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沿海防护林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沿海地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海防护林体系不仅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而且具有抵御海啸和风暴潮危害、护卫滨海国土、美化人居环境的作用,是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林”“保安林,也是福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就开始积极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涌现出谷文昌等先进模范人物。1988年以来,全省又组织实施了四期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使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沿海31个县(市、区)的森林覆盖率从新中…  相似文献   

2.
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沿海地区是个多灾地区,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干旱、水土流失等,且缺少木材和烧柴。作者分析了我国沿海防护林的现状,进而提出建设生态经济型沿海防护林的构想,即不仅发挥其生态防护功能,还应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功能。沿海防护林体系应作为生态经济产业来进行开发和建设。而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确定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组成,优化其结构,则是实现稳定高效多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论广东省沿海防护林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沿海防护林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一部分 ,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广东省海岸线长 ,营造沿海防护林时间早 ,规模大 ,成效好 ,50年代在粤西滨海沙地营造木麻黄成功 ,防护林带成为沿海地区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屏障。通过对建设沿海防护林必要性的论述以及广东省沿海防护林沿革情况的回顾 ,提出了沿海防护林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沿海防护林是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绿色屏障。漳浦县近年来在建设保护沿海防护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较多的困难和问题,制约沿海防护林的发展与保护。为此,必须从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的机制体制方面入手,切实解决沿海防护林“拿地难、造林难、管护难”等三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斌  王志和 《江苏绿化》2001,(2):23-23,33
江苏省海岸线1 000余Km,沿海地区由于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的双重过渡带,风速变化急剧,水分循环剧烈,台风、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每年因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国家于1991年启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10年来,沿海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海防林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为我省的千里海疆筑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一、综合防护林体系初具轮廓。全区1 000多Km海岸基干林带(国家特殊保…  相似文献   

6.
沿海防护林是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之一,是沿海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日照市位于鲁东南沿海,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2个临海县区,海岸线长94.94km。从60年代初,开始大面积营造沿海防护林,现已达到1700hm‘,主要树种为黑松,1360hm’,占80%,其次为棉槐、杨类和少部分苹果、板栗、桃、枫杨、麻林、枝柳、单叶蔓荆。沿海防护林由于人为、自然等因素的影响,破坏了其稳定的生物种群结构,导致了林木虫害的大面积发生和蔓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降低了防护林特有的防护功能。1主要虫害的种类及危…  相似文献   

7.
中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全球八大生态工程介绍之五1生态背景中国沿海地区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至中越边界的北仓河口,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hm2,贯穿辽宁、海南等11个省(台湾省暂未列入,下同),有海岸线的县195个,总面积2510万hm2,占国土总...  相似文献   

8.
广西处于我国海岸线的最南端,国家海防林南端界碑,就高高耸立在与越南交界的东兴市。广西境内海岸线全长1595公里,有大小港口15个。2004年沿海十个县市区总人口325.7万,占全广西总人口的6.7%;国内生产总值194亿元,占全广西的5.8%;财政收入12.3亿元,占全广西的403.7亿元的3%。在全国沿海地区中,这里经济相对落后。最近,本刊记者就广西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采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黎梅松。《中国林业》:黎局长,广西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是何时开始启动的?请您给我们谈谈这些年工程建设的进展及作用。黎梅松:广西系统地规划并启动实…  相似文献   

9.
确定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范围,方案有二,一是离海岸线10公里,二是有海岸线的县级行政区。经过分析论证,认为第二个方案即以有海岸线的195个县级行政区作为体系建设范围是合理可行的。一、十公里海岸带不能形成防护林体系海岸带是陆地同海洋相邻的部分。由于  相似文献   

