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三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对美国杏李(恐龙蛋)在驻马店地区生长及结果性状的观测表明,恐龙蛋生长良好,在引进杏李品种中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2.
油杉花粉个体发育中淀粉粒消长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油杉小孢子发生、花粉形成和花粉萌发过程中淀粉粒的消长动态作了详细观察。油杉于1月后旬形成花粉母细胞,2月上旬完成减数分裂形成小孢子,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于2月底形成5-细胞型的成熟花粉粒,3月初油杉开始传粉。油杉花粉个体发育中淀粉粒有明显的消长规律,存在2次淀粉粒积累高峰:一次是花粉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之前,另一次是小孢子进行有丝分裂之前。花粉个体发育中淀粉粒的分布也具规律性:在减Ⅰ中期淀粉粒逐渐呈赤道区聚积,在减Ⅰ后期淀粉粒均匀地移向二子核周围,最终淀粉粒平均分配在4个子细胞内;花粉成熟发育期间,淀粉粒聚集在核的周围,散粉前一天成熟花粉中的淀粉粒全部消失,初步鉴定认为,淀粉粒转变为脂肪。在花粉萌发实验中,淀粉粒重新在其花粉管中出现。初步认为,成熟花粉粒中是否积累有淀粉粒并没有系统发育意义,仅是一种传粉生物学特性之一。  相似文献   

3.
杜松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杜松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杜松的雄球花3月初开始分化.小孢子囊壁一般包括3层细胞:表皮、中层和绒毡层.造孢细胞在3月中旬形成,3月下旬形成小孢子母细胞,4月上旬开始减数分裂,4月中旬形成四分体,4月下旬小孢子从四分体释放出来.5月上旬开始散粉,成熟花粉粒为单核花粉粒.散粉后,胚珠内的花粉萌发出一短的花粉管后休眠,第2年4月份开始分裂形成管细胞、不育细胞和2个精子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发育表现出不同步现象,部分小孢子母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退化,在小孢子囊内形成空腔.小孢子囊在小孢子叶基部远轴面和叶腋处都有发生,小孢子叶球为复合小孢子叶球.  相似文献   

4.
杂交杏李的适生性、结果及病虫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1年春,南阳市林业局与中国林科院经济林中心合作,引进了国家"948"项目中的美国杂交杏李7个品种,分别是:味馨、味王、恐龙蛋、风味皇后、味厚、味帝、风味玫瑰。为了指导果农科学引种发展,笔者对杂交杏李的原引种地南阳市所推广的7个品种的适生性及结果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杂交杏李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杏李是美国经过70年研究,通过杏、李种间多次杂交培育出的新兴高档水果。2001年3月,中国林科院南阳林业高新科技示范围与中国林科院经济林中心合作,在国家“948”项目的资助下引进了味馨、味王、恐龙蛋、风味皇后、味厚、味帝、风味玫瑰7个杏李品种共计936株。观察结果表明,杏李具有果色艳丽、风味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耐贮藏及适应性、抗逆性强等优点。经过近两年对杏李生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单株第二年全部结果,且获得株产8-12公斤的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7个杏李品种花粉SFB基因的克隆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杏李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Prunus的SFB基因特异性引物,对7个杏李品种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克隆、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离鉴定了‘恐龙蛋’等7个杏李品种的花粉SFB基因。PCR结果显示,‘风味皇后’、‘味帝’、‘味王’、‘风味玫瑰’、‘味厚’、‘味馨’、‘恐龙蛋’等7个品种均扩增出一条460 bp左右的片段;对PCR产物回收克隆后测序,并通过BLAST比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风味皇后’、‘味王’、‘风味玫瑰’、‘味厚’、‘味帝’、‘恐龙蛋’等6个品种中克隆到了一个SFBh基因;‘风味皇后’、‘味王’、‘风味玫瑰’、‘味厚’、‘味馨’等5个品种中克隆到了一个SFBe基因;‘味帝’和‘恐龙蛋’中分离克隆了SFBb基因;‘味馨’中分离克隆了一个SFB2基因;故7个杏李品种的花粉SFB基因型鉴定为:‘风味皇后’、‘味王’、‘风味玫瑰’和‘味厚’等4个品种的花粉SFB基因型相同,为SFBeSFBh;‘味帝’和‘恐龙蛋’的花粉SFB基因型相同,为SFBbSFBh;味馨’的花粉SFB基因型为SFBeSFB2。  相似文献   

