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发生普遍,我国各甘薯产区均有发生。甘薯黑斑病在甘薯整个生育期和贮藏期都可发生,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块。薯苗受害,多在茎基部白色部分产生黑色圆形或近椭圆形的病斑,病斑稍凹陷。  相似文献   

2.
满红 《河北农业》2013,(11):28-29
一、症状识别 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发生普遍,我国各甘薯产区均有发生。甘薯黑斑病在甘薯整个生育期和贮藏期都可发生,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块。薯苗受害,多在茎基部白色部分产生黑色圆形或近椭圆形的病斑,病斑稍凹陷。发病严重时,幼茎、  相似文献   

3.
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该病为害薯苗、薯块,以薯块受害最重。薯块发病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褐色病斑,病部中央稍凹陷,病健界分明,轮廓明显,上生灰色霉层,在湿度适宜时病部长出黑色的刺毛状物。病菌侵入薯肉下层,使薯肉变为墨绿色。薯苗发病,一般在幼苗基部白嫩部分产生梭形或长圆形的黑色病斑,严重时种薯和幼茎部变黑腐烂,造成烂床死苗。  相似文献   

4.
<正>甘薯黑斑病又称黑疤病,俗称"黑膏药"病,是我国甘薯主要病害之一,在苗床、大田和贮藏期皆可发生,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块。该病不仅造成生产严重损失,而且病薯含有毒质,可致人畜中毒,甚至死亡。1发病症状育苗期病苗生长不旺,叶色淡。病基部长出椭圆形或梭  相似文献   

5.
<正> 甘薯黑斑病(Ceratocystis fimbriata)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以贮藏期危害最重。薯块发病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褐色病斑,病部中央稍凹陷,病健交界分明,轮廓明显。发病薯块薯肉墨绿色,有苦味。70年代中期,我国曾推广使用高温大屋窖贮藏甘薯,对甘薯黑斑病控制效果十分明显。但由于高温大屋窖贮藏需投入大量人力、物  相似文献   

6.
<正>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其危害主要发生在薯块和薯苗上。1发病特点1.1病原形态多。在薯块上表现为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黑褐色病斑;在薯苗上症状主要表现在幼茎(根茎)的白嫩部分,产生梭形或长圆形凹陷黑斑。后期严重时发展到幼苗基部全部变黑,甚至整个根尖端腐烂,导致幼苗死亡。  相似文献   

7.
甘薯黑斑病也叫黑疤病、黑疔、黑膏药等。这种病在国内所有产区普遍发生,是造成苗床死苗、大田生长期死秧、贮藏期烂薯的主要病害。这种病侵染薯块后,产生有毒物质,食味极苦,用来喂牛、猪等家畜,就会引起中毒、死亡。此病可以随薯块、薯苗的调运而远距离传播,列为国内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1998,(3)
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生产上的一种严重病害。江西武宁县上汤乡农技人员,根据黑斑病在苗床危害严重而集中的特点,采取用多菌灵浸薯种的方法,可显著地减轻黑斑病的危害。据试验,经多菌灵处理的每个薯块。出苗14.3株,未处理的只出苗7株。处理的薯苗生长健壮,未处理的发病率为8%。多菌灵浸种育苗的方法是:用25%多菌灵粉剂先调成浆糊状后,倒入15~20℃  相似文献   

9.
甘薯黑斑病目前仍是北方薯区甘薯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对一些食用的敏感品种,甘薯黑斑病的危害远高于其他病害,而薯苗黑斑病的传播是其主要发病途径。通过对硅酸钠施用量、有病症无病症盖土和盖土灌根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硅酸钠能有效的防治黑斑病,50 g/m2硅酸钠有病症盖土灌根处理能有效的减少甘薯黑斑病的发生。为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1症状甘薯(别名红薯)黑疤病, 在全育期或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侵害薯苗、薯块,不为害绿色部位。薯苗染病,茎基白色部位产生黑色稍凹陷斑,后茎腐烂、植株枯死,病部产生霉层。薯块染病,初  相似文献   

