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鉴定成绩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早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农桑12、14号经区试鉴定,hm2桑产叶量分别比对照种荷叶白增加18.73%和29.78%,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对照;万头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8.03%和6.12%。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对照。抗桑黄化型萎缩病和桑疫病强于对照。桑蓟马、红蜘蛛等为害明显轻于对照。生长势旺,发根力强,可用扦插繁殖,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
桑树新品种农桑10号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域性鉴定,育成早熟桑树新品种农桑10号。与对照荷叶白相比,全年公顷桑产叶量高17.09%,春产片叶量高23.11%,万蚕茧层量高279%,公顷桑产茧层量高2421%,百蚕良卵数相仿,抗桑黑枯型细菌病、黄化型萎缩病力强,抗旱耐瘠,生长势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3.
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 ,育成早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农桑 12号、农桑 14号。 2个新品种分别比对照种荷叶白每公顷桑叶增产 39 2 6 %和 44 0 1% ,万蚕茧层量高 12 84%和 12 70 % ,在自然种植桑园中 ,桑黄化型萎缩病、桑黑枯型细菌病、桑蓟马、红蜘蛛等的为害明显轻于对照。新品种生长势旺 ,可扦插繁殖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 ,已通过全国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农桑14号在安康地区的引繁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余 《中国蚕业》2008,29(3):34-36
通过在安康地区引进和自繁栽培农桑14号进行特征、特性及产叶量、叶质、抗病虫性等调查结果表明:在薄坡地和河滩地栽植农桑14号,每667m2桑园产叶量分别比对照荷叶白高33.95%和37.93%;万头蚕茧层量春季分别比对照高13.109%和3.543%,秋季分别比对照高12.389%和12、895%;桑园自然发病率调查农桑14号的抗桑黄化型萎缩病和抗虫性(桑蓟马、红蜘蛛、桑粉虱)等都优于对照荷叶白;为桑品种更新换代提供了科学依据,5年来,安康地区推广栽植农桑14号桑品种达15090.24hm2。  相似文献   

5.
农桑8号、农桑12号是浙江省蚕业研究所选育出来的新一代桑品种,为了探讨这两个品种在江西蚕区的适应性,我所1996年开始引进栽培,并进行了对比试验。本文从这两个桑品种在引种试验中表现出来的生物学性状,丰产性能,叶质和抗生试验等进行的调研展开论述,阐明了农桑8号、农桑12号确为两个早熟,丰产优质、抗性好、值得省内推广栽培的优良桑品种。  相似文献   

6.
中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强桑1、2号经区试鉴定,单位面积桑产叶量分别比对照种荷叶白增加37.60%和15.79%,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对照;万头蚕产茧层量强桑1号比对照低0.50%,强桑2号比对照高1.67%;强桑1号对桑黄化型萎缩病抗性高于对照,而对桑疫病的抗性低于对照,强桑2号强抗桑黄化型萎缩病和桑疫病。两个品种生长势旺,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7.
农桑8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1980年用异地人工有性杂交方法育成的桑树新品种,其母本为日本引进桑品种的一之濑,父本是广东品种伦教109号。农桑8号1985年进入省第二期桑品种区域性鉴定,同时参加该期鉴定的桑树新品种还有之江2号、之江3号、农桑9号、激桐5号和双头桑等5个品种,用荷叶白作对照种,在本省平原、丘陵、溪滩、海涂4种不同土壤类型的10个点进行特征特性、生长发育、产质量及抗病性的观察与鉴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两年对原蚕基地强桑1号、农桑14号两个桑品种饲养菁松、皓月原种对比试验表明:春蚕强桑1号饲养的菁松、皓月原种公斤茧粒数分别比农桑14号饲养的多18粒、9.5粒,良蛹率比农桑14号饲养的低1.5%、0.5%,单蛾良卵数比农桑14号饲养的少2粒、3粒;秋蚕强桑1号饲养的菁松、皓月原种公斤茧粒数比农桑14号饲养的分别少47粒、8.5粒,良蛹率比农桑14号饲养的高3%、2.5%,单蛾良卵数比农桑14号饲养的多15.5粒、9粒。  相似文献   

