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2018年调查了湖南省江永县柑橘园的柑橘木虱种群发生动态,并在防虫网室内观察了柑橘木虱的生活史和习性。结果表明:椪柑园和夏橙园的柑橘木虱种群数量较高,香柚园的则相对较低;果园抽梢期柑橘木虱发生严重程度,椪柑园表现为夏梢秋梢春梢,夏橙园表现为秋梢春梢夏梢,香柚园则主要在春梢和秋梢期发生;失管或管理不当果园的柑橘木虱种群数量远大于正常管理的果园;若持续有寄主新梢,柑橘木虱在湖南地区一年可完成10个世代,卵—若虫的历期通常为15~26d,在甜橙和九里香上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综合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和柑橘的栽培特点,一年中有2个防治柑橘木虱的重要时间点,分别在冬季和夏季。  相似文献   

2.
柑橘生态果园建设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入分析广西农垦国有农场柑橘生态果园建设的成功做法,总结出生态果园建设及配套栽培技术,为果园生态循环链的构建、果园绿色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广西源头农场始建于1956年,是一个以种植柑桔为主的水果专业化农场,全场土地总面积1072亩,其中柑橙果园面积近700亩。人口1870人,在职职工690人,退休人员305人。自1995年转变经营体制,实行柑桔果园经营权转让以来,场工会充分发挥其组织的作用,积极为职工谋利益求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把兴场富民做为工会工  相似文献   

4.
2008年,受通货膨胀、四川广元柑橘大实蝇事件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柑橘产业遭受沉重的打击。然而,在诸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广西农垦源头农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好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形象为基础,以市场开拓为导向,立足于实现企业增效、果农增收为目标,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源头”柑橘在国际市场上走出了一片新天地。2008年农场柑橘共有218个货柜出口到加拿大、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联酋、香港、澳门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自主出口78个货柜,出口总量545万公斤,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柑橘果园项目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庆市大力推进柑橘果园建设。就重庆市柑橘果园项目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柑橘产业健康发展,带动更多的移民安稳致富。  相似文献   

6.
利用球形诱捕器诱杀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成虫,通过不同示范点、不同柑橘品种、不同悬挂密度以及悬挂时间对该诱捕器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球形诱捕器能有效控制不同示范点柑橘大实蝇的为害,脐橙园和蜜橘园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7.5%和100%。此外,球形诱捕器的悬挂密度及悬挂时间与其防治效果密切相关。在5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期以及6月初成虫大量返回柑橘园期间,利用球形诱捕器诱杀柑橘大实蝇能达到最佳防效。根据果园中果树密度及柑橘大实蝇危害程度不同,建议每666.7m2柑橘园悬挂诱捕器15个左右。该球形诱捕器不仅能够监测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动态,而且能有效防治柑橘大实蝇。  相似文献   

7.
【目的】贡柑生产是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近年来,其种植面积逐渐扩大;2019年仁化县柑橘产业园入选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但关于该地区贡柑上主要病害的调查和研究还未见详细报道。【方法】通过QPCR(probe)和RT-PCR的方法分别对采集的150个样品进行贡柑黄龙病和病毒病(衰退病、碎叶病、裂皮病、黄脉病)的检测;除此之外,在田间调查时有些果园的真菌病害发病较重,因此采用常规的真菌分离方法并利用真菌的通用引物转录间隔区ITS对采集自该地区的病样进行主要病原菌的分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2019年4月抽检样品的黄龙病平均阳性率为13.2%;10月除黄坑镇黄坑村的失管园外,抽检阳性率均在17%以下。值得注意的是,来自黄坑镇黄坑村的失管果园,柑橘黄龙病的阳性检出率从2019年4月的18.2%上升到10月的87.5%;丹霞街葛布村果园的阳性检出率则从6.7%上升到14.3%。同时,衰退病毒病的平均抽检阳性率4月为41.2%,10月为100%,其他病毒病均未检测到;柑橘溃疡病、柑橘炭疽病和柑橘褐斑病也有发生,个别果园发生较严重。【结论】仁化县贡柑黄龙病有一定程度的发生,可通过加强以田间管理为重点的优质高产可持续发展的分类防控等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控,尽量减轻黄龙病对柑橘产业的危害,延长柑橘园的丰产年限和生产寿命。但柑橘衰退病毒病的发病率较高,建议在种苗生产或种植前加强对贡柑衰退病毒病的检测;同时加强对该地区柑橘炭疽病和柑橘褐斑病等病害的科学防治,合理用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8.
柑橘黄龙病又称为“橘癌”。由一种称为韧皮部杆菌引起的细菌病害,通过嫁接苗木和一种称为柑橘木虱的昆虫进行传播,对柑橘造成的危害极大,如任其蔓延,将会对柑橘产业造成死树毁园的致命打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影响建德市柑橘品质的土壤因素,从三都镇、杨村桥镇和梅城镇选择柑橘品种、种植年限、管理水平、生长地形和小气候基本一致的3个果园,采样分析柑橘产量、品质及土壤化学性状。结果表明,3个果园间产量差异不明显,但三都镇和杨村桥镇果园的柑橘品质明显优于梅城镇。土壤分析结果初步表明,土壤偏酸、磷和钙等矿质元素含量较低可能是导致建德市果园柑橘品质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手粗像耙齿,心细如发丝;面庞黝黑,心里阳光;对自己"抠门",对别人大方。参加工作26年,身为共产党员的冯建国将美好的年华献给源头农场的柑桔产业、献给家庭、献给需要帮助的人,舞出一曲飞扬的华章。不做靠天吃饭的人1995年,冯建国带头购买了13.2亩果园的经营权,用实际行动支持农场果树经营权改革。多年来,他刻苦钻研柑桔种植技术,成为果树种植的行家里  相似文献   

