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7,(3):31-32
<正>春繁工作做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全年收成,春季的特点是早春气温低,天气寒冷,阴雨多,气候多变,寒潮频频,给蜂群出勤、排泄带来不便。尤其是早春,外界蜜源不足,全靠人工饲喂,给春繁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创造良好小气候,促进春繁快速发展,春繁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调整蜂群蜂数确保巢温稳定,调整早春群势,重点是群势低蜂要足。蜂一进入繁殖中心,巢温要保持在34.5℃上下,蜂群数量少,巢温难以达到要求,故需要调整群势,才能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南北气温差异很大,各地春繁的时间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定,大致以外界有零星蜜源现花为准。为使春繁顺利进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春繁前,选晴天及时让蜜蜂爽飞、排泄。②强群春繁,每群蜂紧脾后至少要有4框足蜂,每张脾上附有3000只以上蜜蜂,坚决合并弱小蜂群。③为了让蜂群长期保持35℃巢温,以使卵和虫蛹得到正常发育,必须人工对蜂箱内外严密保温。箱内巢脾上覆盖棉片,空处用稻草塞满;箱底垫塑料薄膜,箱左右及后面用稻草包裹,再用塑料薄膜覆盖,晚上将箱前塑料薄膜放下(必须有透气孔),…  相似文献   

3.
塑料布在冬春季节 ,是蜂群管理的好帮手 ,用它盖住蜂箱 ,对外 ,能防雨雪 ,御风寒 ;对内 ,白天阳光普照 ,能升高巢温 ,夜晚气温下降能保住巢温 ,它是定地养蜂和转地养蜂不可缺少的必要工具。1、用于春繁春繁前期 ,气温低 ,塑料布要全天候使用。春繁中期 ,气温渐高 ,群势渐壮 ,蜂群自身应变能力加强 ,白天温度高达 2 0℃以上时 ,要将塑料布掀开放在箱后 ,傍晚气温下降 ,再盖上 ,做到用之灵活 ,适时适宜。春繁后期 ,时令进入 4月 ,日均温度稳定在2 0℃以上 ,蜂群已加上继箱 ,塑料布要停止使用 ,叠好放到阴凉处保存。2、用于冬季蜂群室外越冬 ,…  相似文献   

4.
早春保温地蜂群春繁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1996年在安徽江淮地区进行春繁,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群势的蜂群,箱内保温比不保温春繁速度快30.8%;不同群势的蜂群,(3.2框/群)箱内保温比强九(3.9框/群)箱内不保温春速度快20.2%。早春箱内棉絮保温,利用深色巢脾扩巢是加快春繁速度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适时春繁秦巴地区弱群通常在油菜花期前70天开始春繁,即小寒节前后进行保温和饲喂,在油菜开花前能够加上继箱。越冬双王群每群6框蜂,紧脾换脾后,每只蜂王各保留2~3张脾,蜂量1.5~2kg,双王群利用箱内升温,简单外保温繁殖近50天,在油菜流蜜前10天加继箱,提早产王浆。春繁紧脾是为了提高哺育蜂密度,刺激蜂王产卵,提高巢温,是保温的重要措施。弱群不仅要重视巢内保温,用细柔保温物填满空隙的一半,还要重视外保温,箱底垫上一层厚厚的稻草,箱身用草帘包裹严实,要特别注意蜂箱大盖上部的保温。  相似文献   

