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养王分群须注意如下几件小事,以防止失误,引发被动. (1)有时因育王群生产需要或防分蜂,需将王台已封口的育王框移入他群寄养.若寄养群蜂王年青,蜂群发展正欣欣向荣,寄养框放进后被寄养群工蜂咬破所有王台拖弃王蛹,则使分蜂处于被动.我们曾不止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因此应慎选寄养群.  相似文献   

2.
养王分群须注意如下几件小事,以防止失误,引发被动. (1)有时因育王群生产需要或防分蜂,需将王台已封口的育王框移入他群寄养.若寄养群蜂王年青,蜂群发展正欣欣向荣,寄养框放进后被寄养群工蜂咬破所有王台拖弃王蛹,则使分蜂处于被动.我们曾不止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因此应慎选寄养群.  相似文献   

3.
在组织交尾群时 ,通常是用 1框正出房的封盖子脾加 1框蜜脾 ,这样待青壮年蜂飞回原群后 ,剩下的幼蜂就可作交尾群用 ,这在有蜜源的情况下 ,处女王交尾成功率高 ;但若在蜜源缺乏时 ,这种交尾群巢门前冷冷清清 ,处女王往往交尾不成 ,即使给予奖励饲喂 ,作用也不大。若设置固定交尾群 ,在上一批蜂王交尾失败后补上 1只处女王 ,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若过了交尾期再重新补 1只 ,成功率可能也不高。但若这个交尾群蜂王育成功了 ,诱入生产群 ,原交尾群再放入成熟王台 ,处女王出房 ,情况则相反 ,成功率则会高得多。前者为何死气沉沉 ,屡屡失败 ;后者为…  相似文献   

4.
移虫育王是养蜂生产的重要环节 ,但在最近实施中发现交尾群中的工蜂不接受王台 ,(即所谓排斥反应 ) ,约占挂台数的 40 %。严重地影响养蜂者的生产计划落实 ,甚至影响到优良蜂种的繁殖和推广应用。1、排斥反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交尾群内所吊王台内的处女王尚未出来就被工蜂毁坏 ,处女王出台后工蜂对其围攻直至死亡。2、造成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通过多年观察对比试验和看阅资料表明 ,交尾群发生的排斥反应与其内部“蜂王物质”、工蜂日龄和其内部情况有关。3、减少排斥反应的主要对策3 .1交尾蜂群要断王 3 6-48小时才能挂王台。蜂王的上腭腺能分…  相似文献   

5.
一、换王:必须在7月下旬移虫育王,因为这时正是棉花的盛花期,蜜粉源充足,育王成功率高,而且培育出的新王秋季产卵力强,来年春季不易发生分蜂热。8月上旬王台成熟之前将全场的蜂王用王笼幽闭起来,把王台介入要换王的老王群,介台之前必须将箱内的自然王台检查除尽。另外再组织一些小交尾群以备老王群内的处女王交尾损失时及时补入。处女王出房后几天  相似文献   

6.
现有养蜂著作在谈到育王组织交尾群时 ,都毫无例外地采取在处女蜂王出房的前 3天组织好交尾群 ,处女蜂王出房的前 1天选择个大、端正的成熟王台介绍到交尾群内的方法。笔者认为 ,由于交尾群蜂量有限 ,特别是那些只有数百只或 10 0 0多只蜂的小核群 ,调节巢温和防盗蜂侵扰的能力都较弱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王台内蛹后期的正常发育 ,致使处女蜂王提前或推迟出房 ,因此质量可能变差 ;尤其是饲养“浆蜂”育王 ,如果仍沿用介绍成熟王台组织交尾群的方法 ,就显得很不适应大量培育优质产卵蜂王的要求 ,亟待对此进行改进以提高育出优质蜂王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地一些蜂友用处女王培育生产用蜂王,效果不错.与用王台培育蜂王相比较,用处女王培育蜂王的优点,一是劣质蜂王早被淘汰,处女王一出台,是否健壮看得一清二楚;侏儒王、残王等不健壮的,在出台之初就可以除掉,不必在交尾群的脾上查找.二是育王时间可以缩短:处女王出台后,在交尾群中需要几天的成熟期才能出巢婚飞交尾,用处女王育王可以把处女王放在育台群中呆上五六天,成熟后介入交尾群,即可婚飞交尾.  相似文献   

