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葡萄黑痘病葡萄黑痘病,又称葡萄疮痂病、葡萄鸟眼病等,各产区均有发生,是葡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该病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幼果、叶片、叶柄、果梗、嫩梢等均可受害,萌芽至生长后期均可发生。1)果实染病。多在果实着色前绿果期感染。开始时产生深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  相似文献   

2.
闽北葡萄黑痘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南平地区农业局植保站蒋建贞黑痘病是阻碍我区葡萄发展的主要障碍,也是葡萄稳产高产的大敌,为此,近年我们对此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现小结如下:一、症状葡萄的叶片、叶柄、卷须、枝蔓以及果实果梗和穗轴等幼嫩组...  相似文献   

3.
葡萄套袋栽培经济效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兴  宋银花 《果农之友》2010,(12):45-46
<正>葡萄果实套袋是近年来葡萄栽培的一个热点,套袋可减少或避免病虫及鸟害,尤其对防治葡萄果实日灼病、黑痘病、炭疽病等有显著效果;套袋后可减少葡萄喷药次数,并且葡萄果实不直接接触农药,从而降低果实农药残留;套袋使果粉完整,果面光洁,外形美观;此外套  相似文献   

4.
南方葡萄黑痘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葡萄黑痘病防治技术李宋香(福建省龙岩农业学校364000)黑痘病是危害葡萄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尤其在高温多雨的南方地区较易流行,造成严重减产,损失达60%~80%,甚至颗粒无收。笔者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出有效防治巨峰葡萄黑痘病的一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1套袋的作用1)葡萄套袋可使果面光洁细腻、着色均匀、色泽艳丽、果粉明显,显著提高果实外观质量。2)套袋可预防和阻止多种病、虫、鸟、蜂等对果实的危害,尤其是对黑痘病、炭疽病防效显著。可有效减少用药次数,避免农药、灰尘污染果实。  相似文献   

6.
几种杀菌剂对桂北葡萄黑痘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红乳葡萄避雨栽培区和露地栽培区,以戊唑醇等6种杀菌剂为试材,以清水为对照,研究6种杀菌剂在避雨和露地栽培条件下对红乳葡萄黑痘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条件下6种杀菌剂对红乳葡萄叶片和果实的黑痘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叶片防效达90.4%以上,果实防效达97.8%以上。露地栽培条件下,6种杀菌剂之间防效差异显著,80%波尔多液、25%戊唑醇、40%氟硅唑对葡萄黑痘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40%高纯多菌灵、75%百菌清和80%代森锰锌的防效。综合病叶(果)率、病情指数及防效,波尔多液、戊唑醇、氟硅唑是控制红乳葡萄黑痘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7.
葡萄黑痘病是葡萄各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是高温多雨地区,发病更为严重。据调查,一般年份可减产16%~30%,严重发生年份减产90%以上。 1 症状 葡萄黑痘病对叶片、果实、新梢、叶柄、果梗、穗轴、卷须和花序均能侵染,尤其是幼嫩部分受害最重。发病初期,病部出现针眼大小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小斑点,周围有淡黄色的晕圈,以后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症,中央呈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褐色,形似“鸟眼”,故有鸟眼病之称。后期叶片出现穿  相似文献   

8.
黑痘病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在长江以南春夏高温高湿地区发生更加严重,如不进行系统综合防治或防治不及时就会大减产,甚至导致经营葡萄园失败。葡萄黑痘病为害果实、叶片、新梢和卷须等器官。果实受害,变小畸形、味酸质硬、裂果落果,叶片感病叶色发黄,早期落叶,新梢感病生长受阻甚至枯萎。葡萄黑痘病是真菌病害,其分生孢子主要通过风雨传播,在高温多雨时极易传播流行。我省5~6月温度22~25℃,阴雨连绵,这时,果实果柄、德轴、叶片、新梢和卷须都很幼嫩,且葡萄夏芽早熟,此时又会多次抽发幼嫩副梢,非常利干黑疽病菌传播、辗转侵…  相似文献   

9.
我省葡萄栽培面积较少,产量仅占全国0.1%。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无法解决葡萄黑痘病问题,其次是果实着色、成熟期灰霉病、炭疽病等病害,影响葡萄产量及品质,严重制约着我省葡萄的发展。笔者经过试验及调查就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有以下几点体会。1 使用简易棚膜避雨栽培在葡萄萌发前就盖好膜,我省大约于3月下旬盖膜。试验证明:棚膜葡萄黑痘病发病率大大降低,第1年降低50%以上,第2年降低75%,第3年几乎没有病斑(叶片、果面),有利叶片积累大量养分,延迟落叶。棚膜还可防果实日灼,减少污染,减少果实成熟期的灰霉病造成的损失,并减少喷药次数,节省人…  相似文献   

