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耕 《国际木业》2008,(9):44-44
巴西:据巴西能源部消息,2007年巴西生物能源所占比例已超过水电能源,成为第2大能源。据巴西国家能源平衡年度报告称,2007年巴西可更新能源所占比例为46.4%,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为5.2%,美国2006年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为7%。  相似文献   

2.
孟永庆 《世界林业动态》2007,(10):F0004-F0004
据尼日利亚可再生能源委员会称,大约50%的尼日利亚人使用木材作为家庭能源,这对妇女和儿童的健康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与只利用石油相比,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环保问题的措施之一。然而,如果能找到木材的替代品,将能缓解对尼日利亚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压力,节省时间,并且能保护森林,清洁水源和空气,还能为尼日利亚人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3.
王恺 《国际木业》2005,35(12):19-20
不久前,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印发了2003年UNECE术材委鼓会政策论坛和年度市场研讨会的纪要和论文摘要。该文从能源可持续供应的角度,论迷木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能源开发有重要参考价值。文中强调,现有石油资源只能维持40年左右,能源可持续供应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能潍与环境对人类基本生存条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是一个能影响世界全局的发展中大国和能源消耗大户。应对此项挑战乃是战略大计。欣悉“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任务。木质能源可再生.对环境友好,又便于分散经管.其有突出的优势。但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有没有大规模发展术木质能源的条件?实际上.目前我国每年的本材消牦中有530%.约1亿一是薪炭材,且木材工业竹木材利用率仅60%,再加上林区的采伐剩余物,正在和可以作为能源利用的术质资源已有相当规模,提高这部分资源的利用效率大有可为。而且,正是由于森林资源不足,更有必要及早下手,最大限度地利用植树造林的潜力,发展林业,为更大规模地利用木质能源创造条件。欧洲的一个重要经验是.推进木质能源开发不能只靠市场调节.而必须有政策变持,而且这种支持涉及多种行业的发展和多方面利益的协调。现在,木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其规模和效率巳退远不是传统薪炭材的概念了.非但木屑能加工成颗粒或棒状成形燃料再行燃烧,用植物纤维生产的乙蚌汽油新型燃料也已经问世,为了适应大规模能源开发的需要,巳培养出生长特别快的超级燃料逃生树。未来能源问题的解决还有很多未知因素。但提高木厩能源的利用水平,并大力发展林业.为木质能源开发创造条件,无疑是明智之举。[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瑞典:宜家(Ikea)宣布,从2009到2015年,公司将投资约19.5亿美元用于太阳能和风能动力生产,到2020年将生产与其能耗一样多的可再生能源,并种植与其商品所消耗木材相当的树木。到2016年,公司将只销售LED光源,  相似文献   

5.
周密 《国际木业》2008,(10):43-43
爱沙尼亚:木材需求不足已经导致爱沙尼亚木材部门产量的减少。爱沙尼亚统计局的统计表明,随着22.8%的木材产品产量的下降,建筑量也相应减少,能源生产也下降了29%,发电量减少25%,采矿减少31%。化学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产品增加了26.2%。  相似文献   

6.
文中依据Hubbert模型研究分析美国可再生能源产量变化趋势,描绘出木材的多峰Hubbert曲线。结果表明:1)美国作为能源使用的木材产量整体上呈现钟形曲线变化趋势;2)在木材产量的多峰Hubbert曲线中,3条新增曲线的峰值以相同的周期逐期减半。文中还分析了木材产量趋势对能源供给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全球范围看,木质能源占全球初级能源消耗量的7%。大多数木质燃料的使用是在发展中国家(占76%),发展中国家的总人口占全世界的77%,而亚洲的木质能源消耗大约占44%。  相似文献   

8.
1991年镇县进行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森林资源消耗量调查。森林资源年总生长量为18.86m^3,总消耗量为21.22m^3,其中能源性消耗占52%;农民自用材消耗占42%。年森林赤字为2.36万m^3。能源短缺,利用率低,农耕方式落后,示营造薪炭林等是森资源消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红枫 《国际木业》2008,(10):44-44
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已经被批准兴建以废弃木料为原料而生产电能的巨型工厂,这将增加人们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兴趣。该厂预计2012年建成,建成后将能产生100MW的电力,足够为7.5万户人家供电。该厂与煤炭发电厂标准相比,可以说规模很小,但是由木材废屑、秸秆,以及其它的有机材料作为原料的工厂,很少能达到这样的规模。预计划2020年,奥斯汀市公用事业中30%的电力将能来自于可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10.
印度每年需约1.11亿吨石油产品,其中70%依靠进口。到2020年.进口比例将占85%。在需求上升而油价高涨的双重压力下,印度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印度乡村发展部下设的国家生物质能源委员会.建议大力利用荒地和非农地开展麻风树造林。根据生物质燃料计划委员会的报告.如利用1100万公顷荒废地发展麻风树造林,每年可产麻风树种仁油3000万吨。印度人口占世界的16%,  相似文献   

