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7年9月1日上午8:00,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隆重召开,这是继2005年6月在北京召开首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后,中国水禽界的又一次盛会,农业部副部长、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张宝文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农业部畜牧业司王智才司长、全国畜牧总站何新天书记、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李洋主任、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张道华、青岛市畜牧局孙德胜局长等有关领导亲临现场,为大会的召开增添了色彩,来自全国各地共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水禽业长期发展大计。[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首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于6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水禽行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代表400余人参加了这次大会。会议交流了我国水禽业的现状和发展,探讨我国水禽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此次会议获悉:我国是水禽业大国,前景极其光明。但我国远非水禽业强国,未来的路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北方牧业》2007,(17):6-6,8
2007年9月1~2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青岛隆重召开,这是继2005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后,中国水禽界的又一次盛会,包括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部分理事在内的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水禽界代表前来参会。在开幕式上,农业部副部长、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张宝文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首先介绍了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形势,并就我国水禽业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思路等作了认真的分析,本刊现将这部分讲话内容摘要刊登出来,供广大的畜牧业同仁参阅。标题系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禽业发展技术路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中国水禽业发展有得天独厚的品种资源、劳动力资源及一定水平的生产技术优势。巩固发展国内市场优势,开发国际市场将促进水禽业稳步发展。在国内市场方面,水禽产品风味独特、安全、低残留,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我国生产的水禽产品质量标准尚无法与国际贸易中的水禽产品质量标准完全接轨;中国的水禽饲养环境、疾病检疫水平、有毒有害成分检测技术、产品质量标准.以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落后于发达国家,造成目前我国水禽产品出口困难重重。因此,如何使中国水禽产品成为国际公认的无公害、低残留、无疾病感染的营养保健食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也是我国政府、水禽科学工作者和生产者的工作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桂朝  窦新红 《中国家禽》2005,27(11):36-43
编者按:水禽业是我国畜牧业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几年,中国水禽业得到迅猛发展,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03 70%和90%以上,为巩固与壮大我国水禽产业,提高我国水禽生产水平与产品质量,推动我国水禽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将水禽业生产发达的吉林省、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江西省、安徽省、广东省、广西自治区、湖北牧局(办公室、家禽协会)提供的。对未来水禽业发展的思路”的部分内容提供给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禽业是巢湖的传统和优势产业。早在1984年,原国务院副总理万里曾批示“在巢湖地区建立水禽生产基地”,国家专家组两次赴巢评估,并投资实施了该工程项目,从此,巢湖水禽业开始了跨越式发展。如今,工业经济的欠发达及水禽业发展的强劲态势使其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现。为适时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2003年,市委、市政府首次将水禽业与粮食、油料、棉花、蔬菜和水产并列,作为振兴本市农村经济的六大农业主导产业来抓,这标志着水禽业由农业的附属产业,跃入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大产业行列。  相似文献   

7.
2005年6月25~26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在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召开,来自全国水禽行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代表400余人参加了大会。主办方把“健康有序、做大做强”确立为本次大会的宗旨.力图通过历史回顾、现状分析、问题思考来把脉中国水禽业,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快速发展。本刊高度关注表次盛会,认为本次大会的召开将是我国水禽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此特别组织记者团深入会场、会后采访,以期通过客观、翔实的报道,对中国水禽业进行一次特别盘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水禽大国,却不是水禽强国。诸多问题的存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水禽业的发展。为了探讨我国水禽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6月25—26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水禽行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代表近300多人参加了大会。会议结合特邀发言、经验交流、产品展示、  相似文献   

9.
2007年9月1日,第二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探讨水禽集约化生产模式,规范养殖技术,安全消费水禽产品以及产业和谐发展的思路。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出席会议并讲话,张部长讲话中要求在谋划我国水禽业发展大计之时,必须把水禽业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去考虑,放在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整体思路中去思考。同时,也对发展中国水禽业提出了几点意见。下面将张部长的讲话全文登出,供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10.
6月25~26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水禽行业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界代表400余人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交流了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探讨了中国水禽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有效解决途径.大会的召开为架起中国水禽行业科研、生产、贸易、管理等部门之间的桥梁,推动中国水禽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刊记者应邀参会,感触颇深,特将大会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与读者共飨.  相似文献   

11.
近期,我国水禽业呈现前所未有的上涨行情,带动了整个水禽产业链的快速发展,相关企业也赚得盆满钵满。在市场刺激和赚钱效应的驱动下,许多企业从众性地引种上马,或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在投资水禽生产的热情高涨之下,消费市场承受能力如何,是否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未来水禽业发展走势如何?二十一世纪我国水禽业如何适应我国国情,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特邀请国内行业资深专家分析形势,探讨水禽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禽生产国和消费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生产经验。近年来,我国商品化水禽业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一些危害水禽业的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出血性败血综合征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家禽》2005,27(9):4-4
广西水草资源丰富,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农民素有饲养、消费水禽的传统和习惯,为水禽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广西水禽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水禽业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是我国水禽生产与消费最大的省份之一,被誉为"水禽之乡"。文章对浙江省水禽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新 《中国家禽》2006,28(22):54-55
我国是世界水禽生产第一大国,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水禽饲养技术落后、产品品种单一、屠宰加工工艺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为谋求水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进同行的交流,促进水禽业的技术创新,由山东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山东省畜牧协会主办的“全国水禽发展与技术创新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5~27日在济南举行。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宫桂芬女士、  相似文献   

16.
《水禽世界》2009,(6):32-32
11月2~3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和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桂苑宾馆召开,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张宝文、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梅祖恩、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乔玉锋、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宫桂芬、  相似文献   

17.
水禽业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文章就重庆市水禽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思路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为重庆市水禽业产业化发展,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真正实现库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和山东畜牧协会家禽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水禽发展与技术创新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7日闭幕,会期两天,来自全冈17个省市的专家和水禽企业172人齐聚泉城,共同研讨我国水禽业的发展,特邀专家11人,就水禽养殖现状及存在的种种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11月2~3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和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成功召开,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张宝文、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梅祖恩、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乔玉锋、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宫桂芬、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侯水生.  相似文献   

20.
2007年9月1 ̄2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在青岛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规模生产、规范养殖、安全消费、和谐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业界代表参加,会议就水禽的科研、生产、市场及行业现状与发展等进行了交流研讨。现选登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