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新浩 《茶叶》2003,29(3):164-165,170
在新昌县大市聚镇西山村后的黄土坡上,有一家茶场,她带动了全县茶树品种改造和名茶生产,她让"大佛龙井"香飘海内外.她就是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新昌县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  相似文献   

2.
凌光汉 《中国茶叶》2012,(11):42-42
中国名茶之乡新昌县历来重视茶叶生产,尤以去年“大佛”龙井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后,更加重视茶叶的质量安全,要把全年产茶包括夏秋茶全部实现“放心茶”,保持大佛龙井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新昌县的茶叶产业在新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走出去促销,请进来考察等多种形式,使名茶产业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成为新昌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以“名茶之乡”打响“大佛龙井”品牌,到“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铸就了浙江省新昌名茶产业的一个个辉煌。2005年11月25日,从广州市(琶洲)中洲国际商务展览中心传来喜讯,浙江省新昌县在“2005年中国三绿工程博览会茶叶专业展览会”上荣获“2005年中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称号,使新昌的茶叶产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据悉,今年的茶叶专业展览会是根据商务部等国家有关13…  相似文献   

4.
新昌县茶产业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新昌县是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2018年获得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之首的荣誉,"大佛龙井"品牌价值达到38.23亿元。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新昌县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梳理茶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剖析发展瓶颈,进而提出促进新昌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青山绿水育名茶 新昌县地处浙东丘陵山区、曹娥江上游,境内青山连绵,气候宜人.茶园多分布在海拔300m-600m的丘陵山区,远离工业污染,空气清新,土壤多为砂质壤土和高山香灰土.优良的自然环境,从而孕育造就了大佛龙井茶优异的品质.1995年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在茶叶感官审评报告中称:"新昌大佛龙井茶,经检验外形扁平,形似碗钉,色泽嫩绿,汤色杏绿,清香持久,滋味鲜醇,叶底嫩绿匀称,品质优良,属浙江龙井茶中极品".大佛龙井自1995年获全国农博会金奖以来,至今大佛龙井茶已获中国农博会、国际茶博会及各类名茶奖励30多次.1997年在第三届中国农博会上被评为全国农业名牌产品,1998年被评为省名牌产品,2004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  相似文献   

6.
2004年5月下旬,福建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局组织安溪、大田、福安、福鼎、周宁和宁德市、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和科技人员,到浙江考察茶产业发展情况。先后到浙江省温州市的永嘉县、台州的仙居县、绍兴的新昌县和嵊州市以及金华的淳安县等地,深入了解乌牛早茶开发,有机茶生产,大佛龙井、越乡龙井、干岛玉叶的开发和品牌的建设情况,名茶市场的创建和营销情况,并与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负责同志进行座谈。通过考察学习到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可供我省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4月29日,北京老舍茶馆举行第三届茶文化节“暨五环茶迎奥运”活动。其中的绿环为浙江省新昌县的大佛龙井。由此可见新昌县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意志。早“在茶与和谐社会”主题研讨会、大佛龙井新茶品鉴会上,新昌县委副书记程晓帆结合全县实际,作了《发展茶产业、促进社会和谐》的讲话。据悉,“在茶与和谐社会”主题论坛上,茶界、文化界的资深茶人及社会各界代表共同研讨了茶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并联名向全社会发“出同饮中国茶,共建和谐社会”的倡议。新昌县大佛龙井是老舍茶馆拓展茶叶市场的一个主打产品。举行大佛龙井新茶品鉴会,让更…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茶叶加工集聚现象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咏梅 《中国茶叶》2008,30(9):16-17
以浙江省茶叶加工集聚区实地调查为基础,对嵊州应桂岩名茶加工集聚,新昌大佛龙井名茶加工集聚,松阳名茶加工集聚现象进行了组织方式,运作流程,形成动因等方面的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9.
4月11日,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浙江省农业厅、绍兴市人民政府主办,新昌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1中国茶叶大会暨第五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系列活动在浙江新昌县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11,(6)
6月3日,2009—2010年度全国百佳茶馆颁奖典礼暨大佛龙井杯第四届全国茶馆经理人高峰论坛在浙江省新昌县隆重举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信息中心主任、中华合作时报社长查迎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张士康,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副主任瞿建,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局局长毛祖法,新昌县人民政府县长楼建明,新昌县委副书记徐良平,绍兴市农业局副局长孙建焕,新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国民,新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柴理明,新昌县政协副主席、县名茶协会会长袁振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馆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秀兰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9—2010年度全国十佳特色茶馆及荣获2009—2010年度的全国百佳茶馆代表共200余人出席颁奖典礼。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4月15日,在2014中国茶叶大会暨第八届大佛龙井茶文化节上,作为大会主要活动项目之一的新昌大佛龙井天姥红茶拍卖会隆重举行。省茶叶协会及当地有关部门领导、参展商、省内外著名茶馆负责人、参拍茶企负责人、有关媒体记者约60人参加了拍卖会。拍卖会是由浙江新昌县人民政府、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新昌县供销社、中国茶市、浙江省拍卖行有限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12.
《中国茶叶》2011,(8):26-26
7月18日,浙江省新昌县在杭州举行大佛龙井荣膺中国驰名商标新闻发布会,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张雪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王建跃,新昌县领导楼建明、徐良平、柴理明、袁振华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社、浙江在线、中国茶叶杂志等40余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出席发布会。  相似文献   