7.
美国杂交杏李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杂交杏李是中国林科院在国家“94 8”引进项目资助下 ,首次从国外引进的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 ,共有 7个品种 :风味玫瑰、味馨、味帝、风味皇后、恐龙蛋、味王和味厚。这些杏李杂交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强 ,结果早 ,果大、果实口感好 ,营养丰富 ,高产稳产 ,耐贮藏 ,用途广泛 ,经济价值高等优良特性。为使这一新品种尽快走向市场 ,当务之急是快速繁育优质壮苗、满足广大种植户需求 ,经过我县两年来的试验推广 ,总结出一套美国杂交杏李快繁技术 ,实现当年育种、当年嫁接、当年出圃。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 苗圃地选择应选择交通方便、排灌设施齐…  相似文献   

8.
杏李是杏和李种间杂交种。美国农业科技人员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杏和李杂交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攻关,于上世纪90年代成功培育出杏李杂交种。目前世界上杏李栽培面积较少,经对7个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认为风味玫瑰、风味皇后、恐龙蛋、红天鹅绒4个品种表现较好,具有风味香甜,果色艳丽,耐贮运,早年丰产性和抗逆性强等优点。平均每hm^2产量可达2.5万kg。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杏李优质丰产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李,是由杏、李种间杂交而获得的新品种。绩溪县于2002年引进恐龙蛋、味厚两个杏李中熟品种,4年生果树株产20~30kg,平均亩产达2000kg以上,生长良好,效益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杏李,是由杏、李种间杂交而获得的新品种。绩溪县于2002年引进恐龙蛋、味厚两个杏李中熟品种,4年生果树株产20~30kg,平均亩产达2000kg以上,生长良好,效益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一、试种区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红血李于2003年引入我国,经山东省枣庄市核果类果树研究所试种,表现出优良的性状,比美国杏杂交杏李恐龙蛋高产、抗病,比其它红肉李表现性状更为突出,很有发展前景。该品种果实美观,光滑亮丽,呈鸭蛋形。果实开始着色即可食用, 无涩不酸,成熟后果皮鲜红,果肉鲜  相似文献   

12.
在杏李品种区试基础上,总结提出了符合南疆环塔里木盆地绿洲气候、土壤条件,较为成熟的杏李苗木繁育技术,包括育苗地选择与整地,选用当地毛桃、山桃、杏等做砧木,砧木秋季播种育苗,选用味帝、恐龙蛋、味王、味厚等4个优良李杏新品种,在夏季6-7月或秋季9月"T"型芽接或带木质部芽接,参照DB65/591-2000杏苗标准确定苗木标准及等级规格,土壤解冻至萌动前出圃苗木等。  相似文献   

13.
油杉花粉个体发育与传粉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平  黄群策 《林业科学》2006,42(5):42-47,F0003
应用常规压片法和整体染色透明法对油杉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研究其传粉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油杉小孢子母细胞在1月26日-2月5日进行减数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方式多为左右对称型;小孢子经过连续4次有丝分裂后,于2月底形成5-细胞型的成熟花粉粒,成熟花粉由两个原叶细胞、一个不育细胞、一个精原细胞和一个管细胞组成,其中两个原叶细胞在花粉成熟时已退化;经TCC法检验,花粉生活力为92.6%;3月1日-8日为油杉传粉期,3日-5日为传粉高峰;在传粉期间,胚珠珠孔端无传粉滴产生,珠孔端耳状结构边缘粘附有花粉.虽然花粉母细胞发育表现出不同步现象,产生少数具3个或4个气囊的异形花粉,但从小孢子的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看,未见败育或其他异常现象,能形成大量正常的成熟花粉,因此,花粉个体发育不是影响油杉结籽率低的主要因素,而造成油杉球果结籽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其传粉过程.  相似文献   

14.
寒竹胚胎学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寒竹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1。寒竹雄蕊,小孢子及雄配子体的发育特点是,小孢子形成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字型,绒毡层腺质型,成熟花粉粒二细胞型,花粉粒具单一萌发孔,雄配子初为近园型,后略不规则形,成熟的雄配子体具二雄配子,闭花受精。雌蕊二心皮,合生,一室侧膜胎座,一胚珠,倒生,珠被二层,厚珠心;2。大孢子和雌配子体发育特征是,胚囊发育属蓼型,反足细胞多达几十个,胚乳发育核型,胚体  相似文献   

