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般的养蜂方法(如双箱体养蜂、卧式箱养蜂等),由于蜂箱容积所限,在蜂群管理和生产方面存在着很多缺点,诸如蜂群发展易受限制,不容易养强群;在流蜜期巢内贮蜜地方有限,必须经常取蜜,不能保证蜂蜜质量;必须经常检查蜂群,较费工时,管理效率低;巢内饲料贮备往往不够蜂群消耗,易使蜂群发生饥荒等等。如果采用多箱  相似文献   

2.
蜂群壯大才能多采蜜,分群又会削弱群势,因此,有些养蜂者認为要想多采蜜,就不能分群,要是分群就要少采蜜。事实上,已由我們的实踐找到了分群并不影响采蜜,甚至多采蜜的办法。現在把我的分群和采蜜方法介紹一下。不过这个办法是根据我处的蜜源情况,搜索出來的。經1955年至57年用兩箱蜂群進行试验的过程中,得到了“既分群又能多收蜜”的成績(57年試驗群分群一箱,采蜜量較非試驗群多收38斤)。不过我認为还不够成熟,希望养蜂同志們加以研究并提出宝貴意見。  相似文献   

3.
正新分的蜂群群势弱,防御能力低,最容易起盗蜂。我的做法是:在打算分蜂的蜂群边上,紧挨着原群放新分群的蜂箱,巢门开在靠强群一侧。这样有强群在一边盗蜂不容易靠近,新分群开始和原来群一个气味,是不会到弱群去偷蜜的。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化养蜂不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使农业丰收和养蜂人受益,而且有利于实现蜜蜂、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1生态化养蜂是养蜂业科学的选择随着养蜂业的快速发展,养蜂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逐步朝着全方位生态化养蜂方向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1调减负荷,立足于养过勤干预和不断侵扰刺激蜂群,会导致蜂群巢内温湿度频繁波动,影响幼蜂的正常发育。应由养弱群勤取蜜,转变为养强群合理取蜜,并调整蜜、浆、蜂  相似文献   

5.
我的一个蜂友,是具有20多年养蜂经历的专业养蜂户,到1989年夏季,蜂群已发展到60群。他饲养的本地意蜂×黑蜂很适宜定地饲养,繁殖力强,采蜜量高,越冬性好,既省蜜又抗病。近几年来,我地出现了互相移虫育王的风气。1980  相似文献   

6.
<正>养蜂,一年养强易,年年养强却难。这是因为我们在管理蜂群时经常走入误区。经多年的实践,笔者领悟到有6个误区。1舍不得投入保持蜂群蜜粉充足是养强群的首要条件。有的蜂友认为只要饿不着蜜蜂就行,取蜜时总嫌取得少,一到饲喂就舍不得:箱内存蜜不足时,不及时补饲,粉不足时没有马上喂粉,更舍不得天天奖励饲喂。这样养蜂,群势不会强壮。我的做法是保持继箱4~5张大蜜脾,冒白蜡,且经常奖饲;缺粉马上喂粉。我们  相似文献   

7.
养蜂者根据当地蜜源流蜜状况 ,蜜蜂群势及群内贮蜜变化 ,参考近期气候条件 ,本着“只可取其盈 ,不可竭其力”的基本原则 ,调整蜂群 ,适时适量科学取蜜 ,这不仅是夺取蜂蜜高产的需要 ,还能相应地获取一定量蜂蜡 ,增加收入。因此适时适量取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适时适量取蜜能有效地调动蜂群的采集积极性 ,最大限度的挖掘蜂群的生产潜力获取高产。当蜂群内贮蜜被养蜂者摇取之后 ,蜜蜂舔食蜂脾上的余蜜有类似奖饲的作用 ,工作异常兴奋 ,加之巢内贮蜜锐减又十分恐慌这两种因素能极大地激发蜂群的采集积极性 ,从而充分利用蜜源 ,早出晚归 ,…  相似文献   

8.
从分群谈起这段时间,初学养蜂的同志常问:“一群采蜜群分作几群繁殖好呢?”大家都想分得多。因为初夏是华南的养蜂年度开始,分群繁殖是这个开始的标志。福建和广东一带的主要蜜源是荔枝和龙眼,花期各有一个月(4月和5月),流蜜期各约有20天。流蜜期前整理强盛的蜂群采蜜,经过1—2个月勤劳地采蜜后,群势是显著地消弱了,而花期过后又正是分群繁殖的时候,这时巢箱里留有质量很高的荔枝蜜和  相似文献   