10.
葡萄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1.1葡萄黑痘病主要危害葡萄的叶片、果实、叶柄、果梗、穗轴、卷须和花序,尤其幼嫩部分受害最重,生长前期易受害,春夏多雨潮湿时发病重。幼叶初染病时有红褐色、黑褐色细小斑点,以后扩大成圆形病斑,边缘暗褐色,中央浅褐色或灰白色,最后干枯穿孔。幼果初染病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高温多雨天气的到来,葡萄黑痘病容易发生,若得不到及时和有效控制,危害十分严重。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俗称"鸟眼病",一般只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位,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并以叶片、叶脉、穗轴、果实危害最重。1危害症状1.1叶片危害1.1.1危害初期初期(图1)为针头大小、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小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  相似文献   

12.
藤稔葡萄以其果粒大、品质优、成熟早、效益高而深受广大果农青睐,我省各地果农纷纷引种栽培。但由于南方夏季多雨高温、高湿,病害严重,常造成低产、质劣。因此,病害防治技术成为南方藤稔葡萄生产成败的关键。笔者就近两年来对藤稔葡萄病害的防治方法的调查介绍如下:1 藤稔葡萄的主要病害藤稔葡萄在我省栽培主要病害有黑痘病、灰霉病、炭疽病、褐斑病等。11 黑痘病 亦称“鸟眼病”。是我省栽培藤稔葡萄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尤其是春夏高温多雨季节极易暴发。本病主要为害绿色部分,特别是幼嫩组织,如嫩梢、幼叶、叶柄、花(果…  相似文献   

13.
潘兴  刘崇怀 《果农之友》2001,1(5):33-33
霉能灵是日本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广谱高效新型杀菌剂,具有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被称为新型的巢醇抑制剂。葡萄黑痘病,是欧洲葡萄的一种古老病害,也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葡萄病害。该病在我国春夏雨季多雨潮湿的黄河故道地区及华北沿海等地发生严重,在江淮流域和南方各省发病也很重,它主要危害葡萄的叶片和嫩梢以及幼果,严重时枯死脱落,对葡萄的产量乃至品质造成极大影响。据我们连续两年的药效试验,霉能灵对葡萄黑痘病防治效果优于退菌特,是目前防治葡萄黑痘病的理想药剂,为了提高其对葡萄黑痘病的防治效果,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葡萄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黑痘病的防治方法答湖北省郧县读者王大礼1黑痘病春季萌芽时发病,5月中旬至6月中旬最严重。嫩梢幼叶和幼果最易染病,但果实着色后一般少染此病。防治措施:①萌芽前(芽眼膨大未展叶时)喷5°石硫合剂加200~300倍五氯酚钠,杀...  相似文献   

15.
<正>葡萄黑痘病又叫疮痂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在4月上旬,高温多湿的天气有利于葡萄黑痘病的发生。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盛期。主要危害叶片、新梢、穗轴及幼果,造成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对葡萄生产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其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清洁果园由于黑痘病的初侵染主要来自病残休上越冬的菌丝体,因此冬季修剪时,剪除病枝梢及残存的病果,彻底  相似文献   

16.
黑痘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尤其严重.此病常给葡萄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1发病症状 该病对葡萄的叶片、果实、新梢、叶柄、果梗、卷须、穗轴和花序均能侵染,尤其幼嫩部分受害最重.叶片发病初期出现针眼大小红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周围有淡黄色的晕圈,以后逐渐扩大,形成直径1~4mm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中央呈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黑褐色.  相似文献   

17.
葡萄黑痘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李华  路华 《烟台果树》2006,(3):46-46
葡萄黑痘病是葡萄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广,南、北方产区均有发生。黑痘病的发生与降雨、空气湿度及植株幼嫩情况密切相关,在多雨潮湿地区发病严重。春天雨多,发病重,并且以黑提、红提发病最严重。  相似文献   

18.
葡萄黑痘病(Sphaceloma ampelinum de Bary)是为害我市葡萄生产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幼果、叶片、叶柄、果柄、嫩梢等.葡萄黑痘病从萌芽至生长后期均可发生,其严重发生对葡萄的品质尤其是商品价值造成巨大影响.为提高我市预防和综合控制葡萄黑痘病的水平,改变常年用药面窄、用药次数太多和防治效果不理想的被动局面,筛选有效农药,我们于2003年选用使百克等几种低毒、低残留药剂,针对葡萄黑痘病进行了药剂防治及套袋试验.  相似文献   

19.
黑痘病在我国分布很广,是危害葡萄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尤其在高温高湿的南方地区较易流行,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近年来笔者在防治黑痘病方面进行了一定摸索,获较好效果,现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20.
1999年春引进美人指、红地球、圣诞玫瑰、黑大粒和瑞必尔等鲜食葡萄品种试栽,均表现早果、丰产。红地球品质极优,裂果轻,耐贮运,综合性状优良,经济价值高,可作为当地主栽品种发展;圣诞玫瑰和美人指可规模发展;黑大粒和瑞必尔易感黑痘病,果实成熟期遇雨裂果严重,不宜大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