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选择适应早稻机插的品种,提高早稻机插产量。以杂交稻株两优189、两优早17、株两优4024和常规稻中早39、湘早籼32号、湘早籼42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早稻品种采用机插方式栽培,对秧苗素质、分蘖能力、生育期、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早稻品种机插在成秧率、分蘖率、抗逆性和产量方面明显强于常规稻品种,特别是株两优4024综合性能好,其次是中早39,可作早稻机插品种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品种搭配到位早稻品种:常规稻为湘早籼45号、中嘉早17、中早39,杂交稻株两优819。晚稻品种:H优518、陵两优268、潭两优83、株两优819。具体搭配如下:湘早籼45号+H优518,湘早籼45号+陵两优268,湘早籼45号+潭两优83,株两优819+H优518,株两优819+株两优819,中嘉早17(或中早39)+株两优819。播期安排到位早稻杂交品种播期3月18~24日,常规品种播期3月28日前;晚稻杂交品种播期7月1~3日,H优518播期6月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应洞庭湖平原双季稻区种植且高产、稳产、优质和抗性强的常规早稻品种,选择了湘早籼6号、湘早籼24号、湘早籼32号、湘早籼45号、早优143和中早39等6个常规早稻品种,开展了各品种水稻生育期、部分综合性状、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湘早籼6号和湘早籼32号全生育期为最短,均为105 d,湘早籼24号、湘早籼45号和早优143的生育期适中;湘早籼45号和中早39水稻植株的抗倒伏性状强、无明显早衰现象、稻谷落色较好;水稻产量大小顺序为:湘早籼45号中早39早优143湘早籼24号湘早籼32号湘早籼6号,其中,湘早籼45号、中早39和早优143分别比湘早籼6号增产23.42%、10.56%和9.90%。这表明湘早籼45号和中早39的产量高且综合性状表现较佳,适宜于在洞庭湖平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一、水稻品种(43个)1.早稻品种(14个)株两优819、陆两优996、湘早籼45号、中嘉早17、湘早籼24号、株两优02、陵两优942、陵两优268、株两优30、湘早籼42号、T优705、T优15、金优463、金优433。2.中稻和一季晚稻品种(13个)Y两优1号、Y两优7号、深两优5814、准两优608、科优21、准两优1141、中浙优1号、C两优396、黄华占、Y两优2号、Ⅱ优58、Y两优9918、T优109。  相似文献   

5.
以沅江和南县两地早稻主栽常规品种湘早籼24号为对照,收集在湖南栽培面积较大的10个早稻品种,分析比较其生育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中早35、潭两优143、中早25、陵两优916、H两优30和陵两优268这6个品种的经济效益高于对照50%以上,在当地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洞庭湖生态区域推广双季稻机插秧,筛选适合机插的新品种,2015~2017年进行了双季机插品种筛选试验,主要根据农艺性状分析了早稻和晚稻筛选情况。结果表明:早稻在7月12日前可成熟品种为湘早籼32号;7月16日前可成熟品种为湘早籼45号和湘早籼42号;7月20日后成熟的生育期过迟品种机插不利于晚稻早插增产,不建议机插;可作晚稻机插早插批次品种组合有盛泰优018、隆香优130、盛泰优352、万象优377、深优星占和湘丰优100等6个;可作晚稻机插中插批次品种组合有湘丰优100、鹏优1127、深优9582、盛泰优352和沅1504等5个;晚稻迟插批次目前不建议推广应用。并讨论了早晚稻机插技术路径选择和品种分类搭配,提出了问题与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早晚稻品种CH_4排放差异,选取17个早稻品种和20个晚稻品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测定稻田CH_4的排放通量和水稻产量。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CH_4排放通量变化在返青期至齐穗期差异显著,早稻品种的CH_4累计排放量在60~160 kg/hm~2之间,晚稻品种的CH_4排放量明显高于早稻,在300~910 kg/hm~2之间。早稻品种中早39、株两优189、潭源优4903、株两优819、两优早17的单位产量综合温室效应(GWP)在0.027~0.377之间,显著低于中嘉早17、湘早籼6、湘早籼24、株两优171、陆两优171、长两优35、金优268、杰丰优1号;晚稻品种黄花占、娄优988、资优299、Y两优896、凤两优丝苗、深优9586的单位产量综合温室效应(GWP)显著低于湘晚籼17、玉珍香、深两优1号、凤两优293、T优15、准两优608、康两优380,介于0.830~1.080之间。综合来看,早晚稻选用上述品种适于大面积推广应用,达到减排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1.范围为规范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特制定本操作规程作为湘阴县2011年水稻集中育秧示范区的操作指南,本县其他乡镇可参照实施。2.品种选择常规稻种植区,早稻选用湘早籼45号,晚稻选用湘晚籼12号;杂交稻种植区,早稻选用株两优02,晚稻选用天优华占。  相似文献   

9.
湘早籼43号水稻由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南省非稻瘟病区作双季早稻种植。品种审定编号:湘审稻2006002。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迟熟早籼稻,在湖南省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株高87厘米左右,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  相似文献   

