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以8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幼林地为研究对象,以芋头、辣椒、玉米、茶叶4种作物为间种作物,采用实地采样和试验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核桃林地不同间种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探讨适合核桃林地的最佳间种模式及核桃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间种能改善核桃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且间种芋头的效果最好,为核桃林地最佳间种模式;其次是间种辣椒,为核桃林地比较适宜的间种模式;而间种玉米及茶叶,不利于改善核桃林地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2.
大白菜为半耐寒性蔬菜,适宜生长温度范围10~25℃,常规栽培以秋冬季为主.南方广大地区由于夏秋期间气温较高,栽培大白菜技术难度大,在西南低纬度高海拔的黔西北地区(海拔1 700~2 000m),7月平均气温常年多低于24℃,春夏秋气候温凉,适宜反季节大白菜栽培,为探索大白菜反季节栽培适宜播期,先后进行了大白菜夏季和春季播期试验,以期为黔西北高海拔地区大白菜反季节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以8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幼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芋头、辣椒、玉米、茶叶4种间种作物对核桃树体(地径、树高、冠幅、新梢长、新梢粗)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种模式能不同程度促进核桃树体的生长发育,尤其间种芋头显著增加了核桃树体生长量,是山区核桃林地最佳间种模式。该研究结果为探讨适合云南核桃林地的最佳间种模式及山区核桃高效栽培技术的组装集成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苹果园间种大葱可减少苹果绵蚜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1989年对烟台市737个苹果绵蚜发生园片进行了普查,其中莱州市蔬菜研究所的7年生苹果园,共35亩,为繁育菜种,其中20亩大白菜,15亩间种大葱。经调查,间种白菜的苹果树绵蚜发生株率达52%,而间种大葱的苹果树基本未查到苹果绵蚜,且其他病害也较间种白菜者轻。因此认为在幼龄苹果,间种大葱不仅可增加收入,且可减少苹果绵蚜发生,很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苹果园间种大葱可减少苹果绵蚜发生@邱名榜  相似文献   

5.
春、夏季大白菜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由于气候、品种、栽培管理等因素,造成大白菜生产不能满足春、夏季市场的需要。贵州是高海拔、低纬度冷凉季风气候地区,适宜春、夏季大白菜生产。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态型大白菜抽薹时内源激素含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白菜〔Brassicacampestrissubspeciespekinesis(Lour. )Olsson〕先期抽薹一直困扰着春大白菜和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大白菜生产。为育成冬性较强不易抽薹的品种,大白菜晚抽薹特性及利用的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热点。不同生态型的大白菜品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冬性越强越不易抽薹。国外对控制或减轻未熟抽薹的环境条件有较多报道〔1~3〕,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低温处理后不同生态型的大白菜品种抽薹时内源生长素类 (IAA、IPA)、赤霉素类(GA3、GA4 )、细胞分裂素类 (ZR、DHZR)和脱落酸(ABA)含量差异,以期为选育具有较强冬性的大白菜品…  相似文献   

7.
辣椒间种玉米生物多样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辣椒间种玉米的生物多样性试验,并在辣椒密度不变的情况下,玉米密度在变化的对比,了解到问种作物的发病率较净种的均低,辣椒单果质量、玉米千粒质量均增加,合理的玉米栽培密度可使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增加,通过试验综合评价出辣椒间种玉米的最佳栽培模式为辣椒与玉米行比6:2,每1 hm2株比53 550:17 850.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种植效益,近年来我们探索出莴苣-玉米-春大白菜-秋扁豆一年四熟高效栽培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秋冬栽植纯作莴苣,莴苣让茬后移栽或直播玉米,同时在玉米大行中栽春大白菜,春大白菜让茬后再套栽扁豆,实现一年四熟。每hm~2可产莴苣45000kg、春大白菜11250kg、玉米8250kg、扁豆11250kg,年产值45000元/hm~2以上,纯收入30000元左右。 1 种植方式包沟333cm的畦面上,按行距28cm、株距22cm  相似文献   