6.
江西的春天,油菜、红花遍及全省。但经常有冷空气侵入,气温低,雨水多,是蜂群繁殖的主要障碍。因此,早春做好蜂群的保温工作是关键。蜜蜂繁殖需要34℃的巢温。早春蜜蜂为了达到这个巢温,就要大量吃蜜,散发热量。这既消耗了饲料,也加速越冬后的蜜蜂早衰,影响繁殖和产蜜量。为了春季蜂群的迅速壮大,我省蜂群管理应着重解决低温多雨与蜂群迅速增殖的矛盾。1.双王同箱包装应在立春前10天进行。双王包装,就是将弱群包装在同一箱不同巢内,中间开巢门,箱中间用铁纱隔离板,把二群分开,工蜂可以在巢门口左右进出,蜂王不能互爬入对方群(见图)。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16,(2):20-22
蜂群春繁期间,选取群势相当蜂群在不同材质结构蜂箱里饲养繁殖,通过测量蜂群边脾外侧中心处温度,结合蜂群生物学规律,分析研究蜂群春繁期蜂箱的保温效果。试验结果:A箱(全塑进口蜂箱)蜂群和D箱(郎式木质蜂箱)蜂群春繁初期箱内温度随外界昼夜温度小幅波动,春繁寒流期比较稳定,C箱(木塑改进蜂箱)蜂群春繁前期和寒流期边脾处温度波动幅度较大;B箱(全塑改进蜂箱)蜂群整个春繁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性;春繁初期A箱和D箱蜂群的产卵圈扩展较快;蜂群春繁初期四种蜂箱内边脾处的日平均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差异性均显著,且B箱和C箱内的日平均温度与日最低温度均显著低于A箱和D箱的;蜂群春繁期的寒流使四种不同箱型蜂群内温度极显著降低(P0.01),但不同箱型内降低程度不同;寒流期B箱和C箱内边脾中心处的平均温度均显著低于A箱和D箱内边脾中心处的平均温度(P0.05)。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观察发现,春繁开始 20 天后,同等群势,两箱一组中间保温的蜂群比周围不保温的蜂群能够多培育约 3 000 只蜜蜂。1995 年以来,我一直用两箱一组中间保温的方法春繁,效果比较理想。因为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春季变化无常的气候,寒流期间和夜间气温低时,两群蜂能通过两箱间塞实的保温物互借热量以保持育儿所需的温度;天气回暖和白天气温高时,外勤蜂和其他闲蜂可转移到箱壁不保温、无巢脾的一边栖息,既能防寒又能防热。 步骤:春繁排泄时,将蜂群两箱一组摆放在用麦秸、碎草垫好的场地上;蜜蜂充分排泄后整理蜂巢时,把两群的巢脾都靠两箱相邻的…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早春,西北地区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大风降温天气,降雪对春耕生产大为有利,但对已经开繁的蜂群影响大。针对降雪低温对蜂群的影响,笔者提出了低温雨雪冷冻灾害天气发生后的应对措施和低温雨雪天气后的春繁措施,供蜂友参考。1低温雨雪天气应对未开繁的蜂群应保持安静,使蜂群结团处于越冬状态;已经开繁的蜂群,停止奖励饲喂,包括蜜和花粉。采取变温措施,促蜂排泄:从箱外观察,已经开繁的蜂群加强保温,除在繁殖期进行的保温措施外,  相似文献   

10.
春繁场地及时间蜂群的早春繁殖应放在朝南屋的前边。一则早春冷空气侵袭频繁,可利用房屋作为挡风墙,挡住偏北风直吹箱体。二则全天都可晒到太阳,有利于保持巢温,出巢的蜜蜂也不会冻僵在巢门外。故对放在屋后或  相似文献   

11.
1蜜蜂春繁"内保温"之我见 早春气温低,蜂友们为了搞好蜜蜂的春繁,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分别给春繁的蜜蜂箱外保温或箱内、外保温.我认为蜜蜂春繁期间箱外保温必不可少.至于内保温可否?现就我地情况谈点自己的体会,仅供来鄂繁蜂的蜂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春繁前期,制约繁蜂的首要因素是温度.如何改变巢内小气候,提高巢温,是春繁的老话题.而早春采取奖励饲喂是提高巢温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我业余养了几群蜜蜂,每逢冬末春初开箱检查蜂群时,总有少量蜜蜂飞出箱外被冻死。早春,蜂群开始春繁时,往往受阳光刺激或外出采水时,有不少蜜蜂冻僵在箱外,对这些冻僵的蜜蜂,  相似文献   