10.
印度洋海啸带来的震惊波及世界,警示着所有具有沿海版图的国家。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340公里,整个沿海地区是一个自然灾害的多发区。据记载,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海啸和频繁的风暴潮。据统计,1990年至1999年的10年间,沿海地区因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34亿元。我国在沿海地区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十几年来有效地改善了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少地区还起到了很好的防灾减灾作用。如广西合浦县在工程建设前的1986年,第9号台风来临时,垮海堤1900处,长293.8公里,而工程实施后的1996年,15号台风来临时,强度比1986年9号台风大,却垮海堤43…  相似文献   

11.
我国建设新型沿海防护林 沿海防护林具有防御台风、海啸等生态功能.截至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基本建成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但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和树种老化,很多地区的防护林遭到了破坏.为更有效地抵御海啸,加强沿海防沙治沙力度,国家林业局部署沿海地区从现在开始建设新型沿海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 长期以来,我国沿海防护林建设处于无计划、无投资、无系统状态,至今为止,18000公里的海岸线只有1156.21万亩防护林,且又多是断带、破网、不成片的。既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又不能缓和森林资源危机,更不能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全面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已迫在眉睫。由林业部华东规划设计院提供的《全国沿海防林体系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较全面地论证了这一工程的可行性,使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走上正轨。因为这是一项能提供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物系统工程,所以,在具体规划和建设中,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是十分必要的。一、与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是中央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必须与这一决策联系起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将它纳入沿海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成为后者的一个子系统。各地政府也要相应地将沿海防护林体系规划到本地的经济发展计划中去,以便充分认识这一工程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以往,林业项目往往很少摆到当地重要位置上,不从经济社会的角度去看林业项目,沿海地区更是如此,结果由林业部门“独家经营”,到  相似文献   

13.
二、总结成绩,分析问题,准确把握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形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不断发展壮大。1991年,国家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进入新世纪,国家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及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大了沿海地区林业建设的力度,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更加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海岸线总长2 920.5 km,大陆海岸线长2 292 km,处在海陆交替、气候突变地带,极易遭受旱涝、台风、海啸、暴雨和风沙等自然灾害。建立起功能强大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对于维护地区生态安全意义十分重大。该文分析了辽宁沿海防护林建设现状,科学总结了取得的科技成果,并从中找出了制约海防林今后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及对今后海防林重点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以期能够为辽宁沿海防护林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沿海防护林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中国沿海不同类型防护林的覆盖率为主要评价参数,以沿海省(市、区)为评价单位,对中国沿海防护林的森林环境质量作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沿海10个省(市、区)不存在“优”级森林环境,达到“良”级森林环境的只有广东省(包括海南省);达到“中”级森林环境的省(市、区)有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和广西等;“差”级森林环境包括河北和江苏;“劣”级森林环境有天津和上海市。目前,中国沿海10省(市、区)森林平均覆盖率只有24.89%,作者提出要保护和发展沿海地区的森林资源,沿海森林总覆盖率必须迟到39%以上,尽快形成以生态功能为主,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沿海防护林区域,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据1988年林业部华东院《沿海防护林工程体系可行性报告》指出:我国沿海防护林工程体系北起辽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的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总长度1.8万余公里,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11个省、市、自治区,共195个县(市、区)。总面积为2504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6%。  相似文献   

17.
《热带林业》2009,37(2):1-1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340km,岛屿海岸线长11159km。沿海地区台风暴雨、洪涝干旱、风沙海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营造林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生态功能完备、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沿海防护林生态体系,是实现现代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山川秀美生态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沿海生态环境对区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沿海防护林体系不仅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对于沿海地区防灾、减灾和维护生态平衡起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山杉是落羽杉属落羽杉、墨西哥落羽杉、池杉种间杂交后代的统称,具有耐水湿、耐盐碱、抗强风、生长快、病虫害少、绿色期长、树形美观、材质优良等特点。尤其适用于沿海滩涂造林、湿地治理、水源涵养、农田林网、城市生态林等。  相似文献   

20.
沿海防护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沿海防护林对福建沿海地区生态系统具有重要,途径迥海防护林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原因,阐述了沿海防护林主要病虫害的可持续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