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旅游业靠两源(资源、客源)、两划(策划、规划,先策划后然后开发);旅游形象是联系资源与客源的媒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竞争是比价格、比服务、比文化,文化内涵是旅游竞争力的核心,形象是旅游区的生命。文章探讨了旅游地“文脉”、旅游吸引物升华态与旅游形象策划的有机结合,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以提高旅游地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休闲旅游业的形象产业属性与价值,探讨了长白山科学文化资源与旅游形象定位,对长白山休闲旅游地旅游形象的传播进行了研究,指出了长白山休闲旅游景区的导游产品及导游服务要成为长白山旅游形象的传播者,以此树立长白山国际休闲旅游名山的科学形象、文化形象、诚信友善的形象,获得满意体验的旅游者是旅游景区形象的最忠实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休闲旅游业的形象产业属性与价值,探讨了长白山科学文化资源与旅游形象定位,对长白山休闲旅游地旅游形象的传播进行了研究,指出了长白山休闲旅游景区的导游产品及导游服务要成为长白山旅游形象的传播者,以此树立长白山国际休闲旅游名山的科学形象、文化形象、诚信友善的形象,获得满意体验的旅游者是旅游景区形象的最忠实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4.
国家水利风景区是宣传水利文明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了解旅游者对自然河湖型国家水利风景区的感知及偏好,有助于增强风景区的吸引力和旅游发展方向。本文以国内三大在线旅游运营平台的莆田九鲤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的评论及点评量为数据样本,选取评论信息的时间跨度为2018-2022年,从词频、感知特征、情感方面,揭示了国内游客对国家水利风景区旅游形象的感知内容和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1)旅游者对九鲤湖风景区的总体形象感知较好,“不错”“瀑布”等为其核心词语;2)游客的感知形象集中在景观资源及旅游收获方面,在设施与服务评价中的感知内容呈极化;3)游客的满意度呈现较高的水平。探究莆田九鲤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形象感知内容,既可为九鲤湖景区增强吸引力提供理论依据,也对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基本情况的介绍,论述了旅游形象定位对于该森林公园的重要意义:从该森林公园的旅游形象基础、旅游环境、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市场感应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综合.提出了合理的旅游形象定位和形象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6.
旅游地“形象遮蔽”和“形象叠加”理论是分析两个或多个旅游地之问关系的钥匙,通过介绍旅游地“形象遮蔽”和“形象叠加”理论,在分析黑竹沟旅游地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旅游地“形象遮蔽”和“形象叠加”理论,给黑竹沟旅游开发提出建设性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旅游地的地方性体现旅游目的地自身地域的独特性,它在旅游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旅游地具备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吸引力。该文阐述了地方性的定义及构成要素,以及在旅游规划中如何挖掘地方性的步骤,最后探讨了地方性在旅游规划中的形象设计与塑造、景观设计、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市场营销与宣传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阐述了旅游形象的意义、作用和核心问题,然后根据内蒙古喇嘛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特征,提出其旅游形象定位以及旅游形象系统。  相似文献   

9.
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定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实例,从系统构建森林公园旅游形象定位模式的角度出发,根据地理文脉、受众调查和竞争替代性分析等旅游形象定位的基础性研究,设计出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形象:"大别山红色革命老区新兴的绿色休闲度假胜地"。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主题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快速占领旅游市场的关键所在,是旅游规划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目的地旅游规划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四川省射洪县为例,探讨了旅游规划中主题形象定位的问题。首先分析射洪县的资源赋存,然后通过与周边其他地区旅游资源的对比提炼出射洪县独具优势的旅游主题形象。  相似文献   

11.
旅游凝视现已成为中西方学者研究旅游现象的理论基础,根据Urry的观点,摄影是旅游者凝视的具体化和有形化,因此,旅游者拍摄的图片就可以作为探究游客凝视的重要文本。本文以旅游凝视为基础,通过网络搜集南京乡村游客摄影照片,采用图片内容分析法对图片进行分析,结合Hunter和Stepchenkova的图片分类方法将照片分为自然风光、游客与景、景观建筑等14类,并通过绘制南京乡村聚合形象地图进一步分析了各类照片之间存在的关系,最后为乡村旅游形象建设提出了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2.
螺髻山旅游地形象定位及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凉山州螺髻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可塑性强、开发潜力巨大,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鲜明的旅游地形象.将螺髻山旅游地定位为"峨眉姊妹,彝都仙境",在此基础上采取完善景区规划与管理,大力宣传螺髻山旅游地形象,完善旅游产业链等旅游开发策略,推进螺髻山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3.
对旅游形象的概念、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时空变化规律、设计单元、设计模式、设计内容与方法、传播策划等问题进行了概述,以期为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际运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选取旅游景点容量标志性指标、旅游资源禀赋标志性指标、旅游交通条件标志性指标构建旅游景点质量评估体系。在对安康市旅游收入进行相关性与线性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安康市旅游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提出安康市旅游效益提升策略:以创建5A旅游景区提升旅游竞争力;以全力推动高铁建设构建旅游交通网;以凝练安康旅游形象标识语扩大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野营地在不断发展壮大,但野营地开发与规划的理论研究及基础性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实际中缺乏理论指导,导致野营地规划中存在着盲目建设、缺乏创新、选址模糊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建立分级制度、引入“反规划”理论等意见。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我国旅游规划发展30多年来指导旅游规划的主要理念,对我国旅游规划理念从资源主导理念到市场导向理念转变,再到以人为本理念,反规划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转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我国旅游规划理念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作了浅显概括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浅议我国绿色旅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探讨了我国绿色旅游的兴起、内涵、特点和功能等,讨论了绿色旅游、生态旅游、自然旅游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我国绿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森林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当前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植物园是森林旅游业的主要载体。20多年来,森林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结了当前在森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多头多级管理、超载开发、利益分配失衡、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分析了今后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