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前,浙江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宣贯与培训活动在嘉兴海宁举行。来自全省11个市农渔业技术推广人员、稻田综合种养试点负责人、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等共18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为规范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健康发展,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依托中国稻田综合  相似文献   

2.
稻渔综合种养就是我国在传统意义上的稻田养鱼基础上,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态新模式,通过运用种养结合的形式与绿色生态循环的方式,保证农田中一水多用以及一田双收的高效发展。在此基础上在运用田间水稻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的共同、生态化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就会充分推动田间农业结构的运转方式,并提升我国田间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水产技术的充分推广并有效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创新型、水产产业探索过程中产生的实践性问题,就我国的稻渔综合种养主要含义和当前发展的现状,深入剖析应当如何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保证绿色生态化。  相似文献   

3.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当前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经济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新时代加快推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最具活力、潜力和特色的朝阳产业之一。在很多内陆省份,稻渔综合种养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在培育地方经济增长新动能、推进农(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渔)业增效和农(渔)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联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依托和组织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对2018年度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和总结,编制了《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19)》,供业界人士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农业农村部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作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重点任务之一[1],2021年明确将稻渔综合种养相关内容纳入了《“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2],为稻渔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近年来,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生产规模和产量逐年扩大,2021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2 644 080 hm2,  相似文献   

5.
正11月25日~26日,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和上海海洋大学支持,中国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首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论坛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和优质渔米评介活动"在上海海洋大学举办。来自全国20余个省份的88家稻渔综合种养企业主体带来了40余种创新模式、79个渔米样品参赛、参展。梧州市水产畜牧试验场在评比中获得"2017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绿色生态奖"。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张馨馨报道)8月8日,由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简称"联盟")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宁夏银川举行。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指出,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促进乡村振兴、产业扶贫、农业绿色发展、优质食品生产和农民增收方面具有突出作用。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  相似文献   

7.
湖北荆州市和潜江市稻虾综合种养情况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作为传统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是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之一。这种立体式种养结合的模式已经延续千年,在此种养模式下既能稳定稻田生态、保持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三产"融合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18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了3000万亩以上,现已发展为稻田养虾、养蟹、养鱼、养鳖等17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其中小龙虾养殖已被推至水产行业的最高点。湖北省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水土资源优越、气候适宜,特别是江汉平原,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发展优势,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水稻是湖北的主要作物,面积和总产量均排在全国前列;湖北又是水产大省,淡水水产品产量连年位居全国第一。为促进稻田种养产业迈上新台阶,实现可持续发展,扩大并充分释放潜在效益,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双水双绿"理念,作为产业发展升级的模式和目标。华中农大成立了"双水双绿"研究院,建立"双水双绿"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示范与推广。为了更详细地了解稻虾综合种养的养殖模式,湖北省便是调研首选之地。近期科学养鱼杂志社调研了湖北省荆州市和潜江市的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为养殖户提供最真实的一线养殖方法和养殖效益数据,从而更好地促进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为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可靠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2019年12月19日,第三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暨2019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本次活动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和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共同指导,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于秀娟,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科技与市场加工处处长徐乐俊,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孙刚等参加并致辞。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9月3日,第四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四川省隆昌市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上海海洋大学共同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  相似文献   

10.
稻蟹综合种养在辽宁省稻渔综合种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辽宁省渔业优势产业.根据辽宁省渔业统计年报,2020年辽宁省稻渔综合养殖面积100万亩,河蟹产量5.5万t.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增收,贯彻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辽宁省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省无为县是水产养殖大县,渔业资源丰富,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3.08万亩,其中,河蟹、小龙虾等特色水产占全县水产养殖面积85%以上,水产养殖为该县农业主导产业。近年来,无为县立足县情,深入谋划,坚持将优化渔业养殖结构作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狠抓渔业适用技术推广,特别是随着"稻虾综合种养技术"的示范、普及,稻虾养殖快速发展,全县稻渔综合种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郝向举 报道)2021年12月10日,由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主办的第五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峰论坛暨2021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在安徽省合肥市和上海市两地同期举办.本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和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上海海洋大学、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以来,六安市着力加强稻渔综合种养、水产良种体系建设,全面开展生态健康养殖创建活动,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服务水平,稻渔综合种养规模超过80万亩。六安市通过水产养殖技术与水稻种植技术的集成,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渔、粮渔双赢"的良好效益。2019年,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8.55万亩,较2018年翻番,总面积达到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导下,湖北省依托水稻、水产两大资源优势,着力提升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水平,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量增效、粮渔双赢、生态环保",有力地推进了转型升级、产业融合、提质增效。2019年,湖北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690万亩,产优质稻谷379万吨、水产品82万吨。今年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0万亩,总面积达到730万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正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建设鱼米之乡。四川稻渔综合种养有基础、有条件、有潜力。近两年,四川省坚持"以稻养鱼、以渔促稻",把川粮油、川鱼纳入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大力建设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的现代粮油和水产园区,开展省级星级园区创建认定,对认定的隆昌五星级、开江四星级、新津三星级省级稻渔综合种养园区分别给予3000万元、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在绿色兴农、以渔促稻等方针的引导下,各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了创新稻渔综合种养方式,使稻渔综合种养效益进一步提升,笔者于2018—2019年度在安徽省现代农业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马鞍山综合试验站当涂县苦菜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基地,结合现有资源积极探索先进实用的种养模式,进行了“水稻+小龙虾+青虾”养殖技术模式试验。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李巍周玉国单袁报道)12月5日,由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暨2020年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本届大赛以"守正创新、示范引领、提质增效、行稳致远"为主题,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和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共同指导,得到了上海海洋大学、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省水产学会、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安徽无为市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示范,现稻渔种养面积发展到17.26万亩,稻渔种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一举多得",进一步提高了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无为水产绿色高效发展.本试验在无为市陈斐家庭农场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选择了2块田,共50亩,开展水稻一小龙虾一鳜鱼种养试验,水稻为"桃优香占...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当前是稻渔综合种养实施田间工程、维护种养设施和苗种运输放养的关键时期,对于全年生产能否顺利开展至关重要。为切实做好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指导工作,3月3 1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上海海洋大学、中国  相似文献   

20.
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持续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刊讯(李巍郝向举报道)4月25日~26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组织开展推进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扶贫调研活动,指导和帮助云南省红河州打造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等优势特色扶贫产业,助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尽早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站长(秘书长)崔利锋和副站长于秀娟、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徐跑,以及上海海洋大学、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的专家参加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