9.
农桑8号、农桑12号是浙江省蚕业研究所选育出来的优良桑树品种,为探讨这两个品种在修水蚕区的适应性,两年来在我县东部和西部乡镇对比试验表明,农桑两个早熟,丰产、优质、抗性好的品种,是值得我县推广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张正国  魏斌 《四川蚕业》2004,32(4):13-15,18
为了显著提高单位桑园面积的产叶量和养蚕收益 ,以优质、超高产、适应性强为引种选拔目标 ,近年来对丰田系列等多倍体桑品种的实用经济性状作了比较选拔试验。结果证实 :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 2号与对照种荷叶白比 ,每亩 (1亩≈ 6 6 7m2 ,下同 )桑园产叶量增加36 6 % ,万头蚕产茧层量提高 6 6 % ,5龄 5 0kg桑产茧量高 9 2 % ;人工四倍体桑品种丰田 5号与荷叶白比 ,每亩产叶量增加 2 7 2 % ,万头蚕产茧层量提高 3 9% ,5龄 5 0kg桑产茧量高 3 1%。且抗逆性较强 ,综合农艺性状好 ,是两个优质高产的良种。现已在生产上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1.
适于条桑收获的桑树品种是省力化养蚕的基础。利用耐剪伐性能好且具备良好条桑收获生物学性状的桑品种黑叶墨斗作母本,兼具高产、优质、高抗优良品种农桑12号为父本,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育成适于条桑收获的桑树新品种条桑1号。用传统方法收获桑叶,条桑1号产量比湖桑32号增产152%,与农桑12号相仿;用条桑方法收获桑叶,条桑1号桑叶产量比湖桑32号增产387%,比农桑12号增产391%。条桑1号条桑育养蚕万蚕产茧层量比湖桑32号增加63%,与农桑12号相仿;养蚕公斤茧用桑量比湖桑32号低70%,与农桑12号相仿。条桑1号表现出耐剪伐性能强的生理学特性,同时具有生长旺盛、发条力强、枝条细长、直立整齐、节间较密、叶片大小适中、秋叶硬化迟等农艺性状,表现出良好的条桑收获特性。条桑1号还具有较好的抗病、抗虫能力,但对桑黑枯型细菌病的抵抗力稍弱。该品种2018年获农业农村部新品种授权,适于在浙江省及其他相似生态条件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12.
桑树新品种盛东1号育成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能成桑树品种盛东1号,通过省区域性鉴定,与荷叶白对比,全年桑产叶量高14.48%,春片叶量高16.30%,万蚕茧层最低0.1%,公顷桑茧层最高11.66%,百蚕良卵数高7.5%,抗桑黑枯性细菌病、黄化型萎缩病强。本文还介绍了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3.
曹德全 《蚕桑通报》1992,23(3):60-61
农桑8号是省农科院蚕桑所新育成的早熟、丰产、优质的早生桑新品种。1991年2月通过了省级鉴定。1985年底我场参与省桑树品种第二期区域鉴定,发现该品种明显的比对照桑品种尖头荷叶白有许多优点,即发芽早、产叶量高、抗逆性强、硬化落叶迟。1988年春,我场成片种植6亩,为了加快繁殖该品种步伐,我们将该品种的强剪梢枝条,作为接  相似文献   

14.
倪建新 《江苏蚕业》2003,25(2):43-44
<正> 众所周知,养蚕过程中桑叶质量直接关系到蚕儿的生长发育,我镇近两年来加大了推广引进桑树新品种的力度,重点引进以农桑12号为主的农桑系列品种。由于该桑品种产量高,桑叶中营养价值高,抗逆抗病性好,较其它品种有巨大的优势,所以推广不久就受到了农户的欢迎。我们为此于2002年春蚕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试验,即分别用农桑12号和湖桑32号两种不同品种的桑叶饲育同一品种、批次的家蚕,并对其饲养成绩及茧丝质指标等结果进行了测试分析,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农桑系列桑品种具有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特点,在浙江蚕区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备受广大蚕农青睐。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观察其在本地的适应性须经过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2000年春期,笔者在菱湖区重兆园区对农桑12号成林桑园进行了春叶调查,与荷叶白进行了对照比较,现将调查的有关情况作一介绍。1地块选择选园区中同一农户东西走向的毗邻二地块,1996年春同期种植,地力条件一致,1999年5月底二品种均夏伐定拳,冬剪梢剪去条长1/3。亩栽桑树680株。2调查内容2000年5月26日二品种统一进行夏代,…  相似文献   

16.
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用人工有性杂交育成的桑树新品种——农桑8号,于1991年3月29日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农桑8号于1986年参加省第二期桑品种区域性鉴定,经5年区试结果表明:农桑8号具有早生早熟、发芽生长势旺、产叶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该品种叶片成熟期4月18—22日,发芽率80%以上,生长芽叶18%左右;区试全年平均亩桑产叶量达到2011.46kg,比荷叶白高16.95%,春叶产片叶量993.37kg,比荷叶白高27.15%;叶质成绩,丝茧  相似文献   

17.
赵兴良 《蚕学通讯》2000,20(2):15-16
选栽优良的桑树品种,是提高公顷桑园产叶量和蚕茧产质量的重要因素,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桑树新品种农桑12、农桑14,具有生长快、投产早、生长期长、桑叶硬化迟,抗多种桑树病害,尤其抗桑蓟马、红蜘蛛等桑树害虫,是综合性状优良的桑树新品种。为了探讨两个桑树新品种的增产能力,我场于1996年1月从省农科院引进了这两个桑树新品种,并与现今在浙江省大面积种植的桑树品种荷叶白作对比试验调查,并于1999年春、秋二季作了产叶量调查,现把试验结果报告如下。l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地点 在本场的九里桑园,属…  相似文献   

18.
<正> 为实现早中晚生桑品种搭配栽植,满足蚕不同发育时期对饲料的需求,以提高蚕桑产量和品质,1997年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引进农桑系列桑品种进行栽培养蚕试验,其中农桑8号等三个品种表现较好。现简报初步结果。 1 材料及方法 为快速获得桑品种的栽培适应性表现成绩,于1998年1月在贯山乡八村程子钰的老龄桑园(1500株/667m~2),采用锯桩芽接法嫁接农桑8号(早生)、育2号(早生)、农桑12  相似文献   

19.
肖建京  徐新权  刘明  滕淳茜 《中国蚕业》2007,28(4):53-54,58
农桑14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早生中熟桑树新品种,以其生长势旺盛、叶形大、叶肉厚、产量高、叶质优,对桑黄化型萎缩病、桑黑枯型细菌病、桑蓟马、红蜘蛛等病虫具有较强抗性,扦插成活率高等优良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1],近  相似文献   

20.
抗寒桑品种龙桑一号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新品种龙桑一号具有抗寒性强,抗桑细菌病、褐斑病能力强的特性。在黑龙江省产叶量比对照种秋雨桑高10—31%,养蚕试验中春季万蚕收茧量增10%,秋季增25%。国家品种鉴定中,单位面积产叶量、产茧量、茧层量分别高于对照种15%、30%、31%。养蚕试验成绩:万蚕茧层量、五龄100公斤桑产茧量,万蚕产丝量,五龄100公斤桑产丝量,分别增12%、13%、11%、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