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腔镜下经胸前入路行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在全麻下,1个5mm、2个10mmTrocar经胸前入路。CO2持续注入,气压在6~8mmHg维持手术空间,行腔镜下经胸前入路切除甲状旁腺腺瘤1例及文献复习。结果:在腔镜下经胸前入路成功切除甲状旁腺腺瘤。术中视野清晰,出血少,无喉返神经损伤。术后随访血清钙和甲状旁腺素水平均正常,美容效果佳。结论:腔镜下经胸前入路切除甲状旁腺腺瘤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本院1985-2005年收治的2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1例术后均出现低钙血症;2例出现面部、手指麻木及抽搐,予短期静脉补钙后症状缓解;2例出现声音低沉及声嘶。B超、CT及99mT c-M IB I造影3项结合可使术前定位准确率达95%以上。结论:该病确诊率随着对其认识的提高和辅助检查不断完善而得到很大的提高。外科手术治疗对该病的治疗有确切效果,患者术后症状减轻,各项生化指标趋于正常。术前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自1992年10月至1997年9月共施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的手术1175例,其中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下称甲亢心)的甲亢手术23例。现将23例甲亢心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治疗效果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3例中男性8例,...  相似文献   

4.
两种服碘法对甲亢手术效果的比较分析张剑辉(阳江市人民医院外科,阳江529500)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手术前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才能有效地避免术后并发症(如甲亢危象)的发生及保证术后生理环境的稳定。目前应用服碘剂作术前准备最为普遍,笔者对我院1984...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锻炼组),于术后第3天起指导其行临床下肢肌肉锻炼、床上腰背肌锻炼及床边腰肌锻炼;并选择一般情况具可比性的同期术后无指导功能锻炼的88例作为对照组。随访6~12个月,并比较两组功能锻炼效果。结果:经6~12个月随访.锻炼组功能评定优80例,良14例,可4例.优良率为95.8%;对照组优、良、可的倒数分别为48、16、24例,优良率为7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8.984,P〈0.001),锻炼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9.501,P〈0.001)。结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陈剑峰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4,22(3):273-273,281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6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怕热、多汗29例.食欲亢进22例,消瘦30例,甲状腺弥漫性肿大22例.结节性肿大5例。心悸36例,气短23例,心绞痛5例,心电图异常32例,心脏增大者19例,心力衰竭者9例。误诊9例,占25.0%(9/36)。结论:充分认识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对甲亢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彬 《长江大学学报》2007,4(2):141-142
目的:探讨隐匿型阴茎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U月~2006年11月35例隐匿型阴茎患者病历资料.将病人分为2组。A组13例,采用手术I式治疗;B组22例.采用手术II式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年.A组13例中.4例发生回缩.余各例阴茎显露满意.10例包皮水肿明显;B组22例阴茎显露满意,6例包皮水肿明显.无1例回缩。结论:隐匿型阴茎手术治疗方式多样化,阴茎根部被膜的复位与固定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其自然病程知手术时机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侧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狭窄节段1~4个不等26例.采用双侧椎板间开窗、单个或多节段潜行减压术式治疗,术后卧床1~2周。结果:获6个月以上随访,无腰椎滑脱、继发腰腿疼痛.按标准评定.优9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4.6%。结论:该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可靠.减压目的明确.不破坏脊柱后稳定结构,术后能早期起床活动,对年轻患者恢复体力劳动、防治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脑出血的治疗体会。方法:1994~2004年,于本院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在围手术期及术后1a的时间内,有19例发生脑出血。对此19例的抢救或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并发脑出血15例,其中5例死亡,术后1a内,常规服用华法令而致脑出血4例,手术清除血肿后均得以控制,仅遗留出血部位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可能出现脑出血,并且病死率较高。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一般可以控制病情,并达到基本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PPH治疗Ⅰ~Ⅳ度痔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10~20min,术后平均住院2~5d,术后需止痛剂6例,术后恢复正常生活的平均时问5.5d。术后4周随访,满意36例(85.7%).基本满意6例(14.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PH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对肛管直肠功能影响小等优点,但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限制性肠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小口径人造血管行肠腔静脉“H”型架桥分流术治疗29例断流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择期手术15例.死亡2例,急诊手术14例.死亡5例,总手术成功率为(75.86%)。分流术后自由门静脉压(FPP)平均下降13cmH2O(1cmH2O=0.0981kPa),仍可保持一定水平的向肝血流灌注。术后随访20倒.术后9个月再出血死亡1例.术后7~11个月出现1级肝性脑病3例.术后19~44个月肝功能衰竭死亡4例。结论:限制性肠腔静脉分流术有手术显露好,对病人打击小.即时止血率高等优点.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较合理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在35例早期乳腺癌的腋窝琳巴结清扫术中采用腋静脉下方或起始部法试行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术后观察其效果。结果:34例保留ICBN成功。术后1d上臂内侧及腋窝部皮肤感觉正常32例.占94.1%(32/34);1周后所有保留ICBN的患者上臂及腋窝部皮肤感觉均恢复正常。