11.
徐芝生 《国际木业》2008,(11):41-41
今年1月份,欧盟公布了“可再生能源指令”议案,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将运输部门可再生燃料消费量增至10%。在运输量不会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可再生燃料占有率增至10%的目标只能通过大量使用生物燃料来实现,这引起了环境部门和木材工业部门的担心。木质生物能源利用已经从传统木材利用工业部门分流了大量的原材料,今后这个问题可能更加严重。如果不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生物燃料需求的增加可能会使生长缓阌均天然林转变为短周期速生人工林和薪炭林。  相似文献   

12.
竹子在非洲尚未充分开发利用,而这种植物可以用作替代的能源。目前,一些非洲国家在中国和国际竹藤网络的帮助下正致力于用竹炭和薪炭材来替代木材作为能源。加纳和埃塞俄比亚已经将竹生物质列为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核心内容,这两个国家开发竹炭所取得的初步成功激发了  相似文献   

13.
德国环境部3月22日消息:国内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就业人数2005年达到17万人,与上年的15.7万人相比增加了10%。这是受环境部委托,由德国经济研究所(DIW)、德国航空宇宙中心(DLR)、经济结构研究所(GWS)和巴登符腾堡太阳能氢研究所(ZSW)共同研究的中间报告所阐明的。该报告的题目为“在重视对外贸易的前提下,发展可再生能源对德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其概要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几十年中,生物能源和其它可再生能源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国际宣言与承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开发利用农村能源是新农村建设的可行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能源是指农村地区的能源,包括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资料统计显示,2006年乡村人口总数达7.37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6.1%。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开发农村能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云南省会泽县在开发农村能源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相似文献   

16.
日本纤维板及刨花板生产企业联合会(Japan Fiberboard and Particleboard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近期召开2011财政年度定期大会(第56次会议),批准了2012财年的业务计划。今年的工作计划主要围绕以下项目:1.对可再生能源的固定价格体系作出回应;2.地质灾害受损木材的有效利用;3.利用森林中的木质材料剩余物;4.修订JIS《纤维板》标准;5.举办人造板研讨会(11月27日,静冈市)。  相似文献   

17.
《森林与人类》2003,23(3):21-21
日前,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并资助的可再生能源融资及清洁发展机制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可再生能源产业界、投资金融机构、相关政府部门、政策研究及咨询机构的代表围绕以下几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清洁电力生产市场,可再生能源的国际融资经验以及对奥运会的影响,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潜力和机遇,清洁发展机制的政策、进展和国际项目,国际气候变化政策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  其中清洁发展机制在中国实施的前景以及相关的国际国内政策备受企业、金融机构及…  相似文献   

18.
日本木质能源的现状与前景日本是一个多林的国家。据1990年资料,日本的森林面积为2521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67.1%。日本的矿质能源资源贫乏,自古以来木质能源就成了日本人民的主要生活能源。1木质能源的变迁与现状历史上日本人民对木质能源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竹子在非洲尚未充分开发利用,而这种植物可以用作替代的能源。目前,一些非洲国家在中国和国际竹藤组织的帮助下正致力于用竹炭和薪炭材来替代木材作为能源。加纳和埃塞俄比亚已经将竹生物质列为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核心内容,这两个国家开发竹炭所取得的初步成功激发了周边国家对竹子的兴趣,促进了这些国家对被称为“绿色生物燃料”的竹炭业的投资。  相似文献   

20.
世界经济增长的车轮转动越快,各国面临的能源压力就越大。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国际油价已经翻番,国际能源前场充满不确定性,依赖能源进口具有巨大的经济风险。除此之外,传统能源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硬空气污染等问题给人类及环境造成威胁已不容忽视。而今,发展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能源政策关注的焦点.这类绿色能源正在世界各地萌芽、壮大、开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