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窃电行为根据行为性质的严重程度,要分别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甚至多种责任,笔者现谈谈这几种责任的具体承担形式。1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属于法律责任的一种,是保障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实现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  相似文献   

2.
农业机械发生事故会给他人造成损害,由此引起的民事纠纷,尤其在进入损害赔偿阶段,涉及经济问题的纠纷会愈加突出。既然属于民事侵权责任范畴,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119条和第134条之规定,则应当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农机事故损害赔偿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由民事责任的性质和侵权损害赔偿的特殊性所决定。确定农机事故损害赔偿总的要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公平为原则。本文就农机事故责任认定后确定损害赔偿的若干原则作一浅析,供大家参考。1.以责论处原则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5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按…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乃至世界的法律学界,关于民法和商法是分离还是结合为一体一直有很大争议。而主张民商合一的学者是当今主流。诚然,大多数学者认为民法和商法之间的关系是一般法和特别法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商法作为相对于民法的特别法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同时它与民法又有什么共同点。并且既然有学者主张商法独立于民法,那么其道理又在何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论述之一就是"存在即合理",那么商法存在的价值就不会是作为民法的附属法律,它的存在定然有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本文希望通过对民法和商法的相同之处和各自调整行为规范的不同来探讨商事主体和行为同民事主体和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1 触电伤亡赔偿的民事责任问题民事责任,即民事法律责任或民事赔偿责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违犯民事义务而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除法律规定外,一般采用过错原则.因此,是否过错违犯法定义务是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触电伤亡的赔偿同样应遵循上述原则.谁(原告、被告或第三者)因过错违犯法定义务,谁就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5.
刘亚 《河北农机》2020,(4):97-98
胎儿是自然人的起点,保护好胎儿的利益是保护自然人利益的先决条件与基础。保护胎儿利益的关键就是使胎儿具备民事权利能力,使胎儿成为民事主体中的一种类型,从而使其有资格拥有民事主体所拥有的各种权利,进而维护其利益。之前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胎儿是没有民事权利能力的,只是在继承方面规定了应该给胎儿的预留份。2017年实施的《民法总则》对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做了修改,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6.
举证责任倒置 保护弱者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诉讼程序法中举证责任倒置这一新规定被确立起来。本文例举几个与读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阐释解疑,以飨读者。1 举证责任倒置释义 我国民事诉讼中,民法规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提供证据的义务一般由起诉方承担。但在某些特殊的民事纠纷(如产品质量诉讼、医患纠纷)及行政诉讼中,由于双方当事人接触证据的难易程度以及收集证据的能力强弱不同,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难以或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为了救济特定条件下的受害人,规定将本属于原告应负的部分举证责任分配给被告承担,由被告来承担提供这部分证据的责任,这就是举证责任倒置,它是“谁主张,谁举证”基本原则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7.
一、概念、特征、原则行政诉讼,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活动。行政诉讼法,是关于人民法院和诉讼参加人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行政诉讼法属于程序法。行政诉讼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我国所有关于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和制度。狭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制度和程序,也是当事人进行行政诉讼活动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  相似文献   

8.
李瑞敏 《南方农机》2023,(11):113-115
乡村振兴需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理念,绿色金融的发展无疑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可选路径。基于此,笔者分析了湖南省绿色金融的供需现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全面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有发展绿色金融的意识,应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配套体系,健全法律配套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大力培育优质的专业人才,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吉利洋 《河北农机》2019,(9):116-117
处在新时代司法改革之际,“以证据为根据”的司法活动必然会对证据的认定规范化和系统化,而其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实现应是严格遵循证据法的基本原则,以证据为本原则、直接言辞原则和法定证明与自由证明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有效地贯彻证据法学的基本原则,将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链接到位,有利于实现司法正义,构建法治中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医患关系的协调工作,这是极为重要的课题,也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文章主要从法律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医患管理法律现状,并重点分析了医患关系如何应用法律方面的条文、知识来处理棘手问题,希望能够为今后处理医患关系带来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介绍食品普通包装与绿色包装的异同,指出了食品过度包装的危害以及绿色包装存在的误区,提出了有机食品采用绿色包装的必要性及选用包装材料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民事侵权案件中虽然占得比重很小,但案件的影响大,范围广,案件发生后,多数人认为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我国法律体系已经健全的情况下,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和其他民事案件一样,虽然法律明确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较过错责任原则有适用的先后顺序问题,案件发生后也需要审判及司法人员以行为人是否有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主观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等构成要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来公正评判。  相似文献   

13.
王鹏  邵少华 《农村电工》2005,13(10):16-16
1触电纠纷案件中法律法规的适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及配套法规是处理电力相关案件的基本法律,相对民法而言又是特别法。按照我国法学理论“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基本原则,在处理触电纠纷适用法律方面应当优先适用《电力法》。特别是在发生高压触  相似文献   

14.
农机发生事故造成他人损害,属于民事侵仅责任范畴,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119条和第134条之规定,应当赔偿受害人的损失。但是怎么赔,按什么原则赔,则是大有讲究的。 确定农机事故损害赔偿,总的要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公平为原则。本文就农机事故责任认定后确定损害赔偿的若干原则作一浅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民事侵权案件中虽然占比很小,但影响大、范围广,社会舆论一边倒,多数人认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是供电企业的责任。法院审判及司法调解人员也会迫于舆论压力,从同情弱者和社会稳定的角度判决或调解供电企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赔偿一定数量的金钱了事。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我国法律体系已经健全的情况下,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和其他民事案件一样,虽然法律明确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较过错责任原则有适用的先后顺序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97年3月10日至14日,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对1979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刑法》进行了全面修订,新《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新《刑法》生效后,过去的一些民事、经济、行政法律中“依照”、“比照”《刑法》有关条文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将被具体的《刑法》条款所替代。  相似文献   

17.
公司法人格的独立制度,在当今的公司法律制度之中,对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是一条重要途径。揭开公司面纱的原则制度是英美法等国家的一项固有原则。因为这种制度对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一原则被很多国家引入。当然,我国的公司法也引进了这一制度。但是却存在着一些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揭开公司面纱原则是在英美法系国家判例法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最终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司法制度。因为普通法比较规则重视特定案件的经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大;而大陆成文法规则重视总结,汇总成法律条文,自由裁量权较低。我们应不断探索与研究,规范与统一其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8.
自然人和法人是民法上的主要民事主体,我国的法律条文对自然人的基本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而对于法人的基本权利则没有.通过描述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不同之处以及法人的本质,得出法人是不能享有自然人基于其特有的人身关系为前提的一些民事权利能力,由此引出法人基本权利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自然人和法人是民法上的主要民事主体,我国的法律条文对自然人的基本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而对于法人的基本权利则没有。通过描述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不同之处以及法人的本质,得出法人是不能享有自然人基于其特有的人身关系为前提的一些民事权利能力,由此引出法人基本权利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1月1日,由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正式实施。《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农业机械化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农机化发展走上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促进法》涵盖了农机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规范性,是促进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法律依据,也是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0年来,我市就贯彻实施促进法开展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