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群强蜜好     
采用多箱体养蜂,是提高蜂蜜质量的有效方法。我县瓦市区的中蜂, 用立桶饲养的比土窝饲养的发展快、产蜜量高,蜜的质量也比较好。1976年在金沙乌桕花期,共和蜂场用卧式蜂箱饲养的与继箱群进行一次取蜜比较,用卧式箱饲养的30框蜂,取蜜25.4斤,平均每框蜂  相似文献   

2.
中蜂继箱化生产是中蜂提质增产、提高蜂蜜成熟度的一项重要措施。2023年秋季盐肤木花期,组织正安本地蜂场6框同等群势的蜂群在3个放蜂点上开展了继箱、浅继箱、平箱生产对比实验,继箱群分别比平箱群增产43.9%~243.2%,比浅继箱群增产5.5%~21.9%;浅继箱群比平箱群增产36.9%~99.6%。实验表明,中蜂继箱化生产在蜂量足、蜂王新、外界蜜源条件好、持续期长的情况下,具有十分明显的增产效果,应在今后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小继框养蜂跟小继箱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小继框是在同一个箱内,上框与下框之间没有隔王栅。小继框养蜂蜂蜜产量高、质量好,长年不用饲喂,取蜜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不会失王;没有“分蜂热”,逃蜂少、省工时、易管理。1 小继框与平箱混养产蜜量高、质量好我总结:100群平箱的蜂场,取1次蜜约250 kg,而在100群蜂中养小继框70群、平箱30群,单取小继框的蜜就可超过325 kg,而30个平箱群不取蜜,为繁殖群,专为70个小继框群“服务”,取蜜比平箱群多75 kg以上,少取30个平箱既省工又省时。小继框养蜂非常适宜生产巢盒蜜,1个小框能生产1.25 kg巢盒蜜(500 g巢蜜盒2个,250 g 1个)。  相似文献   

4.
1998年春季分别在贵州南部锦屏县、北部凤岗县,按意蜂标准箱加高继箱、意蜂标准箱加浅继箱、中蜂标准箱加浅继箱、不加继箱及时分蜂等4种处理,进行控制中蜂分蜂热的比较试验。前三种处理,同时采取蜂王剪翅、扣王、及时取蜜、毁王台、割雄蜂脾等措施。两试点试验表明,当蜂群达7~8框足蜂、子脾5~6张时,及时加继箱、浅继箱,配合其它措施,可推迟分蜂期8~38天,有利于强群采蜜,提高蜂蜜品质。其中,意标箱加高继箱产量在两试点中均占首位,分别较其它处理增产62%~22%。中标箱加浅继箱的产蜜量则略优于意标箱加浅继箱。  相似文献   

5.
正在南方,冬蜜在全年蜂蜜生产中占有1/3的产量,如野桂花(柃木)蜜、枇杷蜜都是蜜中极品。由于冬季气候恶劣,冬蜜期外界气温低,白天早晚气温变化大,所以,相对于意蜂,中蜂采冬蜜有很大的优势,提高冬蜜产量是蜂农的追求之一。而GN箱饲养模式,由于巢框小,加脾抽巢对喜好结半球形、椭圆形蜂团的中蜂蜂群结构变化影响不大,所以用GN箱饲养中蜂采集冬蜜,仍然可以取得全整框封盖蜜,得到优质高浓度蜂蜜。  相似文献   

6.
活框活格养蜂法的特点是根据蜜蜂群势、蜜源季节条件而确定蜂群巢脾数量由少增多。随着蜜源季节结束、蜜蜂群势下降,所采集花蜜成熟,蜜脾被抽出生产、加工蜂蜜,蜂群巢脾数量再由多变少。始终保持蜂脾相称,为下一个蜜源或秋繁培育越冬适龄蜂创造良好条件。7月中旬,我地荆条流蜜期基本结束。笔者将蜂群继箱所有巢蜜脾提出,每群巢脾均调整为4~6张,即巢箱4张子脾,继箱2张蜜脾。2012年我地荆条流蜜特好,7月下旬荆条仍流蜜良好,供应蜜蜂当天食用有余,但花粉供应不足,于7月15日将全场蜂王全部关起来,休整治螨。进入8月份,采用活框活格养蜂法生产蜂蜜,整个荆条花期巢箱留4张供蜂王产子的脾,根据群势、蜂王年龄,部分蜂群在蜜源期间加1~2张巢脾增至5-6张子脾,继箱是巢蜜脾6-8张,整个荆条花期没有摇取一次蜜,只是在7月中旬一次性生产成熟蜂巢蜜,全场平均群产25kg。“立秋”之后,蜂群治螨放王时,蜂群群势均在4-6框蜂。采用生产成熟蜜而不取蜜的方法,蜜蜂长期处于自然积累蜂蜜的状态,群内饲料充足,幼虫成长发育良好。加之7月中旬后适时补喂花粉,其结果荆条花期结束时群势下降缓慢,仍能保持5-7框蜂。  相似文献   

