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复杂。西部生态屏障的存在,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定意义上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利用生态屏障、开发生态资源,充分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之处,从而适应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生态的双重目标,减少因为经济发展而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正>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很脆弱,因此在大开发中要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草原,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在退耕还林还牧时要防止水土流失。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时要走优质高产高效的道路,注重节约有限的资源,合理使  相似文献   

3.
西部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西部城市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而强有力的城市竞争力对加速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促进全国经济均衡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西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注意: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避免“唯经济发展”观念;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减轻人口对城市区域环境的压力;大力培育发展环境产业,走生态建市的道路;推行投资项目评估制度,确保西部城市投资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强生态环境监察执法力度,根除环境污染源。  相似文献   

4.
序言     
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是根治长江、黄河流域水旱灾害的治本之策.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状况,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全面展开,改善西部投资环境,再建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已成为国人的共识.   相似文献   

5.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滚滚浪潮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怎样建立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机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笔者根据自已在水保战线上工作多年的实践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论竹子生态环境效益与竹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竹子的生态和环境效益,从“以竹代木”保护森林资源、带动西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支撑“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竹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开发竹浆产业实现竹材综合利用、推进现代竹产业发展,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开发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培育和利用的良性循环,实现西部山区社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7.
大力加强国有林场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加强生态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把实现山川秀美和经济繁荣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两大战略目标.贵州要早日实现这两大目标,关键是要找到既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子,加快贵州省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林场建设,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生态与经济的结合上可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大开发是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需要:在经历了改革开放20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日渐提高,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日渐失去比较优势,东部的这些产业急需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西部大开发还是启动内需政策的需要:中央投资于西部的基础设施所带来的牵引投资效应将是巨大的;西部大开发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使西部走出“发展中的陷阱”,才能使西部的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只有进行西部大开发,才能使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软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其他行业发展的基础行业。本文从环境,经济和收入行方面分析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为什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是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保证,阻碍西部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因素,来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和全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基础性工程是生态环境建设。本文通过分析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草畜产业一体化是构建西北地区生态经济农业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西北地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十分严酷,应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保护生态,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恢复同步发展已成为西北地区当前和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面对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农业现代化要求,发展草畜产业一体化生态经济农业将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以草畜产业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农业必将成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赵国锋  肖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57-19759,19763
介绍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概况及其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状况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能否达成,而且关系到东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环境视角分析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分别是生态保护观念淡漠;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农业发展举步维艰;人居环境规划滞后。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在生态环境恢复重建视角下,指出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可供选择的路径:转变传统观念,科学合理发展;借力农技支撑,恢复生态环境;倡导生态经济,发展优势产业;注重空间规划,优化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推进,森林旅游业成为西部地区在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前提下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建设网络电视传播中心、网络景区预览中心、网络真人导游中心和定位向导服务中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森林旅游产业的重要途径.该文从功能描述和服务方式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这些中心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下降 ,水资源短缺 ,水土资源利用率低 ,沙化面积扩大、天然植被面积减少等问题 ,提出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是 :走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道路 ;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 ;开源节流 ,合理利用水资源 ;保护天然植被 ,恢复生态系统 ;加强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论生态环境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 《甘肃农业》2004,(11):72-73
生态环境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是巨大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异常脆弱 ,西部开发中加快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势在必行 ,必须采取水土保持、各种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及防污治污等多种措施促进西部的生态环境的彻底改善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具有特殊的作用。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保护森林植被、建设绿色文明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苏北地区为例,运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分析苏北地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苏北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较高,能够负荷该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在推进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的同时,应控制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保护好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西吉县退耕还林地区农村能源建设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能源建设是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退耕还林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不仅是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将农村能源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能源项目建设,大大缓解退耕还林地区能源短缺的矛盾,达到保护森林、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草建设成果。笔者对西吉县退耕还林地区农村能源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快速推进,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相对滞后。“三废”的无节制排放,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管理薄弱是小城镇建设存在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就如何解决小城镇建设环境问题,提出要坚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坚持两个可持续发展 加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面对新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不可持续性等问题,新疆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过程中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必然选择、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