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野败型粳三系配套及遗传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育定型了野败细胞质粳稻不育系珍 5A ,已通过育性鉴定 ;新组合珍优 83参加安徽省区试增产显著。初步掌握了水稻广亲和性、感光性与野败型粳三系配套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三系强恢复系桂99与粳型广亲和系杂交,选育了倾粳型广谱强恢复系297。用297与野败不育系汕A,特A和温敏核不育系安湘S配制的亚种组合生育期和株高适中,穗大粒多,结实正常,优势强。  相似文献   

3.
三系法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水稻不同亚种间的杂种优势,以现有主要不育系,包括灿型野败(WA)型育系、红莲(HL)型不育系和粳型BT型不育系,分别与不同类型的灿型或粳型保持系或恢复系杂交,根据F1的育性分析籼、粳不同品种对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恢保特性。结果表明:(1)在同一核背景下,不同质不育系的可恢复性为BT型不育系>HL型不育系>WA型不痛系;(2)WA型粳型不育系的育性可恢复性明显低于相应的灿型不育系,即使这类不育系携有广亲和基因,多数野败型籼稻恢复系仍很难恢复其育性;(3)鉴于大多数籼稻品种对BT型不育系均具一定的恢复力,因而选育广亲和BT型籼型不育系很难有效进行,且常见的广亲和和品种对BT型粳型不育系一般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恢复能力,因此选育广亲和的BT型雄性不育系在实际上存在较大困难;(4)基于上述原因,为有效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以广亲和品种与现有恢复系杂交,在选育高配合力广亲和恢复系的基础上再与不育系杂交,较易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野败型水稻广亲和不育系064A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粳型广亲和系02428与籼型广亲和系培矮64的杂种F#-1进行花培,在80余份花培系中选出一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作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对野败型质核互作不育系珍汕97A作核置换,育成了野败型广亲和不育系064A。064A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广亲和性强,配合力高。其中与粳型恢复系9512组配的F#-1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优势非常明显,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培育水稻粳型亲籼系是克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实现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促进水稻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一条有效地途径.利用88对SSR标记多态性分析的资料,采用Dj值分析法对42个待测粳型亲籼系进行粳型性鉴定,从中筛选出18个偏粳型材料;利用4个籼型和4个粳型测验种对其中13个偏粳型待测粳型亲籼系进行亲和性测定,结果鉴定出5个偏粳型特异亲籼系和6个偏粳型广亲和系.  相似文献   

6.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但杂种F1的育性问题严重阻碍其杂种优势的利用,水稻广亲和性被广泛认为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本文重点概述了近年来水稻籼粳亚种间广亲和性的遗传学研究以及杂种不育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育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水稻广亲和恢复系杂交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选用13个广亲和恢复系,9个普通恢复系分别与相应的野败籼型不育系萍改A或包台粳型不系秋光A杂交,对其F1进行了优势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广亲和恢复系配制的组合,单株谷重的竞争优势和超亲优势均显著高于普通恢复系配制的组合;利用广亲和恢复系配制的籼粳严利间组合,每穗实粒数和敏粒数两性状的竞争优势都极显著高于普通恢复配制的品种间组合。本研究还筛选出一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的强优势亚种间组合萍改A/DT71  相似文献   

8.
水稻广谱广亲和系的选育策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选育广谱广亲和系对于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初步假设水稻亚种间亲和性基本上可以分为四大类:广谱广亲和性、部分广亲和性、弱亲和性和非亲和性。决定亚种间亲和性的基因可能有两类:一类是广亲和基因Wc,另一类是辅助亲和性基因Sc。这种辅助亲和性基因既有可能是几个主基因,也有可能是一系列微效多基因。广谱广亲和系可能同时完全具备Wc和Sc基因;部分广亲和系可能只具备Wc基因;弱亲和系可能只具备Sc基因;非亲和系则两者都不具备。选育广谱广亲和系的途径有二个,一是利用现有的广谱广亲和种质直接转育,二是利用部分广亲和系与弱亲和系杂交,组合广亲和基因与辅助亲和性基因。筛选广谱广亲和系可以分三步进行:初选,即在低世代用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系进行测交鉴定;复选,即在中世代增加测交品系个数,进一步作亲和性鉴定;决选,即用更多的非亲和品系与当选株系测交,在进一步确定广谱广亲和性的同时筛选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充实水稻恢复系育种材料,特别是广亲和材料,利用籼粳亚种的强大优势搭桥,广西玉林市农业科学院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就注重引进广亲和品种,与籼稻恢复系进行杂交、回交转育,再与野败型(WA型)或BT型不育系进行广泛测交筛选。经8年16代选育出优质水稻广亲和恢复系R227中间材料,该恢复系株叶型好、抗性强、稻米品质除直链淀粉、胶稠度达三级标准,糙米率二级标准外,其余指标均达国标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我所自1977年开始进行水稻新三系选育工作.经过4年南繁北育,已初步育成了第一个野败粳型不育系六南早.经与野败籼型恢复系测交,获得了早熟、强优、整齐、结实正常的籼型杂种一代,实现了野败型粳不籼恢三系配套.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三系亚种间杂种优势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汕型野败不育系汕A为母本,15个灿粳中间型恢复系为父本配制的三系亚种组合进行优势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三系亚种间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穗粒数上,穗数和结实率与对照相当,而千粒重呈显著负优势,杂种产量与穗粒数,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呈极显著正偏相关,而这4个性状之间又呈极显著负偏相关,中间型父本的灿粳性与其杂种各主要农艺怀状的相关不显著,选育株型理想,千粒重稍大,穗粒结构合理的中间型恢复系是获得更经亚种  相似文献   