7.
1.中蜂选用什么箱型的蜂箱饲养为好 ?经多次反复比较试验 ,在贵州省饲养中蜂采用意蜂标准箱、中蜂标准箱或上述2种箱型的16框卧式箱都可以。一般来说 ,我们认为采用意蜂标准箱更好一些。因为在实行高继箱饲养时 ,意标箱加高继箱更适合。2.为什么要在大流蜜期提前奖励饲喂 ?怎样奖励饲喂 ?众所周知 ,蜂群群势越强 ,采蜜量就越多。经过越冬、越夏以后的蜂群 ,群势都会下降 ,一般在4框蜂以下。为了在大流蜜期能以强大的群势采蜜 (7~8框蜂以上 ) ,夺取蜂蜜高产 ,就必须在大流蜜期到来前45~60d实行奖励饲喂 ,提前培育大量的适龄…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区域,由于高湿气候和中蜂特殊的酿蜜环境,造成中蜂蜜浓度低、易发酵、不易保存等情况。目前,中蜂高浓度成熟蜜也有人在生产,通常采用二次摇蜜、传统的桶养模式、格子箱、浅继箱[1,2]等。但实践得知,二次摇蜜,在增加蜂农劳动的同时,对子脾造成极大伤害;桶养和格子箱虽然能提高蜂蜜浓度,但是这种“杀鸡取卵”的方式造成很大浪费,不能很好地管理蜂群和规模化生产;浅继箱取蜜也存在问题,像造脾困难,造脾的同时产生大量赘脾,还有浅继箱采蜜在大流蜜期间贮蜜空间不足。  相似文献   

9.
祝匡益 《蜜蜂杂志》2020,40(3):38-40
中蜂喜分蜂,难养成大群。若饲养在郎氏10框活动巢箱中,则空间过大、利用率不高。在流蜜期,弱小中蜂群难形成无子蜜脾,取蜜只能提出子脾摇蜜,损伤蜂、削弱群势,影响后期产蜜。若用框式隔王板,中蜂又难以养成10框蜂的群势。因此,有的地方把郎氏巢箱10框改成8框,用来饲养中蜂。现在赣、浙各地的中蜂场,用8框巢箱饲养中蜂的人较多。赣、浙两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蜜源情况有差别,分布在两地的中蜂,在油菜花期繁殖到4脾蜂以上后,大都会发生自然分蜂,有的群还会有2次之多。蜂群一分再分,群势将由强变弱。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20,(1):40-42
继箱养殖是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研究结合阿坝中蜂优良生产性能开展继箱高产技术的试验,旨在探索一种阿坝中蜂高产的适宜技术且克服现阶段中蜂发展、生产等不利的制约因素。本试验将标箱改造成试验箱、浅继箱,通过饲养管理和预试验进行蜂群过箱、试验巢脾修造等;试验阶段利用大流蜜期开展标准箱、组合蜂箱生产对比试验。结果证明:阿坝中蜂维持群势大、采集力旺,能够适应浅继箱养殖生产,较传统平箱(标箱)饲养产量翻倍,且利于群势壮大,适宜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吴瑞苏 《蜜蜂杂志》2000,(10):18-20
从中蜂的结团习性认识到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群圆球体蜂巢的优越性 ,进行生物数学原理的逆向推理 ,从高温区一般强群的蜂量为基础来确定优化蜂巢结构———接近正方体 ,并遵循中蜂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坚持繁蜂与采集并举的方针 ,在5脾基础上繁蜂 ,高速度地进入无隔王板、不幽王单群继箱取蜜 ;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实现采集效益的提高 ,保持蜂群常盛不衰  相似文献   

12.
<正>我有67群蜜蜂,分组饲养,其中双王群加第二继箱的蜂群连年增收,希望蜂农也能组织双王群加第二继箱,提高蜂蜜产量。饲养双王群加第二继箱形成双王三箱体,在相同蜜源条件下,每个双王三箱体在枣花期比单王群多采蜜30~35 kg,是双王双箱体的1.5倍。饲养双王三箱体必须保持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继箱群不加隔王板,继箱在相对角应有8~10 mm通路,便于工蜂特别是雄蜂  相似文献   

