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茶自唐代后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地,各个地区都在开展茶道交流活动,其中日本较好地继承了我国的茶文化。日本独有的文化逐步演变发展为具有日本特点的禅宗。日本化的禅宗在日本人性格塑造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茶道推崇的是茶人和饮茶人逐步感悟人生,最终上升至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境界与禅宗追求的"茶禅一味"的体悟有高度统一性。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通过有效组合茶具、摆放饰物等要素。茶具这一重要客观载体,体现出禅宗"茶禅一味"思想,因此对茶道中茶具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禅文化,受禅宗文化影响至深。中国茶文化东传日本的主要传播者就是禅僧,日本茶道的建立和发展也离不开禅僧。日本茶道中所谓的"茶禅一味"、"茶道四谛"理念的实质也与禅宗精神完全一致。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禅文化对日本茶道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禅作为禅宗独有思维模式。禅茶,是指以茶参禅达到的一种人文境界,同时是精神方面茶与禅的完美契合。随着茶禅之道的发展,茶、禅的相互交融以及契合,慢慢形成"茶禅一味"的高深境界。文章通过对"茶禅一味"的深读,分析禅意下室内设计特点,并对室内设计中"茶禅一味"的审美意境构设方法展开深入研究。如今,居民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构设"茶禅一味"的室内空间,能帮助居民缓解压力,为其打造心灵休憩港湾。因此,研究"茶禅一味"室内设计审美意境的创造手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茶禅一味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富知 《茶叶通讯》2006,33(4):48-51
随着近十余年来,茶道、茶文化热的兴起,有关茶文化、茶道与儒、释、道的关系在众多的时文中亦有所表述。其中,尤以谈论茶文化与佛文化关系的所谓“茶禅一味”命题的诸多。一讲到“禅”,便让人联想到古印度伟大哲人释加牟尼所创立的佛教及其后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佛文化。由于自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唐代,佛文化在我国的迅速传播和发展,尤其是“禅宗”的异军突起,四众弟子中习禅的比比皆是,不少对佛文化感兴趣的文人墨客也深度不一地涉猎“禅宗”。许多禅寺禅师对植茶、饮茶感兴趣,对茶业、茶饮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崇和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僧侣们既坐禅又饮茶,随着时日的推移,终于升华出“茶禅一味”之说。  相似文献   

5.
李正旭 《福建茶叶》2016,(9):346-347
我国茶文化由来已久,是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文化,更蕴含着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的文化,制茶和饮茶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部分。茶与禅的关系源远流长,茶禅一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中国风特色的文化,禅与茶,原是两种文化,但在各种的发展中互相融合,互相影响,两者结合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禅茶文化。中国文化历来博大精深,茶文化与禅思想不仅是一种表面的形式,更是一种人生观的境界体现。本文就茶与禅之间的发展关系及带来的深远影响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因独特的功效,已深深地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代文献中皆有茶的记载,而到了唐宋时期,茶文化的发展已臻高峰,以黄庭坚为代表的咏茶诗更是大量出现,体现出卓越的艺术特色。唐宋咏茶诗繁盛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文化背景与原因,包括有唐宋诗歌题材的不同选择有禅宗“以俗为雅”的深远影响与“茶禅一味”哲学命题的时代滋养等。  相似文献   

7.
卢仙阁 《福建茶叶》2016,(7):304-305
众所周知,茶的原产地是中国,四川、云南一带的山丘自古以来盛产茶。史料记载,早期日本没有茶树,茶是在唐朝时由最澄和尚带入日本,并首先从日本寺院发展起来的。同样日本茶文化也深受我国茶文化影响,然而如今的日本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有很大差异。通过将禅导入茶的精神世界,日本茶道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日本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本文从日本茶道的发展可以看出茶与禅紧密的关系和日本茶道的本质。通过日本茶道中的"和敬清寂"的禅意意境和"禅茶一味"、"一期一会"的精神境界,我们不难看出禅道思想在茶人精神世界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头,日本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支流。虽然二者都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都拥有"茶禅一味"的思想内核,但其意境与精神气质完全不同。中国茶文化没有繁杂的礼仪,并且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和谐快乐的饮茶气氛。但日本茶文化礼仪繁杂且严苛,并且以禅宗思想为核心,强调的是在茶道过程中清净苦寂的精神修行。  相似文献   