14.
<正>一、春繁期保温越严越好,奖饲蜜粉越勤越好早春外界变化无常,温差大,天气多变,外界无蜜粉源,人为过早奖饲蜂群会对蜂群造成误导,使有限越冬蜂过早加剧劳作,严重缩短其寿命,容易出现春衰,对春繁极为不利。应根据物候和群势适当保温,让蜂群逐渐适应外界气候,随外界气温回升,天气逐渐变暖顺其自然繁殖,保存实力。当外界有零星蜜粉出现,开始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及时排泄越冬后的蜂群,肠内积满粪便,要选择晴暖无风、气温在8℃以上的天气进行晒箱,促其出巢排泄,同时迅速检查蜂群有无失王、是否缺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蜜蜂排泄飞行后,箱内要适当保温。二、注意保温蜜蜂排泄后,蜂王开始产卵。早春蜂巢内外温差很大,为减少巢温的散失,防止冻伤子脾,必须做好保温工作。要撤出多余巢脾,使蜂脾相称,箱内空隙填满保温物。中午晴暖天气,要注意翻晒。另外,根据群势,缩小巢门,以不影响工蜂出入和工作为准。夜晩箱上和箱前加盖草帘和塑料薄膜。4月下旬,气温较稳定,蜂群满箱,应逐渐拆除内外包装,陈列蜂群。  相似文献   

16.
张振中  章定生 《中国蜂业》2009,60(11):26-27
西北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越冬后蜂群衰减严重。在春夏季蜜源大流蜜到来前,由于蜂群春繁缓慢,难以达到强群生产的目的。本文介绍了一种自创的多王微型蜂群同箱快速繁育的方法。将标准蜂群的宽度减半,底层为繁育区,继箱为生产区,中间用隔王板隔开。繁育区分隔为五个小区,内置五个微型蜂群。  相似文献   

17.
正地处长白山脉的吉林东南部地区,冬季寒冷,蜜蜂的越冬期长,春繁的时间比较短,如果利用好双王群就能在短的春繁时间里发挥它优越的性能。因为在早春的时候对单箱蜂群的繁殖和蜂王培育、新老王更替、疾病预防及蜂螨防治,无论在哪一环节出现失误,都将会导致蜂群发展缓慢,等到椴树大蜜源到来前很难组织成强群。现在许多养蜂人都将自己的部分单王蜂箱改制成巢箱双王群或者巢、继箱双王群,不但增加了蜂蜜产量,还有效提高了蜂箱的利用率,在春繁秋育中充分  相似文献   

18.
<正>至于蜂群春季管理,很多蜂友都有一套成熟的经验,但仍有个别蜂友在蜂群春季管理中存在误区,违背蜜蜂繁殖的生物学规律,致使春季繁蜂失败。我地赵蜂友在2008年春繁时给蜂群保温,箱外三面加保温物,箱内子脾外空间处也塞满保温物,越冬蜂交替时箱内只剩下刚出房的蜂。我地龙蜂友,繁蜂两个月,到5月初采洋槐时,勉强上继箱,继箱内几乎无蜂,开繁时多少蜂到采洋槐时还是那么多,究其原因是在春季繁蜂时对群内各型蜂认识不清,管理不当。  相似文献   

19.
<正>1蜂群春繁我国长江流域从事商品蜜生产的蜂群占全国蜂群总量的2/3,早春蜂群繁殖好坏直接关系油菜蜜收成。2014年冬季,由于"厄尔尼诺"影响,长江流域出现罕见的暖冬,盗蜂四起,造成越冬蜂群群势衰弱。2015年早春,蜂群春繁群势不强,再加上在3~4月,出现"倒春寒",直接影响蜂群的壮大。所以2015年春繁,蜂群普遍不壮。2蜂蜜收成2.1油菜蜜油菜蜜由于颜色较浅是我国出口蜂蜜大宗品种。  相似文献   

20.
姜云光 《中国蜂业》2005,56(9):13-14
浙西衢州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冬天蜂群不能爽飞的天气很少.秋冬季节,花开不断,晴好天气多,蜂群活动频繁,工蜂体耗大,衰老快,且昼夜温差悬殊,蜂群夜团日散,子脾面积小,质量差,群势迅速下降.据笔者多年的养蜂实践与调查了解,本市有一半以上的蜂群到春繁包装时每群不足一框蜂.不少蜂场几乎是年年买蜂补群,油菜大流蜜时正繁蜂,柑桔花开了蜂群还上不了继箱;转地蜂场只好寄希望荆条、椴树花期有好运,但有时美梦难圆.造成早春大量弱群的祸根是蜂群的秋冬衰,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