结论:早期乳腺癌由于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可保留ICBN。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局部感觉功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而且不增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微小癌发病率为1.27%。3例术前彩超提示一侧腺叶小结节,警惕恶变,术中发现病灶经冰冻切片证实后行一侧全切加另一侧次全切除;13例术前彩超未见结节,术中见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未及结节,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全组病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均未行二次手术。术后随访1-8a(平均4.5a),均未见甲亢或甲状腺癌复发。结论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癌易漏诊,发现甲状腺结节应警惕合并甲癌可能性。甲状腺叶全切或次全切对治疗甲亢合并甲状腺微小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38例复杂性肾结石行开放性手术治疗,术中采用气压弹道式碎石技术及腔内镜技术协助取石,42例术后残留结石行ESWL。结果:96例一次手术取尽结石,治愈出院。42例术后及时发现有残留结石,经ESWL全部粉碎,治愈出院。结论: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术中配合气压弹道式碎石及腔内镜技术.术后辅以ESWL治疗残留结石等综合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与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疗效.方法 35例原发性甲亢患者分别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n=13)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n=22),比较两组术后当天疼痛分级、住院时间、疗效、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射频组术后当天疼痛分级、住院时间低于手术组(P<0.01).两组术后6个月疗效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不同手术方式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接受手术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319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切除淋巴结范围不同,分为A组:98例,行甲状腺全切除+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B组:187例,行甲状腺全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组:34例,仅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比较不同组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转移的差异。结果:永久性声带麻痹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在B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1%、1.6%,在A组和C组均为0。暂时性声带麻痹的发生率A组、B组分别为7.1%、8.0%,比C组的2.9%要高。暂时性低钙的发生率A、B、C组分别为18.4%、34.2%和5.9%。各组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A组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1例,B组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3例,肺转移1例,C组无复发/转移病例。结论:手术清扫的范围越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就越高,尤其是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手术可以结合患者癌灶的临床病理特征选择单侧或者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enin蛋白在甲状旁腺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27例标本包括正常甲状旁腺组织4例、甲状旁腺增生组织6例、甲状旁腺腺瘤组织17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它们中menin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腺瘤组menin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及增生组(P〈0.05),正常组同增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nin蛋白的失活可能在甲状旁腺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微创法清除颅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厦预后因素.方法对12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术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26例患者术后存活120例(95.3%),本组死亡6例(4馏%).生存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用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疗效.ADL1:恢复日常生活34例(26.9%);AD12:生活自理35例(27.7%);ADL3:部分生活自理33例(26.1%);ADL4:卧床不起但有意识21例(16.6%);ADL5:植物状态3例(2.4%).结论出血至手术时间、意识与脑菇征、瞳孔改变、中线移位4项因素对微创清除颅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预后价值,超早期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重度屈曲强直髋关节畸形的手术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重度屈曲强直髋关节畸形5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术,做好术前护理指导,观察与预防术后并发症,进行周密的早期功能锻炼和保持正确的体位。结果:5例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早期发生髋关节脱位2例,术后出现股神经麻痹症状1例,经加强护理及功能锻炼,术后随访1年恢复良好。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重度屈曲强直髋关节畸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精心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加强对患者病情观察和功能锻炼的指导,是增强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最好治疗方法,仍是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治愈率可达95%~97.2%,病死率已降至0.1%以下[1]。我院自1993~1998年共收住甲亢患者405例,均进行了外科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