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晋南夏大豆豆秆黑潜蝇防治技术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秆黑潜蝇是双翅目潜蝇科害虫,主要危害豆科作物茎秆。文中就山西南部危害复播夏大豆的豆秆黑潜蝇的防治时间和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治豆秆黑潜蝇的喷药时间为7月10日开始,喷药次数为每隔10 d喷1次,连续喷4次,防治效果比较好;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豆秆黑潜蝇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大豆豆秆黑潜绳研究进展苗保河(山东省菏泽地区农科所)赵经荣(山东省农科院)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asojaezehntner)属双翅目,潜蝇科,又名豆秆蝇、豆秆穿心虫、豆杆蛇潜蝇。它以幼虫钻蛀茎秆、分枝和叶柄,对大豆危害极大。近年来,已对...  相似文献   

3.
综述豆秆黑潜蝇危害生物学、大豆对豆秆黑潜蝇抗性的鉴定、抗源筛选、抗性机制、抗性遗传和抗性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调查不同生态类型大豆田的豆秆黑潜蝇,饲育出8种寄生蜂,其中豆秆蝇瘿蜂等6种为主要种群。测定了这6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其中豆秆蝇瘿蜂生态位宽度指数最高(0.7695),豆秆蝇瘿蜂对黑绿金小蜂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0.0507),黑绿金小蜂对长腹金小蜂相似性比例指数最高(0.8793)。按生态位概念进行全面分析,豆秆蝇瘿蜂为控制豆秆黑潜蝇效能最高的种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近年来菜用大豆上豆秆黑潜蝇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的调查研究,阐述了豆秆黑潜蝇在浙江省杭州市的发生规律、不同为害程度和为害时期与产量损失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1993~1995年对黄淮365份大豆品种进行了抗豆秆黑潜蝇特性鉴定,试验结果为,高抗品种4个,中抗品种12个,低抗品种19个,低感品种26个,中感品种39个,高感品种265个。并且对豆秆黑潜蝇对大豆不同品种的选择性、抗生性和耐寒性等抗性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着卵量差异显著的4个大豆品种采用人工接虫方法,研究其在不同播斯条件下对豆秆黑潜蝇产卵抗选性的表现。结果表明:大豆品种对豆秆黑潜蝇产卵抗选性强弱次序,不因播种时期的不同而异,是品种的种质特性之一。  相似文献   

8.
大豆豆秆黑潜蝇(Melanag romyza sojae Zeh)属双翅目,潜蝇科,是大豆重要害虫之一,该蝇在本地区范围发生普遍而严重。豆秆黑潜蝇生活习性隐蔽,卵、幼虫、蛹都在植株组织内生活。一年可发生四代,世代交叉重叠,常难于截然划分。大豆品种、生育期不同,直接影响成虫产卵选择性和幼虫发育,以蛹在豆秆内越冬,翌年6月上旬陆续羽化,卵多产于叶片反面近基部主脉两侧叶组织内。幼虫孵化后从叶组织向支脉潜行,然后蛀入主秆  相似文献   

9.
在对豆秆黑潜蝇发生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组防治试验,从这组试验结果不仅看出不同药剂不同防治方法和时间对大豆的增产作用,而且能通过不同抑制效果,看出大豆茎秆中的虫量与增产率的相关关系,并可求出茎秆中的虫量与大豆增产率的相关回归方程,来分析豆秆黑潜蝇不同发生程度下的损失率。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 Sojae(zehntner)为双翅目潜蝇科的一种小型蝇,是我国黄淮流域大豆产区主要害虫之一。据我省多年调查:夏大豆被害株率高达100%,单株有虫3—5头,多者达10余头,一般减产两成左右,严重的减产4—5成。1980—1982年针对该虫在我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表现进行了观察研究,现整理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成都平原区稻茬田油菜直播密度3.0×10^5株/hm^2条件下,选用川农油3号品种,开展了烯效唑浸种、拌种和叶面喷施的大田试验,探讨烯效唑施用方式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种子对烯效唑较为敏感,烯效唑浸种、拌种处理,均明显降低直播油菜的出苗率和有效密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对油菜成熟期农艺性状影响不大;烯效唑拌种和叶面喷施处理,均可明显降低株高与分枝部位高度,分枝部位茎粗有所增加;推迟喷施时间或增加喷施次数有利于降低株高与分枝部位高度,维持较高籽粒产量。综合比较认为,对于直播油菜,采用叶面喷施烯效唑较好,喷施质量浓度以100 mg/L为宜,喷施时期宜在蕾薹初期或苗期与蕾薹初期进行两次。  相似文献   

