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水产养殖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精养池塘水体过度富营养化所带来的蓝藻暴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产品的产量提高、品质保证,给水产养殖户带来很大的风险。充分了解蓝藻对水产养殖业发展带来的危害,结合水产养殖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蓝藻防治方案,对水产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蓝藻对池塘水产养殖的危害水产养殖池塘常见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螺旋藻、鱼腥藻、颤藻等,其中微囊藻的危害性最大。1.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生长当蓝藻水华暴发时,  相似文献   

2.
补钙在养殖池塘和河蟹养殖过程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金华 《水产养殖》2011,32(6):52-52
如果池塘养殖品种时间较长,从没调整过茬口休塘等,一般都容易缺乏钙磷及营养元素,进而对其养殖水产动物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观察池塘水色和虾蟹蜕壳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实践和研究均表明,鱼病暴发与养殖水环境恶化密切相关。如王鸿泰等(1989)在研究了池塘中亚硝酸盐对草鱼的毒害后认为,池水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可能是诱发草鱼出血病的重要因子。水产养殖过程中,许多疾病是可以通过改善养殖环境而得到控制的。2007-2009年,我们在下乡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现部分养殖户和基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花白鲢出血病在湖泊、水库、池塘养殖过程中暴发日益严重,部分养殖户产生了一定的恐慌心理,盲目乱用药物,不仅使养殖雪上加霜,而且病原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为病害复发埋下隐患。本人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病原菌、发病原因及具体症状等进行了总  相似文献   

5.
入秋后,随着水温的下降,池塘养殖的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的发病频率及危害急剧减少,如草鱼出血病、对虾的白斑综合症、鳜鱼暴发病及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等春秋季常见病,在水温15℃以下时基本不再形成危害。但水产动物进入秋冬之后,是水产动物主要上市期,同时也是苗种放养期,频繁的拉网捕捞、并塘和放养等操作易使水产动物受损伤,再加上寒流的来临造成水温突变,如果秋冬季管理不善,措施不当,同样也会造成水产动物大量死亡。此外秋冬季大多数水产动物已摄食量很少或停止摄食,因此内服给药非常困难,而体外用药一般只对体表疾病有效,无法杀死体内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6.
池塘高密度集约化养殖鲤鱼极易发生细菌性出血病。 2 0 0 0年 6~ 8月 ,宁夏大部分养殖场暴发此病 ,发病面积一万多亩 ,平均死亡率 2 5 %左右 ,危害严重且不易治疗 ,复发率高。为此 ,宁夏水产技术推广站、宁夏鱼病研究防治中心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进行了不同药物防治效果的研究 ,旨在探索出一套好的方法和筛选出一种防治暴发性出血病最有效的药物 ,降低防治成本 ,减轻渔农负担。1 病原鲤鱼暴发细菌性出血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感染鱼体组织引起的鱼病。病原菌属弧菌科、气单胞菌属 ,细胞直杆状、两端圆、直径 1 0~ 4 4μm ,以极生…  相似文献   

7.
鱼类出血病是近几年来广泛流行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流行面广,发病时间长,死亡率高,1997年,郑州地区有一半以上的高产塘暴发不同程度的出血病,死亡率在10%以上,个别发病严重的池塘,鱼全池死亡。目前,该病已成为制约渔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防治该病的暴发流行已是当务之急。在对郑州地区近万亩养殖水面、十几个养殖场进行鱼病调查和鱼病诊治工作中,针对鱼类出血病的病因和防治对策进行了探索,现总结如下:1 鱼类出血病流行特点及症状  相似文献   

8.
于高温多雨季节对广东省清远市鳜(Siniperca chuatsi)养殖基地的6个鳜及饵料鱼养殖池塘发病、用药情况及水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单独施用抑菌类药物,鳜出血病容易复发,而同时施用增强动物免疫力与减少应激行为药物及抑菌类药物,鳜出血病不易复发。鳜及饵料鱼塘发病期间,水中氨氮(NH4+-N)质量浓度始终高于1.0 mg.L-1,亚硝酸盐氮(NO2--N)质量浓度高于0.18 mg.L-1,氮磷比(N/P)也有偏高的情况发生,而所调查的6个池塘硝酸盐氮(NO3--N)质量浓度均随养殖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NH4+-N与NO2--N质量浓度过高可能预示鳜的细菌性疾病即将发生。可按实际情况种植浮萍等植物吸收过量NH4+-N;开增氧机保持水中高溶解氧(DO)以降低NO2--N质量浓度或投放减少动物应激行为的药物。N/P过高可适当释放磷肥以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9.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防治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 1993年首次出现淡水暴发鱼病 ,开始发病水面较少。最近几年发病水面扩大 ,死亡率较高 ,给渔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 0 0 1年我市发病水面达 6 0 0 0余亩 (其中池塘 2 0 0 0多亩 ,水库4 0 0 0多亩 ) ,死亡养殖鱼类超过 10 0 0 0公斤 ,损失超过 10万元。 2 0 0 1年我们对淡水鱼暴发性出血病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方法 ,效果较好 ,现总结如下。1 发病季节及病状我市 2 0 0 1年从 5月 6日到 9月 2 9日陆续都有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出现 ,发病水体水温均超过2 0℃ ,开始在池塘发病 ,到 6月份在水库中出现该病 ,发病时间相对较长。病鱼鳃盖 ,胸…  相似文献   

