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思茅松嫩枝扦插繁殖技术。[方法]采用不同育苗方式、外源激素和扦插时间进行思茅嫩枝扦插,统计生根率。[结果]采用地床扦插穗条的生根率比采用营养袋扦插穗条的生根率高;激素以ABT11000mg/L速蘸方式处理插穗的生根效果较理想,生根率为67.53%;思茅松扦插时间以10月~次年2月较好。[结论]不同育苗方式、外源激素和扦插时间的思茅嫩枝扦插生根率有差异,所以应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2.
采用嫩枝扦插繁殖的方法探讨了柔毛油杉无性系苗木快繁技术。结果表明,柔毛油杉无性系间穗条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差异,参试无性系穗条扦插生根率变幅为41.5%~87.6%。穗条带6~8片叶可显著提高穗条的生根率;GGR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对穗条生根率有显著影响;扦插穗条长度处理为8cm可明显提高扦插成活率。本试验筛选出了扦插生根率高的无性系3个,即湘桃7号、湘桃5号、湘桃4号。  相似文献   

3.
紫玉兰嫩枝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紫玉兰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方法]研究了生根促进剂浓度、穗条长度和基质对穗条生根的影响。[结果]不同生根促进剂、穗条长度和基质对穗条生根的影响明显,不同生根促进剂浓度和NAA对穗条生根的影响不明显。[结论]用8~10 cm长的穗条经1000 mg/L ABT1速醮后扦插于1/2蛭石+1/2珍珠岩的混合基质中生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通过茶树"桂热2号"全光照不同成熟度长穗扦插试验比较,测定生根株数、生根数量、根条长度及出圃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扦插繁育前期嫩枝扦插繁育在生根时间、根条数量、根系长度等方面较半木质化、完全木质化插穗好;扦插繁育后期,半木质化、完全木质化插穗出圃率优于嫩枝插穗。  相似文献   

5.
对红椿扦插繁殖的激素种类和浓度、扦插基质、扦插季节、穗条年龄等进行对比试验,还对扦插苗与实生苗生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黄沙基质上的扦插苗生根率大于黄泥基质,扦插成活率平均为80%;3月份扦插生根率最高,为82%,5、9、12月扦插平均生根率依次为76%、78%、66%;穗条母树年龄效益明显,不同年龄采穗母树枝条扦插生根率为:1年生〉2年生〉多年生;使用IBA500mg/L扦插红椿是最适合处理;扦插苗生长量、根系发育都显著大于同龄实生苗。  相似文献   

6.
张应团  易咏梅  王贞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713-5715
[目的]分析水麻扦插的插穗类型与扦插时间效应。[方法]通过对水麻夏季扦插与冬季扦插的插穗类型、嫩枝扦插时间的析因试验,分析水麻扦插的插穗类型与扦插时间效应。[结果]插穗类型和嫩枝扦插时间对水麻扦插生根率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夏季扦插2年生插穗生根率明显高于1年生带顶芽插穗及1年生不带顶芽插穗的生根率;1年生带顶芽与1年生不带顶芽插穗的扦插生根率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扦插1年生带顶芽插穗及1年生不带顶芽插穗的生根率显著高于2年生插穗生根率(P0.05);6月下旬到7月中旬的扦插生根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的扦插生根率(P0.05),这时期穗条处于半木质化状态。[结论]水麻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夏季和冬季扦插均可以在生产中采用。  相似文献   

7.
丽江云杉硬枝扦插繁殖技术与生根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丽江云杉植株个体、激素、采穗母株年龄、枝条类型、穗条长度和穗条着生方位等对穗条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丽江云杉不同单株穗条生根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19号和12号生根率最高,可达到98.8%;插穗基部用200mg/kgIBA浸泡5h可促进丽江云杉硬枝插条生根,生根率达到71.4%;穗条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在母株年龄间差异显著,随着年龄的增加生根率下降;1年生枝条的穗条平均生根数和生根率均显著高于2年生枝条;穗条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在3种穗条长度间差异极显著,以5~10cm的穗条生根率最高,15~20cm的穗条平均生根数最多;从南、北2个方向采集的穗条在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在云南香格里拉于秋季采用硬枝扦插繁殖丽江云杉,插后35d穗条已基本愈合,插后55~65d和75~85d为生根高峰期。  相似文献   

