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瓜雌性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雌性系D0420×强雄性系D06103的211株F2单株为作图群体,应用SSR分子标记进行多态性筛选,得到与黄瓜雌性性状相关的标记位点21个,分属4个连锁群,连锁群全长为98.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4.9 cM,最短的连锁群0.5 cM(LG1),最长的连锁群53.4 cM(LG2);标记间最小的遗传距离0.2 cM,最大的遗传距离25.2 cM;采用复合区间定位分析,检测到与黄瓜雌性性状相关的QTL位点2个,均位于第3连锁群上,距离最近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1和1.4 cM,LOD值分别为50.04和6.48,贡献率分别为15.36%和5.69%.  相似文献   

2.
黄瓜产量性状的Hayman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黄瓜6个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配制30个杂交组合,用Hayman分析方法估计第一雌花节位、早期产量、总产量、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和株高等产量性状的遗传参数。Wr对Vr的回归分析表明,第一雌花节位、早期产量、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和株高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总产量的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Wr Vr与Yr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早期产量、单株结果数、株高呈负相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小的Wr Vr值;第一雌花节位、总产量、单果重呈正相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大的Wr Vr值。遗传参数估算表明,早期产量、单株结果数、单果重的遗传加性效应方差小于显性效应方差;第一雌花节位、株高的遗传是加性效应方差大于显性效应方差;总产量的遗传是显性方差显著的大于加性效应方差,同时还存在显著的上位性效应。  相似文献   

3.
黄瓜果实性状的Hayman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黄瓜6个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配制30个杂交组合,用Hayman分析方法估计果长、把长、横径、单果重、单株结果数等果实性状的遗传参数.Wr对Vr的回归分析表明,果长、把长、横径、单果重、单株结果数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Wr+Vr与Yr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结果数呈负相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小的Wr+Vr值;果长、把长、横径、单果重呈正相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大的Wr+Vr值.遗传参数估算表明, 把长、单株结果数、单果重的遗传加性效应方差小于显性效应方差;果长、横径的遗传是加性效应方差大于显性效应方差.  相似文献   

4.
全雌性单性结实黄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全雌性单性结实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8个自交纯系,采用Griffing第II方案配制杂交组合,对其6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产量和单果重,瓜条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和叶面积,株高间呈显著正相关,和茎节数不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果重和瓜条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699和0.587,株高和叶面积通过单果重对产量有间接作用,间接通径系数为0.371和0.426。  相似文献   

5.
弱光下黄瓜苗期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6份黄瓜自交系为试材,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GriffingⅡ配制15个组合,亲本自交留种。研究了弱光下黄瓜苗期茎粗、下胚轴长、比下胚轴长、叶面积、比叶面积、子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全株干重等8个性状的遗传规律。只有下胚轴长和比下胚轴长这2个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所测8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较低,其遗传以非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6.
黄瓜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黄瓜自交系为试材,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黄瓜果实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颜色有关的性状遗传率较高,直接选择效果较好,叶绿素含量的狭义遗传率可达89.93%。在10%的选择率下,选择效率为132.88%。除瓜杷长度外与产量有关性状遗传率都较低,直接选择效果较差。在10%的选择率下,单瓜重的选择效率仅为45.45%。各性状的平均显性度小于1,不存在超显性遗传。同时,加性效应存各性状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黄瓜早熟育种中数量性状间相关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差异较大的黄瓜纯系,研究了14个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2年的试验表明:早期产量同各农艺性状问表型相关、遗传相关、环境相关的方向、大小不尽一致;第1雌花节位、座果率、营养生长期同其它农艺性状间遗传关系最为密切,乙烯释放量是对其它性状间接选择的重要生化指标;不同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相对遗传进度差异极大;乙烯释放量、单株雌花数、雌花节率、座果数、叶面积指数等是黄瓜早熟育种中较理想的副性状。  相似文献   

8.
黄瓜主要营养品质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较系统地对40个品种(系)的黄瓜营养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瓜营养品质中可溶固形物、维生素C等5个营养品质性状可作为营养品质育种材料的选择依据,决定系数为0.9448。主成分分析和通径检验表明,可溶固形物为育种材料的营养品质的典范性状。应在育种低世代进行选择,而高世代按育种目标进行其他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黄瓜雌性系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农业科学》1995,23(4):35-38
从1987年开始从118份试验材料中选育出了黄瓜雌性系,并对其相关因子进行研究,育成了88—2—15优良雌性系以及由其所配的中早熟组合两个,88—2—15×25—3—3—5和88—2—15×101—49。其产量均超过对照品种津研4号,适合在早春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硝酸银诱导雌性黄瓜产生两性花的效应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硝酸银对雌性黄瓜产生两性花的诱导效应,对其在育种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硝酸银质量浓度高于100mg/L时,两性花和雄花的数量没有明显差异,诱导雌性株产生两性花的适宜质量浓度为硝酸银质量浓度为200 ̄250mg/L,在3 ̄4叶期处理黄瓜植株能在较低节位有效地诱导两性花,利于留种;硝酸银诱导的两性花及其果实皆明显小于单雌花及其果实,两性花隔离后不进行人工辅助摇授粉的座果率为67%  相似文献   

