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公害芦笋生产对施肥管理技术有严格的要求,只有采取科学的施肥措施,才能达到生产无公害芦笋产品之目的。文章介绍了无公害芦笋生产中的科学施肥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2.
芦笋是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较高的植物。随着人们对芦笋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更多的农业地区开展了芦笋种植。为了达到生产无公害芦笋的目的,必须科学地使用无公害技术,以满足现代芦笋市场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3.
<正>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绿芦笋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贮藏。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无公害设施、露地绿芦笋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  相似文献   

4.
贾卫国  吕广兴 《蔬菜》2007,(12):18-19
河北省中南部地区非常适合芦笋种植,在这里,植株一年中既有休眠期,又有较长的生长期,养分积累充分,产品品质好,也容易获得高产。笔者针对芦笋的生长生育特性,通过几年的栽培实践,逐步总结形成了绿芦笋无公害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5.
1生产现状1.1初步建立了一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已初步建成了丰县范楼万亩牛蒡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等十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累计面积0.7万hm2,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近1.3万hm2。其中,已有8个基地被市有关部门授予“徐州市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并有2个基地(面积0.2万hm2)在2001年底通过了第一批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1.2制定了一批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针对无公害生产缺乏统一标准体系的弊端,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积极组织有关专家,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了山药、芦笋、牛蒡、大蒜、薹干等25个品种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操…  相似文献   

6.
芦笋号称“蔬菜之王”,种植芦笋是一项经济效益较高的新兴产业。近年来芦笋产业在大荔县发展较快,但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发生为害的病虫种类也在逐渐增加,发生程度也有不断加重的趋势。芦笋病虫害有多种,常见的5~6种,发生较严重的2~3种。在生产实践中,抓住主要病虫害防治,同时注意兼治其它病虫防治,可达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就芦笋病虫害及无公害防治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芦笋味道清香鲜美,肉质脆嫩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药食兼用高档保健蔬菜。广西全州县生产的芦笋色泽浓绿、脆嫩香甜、营养成分含量高,远销南宁、柳州及湖南、广东等省市,产品供不应求,发展前景较好。本文从优良品种选择、营养钵培育壮苗、深层均匀施肥、无公害除草、科学合理留母茎、茎枯病综合防治六个方面入手,介绍了全州县芦笋标准化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以期指导广西及周边地区芦笋种植业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绿芦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丽萍  赵婧 《蔬菜》2017,(4):50-52
为了有效抑制芦笋茎枯病和木蠹蛾的严重发展态势,正确实施"无公害绿芦笋生产技术规程",在实际生产中,规范了从品种选择、育苗播种、定植时间、定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直至采收各个环节的栽培方法及操作标准,保障鲜笋高产、质优、无公害。  相似文献   

9.
针对盐碱区的生态特点,制定了适用于盐碱地(耕层土壤含盐量≤0.4%)的绿芦笋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播种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移栽、水肥管理、采收、采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为盐碱地区绿芦笋的科学化、标准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第五讲芦笋生理性障碍及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4 芦笋主要虫害及无公害防治 4.1 小地老虎:此虫俗称截虫、切根虫.我省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两种,以前者居多.  相似文献   

11.
芦笋又名石刁柏,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芦笋对心脏病、高血压、水肿、心动过速、膀胱炎、支气管炎等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是一种医疗保健价值很高的食品,市场需要日益增多,栽培面积也随之逐年扩大。芦笋分白芦笋、绿芦笋栽培两种方式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白芦笋的无公害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芦笋又名龙须菜,是多年生宿根植物,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名贵蔬菜,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之一。山东省定陶县蔬菜办大力推广出口芦笋无公害栽培,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当地种植业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云南芦笋大棚高效生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营养块育苗、定植、田间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保鲜等,生产上要求错开北方产笋旺季,有效提高芦笋生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花卉》2017,(20)
芦笋无公害林下栽培是一种新的栽培方式,在保证一定产量的同时可避免大量除草剂和杀虫剂的使用,避免农药残留超标,真正实现无公害栽培。  相似文献   

15.
柴文臣  阎世江  张微 《北方园艺》2015,(23):188-193
芦笋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是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中利于农民创收的好项目,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芦笋种植面积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然而却不是芦笋生产强国。该文综述了我国芦笋分布简况和采收贮藏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芦笋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贺超兴 《蔬菜》2022,(5):33-39
为了促进中国芦笋产业快速发展,对国内外芦笋生产情况进行概述,并对中国芦笋栽培发展情况及进出口情况、栽培品种、育苗技术、栽培模式与采收方法进行综述分析,最后对中国芦笋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及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芦笋产区茎枯病危害较为严重,造成芦笋大面积枯死,导致芦笋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芦笋的生产效益。为此我们对芦笋茎枯病发病原因及其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浙北地区无公害芦笋带动了当地产业结构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19.
芦笋又名石刁柏,属多年生宿根植物,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10~15年,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现将芦笋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瓜菜》2017,(12):66-67
芦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适应性广,易于栽培管理。根据芦笋是否出土可将其分为绿芦笋与白芦笋。从选用良种、培育壮苗、选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笋等方面介绍了出口绿芦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鲁东南及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发展绿芦笋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