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选择适合河南地区露地种植的甜瓜新品种,借助第三届国家西甜瓜之乡产业联盟大会在河南召开之际,引进20个甜瓜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甘甜2号"、"白玉"、‘H122-7’、"白雪"、‘ZW29’、‘ZW31’、‘ZW33’等品种产量表现较好;"早甜5号"、"4金F1"、"新甜瓜"、"白雪"、‘ZW29’、"众天221"等品种品质表现较优;"早甜"品种品质有酸甜味道,值得关注;‘L66’品种抗性强。从抗病、高产、优质综合性状评价结果来看,推荐"白雪"、‘ZW29’品种在该地区小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6,(2):30-33
为选择适宜北京地区种植的厚皮甜瓜品种,针对北京地区春大棚厚皮甜瓜种植现状,本试验选用‘IVF117’、‘IVF185’、‘IVF198’3个厚皮甜瓜品种,与传统优良品种‘苏甜1号’进行品种比较研究。通过试验比较不同品种的田间长势、果实品质和丰产性等重要的品种特性,从中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各个时期植株高度、茎粗度、叶面积表现为‘IVF117’、‘IVF198’长势较好,抗病性强;品质和产量的比较分析:‘IVF117’、‘IVF198’与对照品种‘苏甜1号’差异不显著,‘IVF117’中心及边缘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5.6%和9.87%;‘IVF198’的667 m~2产量最高,达到2 916 kg。经过综合比较,品种‘IVF117’品质好,在本地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IVF198’每667 m~2产量最高,以高产种植为目的的农户可尝试选择种植‘IVF198’。  相似文献   

3.
众天金帅是1个极早熟、高品质、适宜性强的甜瓜新品种.2003年笔者在湖北荆州、宜昌、枝江、潜江和沙市等地进行了春大棚、双膜、露地和反秋栽培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把该品种与湖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中甜1号甜瓜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现将其试验表现及提早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5,(1):66-67
<正>厚皮甜瓜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已成为我国众多消费者追求的高档果品,种植效益高。近几年随着我国对"三农"投入的加大,大棚等保护地设施发展迅速,厚皮甜瓜的种植面积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湖南大棚厚皮甜瓜生产,笔者对大棚厚皮甜瓜栽培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供种植者参考。1品种选择光皮甜瓜侧重选择耐低温、寡照、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如‘雪峰蜜2号’、‘雪峰蜜5号’、‘西薄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春大棚厚皮甜瓜栽培品种生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4种类型不同的厚皮甜瓜品种进行春大棚品种试验,以鉴定供试品种的特性,为农户选择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光皮厚皮甜瓜品种‘雪蜜5号’和‘特香橙蜜’生育期较短,分别为46 d和44 d,但‘雪蜜5号’在栽培过程中出现了5%左右的黄皮瓜杂株,影响了商品率。‘特香橙蜜’果肉软香味浓郁,但后期果实易裂,‘新翠’属于小型哈密瓜类型品种,果肉酥脆,糖度高,生育期为53 d,产量高,667 m2达到2 124 kg;‘洛克’属于日本网纹甜瓜类型品种,果肉稍软,糖度高,风味好,产量高,667 m2达到2 098 kg。这3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好,可进一步观察和推广。同时根据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瓜农在选择新品种时需要充分考虑品种特性,尤其要详细了解和掌握生产技术关键点,以避免损失,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6.
‘众云18’是河南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培育的绿色网纹厚皮甜瓜新品种。从栽培模式、设施要求、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及采收等主要环节对‘众云18’春大棚高品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简述,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6,(9):38-40
为了筛选出适合河南地区栽培的甜瓜品种,试验共10个品种,调查甜瓜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早熟性、丰产性、抗病性和品质等。结果表明,‘西州密25’和‘圣姑’是较适合河南地区种植的中早熟品种,中心糖含量达到17.6%和17.3%,单蔓、单瓜情况下产量分别达到4 003、3 558 kg,其他适宜在河南地区推广的品种还有‘F130’‘F137’‘新月’‘金姑娘’‘甘甜玉露’。  相似文献   

8.
曲远富 《蔬菜》2014,(12):64-66
金妃甜瓜属中早熟品种,生长势旺,抗逆性强,结瓜能力强,经济效益高,同时从品种、育苗、栽培技术、肥水、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阐述春棚‘金妃’甜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瑞月’是以‘MHW01’为母本、‘MHW02’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厚皮甜瓜新品种。早春大棚栽培全生育期102 d,果实发育期30 d,早熟性好,易坐果。果实短椭圆形,平均单瓜质量1 400 g,果皮白色,果肉白色,肉质脆,肉厚4.1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6.4%,边部含量9.6%,667 m~2产量2 245 kg,适宜江苏苏南地区早春大棚栽培。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鉴定,定名为‘瑞月’;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京地区绿皮绿肉类型薄皮甜瓜种植现状,对6个绿皮绿肉类型薄皮甜瓜品种在春大棚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绿宝’、‘佳翠’感病,其他4个品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均表现良好。‘北农翠玉’和‘京蜜10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北京地区春大棚设施类型中种植推广。其中,‘北农翠玉’属于中早熟果肉酥脆、清香脆甜类型品种,单果质量和每667 m2产量排在第2位,分别为0.37 kg和2 960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居第1位(12.5%);‘京蜜10号’属于中早熟脆、甜、清香类型品种,单果质量和每667 m2产量居第3位,分别为0.34 kg和2 720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居第2位(12.1%)。其余品种虽各具特色,但因果实生育期偏长、抗病性差、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等原因,不太适宜北京地区春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瓜菜》2017,(5):11-14
为阐明甜瓜雄花的胚胎学特征,用光学显微技术观察雄花花粉和花药壁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伴随胼胝质壁发育,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小孢子在共同的胼胝质壁中呈四面体形排列。成熟期花粉粒直径约45μm,积累大量脂滴,故属于脂质花粉。花药壁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各含1层细胞;绒毡层在原位解体,为腺质绒毡层。表皮产生单细胞表皮毛,细胞膨大、伸长,细胞质浓,不含大液泡,仅含小液泡,生存至花粉成熟时期。  相似文献   

