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普及,更多的农户开始尝试大棚蔬菜种植。为了保证大棚蔬菜种植的可靠性,需要农户学习掌握专业的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知识,以达到预期的种植经济效益。基于此,结合大棚蔬菜无公害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发展扩大了蔬菜的种植面积,使菜农的经济收益得到了有效提高。但在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病虫害现象,造成蔬菜的大面积减产。因此,对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展开讨论,并针对大棚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新鲜蔬菜供不应求。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对解决供需矛盾,优化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从大棚蔬菜种植中常见的问题入手,探讨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相关要点,以期不断发展和完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为农户种植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棚蔬菜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营养和安全也日益重视。大棚蔬菜是我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其产量和质量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人们对蔬菜品质要求的提升,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逐渐受到青睐,研究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迫在眉睫。大棚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经常受到病虫害侵袭,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病虫害防治一直是蔬菜种植面临的难题。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研究大棚蔬菜的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但蔬菜的种植和生长受气候、季节、温度、湿度和水分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这就对蔬菜的种植和生长提出更严峻的挑战。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出现专门应对蔬菜种植的这种情况,使人们在冬天也可以吃到很新鲜的蔬菜,从而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基于此,研究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基本概况,阐述大棚蔬菜种植的技术要点和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应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方式转变对水稻土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孔樟良 《土壤通报》2016,(2):371-377
水田改为经济林、蔬菜地是我国南方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可引起土壤质量的变化。以浙江省杭州市平原地区水稻田和由水稻田改成的经济林(果树、苗木和桑树)和蔬菜地(包括露天蔬菜地和大棚蔬菜地)为对象,研究了泥质田、青紫泥田和淡涂泥田等3种平原地区分布较为广泛的代表性水稻土改旱种植经济林、露天蔬菜地和大棚蔬菜地后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田改旱种植经济林、蔬菜地后,表层(0~15 cm)土壤有机碳明显下降,亚表层(15~30 cm)土壤有机碳轻微下降,30 cm以下土壤有机碳基本不变。与长期种植水稻的水田土壤相比,大棚蔬菜地、露天蔬菜地和经济林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别下降了32.4%~35.7%、28.2%~30.4%和18.3%~24.2%。种植经济林、露天蔬菜地、大棚蔬菜地后土壤活性有机碳(包括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轻组分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比长期种植水稻的水田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和轻组分有机碳下降幅度大于有机碳总量;与长期种植水稻的水田土壤相比,经济林地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和轻组分有机碳分别下降了31.41%~37.09%和22.72%~25.70%;露天蔬菜地土壤分别下降了45.78%~52.36%和39.50%~45.25%;大棚蔬菜地分别下降了55.44%~63.59%和45.92%~55.13%。同时,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和轻组分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改旱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呈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大棚蔬菜地露天蔬菜地经济林地。分析认为,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引起有机碳矿化及有机物质输入平衡发生变化是引起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原因;水田改旱不利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提高。  相似文献   