12.
水稻广亲和基因的遗传及其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广亲和基因可以有效地克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所表现的不育现象。广亲和基因的发现,为实现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大面积提高水稻单产展示了广阔前景。栽培水稻不同类群之间亲和性的分化与生态型的分化有着密切联系。已经发现的广亲和水稻品种,其广亲和性受单个主效基因S_(-g)~n控制。本文对广亲和基因在育种上的利用途经亦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水稻籼粳亚种间亲和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广亲和概念,广亲和测验种,广亲和基因的遗传研究,新的杂种不育基因的发现及分子定位,以及广亲和系的选育进展等,并就如何利用这些亲和基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2428A的选育及颖花退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广亲和粳稻品系02428对野败型籼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连续回交,进行广亲和雄性不育系选育,获得了不育性稳定的02428A,测交表明该不育系具有很强的广亲和性和配合力,但在回交世代中出现了先于小孢子败育的颖花退化现象,遗传分析初步证明该种颖花退化是由野败型细胞质和02428中所带的一对隐性基因互作所致。  相似文献   

15.
为鉴定部分水稻不育系的广亲和性和籼粳型,根据籼粳亚种间广亲和基因S5-n在第6染色体存在136 bp片段缺失的特征,设计InDel标记S5136,对培矮64S、广占63S等不育系进行广亲和基因鉴定。利用与栽培稻籼、粳遗传分化密切相关的34个InDel标记,对这些不育系PCR产物的电泳结果进行判读和分析,计算其籼型或粳型基因频率(InDel分子指数法)。结果表明:①三系不育系粤泰A具有广亲和基因S5-n。②两系不育系培矮64S、N111S、C815S等11个不育系具有广亲和基因S5-n。③目前广泛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培矮64S、广占63S、Y58S等的籼型基因频率均为0.76~0.91,据此认为具有10%~25%左右粳稻血缘的籼型不育系可能更有利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广亲和粳稻品系02428对野败型籼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连续回交,进行广亲和雄性不育系选育,获得了不育性稳定的02428A.测交表明该不育系具有很强的广亲和性和配合力。但在回交世代中出现了先于小孢子败育的颖花退化现象。遗传分析初步证明该种颖花退化是由野败型细胞质和02428中所带的一对隐性基因互作所致。  相似文献   

17.
对爪哇型水稻材料Gcp28的亲和力进行对比鉴定研究,以期选育出亲和力高的广亲和材料应用于水稻育种中,解决水稻亚种间杂优利用存在的不亲和问题。选用4个标准测验品种及4种光(温)敏不育系与爪哇型材料Gcp28以及公认的广亲和品种培矮64、cpslo.02428进行杂交,配制了32个组合,根据亲本的籼粳分类地位和F1杂种结实率对爪哇型的广亲和性初步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亲和力排列顺序为:Gcp28〉0  相似文献   

18.
《三明农业科技》2005,(2):F0004
灿型水稻野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康丰A,不良株率为100%,不育度达99.99%,保持系康丰B 12项指标中有5项指标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6项指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康丰A室内抗稻瘟病鉴定的综合评价为抗(R)。鉴定结果认为,康丰A在利用籼粳亚种间杂交选育籼型不育系方面达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新株型明恢86及其系列组合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选用灿粳交中间怀灿型强恢杂交导入广亲和基因的育种方法,将粳稻基因渗入灿稻恢复系,育成的三系及二系新株型恢复系明恢86。它具有广亲和性,恢复力强,恢复谱广,米质优,配合力好,抗稻瘟病,制种产量高等特点。其与野败型、矮败型、K型改、印尼水田谷型、冈型败、D型败、两用不育系、新质源不育系(岳4A)等多个不育系配组,均表现出强优的杂种优势和优良的综合性状,其中汕优明86、福两优2186、Ⅱ优明86、已先后通过福建省或三明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正在福建和全国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热研1号、2号与我国水稻的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粳稻品种热研1号、2号与我国籼型、粳型及广亲和水稻品种杂交,F_1的结实率均较高,除热研1号与某些籼稻杂交,F_1结实率为75.70%外,其余均在80%以上。而且同类型组合间的变异系数较小,最大为14.21%。可以认为,热研1号、2号都具有广谱亲和性和较强的亲和力。它们的花时早而集中、柱头外露率高,对野败、矮败和BT型不育系都是保持的,在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