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城市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生态安全问题十分严峻。本文在分析吉林省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构建白城市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张彬彬 《草业科学》2004,21(7):48-48
20 0 0年,吉林省林业厅开展了生态草建设工程。经过4年努力,到2 0 0 3年,已经成功治理西部荒漠化土地2 1 3万hm2 ,2 0 0 4年全省将完成治荒土地1 2万hm2 ,原计划1 0年才能完成的吉林省西部荒漠化治理2 6 67万hm2 生态草建设计划,不仅可提前6年完成,而且将超额完成6 67万hm2 。生态草建设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据专家测算,每公顷稳定的单元生物群落,其保土涵水、防沙治涝的年综合生态效益价值为2 0 0 0~40 0 0元。如按2 0 0 0元计算,则全省2 6 67万hm2 生态草每年产生的综合生态效益可达6亿元。吉林省有望提前6年完成26.67万公顷生态草…  相似文献   

3.
在2002~2005年对吉林西部游禽资源进行了考察,共记录到游禽49种,隶属于4目4科17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7种,皆为二级,占我国重点保护鸟类的1.22%,占吉林省西部地区鸟类总数的13%。同时对吉林省西部游禽的区系组成、生态类群及数量进行了研究,并对游禽的资源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2002~2005年对吉林西部游禽资源进行了考察,共记录到游禽49种,隶属于4目4科17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7种,皆为二级,占我国重点保护鸟类的1.22%,占吉林省西部地区鸟类总数的13%。同时对吉林省西部游禽的区系组成、生态类群及数量进行了研究,并对游禽的资源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据吉林省林业部门的消息,通过实施生态草建设,吉林省西部荒漠化趋势出现逆转,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碱茅在吉林省西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吉林省近年来在西部生态治理中所取得的成就,并就碱茅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阐述,其作用归结为3点:碱茅是西部生态治理不可缺少的草种之一;碱茅每年可提供大量饲草;减少沙尘、保护耕地。应注意的问题:选地、播种、管理及利用相结合,是种植碱茅的关键环节;土壤EC(电导率)>2时,碱茅草地会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吉林省近年来在西部生态治理中所取得的成就,并就碱茅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阐述,其作用归结为3点碱茅是西部生态治理不可缺少的草种之一;碱茅每年可提供大量饲草;减少沙尘、保护耕地.应注意的问题选地、播种、管理及利用相结合,是种植碱茅的关键环节;土壤EC(电导率)>2时,碱茅草地会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盐碱地在吉林西部分布广泛,面积约为160多万公顷,是吉林省为国家增产千亿斤粮食能力的重要土地后备资源。目前,随着盐碱地种稻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吉林西部大面积的盐碱地正在向水稻田转变。盐碱地改良种稻极大地改变了地表生物地球物理特征,显著影响地表和大气之间的能量和水分交换过程。研究和评估盐碱地变化通过改变地表水热分配格局来影响区域气候的效应和机理,对于揭示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变化在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中的贡献,科学认识并预估盐碱地种稻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西部草原现状及草原"三化"已成为吉林西部地区环境恶化,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不仅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直接威胁着吉林西部生态安全。通过分析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提出草原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西部的荒漠化治理途径——生态草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以往荒漠化治理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吉林省以生态草建设为主体的8种建设模式和治理吉林西部荒漠化的运作机制,以及治理的效果和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吉林省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土分布区之一,西部盐碱地面积约为96.9万hm~2,其中轻度、中度和高度盐碱地所占比例分别为6.26%、47.90%和45.84%~([1])。研究表明,黑麦草具有一定的抗盐碱胁迫能力,在盐碱地种植黑麦草不但可改良盐碱地,而且可为畜禽饲养提供更多的饲草资源。目前关于黑麦草抗盐碱胁迫的研究多为单一的盐或碱胁迫,混合盐  相似文献   

12.
于海军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12):58-58,60
吉林省西部草原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好坏,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加强对我省西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公农1号苜蓿耐盐性的基础上,于吉林省西部地区设置了4个合作试验点,进行了较大面积的盐碱地种植苜蓿的实践。提出4项关键技术,预测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吉林省畜禽生态养殖产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包括生态养殖的理论与实践、吉林省畜禽生态养殖的现状分析以及政策建议。首先,对吉林省畜禽生态养殖的产业布局和发展瓶颈与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其次,提出了五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旨在为吉林省畜禽生态养殖产业的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以期促进吉林省畜禽生态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邦集团2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日前正式落户吉林省扶余县。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u4亿元,实现产值50亿元。该项目完成后,可改良当地盐碱地土壤。工程采取全自动化、机械化、生态循环的种养结合模式,涵盖1个规模存栏1200头的曾祖代猪场,2个存栏2500头的祖代猪场以及2(1个年出栏10万头的父母代自繁自养猪场。  相似文献   

16.
正洮南市隶属吉林省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端,白城市西南部,东临大安市,南接通榆县,西与内蒙古突泉县相连,东北与白城市洮北区接壤。洮南市东部乡镇地势平坦多为盐碱地草原,土壤结构多属于盐碱成份,土地贫瘠,西部多属半山区,年降水偏少。因此洮南市是半农半牧地区,牧业经济占本市半壁江山。尤其是2017年洮南市无疫区建设的通过,牧业发展跨上一个大台阶。随着本市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市由2013年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动物微生态制剂研究、开发和应用动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于2002年10月在成都召开了第三届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该分会抓住西部大开发及中国加入WTO之时机,深入开展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等活动。本次会议有20多位与会代表就动物微生态学最新研究和应用动态作了报告,特别是围绕我国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存在问题与研发方向等展开了研讨,一些学者提出了动物微生态营养学的概念及加速该领域研究与应用的建议。本刊及时刊登部分论文及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业界信息     
吉林西部实施生态草建设荒漠化趋势呈现逆转据吉林省林业部门的消息,通过实施生态草建设,吉林省西部荒漠化趋势出现逆转,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所谓生态草建设,是指在荒漠化土地上,以恢复和改善植被为目的,采取封原育草、植灌种草、林草结合等综合性生物措施治理荒漠化土地的活动。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过度负载,吉林西部200万hm2草原盐碱化、风沙化和草原退化问题相当严重。生态功能日益弱化,荒漠化逐年扩大,盖度在30%以下的严重荒漠化土地达到66·67万hm2,而且以年均1·4%的速度扩展。为扭转这一趋势,吉林省实施了生态…  相似文献   

19.
《牧草与饲料》1988,(3):55-56
1988年8月8~10日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由中国草原学会饲料生产研究会、环渤海草牧渔业生态经济集团和山东省潍坊市政府共同主持召开了全国盐碱地草业开受研讨会。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桑树的特性,探讨了桑树作为生态治理树种的可行性,系统阐述了桑树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盐碱地的修复作用以及其在城市园林绿化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