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猪群高热病的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先明 《养猪》2006,(6):23-24
猪高热病主要指一些猪群在夏、秋季发生的以高热、皮肤发红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猪高热综合征,几乎都为多病原混合感染。自2001年以来,我国每年都有部分地区和猪场不同程度地受到猪高热病的危害。自2006年5月份入夏以来,东南及中南一些省份的猪场再次遭受该病的侵袭,大部分发病猪场的发病率为10%~90%,死亡率为20%~80%。现将此次高热病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1发病症状发病猪群大多出现高热(40℃~42.5℃)、皮肤发红、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等症状,死亡猪只呈明显的败血症变化。此外,在不同的猪场还伴随着不同的其它症…  相似文献   

2.
自2006年10月以来,武义县部分小型猪场发生了以高热不退、体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生猪高热病,现将简要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2006年5月底以来,南方地区许多猪场爆发了以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猪高热病,后被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该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给猪场及养猪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007年夏季,该病继续卷土重来,我国有25个省的猪场相继发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沉重的打击。造成繁殖母猪急剧减少,猪存栏量大量降低,猪价高居不下。为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养猪生产。今年夏季高热天气将至,如何针对性布置安排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自2006年5月以来,江西、湖南的部分猪场爆发—种以高热、传播迅速、呼吸道症状明显为特征的“无名高热”病,并迅速向周边扩散,且一直延续至今,不少中小型猪场因此而倒闭,引起了人们的强烈恐慌。笔者因工作关系,经常服务于各类猪场和养猪专业户,接触和治疗了很多发病猪,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和消瘦为主要特征。自1928年scilling等首次报道鼠的附红细胞体病以来,目前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在动物和人中检出了该病。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就有该病的报道。近年来我省各地均有此病发生的报道,给我省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2005年9月某猪场饲养的 456头肉猪出现高热、黄疸、皮肤潮红为主要症状的  相似文献   

6.
猪圆环病毒有2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其中PCV-1对猪无致病性,而PCV-2对猪的致病性较强。自1991年我国猪场首次报道有猪圆环病毒病(PCV-2)存在以来,该病已在全国各地猪场迅速蔓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猪场的PCV-2隐性感染率达42.9%,个别地区猪场感染率达100%,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经...  相似文献   

7.
2008年6月下旬,吉林辉南某猪场暴发一起以“高热”为特征的猪病,发病猪高烧不退,4~6d内整个猪场发病率达到80%,病死率达到50%,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弓形体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原虫性疾病,其病原体为龚地弓形体(Toxoplasmagondii)。自1908年由 Nicolle 等学者发现以来,世界各国在人和犬、猫、猪、牛、羊、鼠、野兔和鸡等畜禽中陆续发现本病。我国于1955年在福建从猫和兔体中分离到弓形体虫株。1979年10月上旬,长春地区某猪场在一实验猪群中,突然暴发一种以高热、  相似文献   

9.
70年以来,我地区有些猪曾流行“不名高热症”,一直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自77年上海、江苏等地先后报道猪弓形体病的暴发与流行后,引起我们对该病的注意,我们于79年对一些可疑为猪弓形体病的疫点作初步调查与诊断,现把情况报告如下。一、疫点调查 79年2月初开始至12月,我们先后到韶关郊区某地质队猪场,市食品厂猪场,佛岗汤塘兽医站,清远源潭公社,始兴马市兽医站,韶关地质中学猪场等六个点的可疑病猪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份以来。从我国华东、华南地区始发,现今已涉及全国25个以上省份的部分猪场爆发了一种以“三高”为特征(高发病率、持续高热、高死亡率)的猪病,危害十分严重,损失非常巨大。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5月以来,江西、湖南的部分猪场暴发一种以高热、传播迅速、呼吸道症状明显为特征的无名高热病,并迅速向周边扩散,不少中小型猪场因此而倒闭,引起了人们的  相似文献   

12.
2009年8月中旬,江苏省扬中市某猪场暴发一起以“高热”为特征的猪病,病猪高烧不退,4-5d内整个猪场发病率达到75%,病死率达到60%,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把诊断、治疗情况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南方高热病趋缓 自2006年以来,高热病的发病率在我国一直居高不下,那么今年该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如何?2008年7月2日,记者电话采访江西省南昌市不愿透露姓名的陈先生,陈先生表示当地猪病平稳,高热病的发生也已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4.
猪弓形虫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养殖业的寄生虫病,2013年绿春县某猪场饲养的牲猪相继爆发无名高热,造成了牲猪严重死亡,致使猪场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例剖解变化、血清学检验、病原学检查确认为弓形虫病。  相似文献   

15.
猪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我国曾称之为“无名高热”。该病原体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肉用动物和人类,是当今最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自1952年 Farral 等人在美国俄亥俄州首次发现猪弓形虫病以来,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本病的发生。日本学者曾用间接血凝试验(IHAT)测得东京郊县猪弓形虫病阳性率为36%,并且证实,凡血清学检查弓形虫病阳性猪,90%可以分离到弓形虫。1977年上海某猪场暴发猪弓形虫病,发病率为100%,死亡率达64%。目前,该病已在我国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16.
猪高热是以高热、皮肤发红和顽固性不食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由于该病病因复杂,控制难度大,常因误诊误治或延误治疗而造成病残猪和死亡猪增多,治疗成本增加。大部分发病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目前正是本病高发季节,在防治猪高热病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自2006年11月至今,我县部分猪场分别从玉林、容县、博白、蒙山、荔浦等地引进仔猪销售给农户饲养或自养。由于猪源带病,猪“无名高热”在我县部分乡镇发病流行。先后在长安镇、板榄镇、大将镇、雅瑶乡、大坡乡等乡镇从外购仔猪的农户爆发。不同地区发病的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均有差异,大部分猪场及散养户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达50%~80%。  相似文献   

18.
自2006年5月底开始至今.江西周边地区的许多猪场暴发了伴随高热症状的传染性猪病,并南湖南发展到湖北的部分市、县,及向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东北等地蔓延,大部分发病猪场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高达50%~90%,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多方检测结果显示,该病病原似乎由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或继发感染所致,但原发性病原仍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9.
华东某地区发生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06的5月底开始,华东某地区的许多猪场,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猪无名高热病,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而破产。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夏季以来,我国很多中小型猪场先后爆发一种以高热不退,病初全身皮肤发红,尤以腹部、双耳、四肢明显发红,后期变为紫红色,尸体剖检全身淋巴结水肿为特征的疾病,临床称之为猪高热综合征,该病对我国养猪业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了生猪产业发展和猪肉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是目前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