9.
秋繁小经验     
《中国蜂业》2011,62(9)
每年蜂螨对蜂群和养蜂生产每年都造成不小的损失,轻者蜂群群势下降,重者颗粒无收。我养蜂几十年,以前年年从蜂群开繁就治螨,一直到越冬,忙个不停,可是年年还是不同程度地受螨害。近几年我采用三段法治蜂螨,不但省工省钱,还不耽误繁蜂和取蜜取浆。现将具体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福洲 《蜜蜂杂志》2006,26(4):11-12
4月2005年4月份是油菜花期,我场80箱蜂共取蜜11次,每群取了75.6kg油菜蜜;因人手少,每群双架10条取浆改为单架5条。一般操作是上午取蜜,下午取浆,本月生产情况如表1:4月份的油菜蜜源是汉水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养蜂的第一个主要蜜源。夺取油菜花期蜜的高产,应做好蜂群的“三防”管理,即:一防蜂群“分蜂热”,二防“软翅爬蜂病”,三防低温和大风天气损失出巢蜂。一防蜂群分蜂热蜂群弱、不好养众所周知,然而在此季节里群势强、蜂不采蜜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例如2005年4月油菜花期,有几个2004年越冬期使用了保蜂罩的蜂场,开繁时5~6框蜂,未到油菜流…  相似文献   

11.
前个把月,隔壁木工师傅对我讲,他老表去年养的三十几群中蜂飞跑光了。我听了觉得真可惜,可能是由于他不会管理而造成的。前几天,我亲眼见到木工师傅的老表,他叫陆添基,长达村人。估计他知道我养过蜂,见面就主动跟我交谈,他说去年养38群中蜂,采荔枝蜜后就飞逃36群,只剩下2群,打了一百多斤蜜,但还想继续养,就得到马山去买蜂种。在我与陆蜂友互相交谈中,我对他提出许多问题,他都老实回答。经过分析,知道他蜂群大飞逃的真正原因:1、他从来没有看过养蜂书籍,缺乏对蜂群管理的知识。2、早春蜂群繁殖时,没有给蜂群奖励喂饲,蜂群繁殖不起来,多数蜂群没有子脾。3、缺乏对蜂群病虫害防治知识,部分蜂群受巢虫危害严重。4、见蜜不要命,采取一扫光的摇蜜方法,滴蜜不留,蜂群受惊,为了生存,寻找新天地,弃巢飞逃。5、部分蜂群飞逃,使整个蜂场受到干扰和影响,纷纷加入大飞逃。使得本来就不会养蜂的人员束手无策,无可奈何。而有2群蜂为什么不飞逃呢?原来这2群是强群,巢内有蜜有子脾,增强了蜜群的恋巢性,蜜蜂有爱子如命的特性。在此,我希望陆蜂友要吸取这次失败的教训,要订阅《中国蜂业》、《蜂蜂杂志》、《养蜂科技》等,学会一些养蜂管理方法和疾病防治知识,做到理论和...  相似文献   

12.
刘成、杨钦亮二位蜂友发表于《中国养蜂》2005年第7期上“温度高会抑制卵的孵化”一文,读后深有同感。几年前,笔者曾认为出现该现象是因为湿度不够,采取增湿措施也不见效果;又认为是一种逃亡前兆,结果战战兢兢度过高温期,也末发生逃亡,所以我初步断定是温度过高造成。后来发现群强有封盖蜜,蜂群不存在卵不孵化的现象。因此,本人认为,只要坚持养强群,高密度且留足度夏蜜,就能让蜂群在夏季维持繁殖,给秋繁打下良好基础。有感于“温度高会抑制卵的孵化”$四川宣汉华景中学!636166@郑自谦  相似文献   

13.
这两群蜂为什么不采蜜?我在养蜂中,遇到过蜂群不采蜜的现象。蜂种属意蜂品系,群势呈上等,也观察不出有何病症。一群是1974年7月荆条流蜜期,其它群均能正常取蜜,可该群11框蜂放13张脾,不仅无蜜可取,整个蜜期还往该群调了三次蜜脾。后来我们有意饿着它不管...  相似文献   

14.
陶冶情操,养蜂、工作两不误──我的养蜂道路我爱蜜蜂,是因为它勤劳、勇敢、无私、无畏。1970年我读初中时,收养了一群飞到我家树上的蜜蜂,从此便深深地迷上了它。不会养就仿效着一位养蜂的木工师傅做。蜂群居然发展到了5群而且42常旺盛。蜜装满后如何取蜜?割...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养蜂多年,结合贵州省黔北地区二十四节气特性,总结出中蜂群二十四节气饲养管理要点:春季立春时节蜂开繁,雨水期间奖糖水;惊蛰注意倒春寒,春分出现雄蜂子;清明前后分蜂群,谷雨进行换新王。夏季立夏调整好蜂群,小满管好新分群;芒种养成强蜂群,夏至采收棬花蜜;小暑进入高温期,大暑蜂群放阴处。秋季立秋加强调整群,处暑采收五倍蜜;白露防治病虫害,秋分繁殖越冬群;寒露调整好群蜂,霜降退出多余脾。冬季立冬喂足蜂饲料,小雪无事少开箱;大雪垫好箱底草,冬至完成箱保温;小寒注意外观察,大寒过后强保温。  相似文献   

