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池塘养殖的鲤鱼、鲢鱼等常规品种由于口感不佳,品质下降而不受欢迎,市场需要味道鲜美、品质优良的品种,特别是绿色水产品。深入开发大中水面资源,发展湖泊、水库养鱼,发展绿色渔业,已成为提高我省水产品质量,发展无公害渔业的一条有效途径。1全省大中水面资源及其利用情况我省大中水面资源包括湖泊和水库在内,总面积近580万亩,其中湖泊370万亩,水库近210万亩。50年代以前,湖泊完全属于自然捕捞水域,1953年开始人工放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已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 ,池塘养殖的鲤鱼、鲢鱼等常规品种由于口感不佳、品质下降而不受欢迎 ,市场需要味道鲜美 ,品质优良的品种 ,特别是无公害水产品。深入开发大中水面资源 ,发展湖泊、水库养鱼 ,发展绿色渔业 ,已成为提高我省水产品质量 ,发展无公害渔业的一条有效途径。1 全省大中水面资源及其利用情况黑龙江省大中水面资源包括湖泊和水库在内 ,总面积将近 5 80万亩。其中湖泊 3 70万亩 ,水库近 2 1 0万亩。5 0年代以前 ,湖泊完全属于自然捕捞水域 ,1 95 3年开始人工放养…  相似文献   

3.
开发绿色水产品是发展渔业经济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在发展渔业经济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指出开发绿色水产品是发展渔业经济的必由之路,HACCP认证体系是开发绿色水产品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中国加入WTO后,面临严峻的国际市场竞争也要求我国水产业积极开发绿色水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张迎 《海鲜世界》2001,(4):10-12
一.实施绿色渔业的必要性 1、实施绿色渔业是水产品消费安全的需要 过去生产规模小,商品流动和交换较差,人们注意力在有没有鱼吃,而水产品的质量、品质、品味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现在,生产技术足以保证我们不会出现水产品供应危机,而且北京首都市场的特殊地位,水产品流通量非常大,年流量在38万吨,是北京自产水产品总量的5倍多.  相似文献   

5.
1 养殖品种要着眼市场 市场是渔业经营的核心,以市场为中心,是渔业发展的方向.当前的水产品市场仍然是一个买方市场,是消费者"说了算"的市场,而消费者迫切需要的是现有水产品品质的提高及规格的适度,这就要求养殖经营者必须选准养殖品种,创新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6.
“九五”期间重庆市水产品生产总量年均增长9%,养殖品种显著增加,但渔业发展总体水平较国内发达地区差距很大,主要表现为池塘单产水产较低,生产效益不高;鲢、鳙、鲤、草鱼占产量的90%,名特优种类产品比例很低;名优养殖种类类苗种主要依赖于外地,市内尚夫规模 化的生产基地;运输、加工、市场流通等方面有待开拓;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左右,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力度较弱,水域环境污染和水域渔业利用方式不当及饲料、鱼药等相关产业未能同步发展等是制约重庆市渔业发的主要因素。具有重庆地域特色的养殖品种开发及苗种基地建设,大面积池塘养殖技术改进,高效益低污染的江河渔业,与渔业发展相协调的饲料、水产品加工、水产品消费市场等相关产业建设应作为重庆市渔业近期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社会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广泛关注,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健康养殖,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渔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和谐的重要举措。尚志市立足长远,放眼未来.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品质特色,加强规范引导,强化监督管理,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健康渔业的发展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绿色、无公害渔业养殖面积已达42,000亩,占全市养鱼总水面的69%,无公害水产品认证面积36,000亩,无公害水产品产量3,780吨,无公害认证品种6个。  相似文献   

