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甘肃迭部林区蝶类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并对采集的蝶类资源标本进行了系统整理鉴定,截至目前,查清境内蛱蝶科、蚬蝶科、灰蝶科、弄蝶科共52属78种.  相似文献   

2.
母生蛱蝶属鳞翅目蛱蝶科。它是热带珍贵用材树种母生的主要食叶害虫,海南岛尖峰岭地区历年遭受其为害。1981—1983年我们在海南岛尖峰岭地区对该虫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面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在省林业局和省农林科学院的领导下,1980年进行了全省范围的林木病虫普查工作。经过一年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共采集昆虫71,174个(号)计1,800多种,制作生活史标本1,440套;采集病害28种,制作标本616套。其中已鉴定的病虫736种,包括林木害虫357种,天敌昆虫41种,其它方面的病虫338种。初步确定了我省林木检疫的病虫种类及其分布范围。这次普查还发现了一些我省昆虫、病害的新资源,采集到的杨干象、落叶松松梢病等28种病虫,为我省新纪录。尤其是由于采到了蝙蝠蛾的成虫标本,解决了长期以来我省有无此虫的争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近几年来,杨树上蚧壳虫猖獗发生。笔者从1980年起,在西北农学院周尧教授的热情指导下,对西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杨树的蚧壳虫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对其主要虫种的生活史和习性进行了定点观察,并作了化学农药防治试验。参加标本采集的人员有三北局兰鸣、青海干旱草原研究所高二维、中国林科院王晓原、西北林学院刘智升、陕西渭南林业局丁少平、新疆伊吾军马场陈英智、四川林业设计院赴强等同志。共调查了127个县、市,采集蚧壳虫标本776号次,制作玻片标本937张,初步鉴定有4科、17属、25种。二、为害程度的划分根据“陕西省病虫害普查规程”标准,结合蚧壳虫的为害特点,将蚧壳虫在杨树上的为害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扎兰屯市区典型的生态区开展了系统的昆虫采集、野外拍照和分类鉴定,调查结果显示,扎兰屯市区蝶类种类最丰富、数量最多的是蛱蝶科。文章对常见15种蛱蝶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6.
柳紫闪蛱蝶是危害柳树的一种食叶害虫,着重描述了该虫幼期各虫态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松花湖自然保护区蝴蝶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有蝴蝶标本7科34属57种。其中,粉蝶科种群数量最大,蛱蝶科物种数最丰富。优势类群有蛱蝶科、凤蝶科和粉蝶科。区系组成分析表明,松花湖自然保护区蝴蝶以古北区种数最多。粉蝶科、眼蝶科大都出现在5—6月份,蛱蝶科普遍存在于夏秋两季。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中国2个蝴蝶新记录亚种,其中兰带枯叶蛱蝶云南亚种为枯叶蛱蝶属,采自云南省腾冲高黎贡山,研究标本保存于西南林业大学标本馆;云南矩环蝶马鞍底亚种为矩环蝶属,采自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马鞍底乡,研究标本保存于马鞍底中国·红河蝴蝶谷展览馆。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间,在蝶类发生季节,对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蝴蝶种类进行实地采样调查,共采集到蝶类707只,分别隶属于6科24属31种,标本中以蛱蝶最多,粉蝶次之,眼蝶和弄蝶最少。由于森林植物园的植物种类丰富,所以蝴蝶种类较多,数量较大,少数蝶种类在分布上具有区域性。  相似文献   

10.
二尾蛱蝶Polyura narcaea Hewifson在岳西县内海拔200—1000米的不同地方零星分布,幼虫为害山槐,影响树木生长。形态特征成虫分春型和夏型。春型体长25毫米,翅展约70毫米。体背有黑色绒毛,头顶有四个金黄色茸毛圆斑,排成方形。翅绿色,前翅前缘黑色,外缘和亚外缘带黑色,两缘线之间为绿色带,中室横脉纹黑色,中室下脉有一黑色棒状纹,向外延伸接近亚外缘带,  相似文献   

11.
热区林木种类繁多,绚丽多姿,自然景观十分迷人。然而伴生在林中危害各种林木的害虫也不可胜数,危害不浅。这些昆虫多为林木害虫,省林科院森保所及普文试验林场在普文林场就采集麟翅目昆虫标本近500种,其中有枯叶蛾科、毒蛾、刺蛾、天蛾、斑蛾、夜蛾、卷叶蛾、潜叶蛾、袋蛾、灯蛾等科。蝶类有蛱蝶,凤蝶、粉蝶等科。鞘翅目100多种,主要有天牛科、象(虫甲)科、金龟子科。半翅目、等翅目、同翅目、直翅目、膜翅目数百种。  相似文献   