8.
我在多年养蜂实践中发现,工蜂产卵最多的时候,是处女王交尾失败或分蜂后的原群。依据这一特点,我每年在繁殖季节,对这类蜂群特别注意,及时检查。若发现交尾群有了急造王台,就可断定失王,这时应立即并入临近蜂群。分蜂后的原群,群势仍然很强,为了再分蜂,也会出现王台,应加以区别。确认无王后再介入产卵王,如无新王,亦可用老王暂代,以稳定工蜂情绪,俟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答     
问题解答1为什么处女王在核群交尾成功快,开产早;而在大群交尾慢且迟?答一:核群蜂少,处女王压力小,处於放松状态,工蜂饲喂蜂王积极,自然交尾成功快,开产早;而在大群蜂多群燥,群内常有自然王台,工蜂对处女王常怀有敌意,蜂王易受惊,腹部缩小,经常处於紧张...  相似文献   

10.
把成熟王台,放于蜂箱内最外一块脾上,脾上工蜂不能太多,处女王出台后,即可与老王同居。新王交尾产卵,和老王能相安无事,可一直同居到1至4个月。这个方法,既可免去另组织交尾群,又能有双王产卵,可加快繁殖。进行蜂王的人工交替,应在气温高的大流蜜期,以强群及老而残的蜂王容易成功。最好是没有分蜂热的蜂群,以免发生分蜂逃跑。王台最好是能在一天内出房,否则要用王台保护圈,或用纸条锡纸等把王台包卷,  相似文献   

11.
●秋季育王采用大群组织交尾群好去年秋天 ,因想换王 ,我采用了小群组织交尾群 ,结果处理不当造成全场起盗 ,我组织的交尾群被大群越盗越厉害 ,虽采取了紧急转场措施 ,才幸免没有导致全部失败 ,因盗蜂与中途搬运使交尾群成功少了一半。通过小群 (交尾群 )被盗的经验教训 ,我今年改用大群组织交尾群 ,不仅控制了盗蜂 ,而且蜂王质量好。我的具体做法是 :介绍王台前 2~ 3天将大群蜂王从巢箱带几框蜂提走 ,或将王提前扣在王笼里 ,放在继箱内 ,造成原群巢箱失王状态。然后介入王台即可 ,一个星期后检查新王是否产卵 ,如失王可放回老王。(王志刚 …  相似文献   

12.
交尾群连续使用是指,提走新产卵王后经过技术处理跟着诱入成熟王台或处女王继续培养新王。根据需要可多次使用甚至保留全年。交尾群连续使用好处很多:避免组织时老蜂回飞引起盗蜂,早春晚秋冻伤子脾,幼蜂乱爬造成的损失;因老交尾群具备各日龄蜂,有一定采集能力,因此新王交尾快,新王质量好;老交尾群中有一定数量老蜂,有防卫能力,缺蜜期也不易发生盗蜂事故;根据情况,可用于贮存蜂王,也可发展为生产群。  相似文献   

13.
张富学 《中国蜂业》2002,53(5):27-27
2 0 0 1年我用意蜂作母本、喀蜂作父本培育蜂王 ,全年只利用了最后一个蜜源 ,取得了满意的经济效益。1 留足喀蜂雄蜂。培育优质蜂王离不开健壮的雄蜂 ,我区 2 0 0 1年刺槐绝产 ,转地的蜂场纷纷撤离 ,蜂友临行前留下个意蜂成熟王台 ,我就利用其与我的喀雄蜂交尾。2 组织好交尾群。 5月 1 0日处女王出房 ,工蜂对刚出房的处女王有敌意 ,应用铁纱诱入器将蜂王扣在有蜜的巢脾上 ,2 4小时去掉诱入器。 7天后处女王交尾成功 ,9天后开始产卵。3 杂交蜂群的管理。调整多余巢脾 ,保持蜂脾相称 ,及时扩大卵圈。意蜂的优势是产卵积极 ,卵圈整齐 ;喀蜂…  相似文献   