7.
蔬菜种植有利于农民增收,是我国农业种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蔬菜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大棚蔬菜种植不受季节限制,可充分满足人们对蔬菜的需要。但受到自然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南方大棚蔬菜种植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基于此,对南方大棚蔬菜种植中需要注意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力求进一步提升蔬菜种植效益,推动我国蔬菜产业稳定、生态、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种植技术,能有效提高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的产量,满足人们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大棚蔬菜种植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关键。基于此,结合大棚蔬菜的种植现状,分析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9.
农业大棚技术在南方蔬菜种植中的改进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可耕作土地的减少、恶劣天气多发,大棚蔬菜种植成为了新型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大棚技术对蔬菜种植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前景。然而用塑料大棚栽培的投入成本高,如果因为大棚建设不当、品种选择不当、不合理的施肥技术、保温或是保湿方面做得不到位,就会造成蔬菜欠收,严重的甚至导致绝收。基于此,探讨蔬菜种植大棚建设、品种选择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大棚蔬菜种植得到了飞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蔬菜种植中化肥、农药、除草剂、催熟剂等的使用量日益增大,对生态环境及人们的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威胁,面对如此严俊的形势,国家提出了"菜篮子"工程、"化肥零增长"行动等要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确保蔬菜产品的内在质量,达到优质丰产高产的效果。基于此,对大棚有机蔬菜种植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进行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棚蔬菜种植得到快速发展,但随着种植时间的增加,在蔬菜种植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知识和种植技术,导致大棚蔬菜种植产量出现下降现象,基于此,加强对大棚蔬菜种植管理的分析,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解决对策,促进新时期大棚蔬菜种植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饮食健康,对蔬菜的需求量显著提升。为了满足农产品市场对蔬菜的需求,蔬菜种植水平也必须加以提升。温室大棚蔬菜可以为蔬菜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打破蔬菜季节种植的限制。目前,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而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滴灌带灌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蔬菜种植的生产水平。基于此,阐述了滴灌带灌溉技术的作用,介绍了温室大棚与滴灌带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了滴灌带灌溉技术在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大棚蔬菜种植属于一种重要手段,在对大棚蔬菜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对种植技术的研究,并且要采用农业手段、物理手段、生物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有效提升大棚蔬菜的种植效益。基于此,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云南省镇沅县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蔬菜种植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镇沅县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向合理化,大棚种植也得到了全面推进,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然而蔬菜种植技术相对落后所产生的影响逐渐显现,病虫带来的为害更是逐渐加重。基于此,对大棚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提高镇沅县蔬菜种植水平和病虫害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蔬菜因反季节生长、价格低廉等特点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然而在大棚蔬菜种植的过程中,仍面临着病虫害的威胁,给农作物生长造成巨大影响,因此,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实现病虫害防治,是现代农业研究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此,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简要的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饮食尤其是蔬菜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蔬菜安全状况与质量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基于此,从当前国内的大棚蔬菜种植现状出发,分析大棚蔬菜的主要种植技术,阐述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的有效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寿光率先引导了大棚蔬菜种植,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并向全国推广大棚种植技术,但对寿光式冬暖型蔬菜大棚的采光效应还缺乏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大棚的采光效应,以供技术人员参考。文中所涉及到的时间,均为真太阳时。  相似文献   

18.
大棚辣椒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于蔬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蔬菜种植方式,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蔬菜的质量,满足了人们的实际需要。但是病虫害和连作障碍严重制约了大棚辣椒的种植。基于此,分析了大棚辣椒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并探究了大棚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此促进病虫害防控效果的提升,提高辣椒种植质量。  相似文献   

19.
蔬菜种植,尤其是大棚辣椒的种植,是广大农民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然而辣椒在种植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极为严重的病害,在连续种植辣椒的地域则更为严重,这给辣椒的产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首先阐述了大棚辣椒种植过程中病害的发生特点,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需要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耕地种植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耕地种植结构的影响,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耕地种植结构的调整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2014-2015年对中国13个省1 580个农户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对影响耕地种植结构的各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模型估计,以检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耕地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被调查农户中,80.4%的农户种植了粮食作物,户均种植面积达0.84 hm2;37.2%的农户种植了至少1种经济作物,户均种植面积为0.29 hm2。经济作物占总种植面积的比例达到13.77%,在各类经济作物中,种植户数和面积最多的是蔬菜和水果。2)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了农地投资强度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耕地种植结构随着外出务工地与家庭间的距离而不同。在县内或省外务工的家庭种植经济作物的比例和户均种植面积都较小。3)农户的农业种植和投资行为同时受到土地资源因素、家庭成员特征、社会资本因素以及市场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人地矛盾突出地区的农户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村庄集中灌溉设施的建设对蔬菜种植有正向影响,而对水果种植呈负向影响,地权稳定性对农户在耕地上的地均投资和经济作物种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成员特征对农户的农业种植和投资行为影响较大;社会资本对蔬菜种植具有正向影响,而对水果种植和农地投资强度影响并不显著;由到城市/县城的距离所表征的市场因素对蔬菜和水果种植比例均呈负向影响;土地流转对蔬菜的种植有正向影响,而对水果种植有负向影响,专业合作社对水果种植呈正向影响,但对蔬菜种植影响不显著。该研究可为中国耕地种植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