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以理论教学为主,不能很好保证学生课程学习的实践性和教学效果。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桌面级3D打印机的普及。目前,已有很多高校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实际课程教学中。同时信息化教学技术在教育方面的普及,教师对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也需有相应调整和转变。本研究如何将以3D打印技术为基础,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为例,进行了基于3D打印技术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结合信息化教学应用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不仅要系统掌握该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敬业爱岗、素质高、能力强。在毕业生答辩环节,要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来设计毕业模式。以往该专业的毕业设计模式存在一些不足,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原来的毕业设计的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3D打印以其高效灵活的优势,近年在制造业领域得以快速广泛应用。相对3D打印技术,模具制造属于传统的制造技术,模具行业多年来一直被誉为"工业之母",其在工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就目前的3D打印技术发展现状而言,要将其大范围应用在模具生产和制造方面,尚需时日。传统模具制造技术存在低效率、高成本的劣势,3D打印技术存在着技术升级及人才培养的短板。本文则重调研3D打印技术在我国目前的模具行业应用的现状,并根据这些现状适当调整目前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期为模具行业培养具备相应人才及推动3D打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魏群  韩振华 《南方农机》2023,(4):182-185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学习的最后环节,机械设计类毕业设计是机械工程学科等专业毕业设计的主要选题类型,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课题组分析了毕业设计环节的相关要求,总结了机械设计工作的一般流程和该类毕业设计课题的一般要求,归纳了其所具备的创造性、综合性、复杂性、经验性等特点,讨论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实践经验、综合设计能力特点,并从学生、指导教师、其他因素等方面剖析了影响毕业设计的因素,进而从指导能力、选题、过程指导、管理等角度提出了几项针对性改进措施,为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机械设计类毕业设计质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中存在着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学生选题普遍带有盲目性等诸多问题.为此,毕业设计题目进行紧密结合专业培养方向,体现专业特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等方面改进势在必行,有助于学生适应就业的现实要求,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熊海涛 《农机化研究》2019,(10):254-258
随着科技发展对材料的不断需求,利用快速成形技术直接制造金属功能零件将会成为主要发展方向,3 D打印技术正在快速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拖拉机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过程中,部分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往往采用铸造的方式,需要结构复杂的模具。为了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将3D打印技术引入到了模具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的加工制造效率。为此,以拖拉机轴承座的设计制造为例,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建立了轴承座的三维模型,最后通过软件切片的方式生产了3D打印模具的工艺文件。通过对传统加工方法和3D打印模具制造方法进行对比发现:采用3D打印技术对拖拉机部件进行设计制造,可以有效地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设计工序,降低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工业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实践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当前机械专业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课程内容与形式改革措施。为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将模型3D绘图与加工制造引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探索理论计算、设计绘图、加工制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经实践证明,新模式下教学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8.
文章先分析3D打印技术应用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提出了设立3D打印服务平台、合理设置3D打印技术、培养学生对3D打印技术的兴趣等优化方法,从而真正帮助学生提高3D打印技术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复杂零件制造研究的最新进展,以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为研究背景,对3D打印技术在复杂零件制造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分析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航空航天领域、汽车制造领域等方面的应用案例,指出3D打印技术在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旨在为提高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3D打印技术是20世纪的末期才开始兴起的,其在内容上属于快速成型技术中的一种。随着近几年的发展,3D打印技术开始走进大众生活,并在多个不同的领域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文中首先对3D打印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其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3D打印技术又被称为增材制造,将数字模型文件作为技术基础,以逐层打印的形式对金属或者塑料等材料进行粘合,以此来完成物体构造。当前,3D打印技术在多个领域中均有所应用,给人们的生产活动带来了便利,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3D打印技术的应用效果,科研人员针对3D打印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基于此,笔者对3D打印技术原理、类型和具体的打印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国内和国外3D打印技术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3D打印技术的关键技术,以期为3D打印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科技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其中3D打印技术就凭借其不可忽视的优势成为当前重点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之一。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业机械设备的持续发展是提升农业经济的重要条件。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农机制造中,能够极大地推动农业机械设备的快速发展,推动农业经济的稳健发展。本文分析当前3D打印技术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其在未来农机制造中的发展前景,希望能够为3D打印技术在农机制造中的大范围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3D打印是一种新兴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与多个领域,它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3D打印技术正在快速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更加个性化,定制化。但是,在3D打印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能够打印出精度更高、外形更好的模型。文章总结了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张佳  于森 《河北农机》2022,(5):73-75
3D打印技术属于新兴的增材制造技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3D打印技术是一种极具重要性的技术,同时认为3D打印技术将引起新的工业革命.此文当中介绍了 3D打印技术的优点,探究了3D打印技术过程中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5.
3D打印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D打印技术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一度颠覆了传统意义打印技术的定义,并被广泛应用多个领域和行业,也由此促进了包括3D打印机生产制造、耗材研究供应、标准件生产、软件计算模拟、评价标准制定等在内的技术研发进程。文章综述了国内外3D打印技术在工程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工业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推动高校实践课程的进步。针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新的课程设计模式。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新课程设计引入3D绘图、模型加工两设计环节,探索理论计算、设计绘图、加工制造相融合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新模式下教学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在我国多个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对3D打印技术的有效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前我国在模具制造和设计中的整体效率,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素质,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针对当前模具制造领域3D打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机械制造加工工艺的合理化标准是指加工方法达到科学化、机械设计与实际工艺需求相符合、机械安装调度工作与标准要求相一致。实现合理化的重要元素是机械设计制造,只有机械设计与机械技术有效结合,才能达到合理化要求。机械设计环节要以绿色制造为设计理念,提高机械设计制造标准,以加工精度为前提,注重产品表面质量,创新技术手段,满足合理化需求,从而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其积极、主动学习,进一步掌握计算机辅助制造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专业理论,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文章在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教学中引入3D打印技术,设计增材制造教学内容,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深刻理解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原理、工艺和程序。  相似文献   

20.
3D打印技术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标志性生产工具和热门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的技术支撑,更是推动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的主抓手,有助于实现机械制造转型升级。文章阐述了3D打印技术原理,分析其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创新应用及应用优势,以期促进3D打印技术与机械制造深度融合和发展,提升机械制造行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