11.
源头农场是以种植柑桔为主的专业柑桔场 ,现有柑桔面积 43 3 3公顷 ,其中投产面积 2 40公顷。 1 999年末该场柑桔园遭受了有史以来的特大冻害 ,其受冻面积达93 8% ,其中冻死果树占 8 6% ,三~四级重度冻害果树占 5 8 8% ,二级冻害果树占 2 6 4% ,受冻较轻或未受冻害的果树只占 6 2 %。冻前平均单产在 5 0 0 0kg以上的高产园 ,冻后的 2 0 0 0年造成绝收。 2 0 0 0年源头农场对大面积的柑桔冻害果园进行了高水平的恢复工作 ,年末 80 %的重度冻害果园基本恢复到冻前的丰产树冠水平。 2 0 0 1年实现平均单产 3 80 5kg ,达到了国内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柑橘是我国的第一大水果,重庆的柑橘种植面积以及产量排名全国靠前,重庆三峡库区的柑橘果园规模不一,标准化程度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低。随着劳动力的减少,柑橘果园机械化生产是未来果园生产必然趋势。由于柑橘种植主要集中在南方丘陵山区,开展机械化作业难度大。基于此,通过对重庆三峡库区柑橘果园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提出实现柑橘果园机械化作业的对策,以期对全国柑橘果园机械化生产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1月26日,农业部组织专家对广西农垦源头农场的柑橘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项目建设期进行现场验收,以综合评分90分的优良成绩通过柑橘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建设期验收,从而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柑橘质量追溯的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14.
丘陵地区提高柑橘果实品质及产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影响柑橘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因素,并介绍了新建果园和已定植果园提高柑橘果实品质及产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果园立体种养模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果园产出率,增加农户经济收入。本研究介绍了广西"柑橘-绿肥-鹅"立体种养模式,详细描述了设施建设、柑橘栽培、绿肥种植、鹅饲养管理等技术要点,分析了该模式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柑橘大实蝇果园覆盖防治技术,设置了5种不同材料对柑橘果园进行覆盖。结果表明,用无纺布覆盖防治柑橘大实蝇效果好,防治效果90%以上,而且成本低,果农易接受,利于推广应用,但应尽量选择柑橘大实蝇发生危害严重的果园推广应用,全园覆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我县多个果园陆续出现柑橘新害虫—白芒锦天牛,该害虫造成柑橘树叶片、叶脉黄化、生长衰退枯死,面积有扩大之势,严重威胁全县柑橘产业健康发展,同时该害虫为害柑橘在国内又未见报道,其生物学特性无资料可查,为了及时有效控制其为害,我们于去年下半年开始,开展了针对白芒锦天牛的野外系统调查及网室饲养观察,初步掌握了部分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8.
对干、湿热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柠檬园柑橘黄龙病及其媒介昆虫的发生及分布进行调研.结果表明:黄龙病在滇西的干、湿热区均有分布;低海拔地区柑橘黄龙病及亚洲柑橘木虱发生严重;随着海拔的升高,柑橘黄龙病及亚洲柑橘木虱的发生逐渐降低,而柚喀木虱危害逐渐加重,海拔1100 m以上的地区仅观察到柚喀木虱的发生;幼年柠檬果园间种高杆作...  相似文献   

19.
柑橘“三低园”是指低产能、低品质、低效益的橘园,主要表现在。树势弱、根系分布范围小、须根少;叶片小而薄、叶色发黄;枝梢抽生量少、生长势弱;落花落果严重、着果率低、且果实小、产量低;品质差、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柑橘“三低园”在各柑橘产区均占有较大比例,加强“三低园”的改造迫在眉睫。形成柑橘“三低园“的主要原因是:品种繁多,品种混杂严重;土壤管理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密植园改造不及时;修剪不当;肥料品种选择和施用主法不当;病虫防治不力和过量使用除草剂等七大主要因素。本文根据“三低园”形成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提出通过高接换种;改善根际环境;改善群体结构;提高施肥水平;加强病虫防治;拒绝使用化学除草剂推广橘园生草栽培等改良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图说合作社     
2019年1月27日,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观音村集体经营的金顺和果蔬农业综合示范园,农民在忙着嫁接柑橘新品种苗木。该园采用“村‘两委’+示范园+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30亩柑橘新品种繁育基地,带动2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