12.
蒙山位于山东省南部,在平邑、费县、蒙阴三县交界处。主峰龟蒙顶海泼1150米。为摸清该地区森林蝶类昆虫的种类组成,作者于1985有7—9月和1986年10月进行了调查及标本采集工作,调查及采集的范围主要是林场。采集到蝶类标本约500号,经鉴定的计46种,隶属7科36属。其中风蝶科2属4种;绢蝶科2属2种;粉蝶科4属5种;眼蝶科5属6种;蛱蝶科7属12种;灰蝶科11属11种;弄蝶科5属6种。其中蓝风蝶PaPilio Protenor Cramer在山东省为首次报道。玉带风骤Papilio Polytes  相似文献   

13.
于1994~2002年期间,通过林间调查采集标本鉴定、查阅历史资料,查对有关单位标本等方法。对祁连山保护区鳞翅目昆虫种类进行了全面调查,整理记录鳞翅目昆虫共38科632种。种类较多的科依次为夜蛾科190种、尺蛾科137种、螟蛾科67种、蛱蝶科29种、小卷蛾科27种、卷蛾科22种、眼蝶科22种、粉蝶科17种、天蛾科11种、灰蝶科11种、灯蛾科10种。  相似文献   

14.
楸蠧野螟测报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虫态监测1.设置杀虫灯:4~8月份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观察楸蠹野螟各世代成虫的始末期。2.了解虫态周期:采集楸蠹野螟危害标本,于室内培养了解各虫态周期。楸蠹野螟在我县一年发生3代。第一年12月上旬  相似文献   

15.
一、虫态监测 1.设置杀虫灯:4~8月份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观察楸蠹野螟各世代成虫的始末期. 2.了解虫态周期:采集楸蠹野螟危害标本,于室内培养了解各虫态周期.楸蠹野螟在我县一年发生3代.  相似文献   

16.
枯叶蛱蝶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扫描电镜对枯叶蛱蝶成虫触角及其感器外部形态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枯叶蛱蝶触角为棒状,其上共有5类感器,即B(o)hm氏鬃毛、鳞形感器、毛形感器(Ⅰ、Ⅱ)、腔锥形感器和刺形感器,并对各类型感器的分布和数量进行了描述.雌雄虫触角感器形态相同,在感器数量与分布上,只在鳞形感器、毛形感器(Ⅱ)的数量以及腔锥形感器分布上略有差异,其他感器类型的数量和分布都没有明显差异.在感器总数上,雄虫多于雌虫,但雌雄触角性二型现象依然不明显.对其触角的研究是探索其嗅觉识别机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苎麻斑蛱蝶是皖南林区常见的食叶害虫,对某些阔叶林木有很大威胁。以安徽旌德、休宁、歙县历时3年的调查、观察和研究的结果为依据,阐述了该虫的寄主植物、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天敌等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十几年的下乡过程中,在鄂尔多斯高原各地采集蚧虫标本150号,经整理制片镜检鉴定出4科8属15种,订正重要误认种2种。尚属鄂尔多斯高原森林植物蚧虫种类的首次系统报道,无疑对该地区检疫和防治蚧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控制榆黄黑蛱蝶的为害,于1995 ̄1999年对榆黄黑蛱蝶进行室内饲养及室外自然条件下观察,了解该虫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该虫在承德la发生1代。卵产于枝梢顶端,卵粒排成块状;初孵化的幼虫有群集性;化蛹于枝条、枝皮破裂处及门框上,有的第熟幼虫会出现在路面上。根据这些习性,提出收集卵块、打蛹、捉幼生、关键期用药的防治措施,可以提高防治效率,减少农药用量,保护避署山庄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正> 桂花蛱蝶(Kironga ranga Moore)属鳞翅目蛱蝶科,其生物学特性国内尚未见报道。近年来,我们在福建省福州市郊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一、寄主与分布此虫寄主有桂花、女贞、木樨、卵叶小白蜡等。分布于福州和莱舟。二、形态特征成虫:雌虫体长22—24毫米,翅展60—65毫米。雄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50—55毫米。触角、头、胸黑色,腹部黄灰色,有数条黑色横纹。前后翅黑色,前翅边缘较平,沿外缘有三行由黄色斑点组成的纹带,愈向内斑纹愈大,中室有黄色斑纹3个,后翅边缘为大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