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等部门通力合作,强化规范管理,加大公共服务,提升发展内涵,营造发展环境,有力地推进了全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截止2012年底,全国有9万个村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达18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同区超过3.3万家,年接待游客接近8亿人次,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各地不断拓宽发展模式,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同区、农家乐专业村,一批农耕特色与自然山水、乡村风貌融为一体的农事景观,正成为休闲农业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2.
设施农业助推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按照自治区党委关于"大力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推动新疆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转变"的要求,到2020年,实现接待国内外游客3亿人次,旅游总消费1万亿以上的目标。无疑,新疆旅游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如何与自治区党委的旅游兴疆发展战略对接,助推新疆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一个摆在农业工作者面前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休闲农业经历了萌芽、起步和全面发展的历史阶段。"十二五"以来,各地休闲农业竞相推进、蓬勃发展,呈现出产业规模日渐扩大,发展内涵不断提升,类型模式逐步丰富,发展方式逐步转变,综合效益同步提高的特点,形成了"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态势。2013年,全国休闲农业接待9亿人次,经营收入2 700亿元,继续保持15%以上的增长态  相似文献   

4.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由此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距离城市较近的交通便利的县、镇和村开展起来。目前,休闲农业已成为农业的新兴业态,对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生活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也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兴起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已经发展到很成熟的阶段。我国的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其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8.5万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2800万,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6.9%;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根据农业部对全国13.5万家典型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农民占从业人员的92.4%,其土地产出率近18万元/hm2,是全国农业用地平均产出率的6.2倍,经营休闲农业的农民人均产值5.41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的2.75倍。由此可见,休闲农业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有效推动力,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支撑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面临巨大挑战。一是功能模式单一。从现有情况看,休闲农业基本是以果蔬采摘、餐饮住宿为主,同质同构现象明显,发展模式和服务功能单一,经营形式简单雷同。二是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在传统农业转型过程中,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三是生态环境亟待保护。发展休闲农业以后,由于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跟进不够,出现了一些污染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苗头。四是经营有待规范。少数工商资本进入休闲农业领域后,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忽略了农业这一基础和元素,忽视了农民这一主体,项目农“味”不足,有非农化的倾向。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休闲农业也是这样,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扶持,正确引导;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广泛宣传,打造品牌。使休闲农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1发展现状巴中市恩阳区建区以来,目前已完成4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乡镇1个、旅游扶贫特色精品村寨2个、旅游扶贫示范村6个、特色乡村旅游经营点8个、民宿旅游达标户40个的创建工作。成功举办了荷花节、芦笋采摘节、葡萄采摘节,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收入达5 000万元以上。1)稳步推进4A级旅游景区。确定创建恩阳古镇、万寿养生谷为国家4A级  相似文献   

6.
数字     
正2020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力争超万亿元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推动业态升级、设施升级、服务升级、文化升级、管理升级,到2020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力争超万亿元,实现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本着真抓实干精神,按照科学规划、政策推动、夯实基础、广泛宣传的发展理念,促进休闲农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休闲农业联结种养业基地13.3万hm2,向游客提供新鲜果蔬23万t,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带动35万户农民发展种养业基地20多万hm2,带动农民就业90多万人,年人均工资1.2万元,当地农民人均收入6140元。  相似文献   

8.
有“贺兰山下第一村”之名的龙泉村,是宁夏石嘴山市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两级党委政府推动下,龙泉村近年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每年接待来自五湖四海游客17万人次,实现人均年收入4.5万元。如今,在新型电网、全电景区、绿色出行、智能民宿、煤改电取暖等电力服务工程“加持”下,龙泉村变得又美又“智慧”。  相似文献   

9.
<正>回顾过去,经验值得总结。一是生态农业借助产业融合发展彰显活力。如句容茅宝葛根产业园集葛根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同时,结合茅山道教文化,打造葛文化科普、养生、休闲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模式,实现了年参观游客8万人次,带动产品销售700万元。二是充分发挥"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生态农业+文化"、"生态农业+互联网"、"生态农业+加工"、"生态农业+市场"融合功能,助  相似文献   

