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大同市小杂粮产业化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代商品市场对粮食多样化的需求,使杂粮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山西省素有"杂粮王国"之称,杂粮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品种优良,杂粮一直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大同市作为"杂粮之乡"在全省杂粮板块中占有重要席位,全市盛产30多种具有大同特色的优质杂粮,以绿色、环保、安全、健康饮誉三晋,名扬华夏,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食品安全优势。文章着重分析了大同市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小杂粮产业的具体措施,为大同市杂粮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平县是辽宁省的杂粮主产区,是省政府确定的"有机杂粮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国家确定的"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本文通过对建平县杂粮产业的调研,分析了建平县杂粮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劣势,从而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小杂粮具备了生育期短,适应范围广,善于利用自然光热资源,耐旱耐瘠,抗灾能力强等特点。以谷子为主体的杂粮作物在建平县种植历史悠久。通过对建平县的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建平县在发展小杂粮产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17,(17)
<正>建平县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276万亩。依托现代农业科技手段,经过多年不懈的发展,建平县农业呈现出以玉米、杂粮产业为主、蔬菜、烤烟、甜菜、向日葵、马铃薯、西甜瓜、南国梨、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但受国际农产品市场环境影响,农产品供需失衡的矛盾、提高产量与质量的矛盾、成本增加与价格低迷的矛盾,导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后继乏力。建平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玉米  相似文献   

5.
临汾市东西山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农民有传统的耕作经验,而且具有生态条件好、生产潜力大的优势,适宜发展抗逆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小杂粮作物。发展壮大临汾市小杂粮产业的对策是区域种植,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广优质专用高产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兴建“龙头”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吉林地区杂粮产业的探讨,阐述了发展杂粮产业的重要性,明确了杂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杂粮产业发展的对策,并分析了未来杂粮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新的农业生广经营方式。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资源产业优势,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实现种养加一条龙,农科教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机制和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张义彬  王鼐  郭中校 《现代农业科技》2010,(20):100-101,103
介绍吉林省杂粮的生产现状,分析吉林省发展杂粮产业的优势以及杂粮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吉林杂粮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泰兴地区特色旱杂粮作物产业的调查研究,阐述了发展特色旱杂粮作物产业的现实意义和生产现状,分析泰兴地区特色旱杂粮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壮大特色旱杂粮产业、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杂粮是耿马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潜力产业,但由于耿马县在杂粮生产上科技投入较少,导致品种退化、引种缓慢,对农民增收及全县经济发展起不到理想的作用,特提出杂粮产业开发的内容及措施,旨在加快耿马县杂粮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杂粮是耿马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潜力产业,但由于耿马县在杂粮生产上科技投入较少,导致品种退化、引种缓慢,对农民增收及全县经济发展起不到理想的作用,特提出杂粮产业开发的内容及措施,旨在加快耿马县杂粮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辽西地区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半干旱和易旱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土质瘠薄,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有着得天独厚的生产杂粮的自然条件。为使该地区杂粮产业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并与国际市场接轨,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应该采取多策并举,发展杂粮生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杂粮以其品种多,营养丰富,具有特殊保健功能,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本文以阳曲县为例通过对丘陵旱作区杂粮产业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就如何做大做强优势杂粮产业,提出了"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晓梅 《现代农业》2013,(10):78-79
玉米是建平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本文针对建平县玉米生产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发展建议.从而促进建平县玉米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实行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突出资源产业优势,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实现种养加一条龙,农科教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机制和经济发腰格局。简而言之,我国加入WTO以后,  相似文献   

16.
2016 年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并明确提出要发展优质特色杂粮。我国是杂粮生产大国,杂粮种植历史悠久。杂粮在历史上以及灾害、战争年份曾一度是人们解决温饱的重要粮源。但一段时期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趋于精细化,以及受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杂粮的生产面积不断缩小,杂粮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对杂粮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展杂粮生产对于落实新的粮食安全观,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政府对杂粮生产重视不足,杂粮生产面临种植分散、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质杂粮,促进杂粮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蓟县小杂粮生产调查分析,提出蓟县发展山地小杂粮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标准化生产、建立"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农民种植,促进小杂粮产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建平县是一个林业开发大县,多年来,建平县在发展林业生产上,特别注重林业产业化的发展,由原本单一的林业生产转型为综合开发,以林为主,综合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了林业多种经营协调发展的综合林业发展模式,尤其是在林下经济产业中,立足本县实际,林粮、林草、林药、林菜、林菌等林下产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建平县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措施1.1开展全面调研,摸清林下经济可  相似文献   

19.
正设施葡萄产业在建平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来,建平县设施农业已进入健康发展轨道,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中,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快、品种多、面积大、效益高,已成为建平县设施农业的重点产业之一。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同时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所以葡萄的市场需求量大而稳定,建平县的葡萄上市早,品质好,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但是也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全县设施葡萄产业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20.
一、发展杂粮经济的有利条件 杂粮泛指小品种的谷类、豆类、薯类的总成。据权威部门考证,北纬40°-43°之间的地带是世界优质杂粮的主产区,而北票市恰好位于41°21′-42°30′,完全处于这一环形纬度带内,具备杂粮生产的区位优势。其二,气候类型匹配。杂粮生产需要充足的光照,适宜的降水,较大的昼夜温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