12.
王玮  唐懋华 《长江蔬菜》2012,(24):35-36
以引进国内及台湾地区的5个厚皮甜瓜品种为材料,在南京地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一品红2号、新月和金蜜3个品种生育期短、生长势强,丰产性和抗病虫性均较好,在南京地区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甜2号’是适合我国西部露地及东部地区保护地栽培的厚皮甜瓜。果实发育期30~35 d,椭圆形果, 平均单果质量1.5~2.5 kg, 果皮金黄, 果肉浅红色,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 ~17.0% ,果肉具哈密瓜风味。  相似文献   

14.
薄皮甜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维萍  程鸿 《北方园艺》2012,(2):132-133
对"G24"和"甘甜一号"薄皮甜瓜材料5~7d苗龄的子叶、下胚轴、根尖、真叶以及不同6-BA浓度下不定芽诱导情况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并对生根以及移栽等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份薄皮甜瓜材料在不定芽的诱导方面差异不大,"G24"不定芽的发生频率达到97.2%,"甘甜一号"为91.6%;最适宜作为甜瓜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材料为子叶近胚轴端,其不定芽诱导率可达95%以上;不定芽诱导中最适6-BA浓度为1.0mg/L。  相似文献   

15.
对“G24”和“甘甜一号”薄皮甜瓜材料5~7 d苗龄的子叶、下胚轴、根尖、真叶以及不同6-BA浓度下不定芽诱导情况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并对生根以及移栽等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份薄皮甜瓜材料在不定芽的诱导方面差异不大,“G24”不定芽的发生频率达到97.2%,“甘甜一号”为91.6%;最适宜作为甜瓜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材料为子叶近胚轴端,其不定芽诱导率可达95%以上;不定芽诱导中最适6-BA浓度为1.0mg/L.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对甜瓜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以农杆菌介导的表达ACC脱氨酶基因的甜瓜遗传转化体系过程中,进行了抗生素影响甜瓜植株再生试验。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对甜瓜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及生根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5 mg/L的卡那霉素百可作为今后甜瓜遗传转化筛选转化体和非转化体的临界浓度;200~400mg/L浓度范围内的氨苄青霉素能够很好地抑制农杆菌过度生长造成的污染,但对甜瓜植株再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新疆厚皮甜瓜辐射诱变育种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厚皮甜瓜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品质优良。从1957年开始外销,历经30多年不衰,名扬中外。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各种病害传播甚快,原来品质优良的老品种难于种植,品质随之下降。但由于改革开放后,全国设施栽培甜瓜面积不断扩大,对甜瓜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要求更高,因此,抗病育种成了与时俱进的永久课题。常规育种,速度较慢。新疆哈密瓜研究中心采用了多种聚合育种手段进行育种。通过20多年的实践证明,辐射与常规育种相结合,效果显著。具体做法:()利用电磁辐射Co60γ射线育出了高品质的歪嘴含笑,风味独特的1酸甜瓜及耐贮藏的R金甜瓜品系和品种。()利用重离子辐射育出了短蔓皇后及大量雄花簇生的卡拉克赛甜瓜。2()抗病高糖的皇后97系,所配组合01-36已用于生产。3  相似文献   

18.
以甜瓜长侧枝自交系‘TopMark’和短侧枝自交系‘PI353814’为亲本,构建了F_2群体和F_(2:3)家系。利用92个F_2单株构建了一张包含12个连锁群,353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为1 565.88 cM,连锁群长度在86.98~186.68 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4.44 cM。利用该连锁图谱结合F_(2:3)家系表型鉴定数据,对甜瓜侧枝相关性状进行定位,共检测到6个QTL,分布在连锁群LGⅠ、LGⅢ和LGⅦ上,LOD值介于2.5067~12.5524之间,可解释9.9242%~48.2348%的表型变异率。其中侧枝总长主效QTLlbtl7.1和侧枝均长主效QTLlbal7.1均位于连锁群LGVⅡ的SSR标记CmSSR17145和CmSSR17293之间,贡献率分别为38.5923%和48.2348%。进一步利用186个F_(2:3)家系和新开发标记对主效QTL进行了验证,发现侧枝总长主效QTL lbtl7.1定位在SSR标记CmSSR17251和CmSSR17253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5和0.5 cM,可解释41.2742%的表型变异,侧枝均长主效QTL lbal7.1被定位在SSR标记CmSSR17238和CmSSR17251之间,距离两标记分别为1.5和0.5cM,可解释55.1739%的表型变异。  相似文献   

19.
对引进的82个甜瓜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江苏南通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下,82个品种均能正常成熟;多数瓜质量为1.0~2.0kg;平均空腔比为51.8%,多数品种的空腔比集中在45%~60%;有79%的品种果肉厚度为2.5cm;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以上的仅19个品种,占总数的23%;瓜形中圆形、椭圆形和长形瓜所占比例以及果肉脆型和面型品种比例均无显著差异。此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甜瓜品种资源在新品种选育中的进一步利用。  相似文献   

20.
从基因工程技术在甜瓜上的应用着手,主要综述了基因工程技术在保鲜耐贮藏、抗病、抗虫以及耐盐碱4个方面的应用,为利用基因工程改良甜瓜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