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澜沧县的果树种植业发展讯速,果树的病虫害种类繁多,若放任果树病虫害发展,会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甚至导致灾害。在果树病虫害的防治中,通常会使用大量化学农药,化学农药中含有害物质较多,不但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还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在使用化学农药进行果树的病虫害防治时,由于果农对农药的滥用和不规范使用,导致农药中的化学物质对果树、土壤、空气均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应采取具体的措施,实现农药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2.
冯国民 《南方农业》2008,2(5):61-61
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棉花病虫害必须把握合适剂量,使用剂量过大,容易给棉花造成药害;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用剂量过小,达不到防治效果,还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给以后的防治带来困难,甚至无法防治.因此,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棉花(包括其它农作物)病虫害,一定要使用合适的防治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蓝莓用农药登记情况与我国对蓝莓病虫害防治的需求状况极不适应。为了提高我国蓝莓质量安全水平,本文比较了我国蓝莓用杀菌剂登记使用情况和国内外蓝莓中杀菌剂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有关防治蓝莓病害用杀菌剂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生产标准中推荐使用的杀菌剂品种,并对我国蓝莓病害防治用药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蓝莓设施有机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设施有机栽培,能提前果品上市,提高果品品质及有机质含量,有效缓控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结合生物防治及生态防治,能保证果品的安全性,具有高效、优质、安全的优势。从园址选择、建园、土肥水温度管理、整型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藏等方面阐述了蓝莓设施有机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使果农尽快掌握蓝莓生产技术,提高蓝莓产量及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柑橘是我国主要的水果产业和主要出口果品,在重庆万州区作为主要经济作物,可以作为丰富果品市场、增加农收入的有益补充,而在生产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病虫害的问题。基于此,从农业与物理防治、物理与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农药防治入手,探讨绿色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旨在结合绿色柑橘病虫害的现实情况采取科学且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以达到理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加强绿色柑橘品质控制。  相似文献   

6.
研究建立了温室南方红豆杉扦插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生态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栽培防治技术、消毒技术以及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该防治技术体系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50%以上,病虫害防治效果达95%。  相似文献   

7.
研究建立了温室南方红豆杉扦插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生态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栽培防治技术、消毒技术以及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该防治技术体系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50%以上,病虫害防治效果达95%。  相似文献   

8.
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蓝莓种植的自然条件优势,由此,总结了适宜贵州丘陵山区的蓝莓高效丰产栽培技术,包括了园地选址与规划、土壤管理、植苗方法、施肥、整形修剪及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以期为贵州山区蓝莓种植提供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农业领域各项工作的开展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农业生产及农业经济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形式的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一般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不仅不利于澜沧县建设生态型农业,还会导致澜沧县农业环境出现严重污染,影响澜沧县生态农业的未来发展。在此背景下,澜沧县应当对农业病虫害进行生物防治。简要分析生物防治的概念与优缺点,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具体的生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温室黄瓜病虫害化学防治现状及其无公害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析了温室黄瓜病虫害发生危害及化学防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黄瓜植株矿质营养水平、生态调控、黄瓜套袋、科学施用化学农药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由于大量和连续地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造成蔬菜农药残留污染严重。通过对川南地区蔬菜进行监测,比较了不同抽样地点农药残留检测情况、不同类型农药超标污染情况、不同种类蔬菜安全情况,分析了蔬菜中农药残留量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蔬菜质量安全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既威胁到了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又威胁到了粮食、蔬菜等作物的安全供应。过去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时使用了大量的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却增加了害虫、病菌的抗药性,更加剧了环境污染。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形势分析,需要进一步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以优化农业的生产模式,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希望对优化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生产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尤其是化学农药的应用已经与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效益平衡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农作物病虫害生态调控防治技术因对环境无伤害、对农作物无副作用、对人体健康无影响的优势而得到种植户的欢迎。基于此,以广西南部农作物种植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广西农作物病虫害生态调控防治的现状,指出该地区已经取得成效的防治方法,提出了进一步加快防治措施推广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双季杂交稻病虫害防治的新方法,祁东县采用稻田翻耕和深水灭蛹、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安装频振式太阳灯、生物及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等一系列绿色综合防控技术集成组装与常规化学农药防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农药用量和防治成本较低、病虫防控增效、水稻增产增收、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为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控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茶园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以茶树病虫害监测预警为基础,有机结合物理、生物、农业和化学等防治技术,有效降低茶园化学农药的施用,保证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在重庆巴南、南川、永川、秀山、江津和荣昌6个茶区进行应用,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年均减少1次,农药制剂减施量超过40.28%,产值提升超过3.15%,节本增收超过179.85元/667 m2。  相似文献   

16.
从保护粮食质量安全出发,通过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整合,包括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科学用药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全方位地提升横县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力,确保横县水稻稳产增产、稻谷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进而形成一套适于本地、具有可操作性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对其进行示范,最终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上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农产品种植中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自然生态和环境问题,急需推广无污染、无残留、对环境友好的新型生物农药。基于此,根据浙江省各县市10多年来旱稻栽培和种植过程中发现的旱稻病虫害传播现象及特点,制定了一套关于浙江省旱稻栽培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种类和生物农药的防治技术规程,包括新垦山地和熟地旱田栽培中发生的主要旱稻病虫害的种类、推荐的生物农药防治技术、农药品种选择和施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8.
简介农药使用风险和国家农业农村部近期禁限用农药名单,并从园林病虫害防治特殊性的角度,分析园林农药使用与农业上农药禁限用名单的关系。最后提出,实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时应借鉴农业上农药使用相关规范,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慎重选用化学农药,避开风险,确保园林行业科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会对其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基于此,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有机蔬菜是未使用化学农药,未进行基因技术种植的蔬菜,具有营养高、无污染等特点。从有机蔬菜的发展前景、生产种植基地要求以及主要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展开探讨,为推进和普及有机蔬菜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