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菌核病是莴笋、生菜生产中的常见病,分布广泛,露地和保护地都有发生,以冬春保护地栽培病害重,南方多雨年份露地也常发生,尤以留种莴苣受害为甚.病菌寄主范围广,除为害茎用莴苣、叶用莴苣外,还侵染十字花科、葫芦科、豆科、茄科、藜科、伞形花科等19科的71种植物,引起湿腐样腐烂,甚至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2.
叶用莴苣又名生菜,营养丰富,属低糖、低脂肪类蔬菜。设施和露地均有栽培,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其中灰霉病在设施栽培上发生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3.
吴仁锋 《长江蔬菜》2021,(23):47-48,后插1
莴苣是菊科莴苣属一年或二年生蔬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在公元5-7世纪传入中国.莴苣栽培方法简单、营养物质丰富、食用方式多样,深受百姓喜爱.据不完全统计,湖北莴苣栽培面积约6667 hm2,其中武汉市莴苣生产规模约为2000 hm2,主要分布在新洲、黄陂、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等远城区.菌核病是莴苣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露地和保护地栽培都有发生,以春季莴苣发病较重.一般情况下发病率在10%~20%,严重时发病率50%以上,对莴苣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给菜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莴苣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导读:莴苣-西瓜-西兰花高效种植模式已成为江苏东台市农民的主要茬口栽培模式之一,其经济效益显著。莴苣采用越冬大棚栽培,后连作西瓜,西兰花露地种植,实现一年三茬,667m2总产值达16730元,总收益达11635元。栽培中要选用适宜的品种,合理安排茬口,施足基肥;莴苣冬季栽培要注意防寒保温,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5.
西宁地区夏季凉爽,其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西宁莴苣的生长.西宁莴苣可在保护地(温室、大棚)、露地进行生产,每年4、5、6月陆续上市.  相似文献   

6.
茄科蔬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核病是喜低温的病害,相对低温和多湿条件下常有发生,虽露地、保护地都能发病,但以不加温温室和塑料大棚受害较重.随着病菌(菌核)在土中的逐年积累,已成为温室和塑料大棚蔬菜栽培的重要病害.菌核病寄主范围广,能侵染64科383种植物,蔬菜中白菜、甘蓝、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莴苣、芹菜及豆瓣菜、紫背天葵等均常受其害.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大丰市蔬菜种植面积5.33万余hm2次,种植面积较为稳定的蔬菜有露地大蒜、地膜洋葱、大棚茄果类、中棚韭菜、大棚莴苣、露地叶菜类、豆类、瓜类。针对2014年大丰市蔬菜种植结构及相关病虫害的发生实况,大丰市植保植检站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精心指导以及各镇农技服务中心的支持配合下,积极开展蔬菜病虫监测、预报工作,及时组织防治和大力推广植保新技术,有效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区域冬春茬莴苣生产面积较大,在市场供应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但露地生产周期长,上市迟,效益低,实行大棚覆盖生产后,改善了莴苣的生长环境,缩短了生长周期,达到提早上市,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并且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目前全国现栽培的莴苣品种很多,流动性也很大,生产上比较混乱,所以筛选适宜冬春大棚栽培的早熟抗病高产优质的莴苣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不同全生物降解膜对茎用莴苣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10种不同规格的全生物降解膜在茎用莴苣上进行试验,研究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聚乙烯地膜对照相比,除上海黑6外,其他降解膜对茎用莴苣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有随着膜厚度的降低产量减少的趋势;不同厚度的降解膜,厚度越薄,降解速度越快;黑色降解膜进入诱导期的时间普遍要比白色降解膜早。综合地膜降解情况和茎用莴苣产量来看,云南白10全生物降解膜最适合早春茎用莴苣露地地膜栽培。  相似文献   

10.
植宝素在春莴苣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和方法供试“植宝素”由广东省佛山市化工产品技术开发公司提供。供试作物春莴苣,于1989年11月10日露地定植,管理同常规。试验设喷药区和清水(对照)区,重复三次,小  相似文献   

11.
霜霉病是莴苣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尤其是潮湿多雨地区保护地栽培时发病更严重。莴苣感染霜霉病后,叶片枯黄、死亡,影响植株生长及商品质量,给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正>莴苣(Lactuca sativa L.)为菊科莴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亚洲西部和地中海沿岸,在我国广泛栽培。莴苣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也可入药,能利五脏、通经脉、清胃热。根据其食用器官不同可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两种,叶用莴苣又名生菜,茎用莴苣又名莴笋。霜霉病是莴苣的重要病害,分布广泛,在各个生产季节的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中几乎都有发生。发病严重时,大量叶片变黄或变褐枯死,影响植株生长和产品质量,给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现将莴苣霜霉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月重点播足育好适销对路冬春蔬菜品种;延后栽培的各类蔬菜要进行扣棚;选好避风向阳的地方作保护地育苗场地,配制营养土;茄子、辣椒生长慢,苗龄长,可提前在本月底采用冷床育苗。①播种育苗白菜、萝卜、油麦菜、芫荽、茼蒿、西芹、蚕豆、豌豆在露地直播;白菜、莴苣、晚花菜、牛心甘蓝在露地育苗。②栽植芹菜、油麦菜、莴苣、茼蒿、花菜、甘蓝等。③田间管理播种或栽植的各类蔬菜,要施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农家肥作基肥,根据不同生长期,进行分期追肥;延后栽培的各类蔬菜,要进行扣棚,刚扣棚时,由于气温较高,要日夜通风,控制地上部生长,促进根…  相似文献   