9.
玉米间种白芸豆密植通透栽培技术是一项增产增收的高效栽培技术,即应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半收敛型耐密植玉米品种与耐荫矮棵经济作物,按适当比例间种的科学种植方式。采用这种种植方式可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状况,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边际效应,使晚熟玉米正常成熟,从而达到提高玉米品质,实现高产、高效的目的。该项技术目前已被广大农民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骆作奇  陆朝辉 《蔬菜》2010,(7):14-15
<正>大白菜是河池市栽培面积较大的一类蔬菜,一般只作秋冬季栽培。由于当地夏季高温多雨,故夏大白菜栽培几乎为零。为了解决夏秋蔬菜供应淡季问题,从1995年开始,笔者利用本地高海拔山区夏季凉爽的气候与丰富的土地资源,开展夏大白菜栽培试验示范和推广,至2009年,全市夏大  相似文献   

11.
龚亚菊  张健 《长江蔬菜》2011,(11):34-35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21℃,终年无霜雪。夏季气温高,坝区无法生产大白菜,市场所需大白菜大多从通海、昆明、大理等地调入。近年来,笔者在高海拔山区(海拔1600m以上)进行大白菜引种、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山区广大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玉米、马铃薯间种是一项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常用的间种方式是2行玉米间作1垄马铃薯。这种方式,既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了产量,又增加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生产实践证明:玉米每667m^2增加产量53~81kg,增产率是10%~15%,增加经济效益80.4元;每667m^2产马铃薯750~900kg,增加经济效益530元,两种作物合计每667m^2增加经济效益610.4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攀天阁乡的地理气候条件,探讨了高海拔地区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指出选用优良玉米品种、地块整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加强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要点,为攀天阁乡玉米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播种期遇高温,是大白菜感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为避开高温,目前多采用晚播的办法。但晚播会造成大白菜结球不实,产量相应较低,针对上述情况,1984~1986年,连续三年进行了玉米大白菜套  相似文献   

15.
以番茄、瓠瓜、大白菜、花椰菜、辣椒、茄子、长豇豆、大蒜、芹菜和玉米为试材,研究了
蜗牛对蔬菜和玉米的危害与趋向性。结果表明:蜗牛能啮食大白菜、花椰菜、瓠瓜、辣椒、茄子、玉米苗、
芹菜等7 种作物,在移栽后1 d 即能取食,且有正趋性;番茄、长豇豆和大蒜上未发现蜗牛取食迹象,并
有负趋性。蜗牛最喜欢啮食大白菜,趋性最强;其次是花椰菜;大蒜对蜗牛的负趋性最大。  相似文献   

16.
我市从 1992年开始 ,利用高海拔山区夏季凉爽的气候与丰富的土地资源 ,发展了高山反季节蔬菜栽培。至 2 0 0 1年 ,全市高山反季节蔬菜面积达60 0 0hm2 ,其中越夏大白菜面积有 2 0 0 0hm2 ,成为高海拔山区主栽蔬菜品种 ,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 ,还远销厦门、泉州、广东以及香港等地 ,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将大白菜越夏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越夏栽培的大白菜品种必须具备早熟、耐热、抗病、耐贮运、商品性好等特性。我市目前主要采用日本黄清河 5 0天、黄清河 4 8天、夏胜、小林交配、泰国正暑一号等优良品种。2 播种育苗2…  相似文献   

17.
蜗牛大量繁殖,危害农作物,在长江流域主要发生在梅雨季节,且主要危害对象是小麦、油菜、蚕豆、棉苗、大豆、玉米等。而1987年的深秋在湖南冷水江市同兴乡的庙山岭,出现了食害大白菜的蜗牛.其繁殖速度及对大白菜危害的程度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海拔地区夏季气候冷凉的特点进行天然反季节越夏蔬菜生产是山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湖北省高山蔬菜基地面积11.33万hm~2,总产量650万t,仅长阳高山蔬菜产值就达12亿元以上。大白菜是高山蔬菜主栽作物之一,在介绍长阳大白菜品种应用情况基础上,对当前生产中发生根肿病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同时推荐了适宜当地种植的大白菜品种吉祥如意和根抗518。  相似文献   

19.
高海拔山区夏大白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县高山反季节蔬菜发展迅猛,其中夏大白菜的栽培面积较大,是我县高山反季节蔬菜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主要菜类。笔者根据这几年在生产第一线所掌握的实际情况,对高海拔山区夏大白菜的生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孟繁民  李玉华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6):152-152,160
地膜洋葱套种秋季菜如大白菜、萝卜等作物,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按洋葱每667m^2产4500kg,每667m^2效益为3150元,扣除成本1500元,每667m^2纯收入1650元;间种的白菜每667m^2产1500kg,每667m^2效益300元,每667m^2纯收入200元,总纯收入185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