14.
一、选取王台诱王法处女王一般在移虫后12天出房.出房前一天取出王台,将其举起冲阳光的方向,能看见里面蜂王在动,就证明蜂王发育正常.如果是阴雨天,将其放在耳边,能听见里面蜂王嗑台的声音.这也证明发育正常.这时就可以将选择好的王台直接放入无王交尾群的有蜂处,保证王台需要的温度,使蜂王正常出房.  相似文献   

15.
<正>早春如何促使蜂群产生分蜂热?可以从其他群抽取2~3张快要出房的子脾补入,使蜂群达到5~7框足蜂,蜂群就要发生分蜂热了。这时工蜂大量造雄蜂房,蜂王产下雄蜂卵。雄蜂房封盖后,工蜂造数个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卵,大约16天后就要分蜂。将多余的王台介绍给其他交尾群,这样蜂群的数量发展快,对扩大蜂场规模起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2,32(9):20-20
组织交尾群是养蜂育王的一项基本技能,若能做到科学地组织交尾群,安全介绍王台后,几乎没有毁台现象。若方法不当,工蜂则不接受,第二天就将王台毁了,甚至出来的处女王也会被咬死,使育王工作不能按计划进行,严重影响了蜂群的繁殖。  相似文献   

17.
根据观察,蜂群王台突然被毁,有以下几种情况:a.当蜂群内的多个王台中有1只新王出房后,她会逐脾搜索,咬毁其他王台。b.在流蜜期,当有王群大量摇蜜后,王台被工蜂毁掉;但是无王群即使摇蜜,工蜂也不毁台。c.双王群一方失王后所造的新王台在隔板不严时,另一方蜂王窜入有王台的群中咬毁王台。d.当养蜂者从大群中提出带蜂子脾补充弱群时,弱群若有王台,补入的脾上由于检查不严,不慎带有强群蜂王导致蜂王咬掉王台。e.由于气候突变,蜜源突然中止流蜜,有王群内的王台被工蜂咬毁。f.盗蜂蜂拥而来,导致被盗群王台被破坏,等等。关于蜜蜂咬毁王台现象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把计划育中蜂王的育王框放入意蜂群中正常程序培育意蜂王,2日龄时取出弃意王幼虫补入中蜂2日龄幼虫,又将中蜂王台放入意蜂群中吃意蜂王浆,让意蜂培养24小时后清除意蜂工蜂将育王框再放回中蜂群由中蜂工蜂继续哺育至封盖,然后破茧成王。  相似文献   

19.
使用固定交尾群的几点体会几年来,我们使用固定交尾群后觉得有这样几个优点:一有利于蜂场常年有备用蜂王。固定交尾群的蜂王,可随时提出诱给失王群。有了固定交尾群,可经常培育少数王台,诱入固定交尾群交尾,养王备用。若大群中偶尔发现优良自然王台,也可提放于固定...  相似文献   

20.
在养王的时候为了用较少的工蜂组成交尾群或在越冬的时候贮备蜂王以供下年提早分蜂和加速蜂群繁殖,我们用10框标准蜂箱将巢脾改制成1/3能养6—8个蜂王的多室交尾贮王箱。经过几年来的试用,效果很好,优点是:1.4 框蜂就能组成6个交尾群(或贮养6只蜂王)。比一般交尾箱少用一半的蜜蜂。2.用小巢脾2—3框组成的交尾群,比用标准箱隔成1—2框的狭长的交尾群适合蜂群生活习性,因此有利于工蜂护卫蜂王,能够维持巢内适宜的温、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