14.
蔬菜粉虱俗称小白蛾,属昆虫纲同翅目粉虱科,主要包括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是温室、大棚、露地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在蔬菜生产上,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常常混合发生,因其世代重叠、繁殖累积可导致爆发成灾,引起蔬菜减产甚至绝收。1发生规律温室大棚与露地蔬菜周年栽培模式使粉虱一  相似文献   

15.
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与耐热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露地和大棚两种环境、春季和初夏两种栽培季节下,对110份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同时以中心柱长、抽薹天数和热害指数3个指标综合评价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田间耐热性。结果表明:散叶莴苣叶尖形状、叶形、叶色、株高、叶柄长、叶柄厚、单株质量、净菜质量(球质量)和莲座叶等叶片性状变异较大,显示了散叶莴苣在种质变异和创新方面蕴藏着很大的潜力。结球莴苣品种间相似程度较高,仅在叶柄厚、莲座叶、净菜质量上存在变异。在初夏散叶莴苣比春季分别提前12~36 d抽薹,结球莴苣提前18~38 d抽薹。在大棚高温胁迫更强时,散叶莴苣抽薹期进一步提前,而且82%的品种在10 d内抽薹,表现出对高温的敏感性,结球莴苣部分品种因热害而死亡,热害指数能更准确地反映结球莴苣品种间的耐热性。抽薹天数、中心柱长与单株质量、净菜质量、叶形比等呈显著的相关性,也是评价叶用莴苣耐热性的重要指标。春季大棚种植采用热害指数、抽薹天数能够较好地评价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6.
肖德文 《长江蔬菜》2003,(10):60-60
本月重点保证越冬蔬菜幼苗生长的营养面积,以防徒长;培育壮苗,增强抗寒能力;选用不易通过春化阶段的适宜品种;配合良好肥水条件;不栽苗龄过大和植株老化的幼苗,以防翌春先期抽薹,减少产量。①育苗、播种萝卜、白菜、油麦菜、西芹、芫荽、菠菜露地直播;白菜、甘蓝、晚花菜、西芹、莴苣、油麦菜露地育苗;茄子、辣椒采用保护地育苗。②栽植白菜、莴苣、油麦菜、甘蓝、晚花菜、西芹等。③田间管理结合翻整土地,增施农家肥或有机肥,配合磷钾肥作基肥;适时播种育苗,防止先期抽薹;采用冷床播种的茄子、辣椒,白天控制在25℃,夜间应保持15℃左右,加强…  相似文献   

17.
张艳秋 《蔬菜》2000,(11):24-24
番茄根结线虫病是近年来危害以番茄为主的蔬菜的一种重要根部病害。这种病害在温室、大棚和露地等番茄植株上都有发生,特别是在温室条件下四季连续发病,其毁苗重植事件经常发生。因此,这种病害已成为番茄生产中的严重障碍之一。本病除了能危害番茄外,还能危害茄子、黄瓜、莴苣、菜豆、芹菜、辣椒、甘蓝、大白菜等30多种蔬菜。 一、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番茄根部,使根部多出现肿大畸形,呈鸡爪状。本病也有些在植株侧根及须根上造成许多大小不等近似球形的根结,使根部粗糙,形状不规则、剖开根结或肿大根体,在病体里可见乳白色或淡黄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宣城市露地鲜食葡萄病虫害发生有加重趋势。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宣城市露地鲜食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从农业、化学、物理5个方面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莴苣灰霉病是为害莴苣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省各地均有发生。莴苣全生育期均能受侵染,以叶用莴苣(生菜)受害较重,在春季多雨高温条件下,发病更为严重。笔者从1989年以来,对本地区莴苣灰霉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现将莴苣灰霉病的发生为害与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又名小白蛾子。过去我县保护地黄瓜、菜豆、番茄、茄子田偶有发生,且为害程度较轻,近两年发生稍重,而露地作物很少发生。2000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我县露地作物突然暴发白粉虱。为害作物种类之多,虫口密度之大,为历史罕见。1 为害症状 白粉虱以成、若虫群集在叶背面吸食植物汁液,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叶片褪色、变黄、萎蔫,甚至枯死。其分泌物可引起煤污病的发生,并通过取食传播病毒病。据我站9月上旬在城关乡调查,为害较重的芥菜田病毒病病株率高达30%~40%,白菜田病毒病病株率达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