16.
养蜂的同志都知道,同在一个地区或者是同一个蜂种,有的采蜜多,有的采蜜就少。如在同一个蜂场的蜂群,在荞麦流蜜期(平均20框群),隔4天摇一次蜜,甲群取蜜50—60斤,乙群取蜜15—20斤。实践证明,蜂群产量的高低在于情绪的好坏,一般的蜂群采集能力大致相同,可是蜜蜂有积  相似文献   

17.
活框活格养蜂法的特点是根据蜜蜂群势、蜜源季节条件而确定蜂群巢脾数量由少增多。随着蜜源季节结束、蜜蜂群势下降,所采集花蜜成熟,蜜脾被抽出生产、加工蜂蜜,蜂群巢脾数量再由多变少。始终保持蜂脾相称,为下一个蜜源或秋繁培育越冬适龄蜂创造良好条件。7月中旬,我地荆条流蜜期基本结束。笔者将蜂群继箱所有巢蜜脾提出,每群巢脾均调整为4~6张,即巢箱4张子脾,继箱2张蜜脾。2012年我地荆条流蜜特好,7月下旬荆条仍流蜜良好,供应蜜蜂当天食用有余,但花粉供应不足,于7月15日将全场蜂王全部关起来,休整治螨。进入8月份,采用活框活格养蜂法生产蜂蜜,整个荆条花期巢箱留4张供蜂王产子的脾,根据群势、蜂王年龄,部分蜂群在蜜源期间加1~2张巢脾增至5-6张子脾,继箱是巢蜜脾6-8张,整个荆条花期没有摇取一次蜜,只是在7月中旬一次性生产成熟蜂巢蜜,全场平均群产25kg。“立秋”之后,蜂群治螨放王时,蜂群群势均在4-6框蜂。采用生产成熟蜜而不取蜜的方法,蜜蜂长期处于自然积累蜂蜜的状态,群内饲料充足,幼虫成长发育良好。加之7月中旬后适时补喂花粉,其结果荆条花期结束时群势下降缓慢,仍能保持5-7框蜂。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蜂饲养过程总会发生飞逃现象,减少蜂群飞逃是我们养蜂的目标,因此与蜂友探讨导致飞逃的几个问题:一、缺蜜引起飞逃遇低温连阴雨天气,蜜蜂饿死也不会飞逃。若缺蜜,天气晴朗,外界有蜜源,特别是弱群,就会飞逃。二、弱群易飞逃不足2框的弱群巢脾过多,蜜蜂哺育不过来,造成拖子烂子,蜂群就会选择逃离。三、新分群易飞逃2框以下的新分群,新王刚产卵也有飞逃现象。新王产卵后要在  相似文献   

19.
张功勋 《蜜蜂杂志》2006,26(5):14-14
(39)我是河南一位初学养蜂者,在报刊上看到:“数控养蜂法”的采蜜群是无虫化“,蜂群分区管理法”的采蜜群是有王又有虫。我们初学养蜂者应用哪一种方法好呢?“数控养蜂法”的采蜜群利用无虫化,我认为是针对东北椴树二年一流蜜的特点而采取的措施。在中原养蜂,不能用“拼命采蜜”的战术。不但不能用无虫化,流蜜期还不能临时扣王,因为无虫化和扣王不一定就能高产。采蜜群无虫化失去了蜂王与幼虫的内在动力,所以应保持原始状态。有王不仅不影响采蜜,还能提高蜂群的积极性;有王就有虫,幼虫是蜂群内在的动力,外界蜜源的诱惑力,激发了外勤蜂采集的…  相似文献   

20.
正蜂群越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使蜂群结团,减少蜂群空飞,延长越冬蜂寿命使蜂群安全越冬。甘孜州气候主要属青藏高原气候,特点是海拔高、气温低、冬季长、降水少、日照强。甘孜州大部分地区蜜源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蜂群越冬期在5~6个月,无越夏期。全州有64%的养蜂户仍旧使用空心树段、木桶等作为蜂箱置于崖壁或屋顶上饲养蜂群,养蜂户每年10~11月割脾取蜜后,大多数蜂群由于缺蜜和空飞造成越冬后蜂群群势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