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汉江两岸景观是安康城市的核心景观区,植物是其中最重要的造景要素之一。为提高安康汉江两岸景观中的植物表现效果,针对目前两岸景观植物配置手法上不够丰富且色彩缺失等问题,建议安康汉江两岸景观带植物造景以乡土植物为植物景观的基调,适当引进外来植物,配置彩叶、开花、芳香植物,丰富滨江两岸四季景观。通过合理的配置手法,营造空间层次多样性的植物群落景观,使植物充分发挥其生态、实用和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多年生主义伴随着花境、花园的丰富而流行,是一种营造自然生态和可持续性植物景观的种植理念。但目前国内将新多年生主义中国本土化的景观实践研究还较少。以深圳莲花山簕杜鹃花展的“精灵之家”花园为例,探讨了其设计理念,重点阐述了其植物选择、植物配置手法、植物空间分布和色彩搭配,从景观空间和植物材料入手,说明了其立体景观营建和特色荫生植物配置、四季景观可持续性营建等景观营建技术,与传统花境造景手法不同,彰显了新多年生主义的造景特色,营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多年生主义花园景观。  相似文献   

3.
针对广西国营林场森林公园在植物景观方面存在着林种单一、树种单纯、林相整齐等的特殊性,如何改善现状,营造丰富多变的森林景观,文章从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空间配置、配置类型及树种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植物是水景中有生命的元素,在水景营造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文章总结了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和岸边湿生植物等的特性和水景景观功能、水景植物配置模式,探讨了湖泊水景、河流水景、公园水景、居住区和庭院水景等不同类型水景景观营造中植物的种类选择和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湿地作为当前城市中的主流公园类型,其建设过程中的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都与以往普通类型的公园有很大差别。公园湿地景观形态营造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适当程度的人为修改,使湿地原有的生态景观美化。对于一片自然湿地区域来说,通常都是通过湿地中丰富的植物群落、动物、游步道来吸引游人,使游人能够在公园中感受到自然湿地的美丽。以株洲市天鹅湖公园湿地设计为例,对当前公园湿地建设过程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究,重点分析了植物景观形态的配置和营造,希望能够以此推动当前公园湿地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竹子是北京常见的园林植物。竹子与其他植物相配置、共同构成一组植物景观,是其在北京园林绿地中最主要的园林应用形式。工作实践中,北京的竹子植物景观形成了一系列独有的特点。文章通过实地调查,总结了竹子在植物景观中的配置手法和景观作用;分析了与竹子配置的植物种类、类型、观赏特点等;探讨了北京竹子植物景观的特点与不足。经过对北京竹子植物景观的全面梳理,有助于了解竹子的园林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水平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绿色家园”、“园林城市”认识的加强和对环境建设的重视以及园林化村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与营造愈来愈成为园林绿化的核心。园林绿化要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要使植物配置恰到好处,就要充分考虑植物的自然特性、观赏特征,了解掌握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艺术手法等,从而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园林绿化景观。园林植物的景观功能与作用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要素的重要组织部分,不仅可以改善环境,为人民提供游憩、观赏、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还能满足景观的空间构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晓园公园进行的实地调查,并从植物景观空间、植物景观群落、植物配置及植物景观的季相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长沙市公园绿地的植物景观特点以及类型,指出了其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不同城市的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些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湖南沅陵国家森林公园植物配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配置是森林公园生态建设和景观营造的重要手段,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湖南沅陵国家森林公园的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依据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手段,对公园内植物配置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森林公园的生态资源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营造优美的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结合实地考察,对重庆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所蕴含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手法进行系统性地分析,阐述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构成中的作用及其空间构成的类型,以及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将园林植物与地形、建筑、园路、水体和小品五个不同要素相结合的植物景观空间分析,指出其景观设计中存在的空间层次单调、缺乏植物色彩空间等问题,并提出增加水生植物多样性,丰富植物季相变化,加强养护管理等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米兰“垂直森林”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建筑环境、植物空间和物种多样性分析,对“垂直森林”植物景观进行探讨,分析植物种类构成特点、植物层次配置技巧、植物资源统计情况、植物与建筑的空间关系等,总结“垂直森林”建筑环境对植物的营造和种植要求,以便为今后的高层建筑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植物化感作用机理及其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园林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对于园林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和植物群落演替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影响园林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发挥。通过分析园林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阐述了植物化感作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形式,指出了园林植物配置中利用植物化感作用,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具有经济、生态等各方面的效益,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园林植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园林设计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提高我国园林植物配置水平。  相似文献   

13.
Sunshine is the key ecological factor for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all green plants. Experience-oriented methods are the main approach in the stage of plant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for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However, our survey showed that this approach is unreliable in complex built-up environmen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find a sound strategy for the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landscape plants, thereby ensuring their health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research, we adopted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s the technological platform, combined with a sunshine simulation and evaluation model, and a landscape plant database. The system can automatically retrieve and match landscape plants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solar radiation at specific geographic sites. This quantity-based assessment of the solar environment can overcome the drawbacks of the experience-oriented approaches, and can be used for landscape plant selection in the early stages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also for their conservation and replacement.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大连地区植物造景进行调查,介绍了该区栽培植物的种类、特点及植物配植应用现状,并结合科学的植物造景原则和美学原理,对盐碱地城市不同类型用地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以江西省吉安庐陵文化生态公园中水生景观植物的运用为例,在调查研究公园内水生景观植物运用现状的基础上,阐述生态公园造景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原则及运用方式,为生态公园水生景观植物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浙北41个乡村聚落,运用SBE评价法对乡村道路植物景观开展美景度评价,按照9种道路植物景观要素分析其对14个典型道路植物景观美景度的影响,构建道路植物景观美景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道路植物景观美景度的景观要素主要为观赏性和整洁度,美景度值随着观赏性和整洁度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乡村道路植物景观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郭贵香  秦华 《林业调查规划》2020,45(1):184-189,196
采用外业实地调查、内业数据分析整理及照片拍摄的方法,对贵州师范大学校园里的地被植物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园林应用配置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校园内的地被植物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多年生宿根花卉、攀援地被植物、灌木类地被植物及水生类地被植物5类;园林地被植物具有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性质与功能合理配置,植物季相景观营造,满足园林造景艺术性等4个配置特点。针对校园地被植物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实行生态配置,丰富植物的群落层次和季相变化,加强地被植物的调整和养护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潍坊市景观型城市道路"北海路"绿化的植物种类及配置模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北海路绿化植物种类约有60多种,隶属53科58属,应用形式丰富多样;景观规划遵循适用性和安全性原则,以生态廊道的形式连通城市绿地系统;植物配置为乔、灌、草结合的复合型结构,乔木比例较大,灌木和观赏花木较少。对潍坊市道路景观绿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脱贫小区特点及现状,提出脱贫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以衢州市柯城区农民下山脱贫小区(白云佳苑)为例提出传承文化、体现人性化思想、注重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等6项解决策略,为未来各地区更多的脱贫小区景观设计及节约型园林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杨光天 《绿色科技》2013,(7):121-124
以尤溪县城园林绿化植物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尤溪县城常见的园林绿化观赏植物144种,隶属56科,其中乔木58种,小乔和灌木50种,草本21种,竹类8种,藤本7种。县城的园林绿化主要存在植物种类应用较少、绿化设计形式简单、季相景观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完善方向与措施,以期为打造花园式尤溪县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