10.
<正>养殖水体水温在20~25℃时,银鲫常会出现鳃盖肿胀,从鳃部流出血水,该病被养殖户形象地称为鳃出血病。研究表明,此病专一性很强,对于水产养殖经济品种,除了鲫鱼外一般不会感染其他鱼类。已有研究确认其病原为鲤疱疹病毒2型(CyHV-2),并命名该病为"鲫造血器官坏死症"。2009-2010年该病零星发生于江苏省射阳县鲫鱼养殖池塘,并引发大量死亡;2011年在射阳地区出现较大面积的暴发,对当地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在我站名特优养殖试验示范基地养殖中,于10月暴发了一起黄颡鱼腹水病,该病前期发展迅猛,后经我站技术人员积极诊治,成功治愈该病,现将治疗该病的过程中主要的做法及取得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借鉴参考。一、发病情况黄颡鱼养殖池塘位于汉中市水产试验站名特优养殖基地,池塘面积3亩,在7月2日放养由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宏达水产繁殖场提供黄颡鱼苗种7.7万尾,规格为1260尾/千克,搭配花白鲢进行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将乐县水产技术部门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树立病害防控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养殖户以往每年7~8月份培育的水产鱼种常常暴发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且并发草鱼烂鳃、肠炎、赤皮三病等发病死亡率高的实际情况。技术人员积极探索鱼病防治新办法,改原在冬春季节对草鱼种注射疫苗为对夏花草鱼种注射疫苗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正>8月份,全省各地进入高温酷暑季节,水产养殖动物摄食量大,新陈代谢旺盛,池塘投饵量和载鱼量都较大,水质极易变坏,高温缺氧、水质、饲料等因素往往引起鱼病发生。应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减少耗氧量和对水体污染,做好综合防病工作,并预防台风暴雨引起的水产养殖疾病暴发。病情预测  相似文献   

14.
<正>池塘是水产动物生活栖息的场所,也是各类病原体的贮藏场所。池塘环境的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到鱼虾蟹等的健康,必须坚持年年清塘消毒,才能达到预防水产病害的目的。一、清塘的重要性1.长期养殖,又不进行池塘清整,会使水质变坏。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致命毒性物质含量超标,严重影响着鱼、虾、蟹健康养殖与生长。2.池塘底部存在大量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当水质恶化时,酸性物质增强,病原体滋生,极易引起鱼类发病。  相似文献   

15.
2013年2月,佛山南海一罗非鱼繁殖基地工作人员致电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动物中心医院,反映其池塘养殖的罗非鱼亲本发病并持续长时间出现死亡.请求帮助  相似文献   

16.
常秀岭 《河南水产》1998,(2):10-10,12
鲫鱼出血病是一种暴发性传染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治疗困难,是近年来鱼类养殖中比较流行,危害严重的疾病。1997年河南省武陟驾部黄河控导工程背河河滩地彭泽鲫池塘养殖过程中,发生鲫鱼出血病。现将发病情况及防治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养殖水生动物的病毒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动物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称为水产动物病毒病。 我国已报导的水产动物病毒病有草鱼出血病、青鱼出血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鲤痘疮病、淋巴囊肿病、三角帆蚌痘病以及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等等。 草鱼是我国主要养殖鱼类之一,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而草鱼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危害极大的病毒性疾病,致使草鱼的养殖受到严重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对草鱼出血病已有了系统而深入的认识。其病原为呼肠弧轮状病毒属(Recrotavirus),草鱼出血病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  相似文献   

18.
<正>鲫鱼养殖是近几年江苏水产养殖的热议话题,主要是因为鲫鱼出现了鲤疱疹病毒引起鳃出血病后养殖难度加大;又因前几年水产养殖状况不景气,养殖品种转换较难等诸多因素影响。但是随着国家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减少大水体及河道的围网、网箱的养殖,池塘养殖(尤其是鲫鱼)又有良好的势头。只要有养殖就会有病  相似文献   

19.
<正>2.水产养殖动物生活在各种类型的养殖水体中,用药的效果或多或少要受到水体环境和理化特性的影响。水产养殖的水域包括淡水、海水、咸淡水,水产养殖的类型又有池塘养殖、湖泊围网养殖、滩涂养殖、浅海与深海网箱养殖等,水产养殖模式还有粗放式、半精养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水产养殖者来说,五六月天气多变、晴雨交杂、连续阴雨天多、温度反复、昼夜温差大,这些情况容易造成养殖池塘溶氧低,底质恶化等,使一些水生动物疾病频发。尤其是此时水温升高很快,病毒性疾病也频频暴发,会对养殖户造成很大的损失。以下为五六月常见养殖病害及防控建议,希望养殖户能做到提前防控,减少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