8.
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市的渔业生产也同其它产业一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水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略有盈余,渔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渔业已由解决人们的菜篮子中的“珍品”需要转向日常食品及适应小康生活的需要,人们对水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我市渔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9.
数字渔业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骏 《福建水产》2009,(1):70-72
南方渔业经济的条件优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字渔业作为现代渔业发展的方向,业已引起行业的深度关注。本文作者提出将数字渔业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以利于数字渔业在南方水产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同时启动,并以科技联合攻关、小区集成示范和区域系统整合推进该项目,加大数字渔业对特色水产品、绿色水产品、无公害水产品的推进力度,促进渔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重庆渔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九五”期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年均增长11.1%,但是渔业发展后劲不足,主要表现为我市水资源缺乏,渔业水域的水质受到不程度的污染,水产品相对过剩,渔民负担过重,渔业信息网络发展滞后,重庆渔业应该走低消耗,低能源,健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控制网络箱养鱼规模,发展池塘,稻田,江河生态型渔业。  相似文献   

11.
李婧  卞秋云 《中国水产》2010,(12):70-72
<正>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西省渔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渔业总面积53万亩,全省水产品总产量8.9万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4.95亿元,水产品的品种结构、品质也在不断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景德镇市渔业发展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市渔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我市渔业今后的发展对策,文章认为我市渔业的发展应从常规品种的生产转向特种水产品种的生产,从多品种混养转向主养或单养特种水产品为主,并在养殖模式,开发水大面上做文章,从而使我市渔业向效益渔业发展,使渔业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水产品食用安全问题开始摆上了日程,绿色优质的水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论是远洋捕捞,还是淡水养殖,对水产品的“绿色”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4.
临潼区在实施渔业建设项目的过程中,突出区域资源优势,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进名优品种,实行基地化管理。目前,全县养殖水域发展到372.7公顷,特种水产品养殖已占到全县渔业产值的13%,渔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实施“一场一渔”活动,创建西安渔业优势区和优势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绿色水产品是指从良好的渔业环境中产出,并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的水产品。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绿色食品——绿色水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因此,我们齐齐哈尔地区也只有尽快开发出绿色水产品,才能保证人工养殖的水产品食用安全,保证消费者利益和健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齐齐哈尔地区发展绿色水产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由于国家的基本政策向农业倾斜,我国水产业自建国以来已由“吃鱼难”问题过渡到“卖鱼难”,水产品加工已成为拓展水产品市场,推进渔业产业化,带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我国人民的饮食生活得到迅速的提高,水产食品加工也以前所未有的势头改变着人们的消费结构,影响着我国渔业的发展,而我国  相似文献   

17.
李倩 《内陆水产》2002,27(4):5-5
近几年来,郴州市水产业以农民增收、渔业增效为目的,围绕市场优化结构,创新科技改善品质,实现了渔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池塘养殖向高产、优质、高效化方向发展2001年,全市放养面积3.22万公顷,水产品产量达6.78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1990年不变价),与1995年相比分别年递增15.7%、97.8%、73%。池塘养殖对保障全市水产品市场供应,丰富人们的“菜蓝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池塘养殖开始由量的递增转向质的突破。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01年全市精养池塘为…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的渔业经济取得了连续第15年的持续、稳定发展。要实现全市“九五”及2010年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必须抓好三个方面的转变工作。一是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即深化养殖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渔业商品和市场经济;二是深化内涵挖潜,抓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重点以集约型“三网”养殖替代粗放粗养,广养薄收的生产方式;三是抓好养殖品种结构的转变,即大力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养殖、增殖,由原来的单一常规品种向常规品种、名特优水产品种相结合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黑河市境内,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风景区、中国矿泉水之乡。随着五大连池知名度的日益提升,国内外游人的不断增多,市场对绿色无公害营养食品、特别是名、特、优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们追求品质优良、安全、营养的食品,对水产品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发展五大连池风景区“名特优”特色渔业和“无公害”生态渔业已势在必行。我们经邀请有关专家对我区的资源反复论证,最后选定适合五大连池湖泊水域生长环境条件的兴凯湖“大白囱”.做为移植、增殖品种的首诜.  相似文献   

20.
关于开发无公害化渔业的意义、措施与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农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渔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捕捞强度过大造成渔业资源衰竭;水产养殖无序、无度的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养殖生物病害频发;水产品的保鲜、加工技术落后,水产品质量低劣,没有安全保证,这些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开发无公害化渔业,建立水产品“从水产至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渔业环境污染,提高水产品质量,增强水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渔业效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笔者根据连江县开发无公害渔业所具备的条件和基础,提出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