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在近日结束的环洞庭湖越冬水鸟同步调查传出喜讯:本次共调查到越冬水鸟共6目12科54种183953只,其中东洞庭湖47种150608只,占81.87%;西洞庭湖30种20085只;南洞庭湖20种6647只;横岭湖24种6613只。东洞庭湖越冬水鸟在全湖越冬水鸟中占绝对优势。总数量创下了2006年环洞庭湖越冬水鸟同步调查之新高!今年的同步调查发现,东洞庭湖较上年度的120462只增加了30146只。增长数量最多的3种水鸟分别为罗纹鸭、豆雁和  相似文献   

2.
2009年2月2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湿地日.也是春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二天。省林业厅赵清云副厅长率保护处一行6人赴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考察,先后实地考察了位于岳阳市、益阳市及常德市的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及西洞庭湖3块国际重要湿地。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分析湖南省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的现状入手,按照国家湿地保护管理的总体目标、基本要求,对湖南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以及湿地保护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西洞庭湖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西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湿地受胁迫因子,提出了保护湿地资源的具体建议,对洞庭湖湿地实现可持续经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何勇 《林业与生态》2019,(12):47-47
离湖南省汉寿县岩汪湖镇不远处,是沅江和西洞庭湖交汇的地方。船行不久,就是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边湖监测站,也是西洞庭湖保护区核心区。放眼望去,水域开阔,水鸟翔集;洲滩上,芦苇花摇曳,景色醉人。往日成片的欧美黑杨全无踪影。“你看现在多美,以前都是欧美黑杨,根本看不到边。”  相似文献   

6.
正深秋时节,西洞庭湖中尾洲上,曾经挺立的一棵棵欧美黑杨已经全部倒下。记者从常德市了解到,截至11月19日,常德汉寿县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核心区3330公顷欧美黑杨已全部清理完毕,提前40余天完成任务。为发展湖区经济,西洞庭湖曾大面积种植造纸经济林欧美黑杨。作为一种外来植物,欧美黑杨会破坏鱼类繁育场和鸟类栖息地,严重影响洞庭湖生态系统。中央  相似文献   

7.
2012年4月至12月间,采用固定样带法和样点法对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鸟类进行日常样线监测,共记录到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鸟类153种,其中新纪录14种。随着保护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也在逐渐改善,这可能导致了保护区鸟类纪录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毛里湖湿地(毛里湖、西湖)位于r津市东南部,属洞庭湖水系,1954年围垦西洞庭湖后逐渐变为内湖。湖水由几十条溪河沟又从山岗丘陵间穿梭蜿蜒汇聚而成,环境优美、物种多样、湿地文化浓郁,湿地公园建设条件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9.
2016年12月9日与2017年3月7日,作者分别2次在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半边湖湖面观测到2只大天鹅个体。经查阅历史文献,确认大天鹅为西洞庭湖鸟类新纪录种,同时也是近10年来湖南洞庭湖区首次在野外观测到大天鹅的越冬个体。  相似文献   

10.
编读信息     
大事记(8月1日-31日)5-12日,中外专家一行5人来湘对洞庭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GEF4目进行了初步评价,考察了西洞庭湖(常德)、南洞庭湖(益阳)和东洞庭湖(岳阳)。7日,庞道沐副省长在厅总工程师李定一陪同下列长沙县春华乡调查了解丘岗山地开发等情况。11-13日,全省山区综合开发示范暨高效林业试点工作会议在自浦县召开。省长杨正午,省委常委、副省长周伯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海藩、副省长庞道沐出席会议并分别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11-24日、中芬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会议在回顾评…  相似文献   

