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措并举 全力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沧州市是农业大市,玉米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00万亩以上。2010年,全市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到1950台,机收面积达到180万亩,玉米机收率达到30%以上,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沧州市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经验和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江川 《山西农机》2011,(10):19-20
近几年,高唐县农机部门高度重视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工作,经过不断深入宣传、引导、发动,玉米收获机保有量持续增加,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县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到865台,2010年玉米机收面积达到2.7万hm2,机收率达77.6%,连续6年获得全省玉米机收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今年下半年全县预计推广玉米收获机500台,机收玉米面积达到3万hm2,机收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3.
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强劲推动下,大庆市农机部门把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和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特别在近两年实现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新突破,由试验示范转入大面积推广阶段。2008年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到107台,全市玉米机收作业面积达到68.7万亩,机收率达到15.7%。为了快速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玉米收获机械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连续数年的推广,陕西省西安市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2009年,西安市玉米种植面积287万亩,玉米机收面积达40.73万亩,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14.19%,较上年提高了9.14个百分点。玉米联合收获机拥有量达1074台,其中自走式448台、背负式626台。拥有量较上年净增718台。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三大作物机械化收获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小麦机收水平超过了70%,机播面积基本上达到了机械化收获:水稻机收水平超过20%,机播、机插面积基本上达到了机械化收获,但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不足2%。  相似文献   

6.
高平市人民政府下发文件。争取用10年时间,力争使全市60%以上的玉米面积普及应用机械化收获。计划在2008年~2010年3年间,每年新增玉米收获机械15台以上,玉米机收面积力争达到6666.67hm^2。为确保上述目标的顺利完成,该市明确了以下具体措施:①对玉米收获机械重点扶持,购机补贴总额达到60%;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伊犁州直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州直玉米种植面积7.06万hm^2,玉米种植整地、耕地、播种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但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却很低,主要靠人工收获。近年来,伊犁州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把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2008年完成玉米机收面积2万hm^2,累计引进推广各类玉米收获机162台,玉米机收由过去的3%提高到11.7%。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高唐县农机部门高度重视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推广工作,经过不断深入宣传、引导、发动,玉米收获机保有量持续增加,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县玉米收获机保有量达到865台,2010年玉米机收面积达到2.7万hm2,机收率达77.6%,连续6年获得全省玉米机收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今年下半年全县预计推广玉米收获机500台,机收玉米面积达到3万hm2,机收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的玉米收获机械化始于2001年。当时全省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只有100台.到2004年发展到200台。近几年来,随着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玉米收获机械化快速发展。2005年以后。基本以每年翻番的速度递增,由2005年的800台,发展到2008年的7000台.今年有望突破1万台,机收面积将达到800万亩.机收率达到20%以上,比去年提高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1.长治市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现状 长治市是山西省玉米主产区之一,玉米也是长治市的第一大农作物,年种植面积13.3万公顷,年总产量达150万吨。若按50%的机收率计算,全市需要玉米收获机1000台。然而目前全市玉米收获机拥有量23台,机收率仅2%左右,远远低于小麦80%的机收水平,玉米机收是制约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强劲推动下,泰安市农机部门把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和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特别在近两年实现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新突破,由试验示范转入大面积推广阶段。2008年,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到1570台,全市玉米机收作业面积达到98.7万亩,机收率达到35.7%。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最为广泛的三大谷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和稻谷,作为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的我国,种植面积为2450k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4.2%,年总产量为1.27亿吨左右,若按50%机收率计算,我国需要玉米收割机10万台以上。然而,我国目前玉米机收率仅为6%,这远远低于小麦70%和水稻20%的机收率。随着产业机构的调整和畜牧业的发展,玉米种植面积将会越来越大,这就迫切需要提高玉米的机收水平,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新疆伊犁县州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达100万亩。9月2日开始,州农机推广总站组织农机服务队伍开始玉米机收大会战,吹响了伊犁州直玉米机收战役的号角。近年来,农机部门把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抓住购机补贴政策的机遇,积极开展玉米收获机械化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大力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效益。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推广各类玉米收获机80多台,为完成今年的玉米机收任务倾注全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国玉米收获已结束,机械化收获发展迅速。今年全国共投入玉米联合收割机3.8万多台,机收水平近10%,比上年提高2个多百分点。尤其是主产省呈现出加速的发展势头,山东省机收水平达到33%,比上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机收进度快了2—3天;河南省机收水平达到10.9%,比去年提高4.2个百分点。今秋玉米机收表现出四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一、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有着广阔的作业市场玉米是我国第一大饲料作物和第三大粮食作物,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玉米总播种面积达2400万公顷。虽然玉米联合收获机在全国已有50多个厂家开发生产,但年产量仅1000台左右,社会总拥有量仅1万台左右,大部分厂家和机型处于多点试验、示范阶段,只有少数机型开始小批量生产。目前全国小麦机收率达64%,水稻机收率也高于10%,而玉米机收率仅为2%,这就是说约2000万公顷玉米仍然是靠农民一穗穗手工劳作。如果实现玉米联合收获,按机收率达40%计算,全国至少需要14万台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玉米收获已结束,机械化收获发展迅速。今年全国共投入玉米联合收割机3.8万多台,机收水平近10%,比上年提高2个多百分点。尤其是玉米主产省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山东省机收水平达到33%,比上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机收进度快了2-3天;河南省机收水平达到10.9%,比去年提高4.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玉米收获已结束,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迅速。今年全国共投入玉米联合收割机3.8万多台,机收水平近10%,比上年提高2个多百分点。尤其是主产省呈现出加速的发展势头:山东省机收水平达到33%,比上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机收进度快了2~3天;河南省机收水平达到10.9%,比去年提高4.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梁井林 《山西农机》2011,(10):14-15
玉米是北京市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而玉米机收是唯一制约北京市粮食作物全面实现机械化的瓶颈,提高玉米机收成为推进全市农机化进程的一项紧迫任务。2010年,北京市实现玉米机收面积达6.6万hm2,2011年北京市农机管理部门继续发力玉米收获机械化,争取新增机收面积2万hm2,使玉米机收率达到65%以上。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地农机部门逐步加大了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玉米收获机械的产销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由于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制推广工作起步晚,各地玉米收获作业条件差异大,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牛产需要。截止到2007年底统计,全国玉米收获机械保有量仪2.65万台,机械作业面积为2113.73万hm^2,玉米机收比率仅达到7.23%,远远低于小麦79.17%和水稻46.2%的水平。强烈的市场需求和缓慢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20.
跨越发展的泰山区玉米收获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永茂 《山东农机化》2010,(5):17-17,29
泰山区地处泰安市中心,辖两个农业镇、五个街道办事处,粮田种植面积4600多公顷。全区农机化工作以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等为重点,坚持“实施以重点工作推进大建设,促进农机化大发展”的工作推进机制,始终把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作为全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结合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通过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使玉米收获机械化实现了装备水平、推广规模和综合效益的大跨越。2009年,全区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281台(套),实现玉米联合机收面积5.96万亩,机收率达到85%,2009年秋,全国玉米机收现场会在该区召开,泰山区被评为全省玉米机收先进县(市、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