12.
茶园农药优化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滴直径、密度和沉积率直接影响着农药在茶园空间的分布。采用机动弥雾、手动吹雾和小喷孔片等低容量喷雾与常规喷雾(常量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前者对分布在茶树冠面0—10cm的芽叶害虫的农药中靶率高达60%—79%,较后者高10%—17%,但在茶树中下部的农药沉积率则反之(小喷孔片除外),农药在土壤中的流失量,常量法明显高于低容量喷雾。不同喷雾技术农药在茶树上的化学降解速率和半衰期相近,主要差异在于原始附着量的高低,其高低次序为机动弥雾>手动吹雾>小喷孔片>常量喷雾。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和对芽叶害虫的防治效果,低容量喷雾的半剂量处理与常量喷雾的全剂量处理相近。单位面积的农药沉积量及雾滴数与害虫的死亡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各种喷雾技术在树冠面的农药沉积量均已超过害虫的致死量,故在芽叶害虫的防效上无明显差异。重点在于通过改进喷雾技术,以提高低容量喷雾对丛内病虫的防效。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类型、地形、集约化程度及不同分布部位病虫的茶园农药优化使用技术方案,按此方案喷药,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喷施玉黄金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在山东禹城大田条件下,以郑单958和中单80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8展叶期喷施不同浓度玉黄金对与抗倒伏有关的若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玉黄金具有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以及增加茎粗、减小叶面积的显著效应,对玉米产量具有明显的影响,喷施浓度适宜能达到增产效果。两个供试品种喷施玉黄金的适宜浓度不同,但均是通过增加穗粒数来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14.
李明  刘仲华 《茶叶科学》2012,32(6):552-558
为有效减少农村劳动力不足对茶产业发展造成的较大影响,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率来减少环境污染,设计了一种茶园遥控式静电喷药施肥机。主要由机架、动力、喷药系统、施肥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可手动式和无线遥控行走。48V直流无刷电机实施行走和施肥及12V直流叶片泵实施喷药;采用容量式调节施肥量,并完成浅施肥和覆土;采用茶树冠仿形喷杆和高压静电实施喷雾。试验结果得出该机能较好地完成施肥施药,明显提高农药叶面雾滴沉积量,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机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九二〇"和插植本数对广抗13A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穗总粒数、产量在不同插植本数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喷施"九二〇"剂量及时期对包颈度、包颈粒数、包颈粒率、每穗总粒数、穴有效穗、产量等特性均产生显著影响;插植本数与喷施"九二〇"剂量及时期共同影响广抗13A抽穗集中程度;广抗13A的繁种产量与穴有效穗、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包颈度、包颈粒数、包颈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双本配以始穗期1 d喷施"九二〇"180 g/hm2、始穗期3 d喷施"九二〇"180 g/hm2、始穗期5 d喷施"九二〇"120 g/hm2和三本配以始穗期1 d喷施"九二〇"60 g/hm2、始穗期3 d喷施"九二〇"60 g/hm2、始穗期5 d喷施"九二〇"120 g/hm2处理的产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化控剂对辽单145光合、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以稀植大穗型品种辽单145为材料,研究不同化控剂种类和喷施时期对辽单145光合特性、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化控剂提高了辽单145灌浆期穗位叶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6展叶期和9展叶期,康丰利化控剂处理下辽单145叶面积指数和穗位叶光合速率分别达到最高值。与对照相比,喷施化控剂降低了辽单145株高和穗位高。喷施金得乐化控剂增加了辽单145茎粗,缩短其茎基部节间长度。测产结果表明,在6展叶期喷施康美化控剂可以显著提高辽单145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对大豆农艺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吉育88为材料,研究了在V4、V7、V10、V13时期喷施多效唑对大豆农艺性状及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能增加大豆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减小三出复叶的叶面积;通过对节间的控制,降低了植株高度;且显著影响产量,4个喷施时期中,在V10期喷施多效唑显著增产9.9%,V4、V7时期喷施与对照产量差异不显著,V1...  相似文献   

18.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spraying of pesticides on the content of minerals in cabbage harvested at varying waiting periods (0, 7, 14 and 21 days) after spraying. The amounts of phosphorus and zinc in cabbage were significantly (p < 0.05) decreased while those of iron, calcium and potassium were significantly (p < 0.05) increased by the sprayings of pesticides. At varying waiting periods after the spraying of pesticides calcium, phosphorus, zinc and potassium contents of cabbage were found to be decreased remarkably (p < 0.05) while the content of iron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Between the two pesticides, the spraying of endosulfan exerted a more pronounced effect in altering the contents of minerals than the spraying of malathion.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鄂杂棉28号叶面喷施锌肥,研究其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每次以5g/L的浓度喷锌,随着施锌次数的增加,叶片中叶绿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增加.  相似文献   

20.
化控剂对玉米光合作用、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史磊  尤丹  肖万欣  赵海岩  徐亮 《玉米科学》2014,22(5):59-63,70
以密植中穗型品种辽单1211和稀植大穗型品种辽单120为试材,研究不同化控剂种类和喷施时期对玉米光合作用、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化控剂提高了玉米灌浆期穗位叶光合速率,9展叶期和12展叶期,在“吨田宝”化控剂处理下,辽单1211和辽单120穗位叶光合速率分别达到了最高值。和对照相比,喷施化控剂降低了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高;喷施“康丰利”化控剂增加了辽单1211茎粗;喷施“吨田宝”缩短玉米的茎基部节间长度。产量结果表明,在9展叶期喷施“吨田宝”化控剂,可以显著地提高辽单1211产量;在6展叶期喷施“康丰利”化控剂,辽单120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