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寸金桥公园是湛江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内景观布局错落有致,环境优美,在景观的处理上具有较高的园林艺术水平。本文通过园林景观的主要处理手法:园中有园、框景、漏景、障景、突出主景,以及桥、水景、小品、植物等园林基本要素的运用方面,分析了寸金桥公园在园林艺术创作上的匠心独运,期望为今后的公园绿地景观的营造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现代城市发展中,生态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景观、生态意义,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论述了城市生态公园的含义及其价值,其后分别从土方工程、园路铺筑、假山置石、水景建设、景观小品施工以及植物种植等几个方面出发阐述了生态公园园林施工技术要点,并做了具体的案例分析,以供其他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国内外植物景观季相设计的理论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潮州市厦寺公园、凤城公园开发建设现状,从公园植物景观的季相配置入手,分析了2个公园植物景观季相变化的规律;并在此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园林学、生态学、造林学、植物景观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发现并找出植物景观季相配置改进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厦寺公园、凤城公园的实际情况,比如地形、公园用地情况、不同景点的不同要求、公园园林植物构成、林相状况以及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情况等,对2处公园重点景区的植物群落提出了林分景斑特色规划,最后在景区设计、植物品种选择、有害昆虫防治方面提出了适合这2处公园现阶段建设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口袋公园在优化城市街区景观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调研了广州市高密度街区口袋公园人行为模式现状,通过对居住型口袋公园和交通型口袋公园进行人行为观察统计,确定公园内部景观特征和人行为活动偏好。结果表明,居住型口袋公园的使用以适老和适儿为主,交通型口袋公园以青年人群体为主;居住型口袋公园游客的到园目的主要是进行休闲活动(39%)和呼吸新鲜空气(33%),交通型口袋公园游客到园目的主要是上下班通行(63%);到园闲坐、带小孩到园玩耍、老年人活动成为口袋公园人行为活动的主流。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口袋公园以人为本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郑晓冬 《现代园艺》2014,(22):200-201
为了使公园的绿化有一个好的景观效果,必须做好公园四季的养护管理工作。在不同的季节,根据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生理以及生长特点,要结合科学、合理的日常养护管理计划,做好公园的绿化工作。本文重点阐述了公园草坪和树木在一年四季中的养护管理工作,包括浇水、修剪、锄草、施肥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此外,树木的管理还要考虑土壤和排灌水的管理,以便提高公园的景观效果,带给游客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6.
公园的总体设计是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结合现状条件对功能或景区划分、景观构想、景点设置、出入口位置、竖向及地貌、园路系统、河湖水系、植物布局以及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规模、造型及各专业工程管线系统等作出综合设计。公园规划设计是在功能性和艺术性指导下,实现美好的园林设想的创作过程。而设计是实现规划的手段,也是指导园林局部施工设计和建设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郑晓冬 《现代园艺》2014,(20):214-215
为了使公园的绿化有一个好的景观效果,必须做好公园四季的养护管理工作。在不同的季节,根据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生理以及生长特点,要结合科学、合理的日常养护管理计划,做好公园的绿化工作。本文重点阐述了公园草坪和树木在一年四季中的养护管理工作,包括浇水、修剪、锄草、施肥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此外,树木的管理还要考虑土壤和排灌水的管理,以便提高公园的景观效果,带给游客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园林植物也是公园绿地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景观要素之一,也是影响公园绿地景观效果的重要因素。以南通市唐闸公园为调查对象,对其植物配置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公园植物种类约70种,其中蔷薇科、樟科、榆树科、木兰科运用较广泛。根据公园分区选取节点对其植物配置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植物配置所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调查了泰州市人民公园、天德湖公园等公园的植物造景与配置,对园内各部分进行实地调查、照片拍摄、资料搜集,分析园林植物与园路、山石、水体的景观搭配及其配置形式,剖析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与室内座椅不同,园椅作为一种园林小品,对园林起着实用和景观的双重作用。并且由于园椅的使用空间是户外,其造型、材质、位置的选择都与室内座椅有着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大众的景观偏好,因经济背景、环境经验、个人认知以及景观本身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以海南省海口市3处公园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设计问卷调查,用李克特量表测量分析,研究在不同景观设计模式下,大众对公园景观的不同偏好,为公园景观模式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太原汾河湿地公园为对象,以"芳草渡"景观为实例,阐述水生植物在公园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园艺》2019,(23):136-137
针对性介绍体验式景观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从行为心理学角度,阐述体验式景观在科普性公园中的应用手法,并以杭州良渚劝学公园为例,分析其具体设计手法,以期对以后体验式景观在科普性公园中的应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园椅作为园林空间中重要的小品和景观要素,以其丰富的类型、完美的平面形式、优美的空间造型,为美化环境和方便人们生活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从人们的行为特性、空间特质及人体工程学在园椅设施中的应用等不同角度,对园椅设施的空间布局及本身的设计要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选取广州珠江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按公园分区对园路两旁的植物配置形式,以及公园主要入口、节点、转角、交叉路口等地植物造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植物景观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植物作为造园的四要素之一,对公园景观的创造,环境的改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运用植物配置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马甸公园的植物配置特色,在植物群落、空间、种植方式及季相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公园植物造景提出一些建议和不足,希望对公园的植物景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增加,城区中心公园成为居民越来越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但城区公园目前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如设施老旧,绿化养护效果差,功能缺失,道路状况差且布局不合理,空间连通性差等。本文以义乌市绣湖公园景观提升改造为例,以解决公园现状和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为目的,遵循完善功能、以人为本,保护生态、整合空间的原则进行景观提升,实现“旧园换新颜”。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园的景观是一个城市人文精神、自然生态以及科技艺术等等内涵的集中体。大众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符合大众对于景观的偏好,而在现代公园建筑方面,由于城市人口日渐增多,不同地域人文与自然环境有所不同,对于公园的认知与需求不同等等原因所导致,设计者在提供景观的规划设计时难以把握。本文主要是在基于大众景观偏好与实际设计差异的基础之上提出景观设计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9.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水源山公园木本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依据公园布局及植物分布现状,人为将公园划分为5个主要植物景观分区,在植物景观实地调查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公园的植物景观生态性、景观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佳木斯水源山公园植物种类较丰富,但常绿树种应用明显不足;公园植物观赏特性相对较好,但阳光充足的南区植物观赏特性欠佳,植物景观质量有待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水源山公园应完善植物生活型的比例,增加观赏性植物比例,进而完善公园植物景观的景观性和生态性。  相似文献   

20.
雨园是郑州市第一个海绵公园示范园。在设计上将古典园林的基本理念与现代园林技术和海绵城市技术相结合,不仅满足了景观功能的需求,还体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发挥了城市绿地公园的海绵效果。以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从上到植草沟、净化带等拦截设施,中到湿地、透水铺装等过滤设施,下到小型水系、过滤池等收集设施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总结项目运行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不足基础上,解析郑州雨园海绵城市技术运用,对海绵城市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