8.
杉木无性系在不同条件下扦插生根及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杉木无性系扦插繁殖的生根及生长能力与扦插基质、原株年龄、采穗部位、穗条长度、扦插深度和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杉木无性系之间,扦插生长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扦插基质、原株年龄、采穗部位和穗长,扦插深度和时间,对杉木扦插成活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1)蛭石插床有利于插穗生根,但苗高生长以混合土为基质的插床为好;(2)无性系的生根能力、苗稿和根径的生长量与原株年龄的关系表现为1年生〉3-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闽楠扦插育苗中不同穗条母树年龄、不同扦插基质、生根剂、不同扦插时间对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条母树龄、扦插基质和扦插时间对扦插生根率影响较大;1a生穗条扦插生根率远大于3a生及5a生穗条苗;不同扦插基质对插穗生根的作用效果差异显著;砻糠灰通透性强,生根最快,成活率最高,且在后期生长上均有较佳表现;2~3月份的扦插生根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红花荷扦插繁殖效应,本试验以红花荷嫩枝为试验材料,进行扦插繁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2~4个半片叶的嫩枝进行扦插可显著提高穗条的生根率;同时杀菌剂多菌灵及生根剂GGR6不同浓度对穗条生根率亦有显著影响;不同扦插基质对穗条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思茅松林分的立地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菊  石亮  苏静霞  张馨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362-10363
在思茅松林集中分布的云南省景谷县选择不同栽植代数(原始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的思茅松林,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土壤养分状态因子,进行立地质量退化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思茅松连栽后立地质量出现了逐渐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思茅松林树高与土壤因子关系的估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思茅松3代林分高生长与土壤因子关系的估测模型.结果为:原始林林分的回归模型为Y=0.141519X1 0.040696X5-0.04748X6 91.40769;第2代林林分的回归模型为Y=0.0392409X1 0.010129X5-0.04748X6 83.80179;人工林林分的回归模型为Y=0.23225X1 0.006735X5-0.00658X6 3.60846.思茅松高生长与土层厚度(X5)具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其次是海拔高度(X6)和有效N的含量(X1),林分树高生长与海拔呈负相关关系.该模型可作为3代相应林龄的思茅松高生长的估测模型,可对思茅松林立地退化进行评价.思茅松轮栽后,立地生产力是先衰退后增强.  相似文献   

13.
思茅松扦插繁殖潜在优势及生产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茅松扦插繁殖是有效保存和利用其速生、高产脂优良性状,实现无性系林业的关键技术,在对思茅松扦插繁殖潜在优势及其限制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无性繁殖进行规模化苗木生产的模式步骤.  相似文献   

14.
思茅松林分土壤养分衰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思茅松林集中分布的云南省景谷县选择不同栽植代数的思茅松林,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选择土壤养分状态因子,进行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现实养分还是潜在养分都证实思茅松轮栽后土壤肥力发生了衰退现象,且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土壤现实肥力和潜在养分下降速度增快.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气象因子和坡向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产脂量的影响,连续3 a测定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同一地块2个坡向100株思茅松1—12月份的产脂量。结合当地主要气象指标,分析各气象指标与思茅松产脂量之间的相关性,坡向对思茅松产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洱地区降水较多、气温较高的6—9月份是思茅松产脂量较高时期。思茅松产脂量不仅受遗传因子控制,降水、气温、日照等气象因子和坡向也对其有显著影响。思茅松产脂量与月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气温日较差、日照时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思茅松阴坡的产脂量显著高于阳坡,产脂力弱的个体全年的任何时期产脂量均低于产脂力强的个体。因此,思茅松的产脂力主要受遗传因子控制,生态因子如降水、气温、光照、坡向等在一定程度影响思茅松的生长发育,综合影响思茅松的产脂力。  相似文献   

16.
张文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736-7737,7740
以40块思茅松幼、中龄人工林样地资料为依据,利用正态分布和Weibull分布密度函数对林分的直径分布进行拟合。卡方检验表明,正态分布的适合率为95.0%,Weibull分布的适合率为97.5%;Weibull分布、正态分布都可以用来描述思茅松幼、中龄林林分直径分布。林木竞争、分化激烈的林分,用Weibull分布来描述其林分直径分布较正态分布适合;而竞争、分化不太剧烈的林分,尤其是自疏开始前的幼龄林,用正态分布来描述其林分直径分布较Weibull分布适合。  相似文献   

17.
刘永刚  刘云彩  冯弦  孟梦  付强  张荃  张文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82-18983,18986
综述了思茅松人工林在遗传改良、立地选择、整地、密度、病虫害控制、林地地力维护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成效,并针对思茅松人工林生产率和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茅松人工林经营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思茅松树皮低聚原花青素的最适提取条件,为开发思茅松树皮低聚原花青素提供有利参数。[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溶剂回流提取法,用70%乙醇作提取溶剂从思茅松树皮中提取有效成分低聚原花青素。[结果]影响提取工艺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确定最佳的超声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55℃,料液比1∶20,提取时间为2 h,提取3次。[结论]按此条件制备得到的低聚原花青素提取率达到2.30%。  相似文献   

19.
王瑞苓  汪元超  刘建祥  汪梦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57-12958,12960
[目的]以思茅松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NaCl胁迫对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25、50、100、200、300 mmol/L的NaCl处理种子,分析各处理下思茅松种子发芽情况,幼苗生长情况以及对4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在100 mmol/L盐分范围内,幼苗能正常生长,发芽率与发芽势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100 mmol浓度下,幼苗的SOD酶含量最大。200 mmol/L浓度时,思茅松幼苗的发芽率、发芽势降低,植物的可溶性糖、叶绿素总量最大。300 mmol/L,幼苗不能正常生长,出苗死亡率高,畸形苗多。幼苗体内的MDA含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思茅松幼苗在100 mmol/L以内的盐分范围内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