10.
1.范围为规范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特制定本操作规程作为湘阴县2011年水稻集中育秧示范区的操作指南,本县其他乡镇可参照实施。2.品种选择常规稻种植区,早稻选用湘早籼45号,晚稻选用湘晚籼12号;杂交稻种植区,早稻选用株两优02,晚稻选用天优华占。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水稻米镉积累的土壤水分稳定性,于2015~2016年在多点对13个早稻品种和14个晚稻品种进行了5种不同水分灌溉处理的土培盆栽试验。研究发现:13个早稻品种都表现出了较好的米镉积累土壤水分稳定性,其变异系数CV均处在35.37%~47.02%之间,其中以两优早17、湘早籼42号、株两优819、株两优211、湘早籼32号和湘早籼45号的米镉稳定性相对较好,CV值分别为:35.37%、37.08%、37.66%、37.90%、39.40%和39.50%。14个晚稻品种的变异系数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CV值处在34.34%~81.19%之间,其中以象牙香珍的CV值最小,C两优7号的最大,表明象牙香珍的米镉积累量受土壤水分条件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孕穗(抽穗)期的水分管理对早(晚)稻米镉含量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次为抽穗(孕穗)期,乳熟期对早、晚稻的作用也较大,分蘖期的水分调控对晚稻米镉含量的影响相对要比早稻小。  相似文献   

12.
户主 林文华(见图2).全家5口人. 住址 常德市鼎城区许家桥乡广成村4组.邮码:415100. 最初订阅《湖南农业》时间 2004年. 2006年种植规模和效益 ①采用直播方式种植常规优质水稻(早稻品种:株两优819、湘早籼31号、湘早籼45号.晚稻品种:新软粘13号、广积4号、岳优9113、金优207、湘晚籼13号.)5公顷,每667平方米稻谷产量4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一、品种选择 1.水稻品种早稻选择湘早籼31号,一季晚稻选择两优培九,双季晚稻选择湘晚籼9号、湘晚籼11号或其它中高档优质晚稻品种.  相似文献   

14.
几个早稻品种(组合)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不同早稻品种(组合)在相同栽培技术条件下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差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株两优99,湘早籼29,湘丰早119,湘早143,金优402,湘早籼24功能叶硝酸还原酶(NR)、蛋白水解酶等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及其叶片、茎鞘、籽粒及糙米中全N,蛋白N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6个早稻品种(组合)其功能叶中NR活性差异较大,其中以湘早籼29与湘早籼24活性最强;蛋白水解酶活性在生殖生长后期差异大,以湘早籼29活性最强,其次为湘早籼24;水稻叶片、茎鞘、籽粒和糙米中全N,蛋白N含量湘早籼29与湘早籼24较其他品种(组合)要高,蛋白质产量也较其他品种(组合)有明显优势,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新宁县栽培的高效多抗优良早稻品种,2020年在新宁县开展了早稻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陵两优942、陵两优674、陵两优268、天优103、金优433等5个早稻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优,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株两优819,适宜在新宁县稻瘟病轻发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区水稻双季直播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洞庭湖区早晚稻双季直播与早稻直播晚稻育秧移栽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品种搭配,在正常的栽培技术水平下,双季直播比早稻直播晚稻移栽模式只减产2.87%,但节本增效84.5元/667m2.并筛选出了适合当前湖南省双季直播的早稻品种有嘉育21、株两优08、两优香早13、两优42、株两优819,适合晚稻直播的品种有株两优25、两优42、两优287、两优香早13、岳优108、潭两优921、星优388、湘早籼45号.  相似文献   

17.
双季稻两季机械栽插高产必须合理搭配品种,采用先进实用配套技术,做到上季为下季,季季为全年夺高产,选用的配套技术必须:①保证早稻秧苗嫩绿健壮不拔节,适期收割不杀青。②保证晚稻适龄移栽和安全齐穗。1.科学搭配品种早稻选择常规早熟、中熟品种(如中嘉早17号、湘早籼45号等)和早熟、中熟杂交品种(如株两优819、株两优02等)。晚稻宜搭配早熟、中熟品种,或选择中迟熟的杂交品种(如株两优819、陆两优996和陵  相似文献   

18.
赣早籼37号是从组合秋4010(优麦早/IR36)/M1460中,用系谱育种法育成。该品种属早籼早熟品种,具有早熟、优质、丰产、稳产、抗稻瘟病、成熟期落色好、适应推广等特点,两年省级区试,平均比对照浙辐802增产14.15%。1995年该品种成为我省早稻区试早熟组对照品种。该品种适合长江流域双季稻区作早稻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早稻品种湘早籼32号、湘早籼42号和湘早籼45号对不同镉环境的响应状况,于2014~2016年在湖南省内5个不同镉污染程度和生态条件的试验点进行了多年多点重复试验。研究表明:3个品种在不同年份和地域的不同大气和土壤环境下的镉积累综合变异系数CVY+E:湘早籼32号(61.638%)湘早籼45号(64.075%)湘早籼42号(75.125%),即其镉积累年际和地域稳定性:湘早籼32号湘早籼45号湘早籼42号;并且各品种各年各点的米镉含量都相对较低,除少数年份或试验点的稻米镉含量超过国家标准0.001~0.157 mg/kg(0.65%~78.67%)之外,其余均低于国家标准,在3 a累计的15个点中的稻米低镉合格率分别为80.0%、80.0%和73.3%,即3个早稻品种表现出了较稳定的较低米镉积累特性。综合多年研究结果,再配套一定的降镉栽培技术,这3个品种在湖南省轻度镉污染地区可以实现达标生产。  相似文献   

20.
株两优168水稻是湖南湘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迟熟杂交早籼品种。2008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编号为2008003),适宜在湖南省种植。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08天。株高85厘米,株型紧散适中。每667平方米有效穗23.5万穗,每穗总粒数111.5粒,结实率83.6%,千粒重26.1克。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桔病,适宜在我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