11.
利用18个SSR标记和3个SCAR共显性标记,分析了177份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种质资源,旨在阐明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遗传和育种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所有种质中共得到等位基因51个,平均每个位点为2.42个。177份种质资源的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24~1。聚类分析的结果将资源划分为5大类,大部分旱黄瓜被划分在第1类中;多数的华南类型和加工型黄瓜被划分在第2类中;Concombre vert long和西双版纳本地山黄瓜被单独划为第3类;另外,1个收集于韩国和2个收集于美国的种质,分别为韩3,Burpless Hybrid,Muncher为第4类;大部分华北类型种质为第5类。欧洲温室型没有单独被划出来。在育种上,有利于鉴定有价值的优良亲本的亲缘关系,为现阶段黄瓜育种实践中减少杂交组合选配盲目性,提高品种质量及育种效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硝酸银和赤霉素处理对黄瓜雌性系诱雄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硝酸银和赤霉素(GA)处理对水果黄瓜雌性系诱雄效果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硝酸银和赤霉素处理均有一定的诱雄效果,浓度越高,20节内雄花数越多,诱雄效果越明显;同时,浓度越高,对黄瓜幼苗的伤害越大,黄瓜叶片ETR、Yield、qP均随各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qN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高浓度硝酸银处理明显抑制黄瓜的株高、节间长度、叶面积等生长参数,而赤霉素处理黄瓜植株则出现明显的旺长现象,株高、节间长度明显增长,茎粗、单位叶面积鲜重明显减小。经赤霉素处理的黄瓜幼苗基部节位雄花较硝酸银处理少且小,试验中以浓度为250mg/kg的硝酸银和500mg/kg的赤霉素处理对黄瓜植株伤害较小且诱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硝酸银对黄瓜雌性系的诱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黄瓜全雌性系S17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银,对处于不同时期的黄瓜幼苗进行诱雄实验.结果表明,在黄瓜幼苗的2叶期,连续2次对其进行喷施浓度300mg/L的硝酸银溶液,其诱雄效果最好.具体表现在出现雄花的数目多(20节内),第一雄花节位低,死株率低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农杆菌介导的MADS-box基因转化黄瓜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试验通过叶盘转化法,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将从黄瓜中克隆到的MADS-box同源基因—CSMADS06基因,转化到烟草和2种不同品系的黄瓜S06和S52中,经过除草剂筛选获得14株转化烟草和28株转化黄瓜。PCR检测和GFP荧光检测证实,外源的CSMADS06基因已转入这些植株中。阳性率分别为2.36%(烟草),4.1%和2.9%(黄瓜)。抗性植株已开花结果并获得子一代植株。  相似文献   

15.
16.
选用黄瓜无毛突变体gl的子叶节为材料,对芽诱导阶段及根诱导阶段潮霉素的浓度进行筛选,分别确定2和3mg/L为其最适浓度;以pCAMBIA2301-gusA为载体,农杆菌GV3101介导,筛选出Silwet L-77(表面活性剂)的最佳体积分数为0.04%,侵染液浓度以原菌液(OD600=0.6)等倍稀释最佳;另外,对快速提取黄瓜DNA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添加500μL 0.5mol/L NaOH与200μL 100mmol/L Tris-HCl的组合最好。用优化的体系对表皮毛基因Gl进行遗传转化,获得7株阳性苗,为研究Gl基因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黄瓜株高性状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矮生黄瓜D8和蔓生黄瓜JIN5杂交并自交及回交所获得的6个世代(P_1、P_2、F_1、BC_1、BC_2和F_2)为材料,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对黄瓜株高性状进行遗传分析.黄瓜株高性状的遗传模型适合D-1模型.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值为31.06,湿性效应值为正向5.76,显性度为0.19,主基因的遗传率变化较大,在BC_1、BC_2和F_2 3个世代的估计值分别为36.88%、61.89%和70.03%,其中以F_2的主基因遗传率最高,BC_1的主基因遗传率最低;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刖为9.85%、12.37%和30.61%,F_2的多基因遗传率最低,BC_1的多基因遗传率最高.黄瓜株高性状由主基因和多基因的共同作用决定,其中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在黄瓜育种实践中在早世代对株高选择有效.  相似文献   

18.
The regulating axillary branch gene was cloned and named as CsCCD7.Using a series bioinformatic computer softwares,database and online programes,CsCCD7 nucleotide sequence and CsCCD7 amino acid sequence were analyzed and CsCCD7 function was predi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sCCD7 cDNA full length sequence was 2 136 bp,and included a 1 665 bp ORF which encoded a 554 AA protein;there were 32 kinds of cis-acting regulating element in 2 136 bp cDNA sequence;CsCCD7 was an unstable protein(the unstable coefficie...  相似文献   

19.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黄瓜表皮毛基因Tril转入黄瓜‘新泰密刺’品种,并研究了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卡那霉素(Kan)分别对再生和转化苗筛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新泰密刺’转化中,Kan抗性苗出芽率为9.67%,生根率为3.67%,转化株阳性率为0.33%;分化培养基中6-BA适宜浓度为0.5 mg/L,出芽率最高(76.33%),平均出芽天数最短(19.66 d);生根培养基中Kan浓度为60 mg/L时筛选效果最好。3种筛选方式的研究表明,仅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Kan(60 mg/L)筛选,其转化周期最短(45 d),阳性率最高(达4.0%)。  相似文献   

20.
对黄瓜自交纯系及其杂交组合的性型遗传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全雌基因F和单性花控制基因M的遗传方式,并明确了不同性型自交系的基因型.对黄瓜不同性型植株的药荆处理结果表明,全雌株(FFMMAA)、强雄株(ffMMAA)、两性花株(FFmmAA)、和雄全株(ffmmAA)对乙烯利和AgNO3溶液处理的反应很一致,即乙烯利能诱导产生雌花,AgNO3诱导形成雄花,说明F和M基因的调控途径均与乙烯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