13.
茶产业是新昌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发展茶产业,新昌建立了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并于2021年引入了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科研资源,建立了新昌中国大佛龙井研究院。研究院发挥了牵引和整合作用,尤其是在茶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方面,探索出产业链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初步构建了茶产业智数化的矩阵格局。文章对新昌县茶产业智数化发展进行探索性的梳理和思考,以为新昌茶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浙江茶情(2)     
陆德彪 《茶叶》2001,27(2):57-58
一、“会稽杯”全省精品名茶展示为充分展示20多年来名茶开发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推进浙江名茶二次创业,由浙江省农业厅主办的“会稽杯”浙江省精品名茶展示会于4月20日在杭州隆重举行,来自全省10个市60多个产茶县(市、区)近100家单位选送的120余只精品名茶参加了现场展示。省政协主席刘枫、省委副书记周国富、省人大副主任孔祥有、副省长章猛进以及王家杨、许行贯等省领导出席会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省府办公厅、省人大办公厅及财政、人事、科技、技术监督等省政府职能厅(局)负责人,中国农科院茶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国茶叶博物馆、省茶叶产业协会、浙江大学农学院、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等单位负责人,浙江电视台、浙江日报等20多家新闻单位朋友,在杭近20家主要茶馆负责人,省内各产茶县(市。区)的领导、业务部门及企业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省委副书记周国富作了重要讲话;省农业厅赵宗英厅长作了“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大力推进浙江名茶二次创业”的主题报告;浙江大学刘祖生教授就科技兴茶作了专题发言;绍兴县、武义县、新昌县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品牌建设、龙头企业培育、有机茶开发和无公害茶生产方面的经验与做法。 周国富在充分肯定我省名茶开发取得的成就后指出,浙江名茶开发要立足市场,注重文化,大力发展绿色无污染茶。要在充分发挥我省茶叶生产得天独厚优势的基础上,创出特色名牌,用科技提升品质,以宣传提高知名度,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浙江茶业推向新高度。 通过专家评比,贡牌龙井、径山茶、雪水云绿、千岛玉叶。千岛很珍、大佛龙井、越乡龙  相似文献   

15.
正从1995年到2015年,笔者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大佛龙井茶从诞生问世到发展壮大的全过程。正如浙汀省农业厅茶叶首席专家毛祖法研究员概括的"大佛龙井是我国茶产业改革创新的精彩缩影,是现代茶业建设的成功典范,是浙江绿茶的杰出代表"。20年的践行历程,大佛龙井取得了辉煌成就和巨大成功,已成为外界认知新昌的一张金名片。  相似文献   

16.
会员天地     
《茶世界》2016,(2)
正新昌县大地茶业有限公司新昌县大地茶业有限公司,是当地颇具规模的茶叶骨干企业,其生产的"乙万杯"大佛龙井茶被国家商务部、外交部选定为礼品茶赠送外国元首。大地茶业承诺"诚实守信,杜绝欺诈""货真价实,统一价格""信守合同,合法经营""优质服务,塑造品牌"。从2005年至今整整10年,产品质量稳定,从未发生投诉退货事件,产品销售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7.
周竹定 《中国茶叶》2004,26(6):38-39
浙江新昌茶苗产业经过近10年培育,特别是近5年来的快速发展,苗圃面积从1998年的不足100亩,迅速扩大到了2003年的2000多亩(出圃面积为1200亩),逐渐形成了一个年出圃良种茶苗1.2亿株,年供良种插穗60万公斤,产值近2000万元的新兴产业.新昌良种茶苗以其品种多、规模大、质量好成为继"大佛龙井"之后的又一个响亮品牌.  相似文献   

18.
余双 《茶报》2004,(1):15-15
2002年,全市茶农25万户,茶园50万亩,其中采摘茶园42万亩,茶叶产量4.3万吨,产值11亿元,平均每公斤25.58元。其中名茶1.27万吨。产值9.24亿元,平均每公斤72.75元。名优茶产量、产值所占比例分别为29.64%和84%。无性系良种茶园13万亩,复盖率27%。主要名茶有大佛龙井、越乡龙井、会稽龙井、绿剑茶、觉农舜毫。全市拥有无公害茶园33万亩,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十大名茶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俞燎远 《茶叶》2004,30(4):195-196,202
浙江名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朝作为朝廷贡茶的就有西湖龙井、径山茶等20余只,但我省名茶在解放前后因历史变迁,除西湖龙井等少数几只名茶外,均相继销声匿迹。70年代中期,我省开始挖掘、恢复历史名茶和创制新名茶,30年来,名茶生产呈现跨跃式发展,目前己成为我省茶叶的支柱。但名茶品牌“多”、“散”、“小”的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名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扁形名茶在浙江省名茶中占据重要地位,如西湖龙井茶是浙江省的历史名茶,新昌“大佛龙井”是扁形茶中的新秀,在此带动下浙江省几乎各产茶县(市)均生产扁形名茶,其产量排名全省名茶首位。但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差异及茶树品种的不同,再加上制茶机械、手工炒制技术水平和采摘标准的不同,导致全省各地加工的扁形茶在外形、色泽、光滑度和扁平度等品质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