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刚竹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毛竹林的重要害虫,对毛竹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试验研究了诱捕器及黑光灯的诱捕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漏斗诱捕器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其他诱捕器,船式诱捕器效果最差,十字诱捕器和挡板诱捕器居于中间,且二者差异不显著。刚竹毒蛾诱集量受天气的影响,晴天能够诱集到更多的成虫,天气情况与刚竹毒蛾的诱捕量有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2.
刚竹毒蛾一年发生3代,以卵或1~2龄幼虫在叶背过冬。幼虫群集于毛竹、绵竹、苦竹、龙竹等竹叶背面危害。气温是影响刚竹毒蛾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防治可采用加强竹林管理、药剂喷雾、人工刮除虫茧、灯光诱杀等方法.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毛竹主要病虫害生态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生态空间分布的分析方法,研究5种主要毛竹病虫害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为聚集分布,黄脊竹蝗、蠕须盾蚧为随机分布,刚竹毒蛾、竹笋禾夜蛾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4.
刚竹毒蛾生活习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Chao.)属鳞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idae)、竹毒蛾属(Pantana)。主要为害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t H.deLehaie),在饥饿条件下,也取食其他竹叶。在我县石仓公社(北纬28°14’—28°25’,东经119°19’—119°34’)毛竹产区有久远的危害历史。它以幼虫取食竹叶。受害严重  相似文献   

5.
刚竹毒蛾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刚竹毒蛾(Pantana phrllosta chrsae)为鳞翅目毒蛾科竹毒蛾属的害虫。1976年曾在福建省瓯县大发生危害面积达41,000多亩。它主要分布于房道、吉阳等7个公社22个大队,虫口密度一般在800—1,000头,多者达6000头。危害轻者影响毛竹生长,翌年出笋量减少,严重者竹叶全被食光,致使毛竹成片枯死。1976年建瓯县被害致死毛竹100多万根,给群众生活和  相似文献   

6.
刚竹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大部分省区,危害毛竹、刚竹、慈竹、淡竹等,是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幼虫危害竹叶,初孵幼虫体长1.5~2.5mm,灰黑色,体毛疏而长;老熟幼虫20~25mm,体灰褐色,被黄色和黑色长毛。食性较单一,大发生时,不但将当年竹叶食尽,使竹节  相似文献   

7.
<正>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chao)是毛竹的主要食叶害虫。据报道,在福建、江西、广西、四川、湖南等省均有发生,严重时竹叶被食光,致使毛竹成片枯死。 1981年,我们在闽清县上莲公社文革山林场毛竹林内,发现不同龄期的刚竹毒蛾幼虫自然罹病死亡。死虫以尾足倒挂在枝条上。1982年4-6月间,在上述竹林采集自然罹病死亡虫尸,进行分离、提纯与鉴定,确认病原体是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与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尾松毛虫,刚竹毒蛾,竹蝗、木麻黄毒蛾,毛竹枯梢病是福建省发生分布的5种主要森林病虫害。利用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历史资料,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发生面积和当年度气象资料,对5种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刚竹毒蛾是贵州省赤水市毛竹产区发生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影响毛竹出笋率,导致产量下降,其幼虫危害竹叶,属周期性局部发生,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证明,未造成灾害性发生,通过此次防治工作,总结了一些常用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苦参·烟碱烟剂防治刚竹毒蛾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是毛竹林一大害虫。对不同剂量的苦参·烟碱烟剂防治刚竹毒蛾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施药量在15kg/hm^2时,对刚竹毒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达96%以上,可在刚竹毒蛾暴发时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刚竹毒蛾是我国南方毛竹产区新发生的害虫,以幼虫危害竹叶,大发生时会造成全林枯死。我们于1979~1996年对该虫的形态、生活史及习性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刚竹毒蛾为鳞翅目毒蛾科竹毒蛾属的害虫。1983年在湄潭地区中部的流河渡、湄江、双龙等公社的五个大队相继发生,危害面积达100余亩,往后发生面积迅速扩大,且十分严重。虫害猖獗竹林面积达1000余亩,为了摸清刚竹毒蛾发生危害情况,我们做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根据现有资料,对此虫标本进行了鉴定,学名为(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现将该虫调查和观察的结果整理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刚竹毒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刚竹毒蛾是我国的南方毛竹产区新发生的害虫,以幼虫危害竹叶,大发生时会造成全林枯死。我们于1979-1996年对该虫的形态、生活史及习怀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了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建阳区毛竹主要害虫的种类、危害情况,分析了虫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是近些年来由于林农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以强调集中连片发展毛竹纯林为主,对竹山上的阔叶树进行掠夺性的采伐,造成竹林内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再加上全球冬季气温的上升,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刚竹毒蛾、竹叶螨、黄脊竹蝗等毛竹害虫普遍发生,局部地区爆发成灾,已严重影响竹林的生长,制约竹林经济发展。根据掌握的毛竹主要害虫的发生情况,结合实际提出了对毛竹主要害虫采取科学合理的持续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毛竹林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虫害主要有3种:黄脊竹蝗、刚竹毒蛾和竹笋泉蝇。 一、黄脊竹蝗。又名竹蝗。大发生时,将竹叶吃尽,如同火烧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3年内不发新笋,被害竹的竹秆内住往积水,不能利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张谷英镇多年的防治经验,从刚竹毒蛾的监测以及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营林措施控制等方面对该虫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为刚竹毒蛾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QG方法,在福建省顺昌县通过大量调查、分析,寻找出影响刚竹毒蛾防治效果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措施,通过实施,达到对刚竹毒蛾防治开展全面质量管理,通过-轮PDCA循环,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宜宾市长宁县毛竹林中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样地,抽取样株,按刚竹毒蛾危害程度的不同在东、西、东、北方向分别取样全部叶片,带回室内测定竹叶中糖及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受害程度毛竹叶片可溶性糖、总糖与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差异,未受害叶含量最高,重度受害叶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9.
东至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近年来全县发展毛竹林8275.8hm2,计249.3万株。毛竹虫害主要有3种:黄脊竹蝗、刚竹毒蛾和竹笋泉蝇。一、黄脊竹蝗又名竹蝗。大发生时,将竹叶吃尽,如同火烧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3年内不发新笋,被害竹的竹秆内往往积水,不能利用。  相似文献   

20.
刚竹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危害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被害竹林虽能萌发新叶,但严重影响出笋、材质,甚至使竹株枯死.2002年7月中旬,祁门县红光村发生刚竹毒蛾危害,爆发成灾速度快,几天时间,竹林一片枯黄,形同火烧,66亩竹林的竹叶被食70%,林内成虫与幼虫世代重叠,以2、3代幼虫危害最盛.山洼地极易爆发成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