15.
美国杏李是将具有独特优良性状的李和杏进行多次复杂的种间杂交而培育出来的果树新品种 ,具有果大、色泽艳丽、含糖量高、风味独特、高产稳产、耐贮藏、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等特点 ,主要引进品种有红天鹅绒、皇家天鹅绒、红绒毛、风味玫瑰、味馨、味帝、皇后、恐龙蛋、味王和味厚。  相似文献   

16.
美国杏李的高效丰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美国杏李是杏与李多次杂交而培育的新兴高档水果。河南省西峡县依托国家“948”项目,于2000年引入味馨、味厚、味王、味帝、恐龙蛋、风味皇后、风味玫瑰7个品种,经4年的栽培试验,认为该树种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品质好,具有杏的  相似文献   

17.
云南松梢小卷蛾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当年形成的芽苞基部筑小室越冬。翌年2月底3月初,幼虫从小室中直接蛀入当年抽发的嫩梢中为害。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连续3年对辐射松种苗特性及育苗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月底3月初播种的苗木比4月底5月初播种的苗木苗高多9.1cm,平均地径大0.16cm,出苗率提高35.6%;3月底4月初播种的苗木比4月底5月初播种的苗木苗高多6.1cm,平均地径大0.10cm,出苗率提高18.7%。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杏李果实香气成分及含量特征,为杏李果实评价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辛醇为内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别对杏李品种‘风味玫瑰’、‘味帝’、‘味王’、‘恐龙蛋’、‘味厚’和‘风味皇后’的果实香气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根据香气阈值确定杏李各品种的香气值和特征香气。【结果】6个品种的果实中共检测出6大类77种化合物,包括9种醇、16种醛、29种酯,9种内酯、4种萜和10种酮。6个杏李品种均含有己醇、甲基庚烯酮、苯乙酮、己醛、辛醛、5-羟甲基糠醛、苯甲醛、γ-癸内酯和芳樟醇,香气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风味玫瑰’‘味王’‘恐龙蛋’‘味帝’‘风味皇后’‘味厚’。杏李果实香气相对含量为37.22~277.05μg·kg~(-1)FW,平均含量为114.95μg·kg~(-1)FW,香气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味王’、‘风味玫瑰’、‘味厚’、‘味帝’、‘风味皇后’、‘恐龙蛋’。6个杏李品种中,醇类和内酯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风味玫瑰’,醛类和酮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味厚’,酯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味王’,萜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味帝’。‘风味玫瑰’的特征香气成分种类最多,有己醇、癸醛、乙酸丁酯、醋酸辛酯、己酸丁酯、己酸乙酯、γ-己内酯、γ-癸内酯和芳樟醇9种;‘味帝’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醛、壬醛、辛醛、乙酸丁酯和芳樟醇;‘味王’有己醇、乙酸丁酯、乙酸己酯、己酸丁酯、己酸乙酯、γ-癸内酯和芳樟醇7种特征香气,其中乙酸丁酯的香气值达到877.72μg·kg-1FW;‘恐龙蛋’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醇、己醛和辛醛;‘味厚’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醇、己醛、辛醛和芳樟醇;‘风味皇后’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醛、辛醛、反式-2-壬醛和芳樟醇。在风味方面,‘风味玫瑰’和‘味王’果实风味以杏香味为主,并伴有少量李香味;‘味帝’以李香味为主,并伴有少量杏香味;‘恐龙蛋’、‘风味皇后’和‘味厚’具有明显的李香味特征。【结论】杏李果实香气资源丰富,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风味玫瑰’和‘味王’属于酯香型品种,‘味帝’、‘风味皇后’和‘味厚’为萜醛混合香型品种,‘恐龙蛋’为醛醇混合香型品种。本研究筛选出‘风味玫瑰’和‘味王’2个高酯型品种,1个高萜类品种‘味帝’和2个高醛类品种‘风味皇后’和‘味厚’。  相似文献   

20.
美国杏李引进是中国林科院承担的国家"948"项目。通过在生产实践中的栽培、观测和研究,实现了单株第二年全部结果。为美国杂交杏李的生产、技术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