11.
可溶性硅对甘薯苗期黑斑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硅对甘薯苗期黑斑病抗性的影响,以胜利百号(Triumph 100)薯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硅酸盐溶液预处理5 d后接种甘薯黑斑病菌,每24 h调查薯苗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硅能够延长甘薯黑斑病的潜伏期,显著降低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减轻其对薯苗的危害,提高甘薯苗期对黑斑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2.
甘薯黑斑病人工接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甘薯黑斑病接种方法的影响因素,发病条件,对接种用薯块的要求和抗菌,感病标准品种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甘薯黑斑病采用薯块接种时,正确和规范的甘薯黑斑病鉴定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甘薯以较高的种植效益,逐渐成为鲁西南丘陵旱地的主要种植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大,薯苗用量迅速增长,特别是鲜食型新品种的薯苗曾一度供不应求。农户对薯苗数量的大量需求及对质量的把关不严,导致生产上病苗、弱苗增加,黑斑病、根腐病、SPVD病毒病等蔓延,高产优质品种特性难以发挥。鲁西南山岭薄地土层浅,保肥保水力差,基本"靠天吃饭",如遇高温干旱,薯苗长势变弱,薯块发育受阻,病虫害蔓延,产量、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4.
<正>甘薯黑斑病又叫黑疤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此病从育苗期、生长期和收获贮藏期都能发生,引起死苗、烂床、烂窖,造成严重损失。病菌深入薯肉下层,使薯肉变成黑绿色,味苦。病部木质化、坚硬、干腐,且病薯含有毒物质,牲畜误食较多则可引起中毒,严重的可致死。因此,对于甘薯黑斑病要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一、危害症状  相似文献   

15.
<正>甘薯黑斑病多发生于冬季甘薯贮藏或春季种薯育苗时期,本病为饲喂患黑斑病的甘薯所引起的一种中毒病,主要发生于牛,有时也见于猪。1预防注意事项预防牛黑斑病甘薯中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收获甘薯时,尽量勿擦伤表皮,贮藏时,地窖应干燥密封,温度控制在11℃~15℃。其次,染黑斑病的甘薯、甘薯苗、甘薯干及其副产品,严禁饲喂家畜。特别是病甘薯不能作种用,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防止甘薯黑斑病的传染。2因病施治家畜发生中毒时,高度呼吸困难和皮下气肿,  相似文献   

16.
<正>甘薯黑斑病多发生于冬季甘薯贮藏或春季种薯育苗时期,本病为饲喂患黑斑病的甘薯所引起的一种中毒病,主要发生于牛,有时也见于猪。1预防注意事项预防牛黑斑病甘薯中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收获甘薯时,尽量勿擦伤表皮,贮藏时,地窖应干燥密封,温度控制在11℃~15℃。其次,染黑斑病的甘薯、甘薯苗、甘薯干及其副产品,严禁饲喂家畜。特别是病甘薯不能作种用,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防止甘薯黑斑病的传染。2因病施治家畜发生中毒时,高度呼吸困难和皮下气肿,  相似文献   

17.
甘薯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甘薯黑斑病也叫黑疤病、黑疔、黑膏药等。这种病在国内所有产区普遍发生,是造成苗床死苗、大田生长期死秧、贮藏期烂薯的主要病害。这种病侵染薯块后,产生有毒物质,食味极苦,用来喂牛、猪等家畜,就会引起中毒、死亡。此病可以随薯  相似文献   

18.
甘薯茎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红薯种植区普遍发生,造成严重产量损失。症状甘薯茎线虫病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薯蔓基部和粗根,不仅在田间危害,还造成储藏期烂窖和育苗期烂床。薯块受害后表皮龟裂,内部糠腐。苗期受害,  相似文献   

19.
1.危害症状 甘薯茎线虫病俗称"糠心病""空心病""空梆子",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和薯蔓,还可以在窖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时导致烂床,一般对薯蔓伸长和薯块发育无明显影响.病薯症状分为糠心型和裂皮型.  相似文献   

20.
<正>2月-5月份是甘薯生产淡季,此时市场需求大,甘薯销售价格较高。薯农意识到这种差价,通过甘薯贮藏能够较大幅度提高甘薯种植的经济效益后,在京郊甘薯产区贮藏甘薯已成时尚。甘薯贮藏期间因薯块体积大、水分多、表皮薄易破损、擦伤而感染病害。贮藏期间甘薯病害主要有黑斑病、软腐病、线虫病和湿害、干害等。发病的主要原因:薯块和薯伤带菌,旧窖传染及薯块受冻、水渍、破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