10.
大梨树村隶属于辽宁省丹东凤城市,距沈丹高速公路凤城出口5km,交通便利。村庄占地面积48km2,耕地493.33hm2(7400亩),山地3600hm2(5.4万亩),共有22个村民小组、4800口人。1986年开始,大梨树人在村委书记毛丰美带领下,坚持走“以集体经济为主导,以绿色产业为龙头,以企兴农”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经过近30年的艰苦创业,大梨树村现已拥有21.37km2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基地及果产业园、五味子产业园。2005年全村实现总收入4亿元,其中集体纯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人均收入8000元。2010年,大梨树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0亿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3.5亿元,年财政收入20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1.26万元,成为辽东山区脱贫致富的一面旗帜。大梨树村先后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农业公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十大特色村、全国水土保持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辽宁省旅游专业村等称号。  相似文献   

11.
2010年8月13日,四川省委农工委、省农业厅、省旅游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计划从2010年开始,在继续开展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和星级农家乐评定的同时,创建一批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休闲农业示范点,打造一批国家级星级示范企业(园区),引导和带动全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四川省委农工委主任张宁、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省旅游局局长张谷签署了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徐州市铜山区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全力做好"六保""六稳"工作,加速推进蔬菜机械化生产全面协调发展. 1 开启规划布局"加速度",着力打造蔬菜规模化生产新样板 铜山区设施农业总面积2.83 万hm2,全省第一.其中,蔬菜种植面积7.47 万hm2,蔬菜年产量达到385万t.蔬菜规模化发展推进措施如下:一是倾力打造三个省万亩菜篮子基地.2020 年,三堡"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建成后,实现年销售收入2.26 亿元,新增效益1650 万元,菜农人均增收1800 元;棠张生产基地设施农业面积933.33 hm2,新建标准日光温室76 个,改建老旧菜棚73 个;黄集镇生产基地设施农业面积1000 hm2,滴灌覆盖面积566.67 hm2.二是全力提升上海蔬果外延基地建设水平.累计投入资金1 亿元(其中财政资金4000 余万元)打造了郑集润嘉等5 家果蔬上海外延基地.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业发展的道路如何,如何使"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课题组对大力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配置农业数字经济等农业发展的三种形式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是我们国家提升农村发展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培育农村发展潜能的一个重要抓手。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有着产业兼容与综合性的特征,促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四川作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经过40多年的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日趋壮大,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经营效益不断上升,在乡村振兴、助农增收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12年以来,三台县深入贯彻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入挖掘、发挥传统农业大县、  相似文献   

16.
市场前景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接待旅游者人数将达13710万人次,将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6%。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旅游部门每增加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欧洲每年旅游总收人中,农业旅游收入占5%~10%。  相似文献   

17.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的梅溪基地集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现代观光农业于一体,占地面积133hm2,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已成为“珠海十景”之一。2001年这里接待游客32万人,旅游创收达1000多万元。珠海农科奇观@关理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机化》2021,(6):1,4-6
1 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实施农机化"两大行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实施农机化"两大行动",推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机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推进农机化"两大行动"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农机化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不可替代.据统计,2020年江苏省共有农业机械500多万台(套),农机服务组织1.3万个,从业人员48万人,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总收入超过1500亿元.农业机械化在发展自身产业的同时,服务支撑保障农业其他产业发展.实施农机化"两大行动",推进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是服务和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吉林市意禾田生态家庭农场是吉林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是集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农业休闲旅游观光、畜禽水产养殖销售、特色农产品采摘、农业技术实训、作业技术服务等于一体的生态家庭农场,现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该农场先后被评为吉林市优质水稻种植可视农业基地、吉林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吉林市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吉林市妇联科普宣传基地、吉林市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吉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企业、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4星级企业、吉林省乡村旅游4A级经营单位、吉林市休闲农业十大景区、吉林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吉林省创业创新实训基地、科技部确定的国家级“星创天地”、吉林省示范家庭农场等诸多荣誉。  相似文献   

20.
翁媛媛 《农业工程》2018,8(12):106-108
以创意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概念入手,在深入分析发展创意农业带来一定影响的基础上,由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乡村休闲旅游和创意农业联动发展的策略,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