑天牛幼虫,效果可达93%以上;防治1万株株虫口在5头左右的杨  相似文献   

7.
<正> 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 Hope),鞘翅目,天牛科,又称白条天牛,群众称为大钻心虫。此虫近几年在鄂北山区油桐树上发生较为严重。因桐油是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油桐树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为云斑天牛提供了丰富的寄生条件;加之农民对此虫的为害认识不够,防治不得力,也间接地助长了云斑天牛的发生。分布及为害云斑天牛主要以幼虫蛀食油桐树主干木质部,轻则削弱树势,使树体生长发育不良,降低桐油的产量,重则导致整株树枯死。主干被蛀空的树极易被风吹折。除幼虫  相似文献   

8.
杨树天牛,为蛀干性害虫,其生活隐蔽,常见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等。当涂县以光肩星天牛和桑天牛危害为主。光肩星天牛在江南多为一年1代,极少两年1代。11月在树干隧道内或皮下越冬,并于翌年4  相似文献   

9.
对云斑天牛有不同抗性的杨树品种中化学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32  
孙丽艳  韩一凡 《林业科学》1995,31(4):338-345
目前已培育出的对云斑天牛有不同抗性的杨树品种中所含营养物质及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云斑天牛对杨树树干的危害与杨树中所含营养物质并无关系,而酚性化合物含量的多少是引起抗性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杨树极易遭受桑天牛、云斑天牛危害,防治天牛是杨树培育工作中的一项主要措施。 一、发生特点。桑天牛危害幼树主干和3年生以上树枝条,云斑天牛危害3年生以上树干基部。 二、危害特点。带林比片林发生严重,林缘比林中发生严重,密度小林分比密度大林分发生严重,3年以下林分比4年以上林分发生严重,居民区比非居民区发生严重,虫源树多的林分比虫源树少的林分严重。  相似文献   

11.
杨树极易遭受桑天牛、云斑天牛危害,防治天牛是杨树培育工作中的一项主要措施。一、发生特点。桑天牛危害幼树主干和3年生以上树枝条,云斑天牛危害3年生以上树干基部。二、危害特点。带林比片林发生严重,林缘比林中发生严重,密度小林分比密度大林分发生严重,3年以下林分比4年以上林分发生严重,居民区比非居民区发生严重,虫源树多的林分比虫源树少的林分严重。  相似文献   

12.
板栗黑星天牛(Anoplophora leeohiGahae),又名黑天牛,栗农称它的幼虫为“钻壳虫”。此虫以往无详细报道。我们从1983年以来对此虫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分布和危害 我省宜溧山区各地都有分布。如张渚、太华、茗岭、横山、西渚、归径,善卷、渚东等地,有虫株率几乎为100%,每树上多者达20多条,少者也有1—2条。 板栗受此虫危害后,一是会使栗树整株衰败、死亡。因为此虫的幼虫在板栗树基部皮层下沿木质部的表面上下左右迂迥蛀食韧皮都和形成层,切断了输导组织,当数头幼虫环绕树干皮下蛀食时,轻者栗树叶发黄,不结实或者虽结实空蒲多;重者叶先枯黄,接着整株枯死。1985年,张渚地区被此虫为害而死的栗树在千株以上。二是可引起栗树木质部腐烂空心。幼虫蛀食在树干皮层留下伤痕,木质部造成蛀道,成虫在树干上留下羽化孔,经雨水侵入,使心材腐烂,再加上蚁  相似文献   

13.
橙斑白条天牛(Batoccra davidis Deyrolle)是为害油桐的主要害虫之一,国内各油桐产区均有分布。幼虫钻蛀树干,轻者导致树势衰弱,产量下降,重者全株枯死。成虫补充营养时取食嫩枝、幼果,造成枯梢、断梢和落果。我县1981年为害面积达六万亩,占全县油桐总面积的2/3。1982年地、县有关部门在卵洞公社调查,该社约有111589株油桐受天牛为害,占全社油桐总株数的10%,死亡株占1—2.60%,仅这一年因天牛致死约三万株,损失桐油近二万斤。全县因土壤、气候、地形、海拔及栽培品种的不同,该虫发生的情况也不尽一致,笔者于1981—1982年对它的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作了调查,现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包括‘95’杨、‘895’杨在内的32个杨树品种生长量和云斑天牛危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2个杨树品种在材积和对云斑天牛抗性上都有显著差异。‘鲁山’杨、‘DD-86—3’具有速生特性同时对云斑天牛的抗性也比较强。而‘W46’、‘95’杨,特别是‘107’杨速生性很好,但是云斑天牛危害情况比较严重,在生产当中要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15.
树干注射化学药剂防治蓝墨天牛幼虫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蓝墨天牛1龄幼虫孵化盛期,采用40%氧化乐果乳油和50%甲胺磷乳油两种内吸性杀虫剂树干注射防治板栗蓝墨天牛幼虫,有较好的效果。2.5mL/孔剂量甲胺磷乳油防治效果最佳,幼虫死亡率达96%以上2.5mL/孔剂量氧化乐果乳油,幼虫死亡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云斑天牛在晋中市核桃树上两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在蛹室或树干蛀道内越冬。运用人工捕杀、树干喷药、虫孔注药、灯光诱药、肿腿蜂寄生等方法进行无公害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云斑天牛是核桃树主要枝干害虫,也是核桃树的毁灭性害虫。成虫啃食新枝嫩皮,致使枝条枯死,幼虫蛀食枝干皮层和木质部,造成树势衰弱,果品质量下降,严重时树干被蛀空,整株死亡。采用5种物理及化学防治处理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处理对云斑天牛防治均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当七十年代,我省在陕南地区推广栽植油橄榄时,尚未发现有严重病虫为害。十多年来,随着栽培面积扩大,树龄增长,病虫害也逐渐发生蔓延起来。据初步调查,业已发生并形成为害的,即有炭疽病(Colle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云斑天牛(Batocea horsfieldi Hope)、芳香木蠹蛾(Cossus cossus Linnaeus),大粒横沟象(Dyscerus cribripennis Matsumura et K-ono)等,其中以云斑天牛对油橄榄的生长发育乃至生存威胁最大,已成为油橄榄的主要害虫。1980~1983年,我们对该虫在汉中地区的分布、为害进行了调查,并在汉中市武乡林场设置固定观察点,进行了生活史、习性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分布和为害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国外各油橄榄主  相似文献   

19.
川硬皮肿腿蜂防治云斑天牛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对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 Hope)幼虫进行室内及林间寄生试验,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可以对云斑天牛一龄幼虫寄生。其室内攻击天牛幼虫致死率为100%。林间防治有效率为61.11%,室内寄生生产卵率为62.5%,子代蜂的出蜂率为20.83%,对云斑天牛具有一定的持续防治效果。而对个体较大的接近老熟的幼虫则无法寄生。寄生成功后,川硬皮肿腿蜂母代蜂寿命会延长至子代蜂幼虫化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排除天牛为害所造成的风折和死亡缺蔸等损失,报道桑天牛,云斑天牛为害三类不同年龄的杨树所引起的单项立木材积年生长量损失,结果表明,1-2年生杨树每株受一头桑天牛幼虫为害,平均每株立木材积年损失量为0.001774立方米;3-4年生,平均每株受2.89头桑天牛幼虫为害,年损失量为0.034938立方米;9-10年生平均每株受2.22头云斑天牛幼虫为害,年损失量为0.042147立方米,三类不同年龄的处理组与其对应的对照组相比较,立木材积年生长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