9.
文人画与茶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也为我们民族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注入了永恒之意。本文从"茶禅一味"与文人画的比较出发,尝试从纯化感觉,迹化情感等几个方面进行阐释,以期从茶文化与文人画的审美特征中探究两者之间的共通之处,从而进一步揭示中国传统文人画与"茶禅一味"的精神暗合。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禅茶一味"或"茶禅一味",或认为两者等同。其实不然。"禅茶"和"茶禅"虽然仅一字之差,细细品味是有差别的,前者主要指佛门茶事;后者不仅是佛门茶事,更是具有哲学意义的茶事典故,早已为道家和儒家所认同,内涵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1.
马小川 《茶叶》2016,(2):117-120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西汉时期,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茶与佛教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唐代,佛教兴盛,寺院的僧人们种茶制茶喝茶的习俗已经十分普及,唐代茶圣陆羽就是自小在寺院里习得制茶方法,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茶书《茶经》。本文试图从茶叶的种植、制茶技术、饮茶风俗和茶文化的传播这四个方面探寻中国寺院里的茶文化,同时分析了"茶禅一味"的基本内涵,旨在说明佛教对中国茶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茶禅一味的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佛教禅宗对中国茶化尤其是中国茶道所作的贡献是突出的.禅宗在推动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对植茶圃、建茶山;对中国茶化的向外传播等方面都起了推动作用.更使人不可忘怀的是,禅宗在饮茶意境的创造,把饮茶提高到悟道的宗教哲学高度,正所谓“茶禅一味”,其历史贡献在中国茶化史上写下了重重一笔.本试图就“茶禅一味”谈谈笔的浅显理解,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以禅茶馆——茶馆领域新业态为研究对象,在探讨了茶文化与禅文化相互交融形成"茶禅一味"理念的基础上,对禅茶馆进行了定义,围绕着茶馆"禅意"的呈现,提出了"六根共识"——即"眼、鼻、耳、舌、身、意"的全方位感受的室内设计方案,以期为禅茶馆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唐君红 《福建茶叶》2016,(12):363-364
中国人喜茶爱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历史上许多文人骚客对此吟诗作赋,于茶香之中品味人生,养成了独具特色的人生美学思想。茶与禅宗结缘,一碗茶汤蕴含了芸芸众生三千世界,一芽一叶的形而下平添了形而上的哲学意味。禅宗的美学思想又深深影响着茶文化。禅宗美学思想推崇世俗中修禅,俗世享乐中参禅悟道。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袁枚深受禅宗美学思想影响,虽然终其一生不喜佛禅但也不佞佛,并对后人加诸于佛本身的虚妄之词予以斥责。但袁枚正是在对禅宗美学的领悟过程,形成了独有的人生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16,(3)
正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是最早发现茶和利用茶的国家。茶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而青少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人,向他们普及和推广茶文化,是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工程的重要一环。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不仅推动了中华民族文  相似文献   

16.
日本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是哲学、宗教、美学、道德等元素与茶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世界范围内备受赞誉,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茶道的发展历史,而后指出日本茶道是一门强调修身养性、精神净化、境界提升的文化艺术形态,并从"和静清寂"、"茶禅一味"、"一期一会"三个方面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陈云飞 《茶叶》2009,35(2):114-119
西湖是中国茶禅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见证了中国茶文化与禅文化同时兴于唐盛于宋这一重要历史环节。龙井茶的发展史是中国茶禅文化有序传承的重要例证。唐宋时期文人士大夫与僧侣和在西湖的茶禅活动对中国茶禅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先行地位,他们以茶、禅、诗为内容的交往活动正是“茶禅一味”思想的美学实践,他们创造的茶禅文化美学、茶禅思想境界对后世及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茶禅文化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苏辛欣 《福建茶叶》2016,(11):373-374
从日语的一些与茶道有关的"表达方式"入手对日本茶文化历史进行分析和考察,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这种脱胎于我国茶文化的、生活化修行模式的正确认知。日本茶道的基本价值内涵体系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三个方面:一是核心价值层面上追求茶道的"四谛",即"和、敬、清、寂";个性价值层面上追求本土化和自我个性文化的发展创新;美学价值层面上追求一种基于主体的"禅茶一味"式的审美。日语"衍生出的茶语表达"中的茶文化历史细节可以从幽默类的茶语表达、带有一定讽刺或谚语性质的茶语表达、寓意美好象征和传播人间正能量的茶语表达、与茶道本身发展创新相关的茶语表达等四个方面开展考察,这些不同类型的茶语表达代表了不同的日本茶文化历史细节。  相似文献   

19.
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朝代的更迭与时代的变迁不断赋予我国茶文化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茶道作为茶文化中的核心的部分,从中国古典茶道的历史内涵而言,茶道之所以称为"道",并不只是茶事活动,而是必与"道"相联系的,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思想精髓,表现出"正""清""和""雅"茶道精神。  相似文献   

20.
岭南茶艺的发展需要我们深度挖掘茶文化的内涵,更正茶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偏差,做好文化的正确传播,开设更多的茶文化传播点,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将茶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茶与多种文化相结合,设立"岭南茶文化交流中心",加强沿线茶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旅游合作,寻找符合中国特色的茶文化推广模式,建设岭南茶文化网络平台,共同推动岭南茶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