13.
<正>阿坝中蜂具有个体大、群势强、采集力强的特点,但长期受传统饲养观念和落后生产技术的影响,未能发挥其生产优势,现在多采用压榨、摇脾生产分离蜜,势必对蜂群造成一定伤害,且分离蜜生产操作繁杂、耗费人力、极易受环境影响。分离蜜较巢蜜价格便宜、口感不佳、香味不纯、易结晶、易受污染。为了充分利用阿坝中蜂优良的生产性能,减少分离蜜生产中伤蜂、死蜂,获取优质纯天然、无污染蜂蜜佳品,现介绍如何利用阿坝中蜂进行巢蜜生产。通过对阿坝中蜂周年生产观察、试验和分析,对5足框蜂及以上群势的蜂群加浅继箱生产巢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笔者养蜂使用过十框、十二框、十六框蜂箱。通过实践认为郎式十框蜂箱优点较多。郎式十框蜂箱在蜜蜂繁殖发展和生产蜂蜜、王浆等蜂产品方面都优于其它蜂箱。有的蜂友认为加继箱后在蜂群管理和运输上不方便,也有的认为卧式蜂箱日进蜜可能多于继箱群,主要是巢继箱中间利用平面隔王栅的原故,但是继箱贮蜜能加速水分蒸发和蜂蜜的成熟,因此继箱群比卧式蜂箱群生产成熟蜂蜜产量高,质量好。蜂箱是养蜂生产中供蜜蜂繁殖发展和生产蜂产品的基本用具。为了使蜂箱更适合蜜蜂的繁殖发展的规律,便于蜂群管理和运输,更适合各类蜂产品的生产,克服原十框蜂箱…  相似文献   

15.
郑元明 《中国蜂业》2008,59(2):27-27,31
中蜂蜂群群势小,一般不上继箱,带子取蜜会伤及卵虫,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分区饲养管理不仅能有效地克服新法饲养管理中的诸多弊端,而且可以改变中蜂单纯取蜜的传统生产习惯,增加产品种类,  相似文献   

16.
生产稀薄蜜严重影响到我国蜂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业界人士极力呼吁生产成熟蜂蜜,提高蜂蜜质量。现阶段,我国成熟蜜生产技术远远落后于养蜂发达国家,并未形成配套的生产技术,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这里就具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加以说明,仅供参考。1采蜜期的饲养技术问题1.1蜂脾关系蜂多脾少,易产生分蜂热及造赘脾等,影响蜜蜂采集的积极性,浪费蜂力,降低采蜜量;蜂少脾多,蜂群贮蜜不集中,子脾零散,内勤蜂增加,采集蜂减少,对采蜜繁殖都不利,因此在采蜜初期应蜂脾相称。巢脾的摆放方法是:继箱放老蛹脾、小面积子脾和空脾,巢箱放卵…  相似文献   

17.
晋华贵 《蜜蜂杂志》2006,26(6):24-24
中蜂为“近祖型”和“应激易感型”蜂种,对外界干扰极为敏感,哪怕是较轻微的干扰,都会引起蜂群的不安,从而影响蜂巢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因此中蜂的饲养管理,与意蜂相比较更需要有较多的特殊性和灵活性。取蜜是饲养管理过程中,对蜂群正常生活秩序最为严重的人为干扰行为之一,引起蜂群的应激反应亦特别强烈。怎样在取蜜过程中将这种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内,是饲养中蜂过程中一个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活框平箱饲养中蜂的取蜜,我是这样做的。1中蜂取蜜忌激怒蜂群脱蜂是取蜜的首道工序。脱蜂过程中,降低蜂群应激反应的关键在于动作要轻、要稳…  相似文献   

18.
我业余定地饲养中蜂十多年,现在有中蜂20群,总感觉到生产蜂蜜和繁殖蜜蜂存在矛盾,虽然运用过继箱、主副群等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但对于业余养蜂者来说总觉得太麻烦。我由《蜜蜂杂志》文章中的经验介绍和养蜂实践,摸索出一种组合巢脾的方法,效果不错。下面把我的做法介绍于后,有兴趣的蜂友不妨 试试。每张巢脾分上下两部分:下面部分主要用作育虫,我称为子脾;上面部分用作贮蜜,我称为蜜脾。繁蜂期只使用下部子脾,生产蜂蜜时把蜜脾加在子脾上,蜜蜂就会把蜜贮存在上部蜜脾中。当贮蜜成熟时,把蜜脾取下摇取蜂蜜,摇完后再把蜜脾加于子脾…  相似文献   

19.
宁夏中蜂活框饲养技术要点王彪,雷耀鹏,户鼎荣(宁夏固原地区养蜂试验站,756000)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改土法饲养中蜂的一次性毁巢取蜜为多次取蜜,同时在取蜜不破坏蜂巢、不损伤蜂群的基础上,保留了蜂种,大幅度提高了蜂蜜的产量与质量,充分发挥了中蜂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正>几十年来,凤县农民一直有饲养中蜂的传统习惯。2006年,中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凤县农民持之以恒的饲养中蜂,并将传统的桶式饲养改进为活框饲养,大幅度提高了中蜂的采集力和繁殖率,使凤县境内的中蜂群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已发展养蜂2 150户,饲养中蜂15 000多箱,年产蜜量已达18万kg,实现利润230多万元。通过育王分蜂、越冬补喂、春季奖饲、养强群、夺高产等中蜂新法饲养技术的推广,实际生产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