11.
"西洞庭湖模式"是一种对自然保护区相对集中行使行政执法权的自然保护区新型管理模式,具有政府授权、综合管理、统一执法、部门监管的特点,厘清了自然保护区与相关部门、乡镇政府的职责,降低了保护管理成本,提高了保护成效。西洞庭湖模式为现阶段开展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产权制度为核心、所有权与监管权分离、统一经营管理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提供了经验和路径。以"西洞庭湖模式"为思路,以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变迁为基础,从4个方面论述了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2.
滩地钉螺种群消长与杨树人工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的滩地杨树人工林内采取定位观测为主的研究方法,对滩地的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螺情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滩地杨树人工林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揭示了杨树人工林内钉螺种群消长的内在规律和环境因子的偶发效应,显示出滩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抑螺机制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体现了滩地杨树抑螺林的血防安全意义。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湿地保护有待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长江中游南岸,湖体呈近似“U形,汇聚湘、资、沅、澧“四水和汨罗江、新墙河以及长江松滋、藕池、太平“三口的来水,经调蓄后由城陵矶注入长江。据1825年的图志测算,当时洞庭湖的面积为6270平方公里,容积达400亿立方米;1949年湖面面积减为4350平方公里,容积减少为290多亿立方米;到1983年湖面面积减少为2691平方公里,容积减少到167亿立方米。昔日浩浩荡荡的八百里洞庭,已被无数个堤垸分割成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三个由洪道相联的湖泊。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湖北林业科技》2017,(2):14-19
以西洞庭湖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域,采用1993、1998、2002、2005、2009、2013六年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从湿地环境、湿地景观格局和社会经济功能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西洞庭湖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评价结果显示,19932013年湿地健康状况均为亚健康状态。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西洞庭湖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的综合健康评价结果处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状态,在1998年和2005年健康状况处于低水平状态,2005年以后,城市湿地公园建立后健康状况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15.
截至2021年12月30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已监测到超过20万只冬候鸟抵达洞庭湖区,"鸟飞遮住半边天,鸟落占去半边湖"的场景再现. 据介绍,湖南省组织9支调查队,分赴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横岭湖等区域,开展环洞庭湖区越冬水鸟初期调查.共调查到越冬水鸟7目12科47种203970只,其中东洞庭湖越冬...  相似文献   

16.
退田还湖工程对西洞庭湖湿地资源的影响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IS和RS技术,对西洞庭湖湿地退田还湖工程实施前(1996年)和工程实施后(2004年)2期TM遥感影像进行了解译、分析和处理,并探讨了工程实施前后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退田还湖工程效果明显,西洞庭湖的湿地面积增加了8 657.82hm2,占湿地总面积的17.81%。其中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湿地面积分别增加了548.55 hm2,368.46 hm2,2 331.9hm2;同时核心区泥沙淤积严重,泥滩面积增加了1 540.35hm2,占核心区湿地总面积的16.38%。实验区一些林地主要转化为建筑用地、旱地和芦苇滩地,一些泥沙滩地和苔草滩地主要转化为人工湿地。但总体上,西洞庭湖湿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其直接驱动力为退田还湖工程。  相似文献   

17.
桃花源位于桃源县城西南部15公里,地处沅水下游,西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东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要居衡山、君山、岳麓山、张家界、猛洞河诸风景名胜中枢,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湖色,纳湘西灵秀,沐五溪奇照,揽武陵风光。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流域水系发达,长江三口(松滋、太平、藕池)自北向南汇入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连同5341条大小支流(长度5千米以上)分别从东、南、西流经洞庭湖汇入长江。洞庭湖作为通江湖泊与长江唇齿相依,年来水量占长江年总水量的四分之一,具有调蓄长江和湖南“四水”的重要功能。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2625平方千米,区域湿地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国家和国际重要保护湿地。  相似文献   

19.
梅碧球 《湖南林业》2008,(12):16-16
汉寿作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洞庭湖区著名的“鱼米之乡”、西洞庭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所在地和长江中游重要支流沅江与澧水的交汇区,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尽快在全县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邵阳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大力开展以恢复植被、绿化环境为主的生态林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据统计,全市历年造林累计保存面积达44万公顷,其中具有生态效能的占40%以上。  邵阳市是湖南省四大重点林区之一,也是洞庭湖四大水系中源头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每年输入洞庭湖的水量占洞庭湖源头总径流量的18.6%,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为此,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植树造林列入了工作重点。“九五”期间,他们充分利用长防林、世行贷款造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在该市实施的契机,举全市之力,把生态林业建设推向了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